世界近代历史-2-j12-1z
世界近代史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工业革命 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
(由空想到科学)
工人运动
(由理论到实践) 巴黎公社 (由理论到现实) 十月革命
*经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英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工业革命 资本、市场 亚 西 基本 19C中 非 欧 后期 形成 拉 国 雏形 家 拓展 被卷入 国 世界市场 家 殖 和 民 19C末 最终 地 扩 20C初 形成 区 张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以现代化为主题 1、首先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2、然后在政治领域: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 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最后在经济领域:两次工业革命,最终 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 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而中国近代 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 先经济近代化、然后政治近代化、最后思想 近代化。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法国大革命前 后英雄主义 对“理性王国” 失望 工业革命后,社 会矛盾激化 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
现实主义 (19C中)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 (20C) 电影诞生
莫奈:《》 凡高:《》 塞尚: 两次世界大战、经 反传统、反理性、 文学: 济危机、工业化、 重视“自我感受” 绘画: 科技、社会问题 “自我表现” 音乐: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划分类型
一、以文明发展为主题 二、以现代化为主题 三、以全球化为主题 四、以生产力标准分期
一、以文明发展为主题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14——18世纪
工业文明确立和扩展:工业革命推动
(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
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世界近代史

绪论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与分期: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国内史学界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
曾经陷入认识上的误区。
据粗略统计,从新中国建立迄今半个世纪,国内出版的世纪近代史教材约有200多种,但这些教材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前苏联模式的局限,在谈到资产阶级革命性和历史功绩时,一般都是加以回避,不肯或不敢谈深谈透,而且每部教材都要加上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人民斗争两大部分内容。
将两大部分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同起来,并列为世界近代史的三大内容,似乎世界近代史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而资本主义又以1871年为界,之前,资产阶级是上升和发展,之后,则走向反动、没落甚至走向了灭亡。
这样一来,世界近代史就有些本末倒臵了,而且还会给人留下种种疑问。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没有抓住世界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目前高校教材中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大致有下列几种提法: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是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讲义,北师大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组编写)2、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日益走向衰落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王荣堂主编)3、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问题,彭树智)4、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刘祚昌)5、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
(刘宗绪)6、世界近代史不应该与资本主义划等号,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是从工业革命开始,而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8世纪60年代可以作为上限。
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后,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可作为下限。
世界近代史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1875年宪法
《独立宣言》(背景、内容、意 义)、1787年宪法(内容、意 义)、南北战争(背景、导火线、 结果) 背景、过程、1871年德意志帝国 宪法、评价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 改革背景、解放法令的内容、评 革 价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目的、内容、评价 欧洲工人运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 的
时 期
阶段
领域
主要考 点
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 的确立
具体要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结果)、君 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特点、意义)。
1 手 政 7 工 治 - 时 1 代 8 的 资 世 本 经 纪 主 济
义
《独立宣言》(思想主张、历史意义)、 1787年宪法(背景、条件、原则、评价) 背景、过程、意义
赤裸裸的殖 一、给欧 15世纪末 新航路的 雏形形成 民扩张和掠 洲殖民者 16世纪初 开辟
夺。 带来了财 (暴力手段)富,促进 了西欧资 早期殖民 进一步 16-18世纪 本主义的 扩张和掠 扩大 发展。 夺 二、是给 倾销商品、 殖民地半 18世纪末 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 掠夺原料以 到19世纪 殖民地人 及后来的资 民带来了 中后期 本输出。 贫穷和落 19世纪末 第二次工 最终形成 (经济手段)后。 20世纪初 业革命
第三阶段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 19世纪中期 )
• 政治上: ①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增强了工业资产 阶级的力量,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 改革运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a.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一国际成立和巴黎公社 ③列强殖民扩张和争夺的加剧与民族解放 运动的高涨
世界近代史(20世纪上半期)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优势,封建农奴制残余严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 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 活中起决定性作用……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 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 1/4。……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 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拓展延伸
历 史 上 俄 国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 188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 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 阻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 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 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于 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 度的法令。从此,俄国走 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蒲国良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
• 十月革命的流血性质还应包括十月革命胜利初期镇压反革 命叛乱的斗争,以及1918—1920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者和 白卫匪帮的革命战争。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
问题二:为什么说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而是一场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单元
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1917——1945)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人类历 史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曲折 前进。 ——从内部否定西方制度
二、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战后亚洲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印度甘地, 土耳其凯末尔领导反帝斗争,先后取得民族独立。 ——从外部否定西方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

法西斯:本义是“束棒”,是一根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它宣扬种族优秀、国家至上、领袖至上、意志至上的理论,主张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
对外进行扩张和征服,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这三种形态的蔓延最终导致了二战,给整个世界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是1919年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
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
它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战爆发后,共产国际也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一战后《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
它的作用是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不过国联缺乏军队武力和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力作用。
因此最终国联无从阻止国际纠纷,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及二战的爆发。
二战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
特指20世纪30年代英法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其实质是: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避祸求和。
“慕尼黑阴谋”的出台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结果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可谓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道威斯计划:又称为道斯计划,是1923年由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提出的,用以舒缓德国因凡尔赛条约赔款而承受的巨大财政压力的计划。
该计划除对德国今后的偿付额及偿付办法,款项来源和担保等作了规定外,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
世界近代史

封建时代科学统治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经济资本主义新航路开辟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萌芽产生(西班牙、葡萄牙)技术、经验英、法、荷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早期顶层扩张(原始资本)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进一步积累原始资本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市场政治新兴资产进一步壮大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阶级产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权利法案》反封建神学反封建教会(教皇)君主立宪制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1787宪法 民主共和制1789-1794法国大革命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路德和加尔文启蒙运动,经典力学人文主义复兴打破天主教精神独裁理性主义为核心(以人为核心)(信仰自由)反封建专制、特权、教权主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欧洲欧洲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康德:人非工具(理性至上)起源英国 中心法国 全世界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14----20世纪)18中期(1765)--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自由竞争时期)(产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动力由水力到蒸汽机生产力极大提高全球扩张,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工厂里产生两大对立阶级1840-1842鸦片战争(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1865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改革1868-1873日本明治维新1864-1871德国王朝战争走向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思想: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科学:进化论纪)1870-- ------ 20初1914-1918一战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化时代大企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生产力飞速发展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走向成熟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思想:凯尔斯主义产生但不是主流文艺:印象派美术现实主义美术科学:相对论 爱因斯坦量子理论。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全解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法西斯专政最早建立的标志: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上台执政。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德国“天下无敌”神话破产的标志:1941年6月22日发生的莫斯科保卫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
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标志着揭开尼德兰革命序幕的事件: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
该运动斗争目标首先指向了天主教会,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行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
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世界近代史.pdf

思想(人文思想开始形成发展)近代科技革命文学(工业革命后)美术、艺术电影、电视文艺复兴(14-17)理论(科技) 浪漫主义:音乐:意大利:文艺复兴拜伦:《唐璜》(百科全书) 古典→浪漫:贝多芬(德) 前三杰:薄伽五《十日谈》天文学:哥白尼:地心说,日雪菜:《西风颂》“乐圣”但丁《神曲》心说(近代天文学奠海涅:印象派:德彪西(法)《牧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基人天文学史上的伟雨果:《悲惨世界》神午后》后三杰:达·芬奇大革命)根本上动摇批判现实主义:交响乐之父:海顿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卫星,比萨实验狄更斯:《双城记》美术:拉斐尔望远镜,月面图,盈亏司汤达:《红与黑》浪漫主义:(法)德拉克洛凡英:莎士比亚近代科学之父(最早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印象派:(法)莫奈《阳光宗教改革(16C)进行实验,为牛顿(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下》德:马丁·路德《九十五条纲领》因信称义力学奠基)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现实主义:《伏尔加河上的瑞:加尔文:基督教原理,先定论物理:牛顿:经典力学,万有引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纤夫》(法)(沈学角度符合资产阶级要求) 力,三大定侓(自然哲(伟大史诗)学的数学原理)启蒙运动(18C) 启蒙运动:英国(开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法的生物学:精神》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种起地位: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源》——人类起源法国(高潮):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自由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平等,民主政治(君主立宪) 位》解剖学,人猿同祖卢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娱乐,传媒、影视(主权在民)—(法侓意识,监督电影:国家,创立民主共和国)默片时代(1895)德国(扩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科学思考卢米埃尔兄弟;格人非工具,凸显人的主体地位里菲斯:现代电影之——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父(电影界的莎士比(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亚)实践(技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现代音乐:印象派,现代派有声时代(1928):奥斯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1840 高尔基《母亲》奠基之作现代美术:现代后印象派卡(蒸汽时代)现代荒诞剧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电视:第二次工业革命:19C末-20C初贝克特《等待戈多》《海湾》1926:黑白,贝尔德(电气时代)地位:世界戏剧史上不可忘现代派:西班牙,毕加索1941:彩色,覆盖面却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