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古文练习汇编之《曹刿论战》
2020年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6篇必背4 曹刿论战(含原文,译文,理解默写,真题汇编)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高禄厚的人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九下《曹刿论战》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二十八、曹刿论战《左传》【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廷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夸,一定按照实情。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诚心。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太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枯竭了。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军的土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齐国是)大国,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他们在那里设有埋伏。
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325~336题。
(40分)第一组题目:3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B.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C.忠之属.也/属.引凄异D.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3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中考题及答案

1.阜新市(09辽宁省)(一)阅读回答9~12题。
(10分)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2分)2.河南省(09)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2)忠之属也。
属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3.怀柔区(09北京市)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齐师伐我伐:(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3分)(1)肉食者鄙翻译:(2)可以一战翻译:(3)一鼓作气翻译: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4.莆田市(09福建省)(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5分)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3)既克,公问其故。
故: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5分)(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5.天水市(09甘肃省)(二)(15分)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曹刿论战》(七年级下)复习指南(背诵篇目,背诵“夫战……故克之”)一、字句理解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关键字:师:军队。
伐:攻打。
请:请求。
见:拜见。
译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关键字:食:吃。
谋:谋划。
间:参与。
译句: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何必)要参与呢?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关键字:鄙:浅陋无知。
远:长远地。
译句: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长远地谋划(深谋远虑)。
4.乃入见。
问:“何以战?”关键字:入:进入。
以:凭。
译句:曹刿于是进入朝廷拜见鲁庄公。
他问鲁庄公:“您凭什么(与齐国)作战呢?”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关键字:安:养。
专:独自享有。
译句: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臣子。
6.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关键字:惠:恩惠。
徧:同“遍”,普遍,遍及。
从:听从,顺从。
译句:小小的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关键字: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
牺牲玉帛,这里是指祭祀用品。
加:虚报夸大。
信:信实(的态度),这里是指对神说实话。
译句:祭祀用的东西,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会用信实的态度对待神(对神说实话)。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关键字:信:信用。
孚:信任。
福:赐福,保佑。
译句: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关键字:狱:诉讼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以:根据。
情:实情。
译句: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合理裁决。
1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关键字:忠:尽本职。
属:类。
以:凭。
请:请允许我。
从:跟从。
译句: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点来打一仗了。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您一起去。
11.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曹刿论战中考题及答案.docx

1.阜新市 (09 辽宁省 )( 一 ) 阅读回答9~ 12 题。
(10 分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 (2) 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 有人认为, [ 甲 ] 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2 分 )2. 河南省 (09)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 分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2)忠之属也。
属18、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结合 ( 一、二 ) 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 分)3.怀柔区 (09 北京市 )四、文言文阅读( 共 8 分 )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 10— 12 题。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 分 )(1)齐师伐我伐:(2) 牺牲玉帛牺牲: (3) 小大之狱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3 分 )(1) 肉食者鄙翻译:(2)可以一战翻译:(3)一鼓作气翻译: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 分)答:4.莆田市 (09 福建省 )( 二 ) 阅读下文,完成5-8 题。
(15 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 分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间:(2)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3) 既克,公问其故。
故: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5 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 ,曹刿说:“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8. 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5. 天水市 (09 甘肃省 )( 二)(15 分 )16.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中考必考文言文】曹刿论战

断案以情
3、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
做法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即使) 不能察,必以情。 4、体现“肉食者鄙”的 句子: 公将战 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必以信
第一段:战前曹刿求见
鲁庄公,通过对话论述 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 先决条件,突出曹刿的 远谋。(战前政治准备)
第二段:齐鲁长勺之战 的经过。
曹刿论战
《左传》
n 曹刿(guì) 又何间焉( jià ) u 远谋(mó ) 弗敢专也( fú ) 玉帛( bó ) 小信未孚( fú ) 公与之乘(ché )夫战( fú ) ng 齐师败绩( jì )登轼( shì) 下视其辙( zhé )旗靡( mǐ )
《左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年 间的许多史料。
3、可以一战——可以用来
古今异义:
4、再而衰——第二次
5、齐师伐我——军队 6、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一词多义:
1、其:其乡人曰——他的 其辙乱——他们的 公问其故—其中的
2、从:民弗从也——跟从
战则请从——跟随 3、故:公问其故——原因
故克之——所以 并驱如故——旧的、原来
填空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 ) 抵抗强国( )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 (4字)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删改
一幅对联评价曹刿和鲁庄公, 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智曹刿挺身而出献佳计 下联:鄙庄公虚心纳谏胜齐师
《左传》一般认为是
“传《春秋》”的,所 以又称为《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
解“题”
主人公——曹刿
主要内容——论战 历史背景——齐鲁之
战
齐公子小白· 鲍叔牙· 莒国
齐公子纠· 管仲· 鲁国
《曹刿论战》阅读原文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原文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原文及答案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
(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衣食所安安然无恙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分)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
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2分)10.C;(2分)11.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
”(1分)12.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
《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共2分。
解题和分析文章内容各1分)。
中考语文复习练习 古诗文阅读 曹刿论战

第21篇曹刿论战梳文意·全析全解梳文旨·主题归纳本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
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梳框架·结构分析曹刿论战⎩⎪⎪⎨⎪⎪⎧⎭⎪⎪⎬⎪⎪⎫战前准备(详写)⎩⎪⎨⎪⎧⎭⎪⎬⎪⎫请见论战政治远见战中指挥(略写)⎩⎪⎨⎪⎧鼓驰战后论战:抓住战机、谨慎果断——军事思想(详写)以弱胜强梳重点·归纳探究字词‖释义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肉食者...谋之肉食者:__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__2.又何间.焉间:__参与__3.肉食者鄙.鄙:__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__ 4.何以.战以:__凭、靠__5.衣食所安.安:__指安身__6.弗敢专.也专:__独自享有__7.对.曰对:__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__8.小惠未遍.遍:__遍及、普遍__9.牺牲玉帛....牺牲:__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__玉帛:__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__10.弗敢加.也加:__虚夸,夸大__11.必以信.信:__实情__12.小信未孚.孚:__使信服__13.神弗福.也福:__赐福,保佑__14.小大之狱.狱:__指诉讼事件__15.虽不能察.察:__明察__16.必以情.情:__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__ 17.忠.之属也忠:__尽力做好分内的事__18.公将鼓之..鼓之:__击鼓进军__19.齐师败绩..败绩:__大败__20.公将驰.之驰:__驱车追赶__21.下视其辙....下视其辙:__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__22.战则请从.从:__跟随__23.既.克既:__已经__24.三而竭.竭:__穷尽__25.一鼓作.气作:__鼓起__26.再.而衰再:__第二次__27.彼竭我盈.盈:__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__28.难测.也测:__推测,估计__29.惧有伏.焉伏:__埋伏__30.望其旗靡.靡:__倒下__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文练习汇编之《曹刿论战》 【13昌平0】《曹刿论战》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完成第12—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小惠未徧 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够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实情来办理(判断)。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是)大国,很难推测(它的情况),害怕他们在此有埋伏。 14.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答案要点:①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②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共3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
【13顺义0】《曹刿论战》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完成12—14题。(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 (2)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看,也一定依实情处理。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14.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他的平庸表现在哪里?他身上也有闪光点,请你概括一下表现在哪里?(5分) 平庸表现在:政治上谋略不够,军事上才干不高。评分:共2分,每点1分 不平庸表现在: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评分:3分,任意写出两条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13延庆0】《曹刿论战》 四、阅读回答12——14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小惠未徧 徧:同“遍”。 (3)牺牲玉帛 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4)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3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或: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2)一鼓作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或: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 14.文中肉食者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肉食者“鄙”的表现:战前 靠小信、小惠作战 ,战中 慌乱心急 。 (2)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 靠忠诚作战 ,战中 仔细观察 。
【12海淀1】《曹刿论战》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完成第12—14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3)牺牲..玉帛 牺牲: (4)彼竭我盈. 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对敌作战的重要条件是什么?(2)对于
曹刿来说,作出可以追击齐军这一决定的过程是怎样的?(均用原文回答)(4分) (1)条件: (2)过程: 答案: 12. (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同“遍”。 (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4)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 13.(1)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或: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或: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4.(1)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过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共4分。第(1)小题1分;第(2)小题3分〕 4
【12石景山1】《曹刿论战》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完成12-14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衣食所安 ⑵公与之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14.结合全文,分析第③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 12.⑴养生 ⑵共坐一辆战车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3.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不会保佑(你)。 ⑵敌军士气(已经)衰落,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军)战胜了敌军。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 14.①承接上文鲁国的胜利,引出下文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论述。②通过鲁庄公胜而不知原因,表现他的缺少智谋,③也表现出鲁庄公虚心求教的态度。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2昌平2】《曹刿论战》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完成第12—14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鄙: (2)公将鼓.之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