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1《窦娥冤》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1《窦娥冤》(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语文《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基础过关1.)A.错勘(kān)戡乱(kān)斟酌(zhēn)难堪(kān) 桑椹(shèn) 湛湛青天(zhàn) 奠(diàn)B.前合后偃(yǎn)围堰(yàn)暑气喧(xuān)喧闹(xuān) 煊赫(xuān)邹衍(zhóu yàn)C.甘霖(gān lín) 变徵(zhēng)埋怨(mái yuàn)冤枉(yuān wang)D.提防(tí fǎng)殡葬(bīn zàng)正旦(dān)罪愆(yǎn)亢(kēng)答案:A解析:B.“喧”应写作“暄”,“邹衍”应读“zōu yǎn”; C.“徵”应读“zhǐ”,“埋怨”应读“mán yuàn”;D.“提防”应读“dī fa ng”,“殡葬”应读“bìn zàng”,“旦”应读“dàn”,“愆”应读“qiān”,“亢”应读“k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来由:缘故,原因。
刑宪:刑罚。
生:甚,深。
B.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则:只。
纽:通,“扭”,这里是“拘束”的意思。
行:宋代和元代口语里,有时加在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
C.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屈:这里是委屈自己的意思。
法场:旧时执行死刑的地方,刑场。
典刑:这里是受死刑的意思: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葫芦提:随便提起的意思。
干家缘:干家务的缘故。
答案:D解析: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涂的意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单元第1课《窦娥冤》同步练习+【KS5U+高考】.doc

《窦娥冤》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盗跖.()前合后偃.()罪愆.()苌.弘()亢.旱()暄.()2.对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罚)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把亡化的孩儿荐.(推荐)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3.填空。
(1)关汉卿,()末()初大都人,()家,号()。
与()、白朴、()齐名,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代表作除《窦娥冤》外,还有《望江亭》()《单刀会》等。
(2)元杂剧在形式上,把歌曲、()、舞蹈有机结合,剧本则要求()和韵文的结合。
(3)元杂剧在结构上,一般为四折一楔。
()是音乐组织单元,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篇幅短,位置不定,一般放在第一折前对故事做简单介绍,或折与折之间类似过场,起衔接作用。
(4)角色,每本只一个主角。
男女主角分别叫()和()。
此外还有表现豪富、无赖等形象的(),表现刁钻、滑稽人物的()。
还有卜儿、外、孤等配角。
(5)音乐,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只由主角独唱。
()即曲调,表声音的高低;“曲牌”即曲谱,韵律要求严格。
(6)剧本,由“曲词”和“宾白”构成。
“曲词”抒情强烈,起()和()作用。
“宾白”含()和独白。
剧本还规定了角色的动作表情,称()。
二、鉴赏文本4.阅读〔倘秀才〕和〔叨叨令〕两首曲词及前后科白,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A.〔倘秀才〕的前两句唱词,配合前面刽子手的宾白,交代和渲染了戏曲的虚拟场景,同时为下文窦娥乞求改道做铺垫。
B.〔叨叨令〕这首曲词唱词平易,接近口语,在唱词中夹杂对白,曲词与宾白互相映衬,凄切婉转地道出了窦娥身世之哀。
语文:1.1《窦娥冤》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

高考语文复习窦娥冤·例题解析1.关汉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家”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杂剧角色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等。
3.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正宫”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A.词牌名,与“端正好”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B.曲牌名,与“滚绣球”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C.宫调名,与“一煞”等不同,它与演唱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而与音乐无关。
D.宫调名,与“耍孩儿”等不同,宫调是用来表示音阶的高低的,而与内容无关。
5.最后写三桩誓愿,从创作手法上看,应该属于何种手法?________6.阅读《窦娥冤》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1)选段中,“科”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____;“云”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 ____;“唱”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兀那:②休:③打甚么不紧:(3)选段中括号中的文字是属于[] A.舞台说明或舞台指示B.舞台动作提示C.舞台人物介绍D.舞台人物或动作提示7.《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比较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第1课 窦娥冤 第1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亢.旱(kàng)提.防(dī)哥哥行.(háng)B.嗟.怨(jiē) 错勘.(kān) 湛.湛青天(zhàn)C.埋.怨(mái) 罪愆.(qiān) 前合后偃(yǎn)D.阡陌.(mò) 变徴.(zhǐ) 刽.子手(guì)【答案】C(埋:má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怕硬欺软杳无音信顺水推舟忍气吞声B.望帝啼鹃孤身只影长弘化碧东海孝妇C.负屈衔冤死而无怨六月飞霜前合后揠D.错堪贤愚湛湛青天亢旱三年天降甘霖【答案】A(B.“长”应为“苌”;C.“揠”应为“偃”;D“堪”应为“勘”)3.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事)。
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你把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无知的)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答案】C(①中的“生”是“甚”、“深”;④中的“咱”相当于“吧”;⑦中的“荐”是“祭,超度亡灵”;⑧中的“每”同“们”;⑨中的“断送”是“发送,指殡葬”;⑩中的“兀的”是“这”“这个”的意思。
) 4.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②云③净④科⑤唱⑥卜儿⑦鲍老儿⑧倘秀才⑨叨叨令⑩正旦⑪正宫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⑪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⑪D.①④⑥/②③⑤/⑦⑧⑨/⑩⑪【答案】A(①③⑥⑩为人物,②④⑤为动作,⑦⑧⑨为曲牌名,⑪为宫调。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课窦娥冤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角色(jué)楔子(xiē)应验(yīng)杳无音信(y ǎo)B . 湛湛(zhàn)衔冤(xián)烧一陌(bǎi)前合后偃(y ǎn)C . 罪愆(qiān)亲眷(juàn)提防(tí)错勘(kān)D . 亢旱(kàng)盗跖(zhí)嗟怨(jiē)刽子手(kuài)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 错勘贤愚枉作天勘:勘探B .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C . 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干家缘:人缘好D .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月一:每月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后,才再次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哀。
B . 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船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C . 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 . 现代住房讲究采光与通风,但有的装修却弄巧成拙,将许多本来光线充足的房间搞得不明不暗,通风效果也大受影响。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 . 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 . 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
D . 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1 窦娥冤-课内

第一单元中外戏剧1窦娥冤课内自我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湛湛.(zhàn) 衔.(xián)冤烧一陌.(mò) 前合后偃.(yǎn)B.角.(jué)色杳.(yǎo)无音信楔.(xiē)子应.验(yīnɡ)C.罪愆.(qiān)亲眷.(juàn)提.(tí)防错勘.(kān)D.亢.(kànɡ)旱盗跖.(zhí)嗟.(jiē)怨刽.(kuài)子手解析:B项,应—yìnɡ;C项,提—dī;D项,刽—ɡuì。
★★答案★★:A2.选出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A.不提防遭刑宪.宪:法令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餐:吃B.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寿延:寿命长烈.些纸钱烈:烧C.人拥的我前合后偃.偃:昏迷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恁的:这样的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葫芦提:糊涂愆:罪过解析:C项“偃”意为“倒”。
★★答案★★:C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
”(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解析:D项未用比喻。
★★答案★★:D4.下列对戏曲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宫——宫调之一,曲子分许多宫调。
宫调是表示曲子长短和声音高低的。
B.端正好——曲牌名,它同剧中的“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一样。
C.外——角色名,为“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净——角色名,俗称“花脸”。
高中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1.1《窦娥冤》(人教新课标必修4).doc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1.1《窦娥冤》(人教新课标必修4)1.窦娥冤(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跖.(zhí)错勘.(kān)罪愆.(yán) 刽.(guì)子手B.嗟.(jiē)怨衔.(xián)冤荒阡.(qiān) 暑气暄.(xuān)C.亢.(kàng)旱苌.(cháng)弘提.(tī)防哥哥行.(háng)D.煞.(shà)尾尸骸.(hái)枷.(jiā)锁鼓三通.(tōng)解析A项,“愆”应读“qiān”。
C项,“提”应读“dī”。
D项,“通”应读“tòng”。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杳无音信分辩清浊负屈衔冤B.前合后揠忍气吞声湛湛青天C.身手不全两泪涟涟披枷带锁D.孤身只影顺水推船古陌荒阡解析A项,“辩”应为“辨”。
B项,“揠”应为“偃”。
C项,“手”应为“首”。
答案 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①错勘.(勘探)贤愚枉作天②可怎生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了盗跖、颜渊③落的个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④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人缘好)⑤你道是暑气暄.(炎热)⑥亢.(极)旱三年⑦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每月)十五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④⑥解析①中的“勘”意为“分辨,判断”。
④中的“干家缘”意为“操劳家务”。
⑦中的“月一”指“初一”。
答案 A4.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海孝妇的誓愿出自于《汉书·于定国传》。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1.1窦娥冤+同步练习+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

《窦娥冤》限时练习题(2)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8分)一、写出《窦娥冤》中的相关知识点第Ⅱ部分一.基础知识(选择各7分,共5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羁.绊/稽.查戏谑./虐.待缝.纫/缝.隙B.联袂./妩媚.沼.泽/迢.远慰藉./狼藉.C.干涸./隔阂.耸.立/怂.恿笼.屉/笼.罩D.濒.危/摒.弃垂涎./诞.生殷.红/殷.切解析:A项,jī,xuè/nüè,féng/fèng;B项,mèi,zhǎo/tiáo,jiè/jí;C项,hé,sǒng,lóng/l ǒng;D项,bīn/bìng,xián/dàn,yān/yī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 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
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C.调查表明,解决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D.想起紧张的复习直至考试结束后就会有一个好好的暑假在面前,我们已觉得有了一点轻松。
可是,我们的家长却担心:孩子久假不归....,学习会不会止步不前甚至退步?解析: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形容“茶叶”属于范围误用。
B项,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C项,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无意义的事物。
望文生义。
D项,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例题解析
1.关汉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家”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杂剧角色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等。
3.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正宫”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牌名,与“端正好”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B.曲牌名,与“滚绣球”一样,它们都与音乐曲调有关。
C.宫调名,与“一煞”等不同,它与演唱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而与音乐无关。
D.宫调名,与“耍孩儿”等不同,宫调是用来表示音阶的高低的,而与内容无关。
5.最后写三桩誓愿,从创作手法上看,应该属于何种手法?
________
6.阅读《窦娥冤》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1)选段中,“科”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____;“云”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 ____;“唱”指________,主要用来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兀那:
②休:
③打甚么不紧:
(3)选段中括号中的文字是属于
[] A.舞台说明或舞台指示
B.舞台动作提示
C.舞台人物介绍
D.舞台人物或动作提示
7.《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比较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
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下列对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怕不待:难道不想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底:眼前
C.趁程途节饮食趁程途:赶路
D.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扶持:给以帮助2).下面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拟人比喻对偶
B.拟人比喻对比
C.比喻夸张对比
D.比喻夸张对偶
3).下面对“二煞”至结尾的内容,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折突出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B.“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相同,反映了人物经过戏剧冲突之后性格的变化发展。
C.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单单是“儿女情长”。
D.莺莺的离愁别绪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4).下面对“一煞”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也写出了莺莺欲语无人的悲伤。
C.“禾黍秋风听马嘶”是莺莺思念张生的幻觉,极写莺莺的悲伤,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点染气氛。
D.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情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解答
1.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末旦净
3.曲词说白科介
4.D
5.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6.(1)科介称角色动作宾白交代情节曲词抒发感情
(2)①那②不要③有什么要紧
(3) A
7.《古》本第一句是陈述语气,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
《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元》本第二句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控和否定。
总之,《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而这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8.答案
1)D(是当心、留意的意思)、2)D、3)B、4)C
每日一首古诗词
关雎
佚名〔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每日一首古诗词
氓
佚名〔先秦〕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一作: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