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二模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禅城)

合集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佛山二模)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佛山二模)语文试题

2023届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语文2023.4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早年殷墟的发掘与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全面、系统地重建中国古史的目标不是将考古学维系在了传统的文献史学和金石学的范围之内,而是从更广义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史学的涵义,从而奠定了考古学在中国现代学科、学术中的独立地位。

这一目标一直以来为中国的考古学者所继承、发扬,从而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

以田野发掘为基础,不断获取新的资料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一。

强调史料的扩充,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考古发掘是获取新史料的重要方法,傅斯年、李济都极为重视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

殷墟的科学发掘获得了大批的考古材料,从而大大扩充了殷商史研究的内容。

其次,新史料既然是以重建古史为目标,其内容必定广泛、全面。

归纳起来,殷墟发掘所获取的考古材料包括了建筑遗址、墓葬等遗迹现象;甲骨刻辞及在器物上刻划书写的古文字资料等方方面面。

新中国成立后,夏鼐主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之时,十分重视通过田野发掘积累考古材料。

他在一个时期内“把中国考古学的重点放在田野考古工作上去”,在重要的考古遗址开展长期的田野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古史探索的内容。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禅城区中考科研测试(二)语文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8分)(1)口口口口口口,不亦君子乎?(《论语》二章)(1分)(2)口口口口口口,小桥流水人家,口口口口口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3)四面歌残终破楚,口口口口口口口。

(秋瑾《满江红》)(1分)(4)多数人只看事情的表面,却不知其中根本道理,这正如《河中石兽》中的“然则天下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所说的一样。

(2分)(5)王维《使至塞上》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的飘零之感。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在热情的mò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自我贬低只能强化拖延和懒惰。

应该把精神能量放在qūchú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上。

(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xiāng jìngtíng。

3.在下列横线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______立足当下思考对策,______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2019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2019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2019 年禅城区中考科研测试(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 个扣1 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一、基础(24 分)1.(1)濯清涟而不妖(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窈窕淑女(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顾忌亵渎千钧重负不屑置辩3.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4.C(“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中“进行”与“能力”不能搭配,删去“和鉴别的能力”)5.(1)文段介绍墨的原料、选择和应用、文化内涵。

(答对“原料、选择和应用”1 分,“文化内涵”1 分)(2)海晏河清百鸟放喉歌盛世,诗香联雅万家泼墨颂升平二、阅读(46 分)(一)(10 分)6.(1)选拔、任用(2)同“横”,梗塞、不顺(3)匹敌、相当7.(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关键词:“所以”“动心忍性”“曾”“能”等)(2)(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关键词:“征”“色”“发”“喻”等)8.A(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二)(9 分)9.C(A.从/如果;B.祸患/担心;C.谁,哪一个;D.原因/所以)10.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邪11.艾子认为筑城会增加百姓负担,导致民不聊生。

(1 分)道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或: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2 分)【参考译文】齐王一天上早朝,环顾对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必须扭转基础教育就围绕考试而教,学生围绕考试而学;学校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

B.2019年,我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表率。

C.会林文化奖集文化性与国际性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高端话语平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士镌刻丰碑。

D.据《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7%的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都有过睡眠困扰,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早上睡不醒、醒来头脑很沉和做梦多。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的改变,( )。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

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

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

它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

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

禅城二模语文试卷中考答案

禅城二模语文试卷中考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茂盛融洽瞒天过海B. 倾盆大雨纷至沓来气吞山河C. 摧枯拉朽风驰电掣妄自菲薄D. 摧筋折骨满载而归胆大妄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B. 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原句:因为他的成绩优秀,所以老师经常表扬他。

A. 所以因为他的成绩优秀,老师经常表扬他。

B. 他的成绩优秀,所以老师经常表扬他。

C. 老师经常表扬他,因为他的成绩优秀。

D. 老师经常表扬他,所以他的成绩优秀。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顽皮的孩子,在天空中闪烁着眼睛。

B. 晨雾像轻纱一样,缭绕在山间。

C.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横跨在天空中。

D. 雪花飘飘,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请问这里是禅城区图书馆吗?”B. “你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都不好意思回答。

”C. “这次比赛你一定要赢,否则我对你不客气!”D. “谢谢您的关照,您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答案:D二、非选择题6. 请用正楷字抄写下列古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意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我认为知行合一非常重要。

首先,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

我们学习各种学科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那么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佛山市2023-2023学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佛山二模)语文答案

佛山市2023-2023学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佛山二模)语文答案

佛山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7分)1.(3分)A2.(3分)B3.(B分)B4.(4分)田野考古学是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1分),获取实物资料(1分),研究历史(1分)的考古学分支学科。

评分参考:上述划线处1处1分,意思答对即可。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分支学科”句式1分,意思答对即可。

整体表述可以是长句,也可以是短句。

5.(4分)①以田野发掘为基础,勾勒出了股墟都城总体布局和结构,逐步还原了更加全面、真实的商代文明;②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完善了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推动“重建古史”目标付诸实践;③殷墟甲骨文的研究释读,让殷商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8分)6.(3分)C7.(3分)D8.(6分)①丰富槐多形象:槐多的美院学生身份,对家乡的思念,对养伤地兆州的依恋都通过速写本及其速写作品表现出来;②推动情节发展:速写本推动了槐多和有备的交往,有备被槐多的绘画才能吸引,随其学画画并谈论家乡话题;③蕴含主题内涵:战争风雨中的速写,呈现的是兆州宁静和谐的风物,可见槐多内心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每点概述2分,举例分析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槐多的“过去”是被卷入侵略战争的青年学生,文中槐多期望“未来”能重返家乡;②中日的“过去”关系密切,日语里就有不少中国字,有相似的文化认同,文中借有备、槐多的来往表达了“未来”中日间互动的期望;③文中续写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过去”,而有备和槐多超越国界的特殊友情表达了期望“未来”和平相处的愿景。

评分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同等赋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20分)10.(3分)JMP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3年九年级模拟考试(二)语文全卷共6页,共18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4)□□□□□,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6)心怀家国、志在天下,家国情怀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西北望,□□□”;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rè chén。

(2)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mì jué 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3)他旁征博引,xìn shǒu niān lái,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案例,让书“活”了过来。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1—2022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二)2022.4本试卷共10页, 23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存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西方, 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 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

这就是说, 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 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 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

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 分章析句, 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

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 “一经之说, 至百余万言”。

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 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

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 书不尽言”, 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 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 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 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 如“般若”“涅槃”等等, 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 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

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 如隋彦踪建“八备之说”, 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禅城区高考备考语文核心组一、命题指导思想本次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2012年考试大纲与说明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参照广东省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遵循“三个有利”原则,一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高中毕业生现阶段在语文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具有科学性;二是有利于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导向性;三是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公平性,为下一阶段复习备考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命题考虑到了佛山市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

命题力争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力争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同时,本次考试力争发挥诊断功能,使各个学校、各个学生通过本次考试,发现问题,查找差距,改进备考策略,提高备考效率。

试题与佛山一模互补,力争两次模拟考试能够全面覆盖考点又突出重点。

二、试题结构特点学生必做题的考查内容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共18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90%。

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文本阅读中的3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

全卷的选择题约20%,非选择题约80%。

本试卷文字阅读量为8422字,比2011年高考多400多字;学生书写量为1600左右,基本与2011年高考持平。

三、试卷基本特色1.试卷整体结构、基本考点和考查能力级别等方面,按照近年广东卷特点而设置。

基本按照广东卷特点而命题,是佛山二模试卷的特色。

2.试题选材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价值。

选材同样包括与现实结合紧密的人和事。

如:药家鑫、李昌奎、吴英等案件,新近热点人物乔布斯,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不久前召开的“两会”等内容出现在选择题的选项中;选考文本选自2011年11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都具有时代感,又有人文价值。

3.稳中有变,稳定放在首位,变化体现创新。

在稳定的基础上,本份试卷有一定的创新。

如第9题的赋分,第10题的诗歌鉴赏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

第22题,第一小题与2011年广东卷基本相同,但第2小题有了创新,考查概括要点。

第23题设计情景为班会课上的辩论,考查准确和生动,与前几年广东卷有所不同。

作文,从思维指向上与2011年的指向不同,转换为考生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角度。

四、答题分析与对策禅城区考生平均分97.06分,最高分134分,及格率75%。

(一)语言基础知识部分语言基础知识部分题号考查内容题型分值平均分难度值1字音选择3 1.810.6 2词语选择3 1.850.62 3辨析病句选择3 1.440.48 4连贯选择3 2.530.87这一部分全部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选择题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正确选项的分布比例基本上合理,干扰项的设置比较合理。

题目按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模式拟制。

第1题,重点考查常见而又容易读错的词语,词语大多数属于形声字。

形近字、多音字占绝大多数,难度适宜。

除“怙恶不悛”“龃龉”两个词较难以外,其他不难辨析。

第2题,考查词语,由4个词语,其中三个成语。

稍难的是“道路以目”。

因为这个词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学生不易判断。

第3题,考查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只要按照辨析病句的一般方法就可得分,有的选项还是典型的病句,一看便明。

第4题,考查通过逻辑推断确定语序。

本段议论文字的主要论题是“木叶”一词暗示的颜色属性,难度适中。

②为内容上的领起句,所以排前。

⑤①分别讨论树的颜色和木的颜色,⑤承开头的疑问,故在①前。

③是①的论据。

⑥承③。

④总结前文,引出空格后文字内容。

【对策】1.二轮复习要求考生对字音、词语继续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那记在心。

2.对于语病的几种类型进行反复训练,掌握典型病句特点。

3.在连贯方面,掌握在没有特殊指示词、关联词语的情况下,通过语意判断句子的逻辑顺序的方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古代诗文题号考查内容题型分值平均分难度值阅读5文言实词选择3 2.620.876文言虚词选择3 1.910.647文言句式选择3 1.70.578分析概括选择3 2.570.869文言翻译断句、翻译10 5.920.5910诗歌鉴赏问答6 1.870.2711背诵积累填空6 5.170.86这一部分,第5-8题全部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基本按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模式拟制试题。

其中第7题,与佛山一模互补,一模为信息筛选,本次则为句式判断题;第9题也稍有变化,断句1小题,赋分为3分,翻译2小题,赋分为7分。

重点考查学生断句和直译的能力。

第5题: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

四个实词“图、类、致、称”全为必须掌握的120个实词以内,理解不难。

这一题得分率低的原因是,错误项设为B项,根据上下文知道这里是动词,作谓语,前有主语“左七”,后有宾语“北斗”。

第6题:考查理解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题型同2011年广东高考题一致,题肢四个虚词“以”“于”“而”“之”均出自阅读文本。

这四个词均为考试说明要求的必须掌握的18个词语之内。

第7题:考查文言句式。

三个判断句都有标志“乃”“诚”“也”,难度很小。

第8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题肢设置短,只有一行。

错误项无中生有,很明显,原文中说的是邓制府、李副使想给白沙先生帮助,但先生谢绝了。

而不是“接受了”。

第9题:考查断句和翻译句子的能力。

第一小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学生对“曰”“也”“者”等都是断句的标志,对这些断句标志掌握较好。

【问题】个别卷涂改严重或笔画太淡看不清;个别卷不按题目要求用“/”来断句,而是用“|”或“、”来断句,不规范。

错误集中在以下几句。

“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中间的断句错断和漏断的很多,多数人在“之/机”“ 生生化化之/妙”间断开,在不该断的地方断开了。

“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多数人在“深思”后就断开了,“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 中间不需断句的也断开了,出错原因主要是考生对文段内容不理解,尤其是对句子的句意理解不准确,无法准确断句。

什么是句子,什么是短语分得不是很清楚。

还有个别卷面涂改现象严重。

断句方式仍然不是很规范,还需进一步强化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会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⑵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⑷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第二小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两句赋分为7分。

这里考查了实词“称”“是”“当道”“从” 和重要虚词“之”“于”和句意。

考生对上下文语境把握较准,大意理解到位。

翻译的原则把握较准,能尽量做到字字落实。

【问题】(1)关键实、虚词的翻译不准确。

“感人”误解为“给人的感觉”“使人感到”,未能准确地把握具体语境,前后文内容上的关系,译文不准确。

“于当道”误解为“在现在”“在这个时候”“在当今寻道的路上”等。

“受赐于当道”中,一小部分学生将“受……于……”误解为“被”。

(2)特殊句式译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田二顷”,定语后置,误译为“农田二顷”。

“受赐于当道”译为“接受赏赐从官府那里”。

(3)不能直译。

“耕之”中的“之”字,一小部分学生译为“在上面”。

将“耕之足以自养译为“自给自足”,没有遵循直译的原则。

第10题:为诗歌鉴赏题,分两小题,一题考查情感鉴赏能力,一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问题】(1)基本术语概念不清。

考生大多数根本不明白感情基调、抒情方式指什么,都答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

(2)诗歌基本意思看不懂,或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如高诗中有“马还”,就写成战争胜利的喜悦、渴望打败敌人等;李诗中有“受降城”,就写战争失败的悲伤、厌恶战争等。

(3)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第二题问的是结句的抒情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少考生却结合整首诗来答。

第11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

4小题,考查应该背诵的两诗两文;考查先秦诗歌《诗经》、晋代陶渊明和唐代韩愈的文章、宋代苏轼的词,都是真正的名篇名句。

要求任选3小题,其中前2句为初中积累内容。

全在广东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均是常见名句。

学生基本都能默写出一半以上。

难写字有“寤寐、辗转、反、尊、酹”,容易漏掉的词语有“是故”等。

错别字情况还较严重。

最简单的、最常用的词不会写,大多偏旁部首错误。

有的学生写成其他同音字、近音字或近义字【对策】文言文阅读:1.加强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文意。

在阅读完第八题后,了解人物和事件,在进行文本阅读中解决翻译问题。

提升阅读的整体意识、主旨意识和结构意识。

2.严抓基础,落实古今异义词等各种特殊语法和句法现象。

平时训练多用联想法,联想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联想成语,联想学过的类似词语、句子,进行比较。

教会学生使用语法分析法,去断定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充当的成分。

这样对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理解实词和虚词都有益。

3.字字落实,杜绝意译,避免理解到位而得不到分。

翻译要求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

只有在文本采用了修辞手法(互文、偏义、比喻、借代、避讳)等情况下意译。

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②抓住句子特征;③坚持三不:不改变本意,不遗漏内容信息,不脱离文本妄加发挥;④鼓励学生大胆动笔。

4.明确考点,在平时训练时学会寻找得分点,提高得分率。

5.加强对学生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的训练。

6.从课内到课外,注重课内诵读,培养语感。

诗歌鉴赏:1.一如既往的注重审题、答题模式和用语规范的训练2.注意比较阅读,开放型、思辨型、探究型问题走势明显。

思想内容的分析把握与表达方式、艺术技巧的赏析并重。

3.要求学生自查误区,是否有下列情况并加以修正补救:①答非所问;②浅尝辄止(抓不住要领);③东扯西拉(用语不规范,条理不清楚)4.注重回归教材,将学过的诗歌梳理一遍,积累记忆语言、风格、技巧、思想内容的术语及作用。

名句名篇积累:1.抓准确记忆和书写清晰。

2.要力求扎实,逐字过关,特别是名句。

要加强全文,特别是名句上下文的记忆。

防止会一句,而不会上下句的情况出现。

3.重点关注易错字、生僻字、易混同音字,防止增减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论述文)题号考查内容题型分值平均分抽样难度值12筛选整合选择5 3.910.7813概念理解选择3 2.90.9714概括要点问答4 2.720.6815文章思路问答4 2.380.59这一部分,文段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作者朱良志,是著名的美学专家,符合广东选材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