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同步训练

《窦娥冤》同步导练课内语段阅读[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困命更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
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先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说明文中加点词a、合b、糊突C、错勘d、怎生(答案:a应该b混淆c错误判定d怎么)2.对这节文字,分析最适当的是A.运用了对偶、对照、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照、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忿情感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照、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对死亡的悲痛情感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照、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忿情感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答案:D。
本段文字从修辞格来看对偶、对照、借喻、借代均有。
“清浊”为借喻,“盗跖”“颜渊”为借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悲忿、有控诉、有招架、有否定。
A错在“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B错在“对神权的否定”,C错在“对死亡的悲痛情感”。
)3.这节文字中人物的情感的转变,请各用二个字来归纳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①希望–②困惑–③④⑤⑥控诉–⑦怨叹)4.请指出文中几处与原文不符的地址并加以更正(答案:“为善的受贫困命更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应为“为善的受贫困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课外扩展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13-14题;[南吕]一枝花·怨雪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
有甚稀奇。
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处处飞。
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梁州]才沾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扬花滔滔轻狂势。
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茵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作非为,怕腾云相趁相随。
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①。
《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两篇文章的节选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窦娥冤(节选)【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哪?(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窦娥冤》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窦娥冤》同步练习题一、基础过关看一看,很简单!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错勘(kān)戡乱(kān)斟酌(zhēn)湛湛青天(zhàn)B.前合后偃(yǎn)暑气喧(xuān)煊赫(xuān)邹衍(zhóu yàn)!C.甘霖(gān lín) 变徵(zhēng)埋怨(mái yuàn)冤枉(yuān wang)D.提防(tífǎng)殡葬(bīn zàng)正旦(dān)罪愆(yǎ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来由:缘故,原因。
刑宪:刑罚。
生:甚,深。
;B.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则:只。
纽:通,“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
行:宋代和元代口语里,有时加在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
C.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屈:这里是委屈自己的意思。
法场:旧时执行死刑的地方,刑场。
典刑:这里是受死刑的意思::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葫芦提:随便提起的意思。
干家缘:干家务的缘故。
3.《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
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点词,选出与现代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二、巩固提高想一想,没问题!阅读《滚绣球》一曲,完成5—6题。
语文:11《窦娥冤》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doc

窦娥冤•例题解析1.关汉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家”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Q.2.杂剧角色分为两大类:、,另外还有等。
3.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o4.对文中“正宫”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r 1A.词牌名,•与“端正好” 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B.曲牌名,与“滚绣球” 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C.宫调名,与“一煞”等不同,它与演唱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而与音乐无关。
D.宫调名,与“耍孩儿”等不同,宫调•是用来表示咅阶的高低的,而与内容无关。
5.最后写三桩誓愿,从创作手法上看,应该属于何种•手法?6.•阅读《窦娥冤》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口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1)选段中,“科”指__ ,主要用来;“云”指,主要用来——;“卩昌”指_______ ,主要用来_________ o(2)解释下列词语。
①兀那:②休:③打甚么不紧:(3)选段屮括号屮的文字是属于[ ]A.舞台说明或舞台指示B.舞台动作提示C.舞台人物介绍-D.舞台人物或动作提示7.《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比较其优为。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口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1.1 窦娥冤 同步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1.1 窦娥冤一、基础巩固(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A.盗跖(zhí) 嗟怨(jiē) 临邛(qiónɡ) 前合后偃(yǎn)B.罪愆(qiān) 衔冤(xián) 衣裘(qiú) 湛湛青天(zhān)C.煞尾(shà) 邹衍(yǎn) 提防(dī) 苌弘化碧(chánɡ)D.埋怨(mái) 错勘(kān) 杵逆(wǔ) 古陌荒阡(mò)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有人将窦娥与小白菜两人相提并论,这是不甚准确的。
B.我本是要把这本言情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小明说他正在找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舟地把它送给了他,让他高兴了好一阵。
C.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有很多贪官在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常常这样说“受贿之初,心有余悸,可时间一长,就习以为常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A.北京人艺保留剧目《关汉卿》《晚餐》3 日起在首都剧场和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再次上演。
B.孔尚任的研究专家潘思宇先生在研究资料的捐赠仪式上说:“今天捐赠资料,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故的妻子和女儿潘自婷。
”C.由于几家经营水果的摊贩将摊位摆到行车道上占路经营,不仅导致了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通行不便而且堵塞了消防疏散通道。
D.林徽因是学建筑的,所以对文学的兴趣极其浓厚,她精于鉴赏。
所写散文如《窗子以外》和小说如《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
二、课内阅读(15分)阅读课文第三折“刽子做喝科”到文末,完成下面的问题。
4.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D)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4.《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4.《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嗟.(jiē)怨罪愆.(yún)衔.(xián)冤B.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C.湛.湛(zhàn)阡陌.(mò)偃.(yàn)旗D.鼓三通.(tōng)苌.(cháng)弘盗跖.(zh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贸易协定,该协定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的关税及其他门槛。
B.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30多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并直呈教育部相关部门。
C.我们的很多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D.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公平竞争。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得到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也许漫长艰辛,但只要有解决问题、直面问题的诚意、态度和能力,就会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命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而这起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语段,完成各题材料一:杨晓慧:在文学作品中,河流经常被比作母亲,作为一种“养育者”的形象被歌颂。
您能否谈谈河流与文学的联系?熊召政【注】:我大概是2014年应邀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长江与伏尔加河上的文学波涛》。
《窦娥冤》同步练习(含答案)

《窦娥冤》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zhí)嗟怨(jiē)临邛(qióng)前合后偃(yǎn)B.罪愆(qiān)衔冤(xián)衣裘(qiú)湛湛青天(zhān)C.煞尾(shà)邹衍(yǎn)提防(dī)苌弘化碧(cháng)D.埋怨(mái)错勘(kān)忤逆(wǔ)古陌荒阡(mò)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
(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借代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
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错勘贤愚枉作天勘:勘探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C.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干家缘:人缘好D.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月一:每月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着名的戏曲作家。
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汉宫秋》、《单刀会》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窦娥冤》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ān)____________ 衔冤(xián)____________ 花簪(z ān)____________ 泪涟涟(lián)B.错勘(kān)____________ 苌弘(cháng)____________湛湛(zhàn)____________ 刽子手(guì)C.盗跖(zhí)____________ 尸骸(hé)____________ 腼腆(ti ǎn)____________ 哥哥行(háng)D.嗟怨(jiē)____________ 埋怨(mái)____________ 古陌(m ò)____________暑气暄(xuān)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变徽尸骸负屈显冤孤身只影B.素练餐刀顺水推船动地惊天C.刑宪亢旱杳无音信苌弘化璧D.典刑甘霖前合后偃披枷带索3.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这句话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于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这句话化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的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4.下列对戏曲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末”,角色名,多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B.“旦”,角色名,扮演妇女;“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同步导练
课内语段阅读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
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解释文中加点词
a、合
b、糊突C、错勘d、怎生
2.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对死亡的悲痛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3.这节文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请各用二个字来概括
①②③④⑤⑥⑦
4.请指出文中几处与原文不符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课外扩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13-14题;
[南吕]一枝花·怨雪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
有甚稀奇。
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
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梁州]才沾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扬花滚滚轻狂势。
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茵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作非为,怕腾云相趁相随。
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①。
更长,漏迟,被窝中无半点阳和气。
恼人眠,搅人睡。
你那冷燥皮肤似铁石,着我怎敢相偎。
[尾]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
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长久计,尽飘零数日,扫除做一堆,我将你温不热薄情儿化做了水。
注:①孟浩然曾雪中骑驴觅诗,林和靖酷爱雪中赏梅,韩退之贬潮州时雪阻秦岭。
此三人均可谓雪中寒士。
5.下列对这套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套曲,“南吕”“一枝花”是宫调名,“梁州”“尾”是两支曲牌并组成套数,“怨雪”是该套曲的标题。
B.该曲首段人题。
突出写雪花散漫轻浮、行踪诡秘,使人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丑态。
C.[梁州]曲运用孟、林、韩三人的事典,说明雪专门为难寒士,生动地写出了雪的罪孽。
D.[尾]曲将作者的怨恨抒发到了极点,并开始采取行动,将这不通人情的“薄情儿”,“扫除做一堆”,“化做了水”。
6.很明显该曲的雪极富比喻和象征意义。
试把这一层含义分析出来:
7.《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8.“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试简要分析《汉书》中“东海孝妇”和《窦娥冤》中的“窦娥冤”两者人物形象有何区别?
答案:1、(答案:a应该b混淆c错误判断d怎么)
2、(答案:D。
本段文字从修辞格来看对偶、对比、借喻、借代均有。
“清浊”为借喻,“盗跖”“颜渊”为借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悲愤、有控诉、有反抗、有否定。
A错在“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B错在“对神权的否定”,C 错在“对死亡的悲痛感情”。
)
3、(答案:①希望–②困惑–③④⑤⑥控诉–⑦怨叹)
4、(答案:“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应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5、(答案:A。
“一支花”是套中首曲,不是宫调,[南吕]才是全套的宫调。
)
6、(答案:雪在这里象征了某些人的不良品性。
到处闲逛,为害百姓,气势汹汹,欺贫怕富,胡作非为,似指盗贼、胥吏之类。
包含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
思路:要注意分析曲中对雪的描写所用的拟人手法和雪的破坏性作用以及孟、林、韩的典故的运用。
)
7、(答案:《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
总之,相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这些,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
8、“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
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9、(答案:《汉书》中“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乏反抗精神;而《窦娥冤》中的“窦娥冤”敢于反抗,不畏强权。
思路:要注意《汉书》中只是叙事,并未刻划人物性格,特别是“孝妇自诬服”,显然并未积极为自己申辩和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