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产业发展的探讨

合集下载

彭阳县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彭阳县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地方纵览Local overview 畜牧业环境202019.11肉牛产业是彭阳县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地方支柱产业,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效益凸显”的良好态势。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和产业精准扶贫起到重要作用。

1 主要成效2018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5.75万头,其中存栏16.62万头。

现有黄牛冷配改良点52个,年冷配改良母牛4.1万头左右,有效提高了肉牛的胴体品质。

随着肉牛饲养量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肉牛产业的区位优势逐渐形成。

1.1 饲草料基地稳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5万hm 2,可利用面积2.67万hm 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8个1233.33hm 2,年新种紫花苜蓿3333.33hm 2左右。

年种植青贮玉米6666.67hm 2,种植一年生禾草1.33万hm 2左右,年加工苜蓿商品草10万t,全株玉米青贮18.8万t,并逐年上升,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饲草料保障。

1.2 饲养总量稳步提升2018年全县肉牛饲养量25.75万头(其中存栏16.62万头,出栏9.13万头),同比增长2.32%,基础母牛存栏量9.78万头。

牛肉总产量2.23万t。

肉牛产业提供养牛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元。

1.3 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肉牛养殖场(户)2.31万户,1~9头养牛户2.17万户,存栏肉牛12.79万头,户均5.9头;10~49头养牛户1145户,存栏牛2.52万头;50~99头养殖户31户,存栏牛2077万头;100~499头养殖户8户,存栏牛1.1万头;千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村23个,万头以上肉牛养殖乡镇4个。

1.4 良种化程度显著提升坚持走“优质+高端”的肉牛品种改良“两轮驱动”技术路线,优质肉牛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占全县肉牛品种比例达到74%以上,利杂、秦杂等品种占23%;高端肉牛品种以安格斯为主,占全县肉牛品种比例达到3%。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部门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肉牛育种是实现肉牛品种改良和优化肉牛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肉牛育种的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肉牛育种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1 肉牛品种目前,我国肉牛品种主要包括英国种(如安格斯、赛福牛等)、欧洲大陆种(如利木赞、敦比亚、西利兹等)以及其他地方品种(如北方黄牛、水牛等)。

在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下,品种选择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以英国种和欧洲大陆种为主。

1.2 育种技术肉牛育种技术包括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其中遗传育种注重选种工作,通过选取优良个体进行交配,逐渐提高肉牛群体的遗传水平;繁殖技术则关注群体的育种效果的快速推广,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方式,加速肉牛种群的进化速度。

1.3 产业链整合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呈现出分散、单一的状态。

养殖户、养殖技术服务机构、兽药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利益博弈现象严重等问题。

肉牛产业链的整合,是优化养殖业生产效益和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

二、存在问题2.1 品种单一我国肉牛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外来品种为主。

与国外相比,缺少适应我国饲养环境、疾病抗性强的本土品种,限制了育种的发展潜力。

2.2 育种技术落后我国肉牛育种技术相对滞后,传统的遗传改良方式(如选种、配种)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的育种方法和手段(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无法满足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3 信息不对称肉牛养殖的产业链环节信息交流不畅,养殖户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指导,兽药饲料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养殖户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三、发展对策3.1 增加本土品种加强对本土品种的饲养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其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在品种选择上多样化,减少对外来品种的依赖。

3.2 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育种技术的水平和效率。

同心县肉牛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同心县肉牛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中 国牛业科 学
2 1 ,6 5 : 56 00 3 ()6~7
C n hi a Catl i n e te Sce c
同心 县 肉牛 产 业现 状 调 查 及 发展 建 议
施 进 文 , 欣 施
(. 夏 同 心 县农 牧 局 , 1宁 宁夏 同心 70 0 ;. 夏 同 心 县 富 民 养 牛 协 会 , 5302宁 宁夏 同 心 7 10 ) 5 3 0
人员 试 验测 定 , 肉牛 个 体 体 重 最 高 达 5 0 k , 般 0 g 一
2 0 3 0 k , 高 日增 重 达 1 2k , 般 日增 重 达 5  ̄ 5 g 最 . g一
0 5 1 0k , . ~ . g 每头 改 良牛 出栏 新增 产值 1 0 0元 , 0 每
年 新 增 产 值 6 0万 元 。 0 2 5 生 产 模 式 先 进 , 殖 效 益 提 高 . 养
产 玉米秸 秆 2 7万 t旱 做 区避 灾 农 业 种植 玉米 0 3 , . 万 h 生产 玉米 秸 秆 1 3万 t 全县 种 植 多 年生 牧 m , . , 草紫 花苜蓿 4 4万 h 一 年 生 牧 草 苏 丹 草 等 种 植 . m ,
改 良。通过人 工 授精技 术对 现有 肉牛 品种 进行 杂 交
2 目前 同心 肉 牛产 业 呈现 的特 点
2 1 饲 草 资 源 丰 富 , 展 肉 牛 产 业 有 坚 实 的 保 障 . 发 同心扬 黄灌 区 2 0 0 9年 种 植 玉 米 1 8万 h , . m 生
改 良, 每年完 成 60 0头 , 过 农 户 科 学 养 殖 、 0 经 专业
中 图 分 类 号 :81 S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9 1 - 2 1 ) 50 6 — 3 1 0 — 1 1( 0 0 0 — 0 50

肉牛养殖的利润分析

肉牛养殖的利润分析

肉牛养殖的利润分析概述:肉牛养殖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肉牛养殖的利润则取决于多个因素,如饲养方式、销售渠道、市场行情等。

本文将分析肉牛养殖的盈利模式以及利润来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肉牛养殖的盈利模式肉牛养殖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育肥和繁殖。

1. 育肥:育肥模式是将幼牛饲养到出栏体重时进行销售。

这种模式下,养殖户需要选择好的育肥品种,并加强饲养管理,以确保肉牛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出栏体重。

肉牛出栏后,根据市场行情将其出售给屠宰场或肉类加工企业,从中获取盈利。

2. 繁殖:繁殖模式是以肉牛种类的繁殖为主要盈利来源。

在这种模式下,养殖户需要选用优良的种牛和母牛,并进行定期配种。

养殖户可以将出生的小牛出售给其他养殖户或肉牛交易市场,也可以自行养殖小牛,待其成长后再销售出栏。

通过繁殖模式进行养殖的优势在于,一头母牛可以生育多次,从而将有限的种牛数量进行充分利用。

二、利润来源肉牛养殖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牛肉销售和母牛繁殖。

1. 牛肉销售:牛肉是养殖户通过育肥模式最主要的销售产品。

牛肉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较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为养殖户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

同时,养殖户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策略,如与屠宰场或肉类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2. 母牛繁殖:母牛作为养殖的重要资产之一,通过繁殖可增加养殖户的牛群数量,并在销售小牛时获得盈利。

母牛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收益,因此,养殖户需要选用优良的品种,并加强管理,以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和存活率。

此外,养殖户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进行牛犊的销售,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利润分析肉牛养殖的利润分析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 养殖成本:养殖成本包括饲料成本、医疗费用、设备购置和维护等。

不同地区和养殖模式的成本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饲料成本占据主要部分。

饲料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利润的关键之一,养殖户可以通过与当地饲料厂商进行合作或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来降低成本。

新疆褐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报告

新疆褐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报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在袁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袁减少患病牲畜流入市场袁 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袁严格把关袁加强免疫工作袁用 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件事遥
参考文献
[1] 雍长福袁等.刍议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A];中国 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C];2012 年.
[2] 邓云波.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04 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 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渊 下册冤 [C];2004 年.
. A49l0l5.5R元ig袁利ht润s99R2e4s.5e元rv遥ed.
特克斯县肉那克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1 年 4 月袁现有入社成员 45 人袁是一个新疆褐牛 养殖与育肥相结合的合作社袁养殖场现有饲养员 13 人袁饲料地面积 150 亩袁养殖用地 12 亩袁建有 5 座 棚圈 3000m2袁有青贮窖 4 座共 2235m3袁年生产青贮 玉米 1341t遥 现饲养牛 370 头袁其中新疆褐牛奶牛 47 头袁育肥牛 323 头袁以肉牛育肥尧奶牛养殖为主袁年 育肥牛三批次出栏 1000 头左右遥 该养殖小区饲喂 肉牛的饲草料均以粗饲料和精饲料为主遥 粗饲料以 青贮饲料尧小麦秸秆尧玉米秸秆尧玉米芯尧葵花盘等 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饲喂袁粗饲料占 70%左右遥 精 饲料以预混料尧玉米尧油渣尧麸皮为主袁共占 30%袁其 中玉米占 20%袁油渣尧麸皮占 10%遥 除粗饲料每日少 喂勤添全日供给外袁精饲料实行定时定量供给遥 2.3.1 新疆褐牛全年舍饲效益分析 按照今年购 买新疆褐牛成母牛平均价格在 16000 元左右袁按照 7 年利用期计算袁每头奶牛折旧费 2285 元遥 饲养一 头优质新疆褐牛奶牛按每日产奶 12~15kg袁每年除 怀犊 2 个月的枯奶期袁每年产奶期为 305d袁奶价按 我县实际情况及市场价冬季 4.5 元 /kg尧夏季 3.5 元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报告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报告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报告一、引言肉牛养殖是农牧业中常见的养殖模式之一。

肉牛养殖的效益分析对于农牧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肉牛养殖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农牧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养殖成本分析肉牛养殖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成本肉牛养殖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土地成本与土地面积、土地所在地区的价格相关。

通常来说,土地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

2. 办公设备和设施成本肉牛养殖需要购买一些办公设备和设施,包括牛棚、饲料加工设备、喂食器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购置和维护将会增加养殖成本。

3. 饲料成本饲料是肉牛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支出项。

饲料成本与养殖规模、饲料种类以及市场价格有关。

合理控制饲料成本对于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至关重要。

4. 劳动力成本肉牛养殖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包括聘请饲养员、兽医等。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对肉牛养殖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5. 其他成本其他成本包括兽药费用、养殖技术培训费用等,这些成本都会对肉牛养殖的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收益分析肉牛养殖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肉牛销售收入肉牛养殖的最终目的是出售肉牛并获取销售收入。

肉牛的销售收入与肉牛的数量、质量以及市场价格相关。

2. 养殖过程中的副产物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牛粪、尿液等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者生物能源进行利用,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

3. 政府补贴和扶持政策为了促进农牧业的发展,政府通常会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这些额外的收入也会对肉牛养殖的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四、效益评估根据以上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我们可以对肉牛养殖的效益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净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

1.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从投资开始到项目全部投资回收的时间。

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项目的回报越快,效益越好。

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强。

肉牛调研报告

肉牛调研报告

肉牛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肉牛产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次调研对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推动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设计了调研问卷,涵盖了肉牛养殖的规模、养殖方式、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然后通过访问养殖场和与养殖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获取现场数据和深入了解肉牛养殖的实际情况。

三、肉牛养殖现状1. 养殖规模: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地区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只有几十头甚至几头肉牛的规模;而部分大型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可达到上千头甚至几万头,集中程度较高。

2. 养殖方式:根据调研结果,肉牛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散养和圈养两种,两者各有优势。

散养方式能使肉牛更好地运动,但对场地要求较高;圈养方式节省空间,方便管理,但肉牛锻炼机会较少。

3. 饲料配比:在肉牛饲养过程中,对饲料的合理搭配十分重要。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养殖户主要采用自制饲料和市售饲料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肉牛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

4. 疫病防控:肉牛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调研发现,养殖户普遍重视疫苗的接种和疫病的监测,以确保肉牛养殖的健康与稳定。

四、肉牛养殖发展趋势1. 规模化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大,肉牛养殖将逐渐向规模化发展。

养殖场的规模将持续扩大,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能。

2. 绿色养殖:在养殖过程中,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场的可持续性,是未来肉牛养殖的一个发展方向。

3. 品种改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肉牛品种也将不断改良。

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质肉牛品种,提高肉牛的产量和质量。

4. 信息化管理:养殖场将逐渐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养殖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成本。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热点透析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热点透析

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热点透析我国肉牛产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1.肉牛选育改进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肉牛良种覆盖率低,个体奉献率不高。

2.根底母牛群缺乏保护措施,“杀青弑母〞现象较为严重。

3.产业化组织体系不健全,肉牛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偏低。

4.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和消费水平有待提高,加之牛肉品质、分级标准、追溯体系等方面存在缺乏,优质优价的市场根底尚未形成。

5.牛肉供给总量缺乏,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中低档牛肉产品居多,高档牛肉所占比率缺乏5%,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6.肉牛企业普遍起点不高,产业与金融资本缺乏结合点,市场拉动作用还没有上升为产业开展的主导力量。

2021 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均遭受了严重冲击。

我国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以及猪肉和鸡肉价格的回落,对牛肉价格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小幅振荡。

据笔者对全国局部肉牛重点产区市场调研结果显示,活牛收购价下跌了约5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肉牛产业虽然取得了初步开展,但产业化程度较低,组织体系尚不完善,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升级缺乏必要的支持,社会认知度较低,影响市场的能力有限。

2021年度我国肉牛产业热点透析冰雪灾害对肉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2021年初,我国大局部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的冰雪灾害,雪灾对养牛业影响非常严重,华南、中南、西南、西部地区近9万头肉牛被冻死、砸死、饿死,大面积牧草被冻死,大量牛舍被压塌,不但给广阔农牧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的肉牛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许多养牛场〔户〕或小区的设施也在雪灾中遭到破坏,运动场和牛舍地面被冰雪覆盖,牛因滑倒导致骨折而致死的现象屡屡发生,许多养殖场〔户〕和小区也因低温发生了临时性的供水困难。

由于大雪困扰,煤电供给紧张,饲料原料、能源等价格上涨,肉牛生产本钱猛增。

加之公路大量积雪、结冰,致使交通运输阻塞和行驶困难,使局部地区的饲料等原料难以及时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产业发展的探讨
作者:罗开军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纵观牛肉产品市场,肉牛养殖可谓是其的重要来源,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可持续优化发展的关键应用方式。

基于此,为实现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应采用适度规模,综合考虑肉牛养殖影响因素,科学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开展现代化肉牛养殖工作。

在此,本文将针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及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产业发展
1 前言
就目前情况来看,为实现肉牛规模养殖现状的优化改善,应积极转变养殖户理念,通过先进养殖技术的应用,采用适度规模,构建完善的整套肉牛养殖质量控制体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将市场作为主要导向的现代化肉牛养殖模式,大幅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2 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2.1 主要影响因素
实践证明,会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为,肉牛品种、肉牛疫病控制、肉牛养殖管理、肉牛市场信息。

这些因素跟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相互间关系为正比关系,可见,为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获取,则必须确保优质肉牛品种、减少肉牛疫病发生,科学肉牛养殖管理、建全肉牛市场信息体系。

除此之外,肉牛养殖时,还需就某些常见因素影响展开考虑,譬如饲料的选择和搭配,粪污的治理费、人工费用等方面内容。

2.2 效益偏低原因
第一,肉牛的品种,现如今,导致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为没有优良的肉牛品种,多数为地方品种,饲养周期长,饲料消耗量大,牛肉品质差,肉牛市场价格偏低,肉牛品种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首要条件。

第二,肉牛养殖业主对牛的疫病预防认识不高,牛病时时发生,用药成本过高,影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存。

第三,肉牛养殖管理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现代化欠缺,立足市场经济,为获取较高经济效益,应迎合市场并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优势,由于模式落后造成现代化欠缺,影响发展;管理模式欠统一,养殖肉牛中,因为细节化管理不同意,导致效果不显著;未全方位推进养殖技术模式,养殖技术欠缺科学性,缺乏统一化
标准,牛肉品质层次不同,价格较低。

第四,缺乏肉牛市场信息平台,养殖户对肉牛市场需求、价格、养殖技术等了解不够,造成养殖户收益逊色。

2.3 效益提高策略
一,选择适合的肉牛品种,为实现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显著强化,应优化改进肉牛品质,研究表明,杂交肉牛肉质鲜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完成较快速的育肥进程,对比普通牛,杂交牛体型较大,拥有更高的出肉率,可以充分符合市场要求,可谓是优良的肉牛品种,此外,合理选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内的杂交肉牛实施育肥养殖,其具备较强消化与采食能力,体重可实现明显增加,利于最大化育肥成效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二,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防范肉牛疫病风险能力,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三,积极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立足科技应用,高效监管肉牛养殖过程,了解市场信息,促进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3 肉牛产业发展概述
3.1 所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牛肉市场,牛肉市场持续走高.现如今肉牛养殖业不断涌现各种问题。

在现如今的肉牛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养殖户盲目跟风,千家万户都有养牛,肉牛养殖技术水平的不高,疾病风险高,养殖户的利益无法保障。

第二,对规模有着过分追求,盲目扩张规模,修建上千头、上万头肉养殖牛场,却不根据土地及其载畜量粪尿消纳能力、草料供给能力、牛源供给能力、劳动力供给能力、资金的投入量。

导致粪污治理投入资金量大,草料不足,牛源溃乏,品种质量欠佳,资金链缺口严重等问题。

牛圈闲置,无牛可养殖的局面。

第三,所选择的肉牛品种质量较差,现今我国大规模肉牛养殖正处于不成熟阶段,多数品种质量欠佳,难以满足实际的养殖要求,有些养殖户未能科学选择肉牛品种,未能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选择原则,导致在实际的肉牛规模养殖的进程当中所生产的牛品质量愈发变差,肉牛集中规模化发展备受阻碍。

3.2 所采用对策
首先,选用适度规模养殖并增加产业链,立足现代化养殖发展理念,在实际的规模养殖中,要达到适宜、合理的规模,需要对肉牛养殖现状进行分析,并调查肉牛养殖户最大肉牛养殖数量,另外,对于肉牛养殖产业,要加强对于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比如青绿饲料种植、生产管理过程的优化、销售环节的简化,订单式养殖,减少养殖环节中的资源浪费。

其次,实现肉牛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养殖技术是保障规模养殖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需要针对于肉牛养殖户进行肉牛养殖技术的培训,还要实行“引进来”品种选择理念,需提高肉牛养殖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兽医人员。

4 结语
综上可知,在现代化养殖业中,肉牛养殖占据十分重要的关键地位,应立足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适度控制肉牛养殖规模,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推动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桂芝,韩永胜,宋斌.提高北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7(05).
[2]万道田.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07).
[3]杨秀兴.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探微[J].甘肃畜牧兽医,2016(09).
[4]胡成葵.提升益智乡小规模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04).
[5]蔡春锋,王廷斌,朱运佳.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综合技术措施[J].兽医导刊,2016(04).
[6]马晓娟,施进文.宁夏地区利木赞肉牛养殖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