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几点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化教育在西岗区早已普及开展开了,它是以较少的人数、大的活动空间、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多的参与教学和交流机会等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把小班化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是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它主要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交流机会和活动机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我以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
我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率与效度,使100%的学生能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提高合作效率。
教师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互帮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充分自信。
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而且小组角色的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第一次小组合作是组织学生开课时交流课前搜集的恐龙资料。
因为男生对恐龙知识非常感兴趣,搜集的资料也比较多,女生相对这方面知识少一些。
所以,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我注意男女同学搭配开,这样,在交流资料的过程中,有发言者,有倾听者,有询问者,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交流机会和活动机会。
二、科学安排学习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要想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积极有序、有效,学生必须明确学习任务。
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
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有效性。
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第二次小组合作是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主要是检查朗读,正音。
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采取轮读的方式检查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字组词,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最后,每个同学都要给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做以评价。
孩子们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就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愉快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去了,并且完成的很好。
三、适时的灵活的教师指导,提高合作效率。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灵活指导是分不开的。
因此,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更不要去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是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每个小组间巡视,仔细地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和学生的合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出现得共性的问题进行及时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第三次小组合作是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了解恐龙是怎样经过漫长的演变飞向蓝天的。
小组内交流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全班交流。
在学生自学,勾画,自己有了体会之后,小组内交流,我走进学生中间,发现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在用什么方式在全班汇报上产生了困难,所有小组都采用朗读的方式,于是我启发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用表格表示出来,一目了然。
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每一个阶段一个同学汇报。
也可以用演一演的方式,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表演出来。
由于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
在汇报中,百花齐放,效果非常好。
四、准确的积极的总结评价,巩固小组合作成果。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
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应跟进准确的积极的总结与评价,使学生明确每一次小组合作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第一次小组合作之后,我对课前查阅资料充分的小组提出表扬,同时也对没有查到资料,但在交流中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学生提出表扬;在第二次小组合作之后,我表扬了在小组检查生字词时有创新行为的小组,因为有的小组在交流生字词时,开展比一比谁的组词中成语用的多,还有的小组组长课前做好卡片,引导组员共同学习生字词;第三次小组合作之后,我对小组汇报学习内容方式的灵活多样进行总结。
我觉得每一次总结和表扬,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激励,是一次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会有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
如果小组合作孤立存在,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
更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提高了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率与效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为教师,必须注意的是一要根据教和学的需要,实行动态分组。
因为同一学生在学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水平是不同的。
如果教师采取一成不变的分组方式,不仅不利于调节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还会大大损害学生刚刚萌发的学习潜力及学习情感。
二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发展中建立新的合作。
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