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冷却余热发电系统主蒸汽参数的优化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煤炭燃烧产生的废热余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利用余热进行发电则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烧结余热发电是指利用烧结炉的余热进行发电,是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烧结炉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节能减排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研发和应用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成为了当前烧结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烧结是炼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粉末状矿石和配料块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自然发生的化学反应使颗粒之间焦结为某种粘结合物,以及焦炭和矿石颗粒之间焦化和还原反应得以发展,形成一种多孔的块状烧结矿。
在烧结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能量。
烧结矿石有机械性强、耐高温、导电率低、热传导率低等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更好的收集和利用烧结机的余热,从而实现烧结余热发电,具体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的创新1. 烧结热能回收技术通过在烧结机排烟系统中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热风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回收,利用余热进行热水或蒸汽的生产,满足企业生产和生活的热能需求,同时也可以用于发电。
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排放的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极大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 蓄热式余热发电技术蓄热式余热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余热发电技术,通过蓄热设备蓄存热能,再利用蓄热设备释放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实现对燃料的有效利用,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
3. 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在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中,应当从热源的选择、传热系统、蓄热设备、发电机组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还需要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合理确定余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参数,以最大化地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烧结余热发电是指将烧结机组废气中的余热利用,通过热电转换技术转化为电能。
烧结余热发电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等优点,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能源。
为了进一步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
一、技术创新(一)全膜式透平技术总热量利用率和透平效率是决定烧结余热发电量的重要技术参数,对于现有透平技术,其透平效率较低,导致了热量的浪费。
全膜式透平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其采用全膜式结构,使得透平的压比得到了提高,透平效率也得到了增加。
同时,采用了新型材料的透平叶片,可以有效降低透平的纵向力矩,进一步提高透平效率。
(二)换热器技术现有的换热器技术存在换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易结垢等问题,影响了烧结余热发电量。
为此,需要进行换热器技术的创新。
一种创新的换热器结构是采用多组管束,使得管线布局更加合理,管道间传热更加均匀。
同时,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使得管内壁面更加光滑,减小结垢的风险,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三)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
该技术通过利用烧结机组废气中的低温余热,利用锂离子电池、纳米管技术等进行电热转换,实现废气中低温余热的有效利用。
这种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二、工艺优化(一)机组布置优化机组布置优化是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关键。
合理的机组布置可以使得废气的热量更加充分地被利用,使得机组的发电效率得到优化。
对于现有的烧结机组,可以采用两台透平式烧结设备并联的方式,使得机组的总热量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进一步提高发电量。
(二)调控鼓风量调控鼓风量是提高烧结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大的鼓风量会导致废气中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太小的鼓风量又会导致烧结机组的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需要对烧结机组的鼓风量进行精细调控,使得废气中的热量被充分利用。
(三)废气的再循环利用废气的再循环利用可以使得机组的总热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环冷机烧结矿余热回收性能分析与优化

环冷机烧结矿余热回收性能分析与优化摘要:根据统计表明,我国工业冶金烧结过程的能源消耗至少占整个冶金能耗的10%,而烧结矿在开发过程中排放的余热则占总能耗热的50%左右,由此可见烧结矿在冶金过程中对余热的回收一直都是国家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烧结矿冶金过程中采用环冷机能够排放出大量的低温烟气,其产生的热量大约是烧结矿热耗量的30%左右,可以把烧结矿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低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从而降低热量的大量消耗。
本文对环冷机在烧结矿的使用过程中余热回收的性能和优化进行重点分析讨论,试找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式。
关键字:环冷机;烧结矿;余热回收;性能引言:近年来我国烧结余热的利用技术不断发展,工业冶金在烧结余热技术的利用方面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但和国外成熟的的冶金余热利用技术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烧结矿冶金过程中的平均能耗仍然比国外的指标高,所以通过优化环冷机的性能来提高烧结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回收,增强我国冶金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对我国推行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介绍环冷机主要由入端口、平台、台车体、处端口和其他部件组成。
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首先环冷机上的台车在传动装置的驱使下,通过入端口进行接料,接着在平台上进行缓慢的圆形轨迹运动。
这时环冷机底部开始自下而上强制鼓风,底部冷却的介质穿过烧结矿物层发挥冷却作用,使得热量通过对流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内部循环,导致烧结矿逐渐变得冷却[1]。
这一过程产生的热烟气需要从环冷机的台车顶部出口处排放,但热烟气通过台车顶部设计的一个或者多个集热罩,这些集热罩把热烟气送入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利用。
环冷机通过以上方式促使内部介质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运动,便可以达到制冷的效果。
环冷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具体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流程过程如下图一所示:二、环冷机操作参照数对烧结矿冷却过程分析(一)环冷机料层厚度对出口烟气的影响分析利用计算机Matlab软件进行环冷机性能优化实验,控制环冷机的冷却介质风速、冷却介质温度,床层孔隙率和颗粒当量直径为恒定值时,改变料层的厚度,采用1m、1.2m、1.4m和1.6m的料层进行实验,出烟口的烟气温度会因为料层的厚度不同初始温度有所区别,随着冷却时间的变换而降低。
余热电站热力系统建模及蒸汽参数优化

Pd —余热锅炉出口低压蒸汽压力 /MPa; N st —汽轮机内功率 / kW; N p —水泵消耗功率 / kW ; Ppq —排汽压力 / kPa; ηm —机械效率 / % ; ηg —发电机效率 / % ; ηp —给水泵效率 / % ; qm —给水泵工质质量流量 / kg·s- 1 ; g—重力加速度 /m ·s- 2 ; H—给水泵扬程 /m; x—排汽干度 。
0. 39
0. 39
副汽温度 / ℃
141. 1
142. 7
副汽流量 / t·h - 1
10. 4
10. 4
废气排出温度 / ℃
161
161. 3
发电功率 /MW
8. 2
8. 238
装机容量 /MW
9
9
研究表明 ,基于 VB 语言编制的余热电站热力 计算程序界面友好 、易用 ,与传统手工计算比较 ,具 有较高的可信度 ,能满足用户对计算快速 、准确的要 求 ,并可实现热发电系统蒸气参数的优化 。
97
2. 2. 2 计算结果 分析表 2,程序计算参数与文献 [ 7 ]给定的济钢
余热电站设计参数基本吻合 。
表 2 文献 [ 7 ]与程序计算主要参数对比
文献数据 程序数据
主蒸汽压力 /MPa
2. 06
2. 06
主蒸汽温度 / ℃
375
375
主蒸汽流量 / t·h - 1
36. 4
36. 4
副汽压力 /MPa
低压蒸发器区段 : Gφ( I3 - I4 ) = D2 ( hdgtq - hdgts ) + ( 1 +ρ) D2 ×
( hdgts - hdgs ) 中压省煤器 1区段 :
梅钢烧结矿竖式冷却余热蒸汽利用方案探讨

冷却技术借鉴了干熄焦技术,采用密闭式气固逆 流换热工艺,余 热 回 收 效 率 高 达 8 0 % 以上[54],
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梅钢3 号烧结机当前采用环冷方式回收烧结
矿余热回收效果不理想,平均蒸汽产量约l 〇t/h ,
许收相稿波日(期19:2830
17 -
-01 )
-2
,工
2
程
师
;
2
1
0
0
3
Abstract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with steam recovered from sinter vertical cooling that to be built in meis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were discussed. Energy efficiency of two alternatives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from conversion process, transport process and the energy flow consisting of both the two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power gen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of steam drag ging is 5% higher in conversion process, but 12% lower in the energy flow, due to 64% efficiency in transport process. Power generation is suitable for steam recovered from sinter vertical cooling in meis han, due to its higher efficiency in energy flow. Keywords sinter vertical cooling waste heat recovery steam energy efficiency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烧结是冶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炼铁方法,其优势在于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耗低等。
然而,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被有效利用,将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因此,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是烧结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技术创新1. 改进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将冷却水通过冷却和回收余热的设备。
目前,常规的热交换器只能回收部分余热,无法实现全面回收。
因此,改进热交换器的设计是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改进热交换器的方案有很多,例如增加热交换器面积、优化冷却水的流动方式、改变热交换器材质等。
这些方案的实现可以提高热交换器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烧结余热的发电效率。
2. 利用烧结废气发电烧结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CO、CO2等可燃气体,可用于发电。
通过开发新型的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在废气中安装发电机,将废气中的可燃气体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烧结余热的发电效率。
同时,废气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发电机的预热,提高发电机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
3. 应用高效节能设备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系统的各部分相互联系,一个环节的能耗高,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
因此,应用高效节能设备是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又一重要手段。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热风炉,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烧结产能和热效率。
同时,还可以改变热风炉内燃烧的方式,减少NOx排放,改善烧结的质量。
二、工艺优化1. 烧结制度综合优化烧结制度是烧结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烧结产品的质量和余热利用率。
因此,在制定烧结制度时,需要从多方面考虑,进行系统优化。
例如,通过优化烧结制度中的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保证热值的合理利用,提高烧结过程的热效率、热平衡性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品种的烧结产品进行制度优化,提高对不同品种烧结产品的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2. 余热系统优化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回收和利用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烧结余热发电闪蒸系统热力参数的优化

烧结余热发电闪蒸系统热力参数的优化童正明;殷园;杨秋香;董万吉【摘要】简要介绍了闪蒸补汽式余热发电技术,采用动态优化方法优化余热锅炉主汽及闪蒸补汽的运行参数.根据建立的热力计算模型,得到主蒸汽压力随窄点温差、接近点温差、热端温差等设计变量的变化规律曲线.以马钢320 m2、400 000 t/h 烧结机为例,烧结余热发电闪蒸系统主蒸汽压力应选在2.35 MPa,闪蒸压力应选在0.25 MPa为最佳,闪蒸补气式余热发电系统优化前后的年经济效益可增加36.222万元,比优化前CO2排量减少0.063 6万吨,节省标煤量270.4吨.【期刊名称】《广州化学》【年(卷),期】2015(040)001【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烧结余热;闪蒸系统;参数优化【作者】童正明;殷园;杨秋香;董万吉【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15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短缺,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余热动力回收受到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及时足量回收各工序产生的各种余热,导致回收效率低,发电量不足,且余热回收设备投资大。
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非正常停机率、补气系统失效率、低效工况率偏高的情况。
由于烧结余热低品位,相关参数波动大的特点,目前静态参数优化方法存在较大缺陷。
本文介绍了基于烧结余热特点的热力参数动态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动态优化的方法优化余热锅炉主汽和闪蒸补汽的运行参数,如热端温差、窄点温差、接近点温差等,计算优化前后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方法不但提高余热发电装置效率,而且能高效回收和充分利用工艺余热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1 闪蒸原理闪蒸是水的一种相变过程,即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未饱和的水,当压力下降至某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时,部分显热就被释放出来,而这部分热量就会以潜热的形式被水吸收,从而引起部分水的蒸发,这个过程就是闪蒸[1]。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浅谈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烧结余热发电是指利用钢铁、有色金属等高温烧结过程产生的余热发电。
这种发电方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发电方式,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来提高其发电量。
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
技术创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余热回收装置上进行创新,二是在余热发电装置上进行创新。
在余热回收装置方面,可以考虑采用高效换热器,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量回收效率。
可以采用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多个余热进行回收,提高发电量。
可以考虑采用新型余热回收材料,如气凝胶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效果。
在余热发电装置方面,可以考虑采用高效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
可以利用三废(废热、废气、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发电量。
可以采用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与其他工序的余热进行联合发电,提高整体发电效率。
通过工艺优化来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
工艺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优化烧结工艺,二是优化余热回收过程,三是优化发电装置工艺,四是优化系统运行管理。
在烧结工艺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燃料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
可以优化烧结物料配比,提高烧结物料的热值,增加余热产生量。
在余热回收过程中,可以优化余热回收装置的布置,减少热量损失。
可以优化换热器的运行参数,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采用烟气再压缩技术,将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再压缩,提高发电效率。
在发电装置工艺方面,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
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启停策略,降低启停频率,减少能耗。
在系统运行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完善的余热发电系统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可以建立科学的运行计划,合理利用余热资源,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可以提高烧结余热发电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差 距 较 大 , 吨 烧 结 矿 的 平 均 能 耗 要 高 2 每 0 k g以 上 标 准 煤 _ , 此 烧 结 工 序 节 能 潜 力 1 因 ]
铁企 业 总 能 耗 的 9 ~ 1 , 次 于 炼 铁 工 序 。 2 仅
在烧 结生 产过 程 中 , 近 5 的热 能 以烧 结 烟气 有 O
碳 循环 经济 的有 效途径 。
和冷 却机 废气 的形 式排人 大气 _ 。 】 ] 根 据 有 关 统 计 数 据 表 明 , 国 烧 结 工 序 余 我
属 小 仓 3号 烧 结 机 的余 热 电站 也 是 运 行 较 早 的 烧 结余热 电站 。1 7 9 1年投产 的君津 3号机是 一 台
5 0m 的带式烧结机 , 0 z 年产烧结 矿 5 4 5 0 t采 . 7 ×1。 , 用 鼓风环 冷 。1 8 9 1年底 安 装 了 一套 利用 F 8 低 一5 沸 点 有 机 工 质 朗 肯 循 环 的 余 热 发 电 系 统 ( C ) 产 生蒸 汽推 动汽 轮发 电机 发 电 , 机 容 oR S , 装
的高 温废气 ( 般 3 0 4 0℃) 过 引 风机 引入 一 6~ 2 通 余热 锅炉 , 产生 蒸 汽推 动 汽 轮发 电机 组 发 电 。因 此烧 结冷却 余热 发 电系统 主 要 由三 部 分 组 成 : 废 气 回收 及 循 环 系 统 、 热 锅 炉 系统 和 汽轮 机 一 余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0 X7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0 6 ( 0 2 0 — 0 70 1 7 - 8 X 2 1 ) 10 5 — 5
Op i i a i n o a n S e m r m e e s o i t r Co lng W a t tm z to n M i t a Pa a t r f S n e o i se He tPo r Ge r to y t m a we ne a i n S s e
量 为 1 . W , 电 功 率 可 达 1 . 4 8M 发 2 5MW 。 1 7 96
过 烧 时 , 却 过 程 产 生 的废 气 温 度 低 。以 某 烧 冷 结 厂 3 0m 结 机 为 例 , 热 回 收 段 废 气 温 度 2 烧 余
最 高 能达 到 5 0℃ , 低 时 只 有 2 0 ℃ 。温 度 2 最 8
HE a - he S NG iy a H o U n c i Y AN G Zh ngc n, O J— u n, Bi - a , Hon - i FAN G i , W A NG i g gy, M ng Jn
( a j gT imp an n n i n n & E eg o, t . Naj g2 0 3 , hn ) N ni r n u hK ie gE v o me t n ryC . L d, ni 1 0 6 C ia r n
量为 1 . 7 5MW) 于 2 0 , 0 5年 9月 并 及 循 环 系统 是 烧 结 冷 却 工 艺 与余
热 回收 系统 的衔 接 , 1 烧 结冷 却 机 废 气 回收 图 为 循环 系统示 意 图 , 主要 功 能 是利 用 引 风 机 产 生 其 的负 压将 冷 却 机 烟 罩 内高 温 废 气 引 到 余 热 锅 炉 内; 同时 为 了克 服 烧 结 工 艺 的波 动 , 热 冷 却 后 放 的废气 通 过引风 机 送 回冷 却 机冷 却 段 人 口, 现 实 废气循 环 。余热 锅 炉系 统 是余 热 回收 的 核 心 , 在
Ab ta t The t c ol i sofsnt o i a t a w e ne aton and c r c e itc fsnt rng sr c : e hn og e i erc olng w se he tpo rge r i ha a t rsi so i e i wa t a e our e ot thom e a b oa r u m a i e s e he t r s c s b h a nd a r d a es m rz d,ba e s d on whi he m o na i od ch a t r dy m c m elof t i e oolng wase he he snt r c i t atpowe n aton s t m s s p. The e a i ns p be we he m an t a r ge er i yse i etu r l to hi t en t i se m pa a e e sa he a m u r m t r nd t m xi m powe g ne a i n a c t i na y e r e r to c pa iy s a l z d, i c u n m a n f t r a f c i g t n l di g i ac o s f e tn he sse y t m powe e r to r g ne a i n, a t hih optm um a n s e m ferw c i m i t a par m et r r a e s a e obt i ed. an Ke wo d :snt r; w a t hea p y rs i e se t ow e ge r i r ne aton; t r od am i m ode ; m a n t a pa a e e he m yn c l i s e m r m t r;
烧结 冷却 废 气 余 热 发 电 技术 是将 低 品 位 的 中低
收 稿 日期 :0 卜O —0 2 1 63
作 者 简 介 : 张 陈 (9 2一, , 程 师 , 要 从 事 余 热 发 电 系统 的 开发 与 优 化 设 计 。 何 1 8 )男 工 主
E ma :h c 6 @g i cm — i z 8 3 ma . o l l
的方 式 , 积 为 1 9m 在 机 上 冷 却 段 分 两 段 布 面 8 , 置 2台余 热锅 炉产 生 中压 过 热蒸 汽 , 给 自备 发 供
电站 用于 发 电。该 系统于 1 9 年 6月完工 , 91 也是
鼓风 进行 冷却 , 由底 部 鼓入 的冷 风在 穿 过 热 烧结
矿层 时 吸热 , 为具 有 一定 温度 的废 气 。将 其 中 成
与川崎 制铁 公司合 并组 建 为 J E公 司 ) 扇 岛厂 F 的
和福 山厂 。该 系统 的余 热 回 收方 式 是 在 环 冷 机 高温段 鼓人 1 0℃ 的循 环 空 气 , 0 该部 分 空 气经 环 冷 机 后 温 度 可 达 3 0 ℃ , 经 过 余 热 锅 炉 产 生 5 再
第 2 6卷第 1 期 21 0 2年 1 月
发 也 堤 参
P 0W ER EQUI PM ENT
Vo . 6 1 2 ,No 1 .
Jn 2 2 a . O1
’ ・,-・,,''',,'、 ’
:环保技术与装备 :
l l I l I . I t l t I l l I ‘
发 也 没 务
压力 1 4MP 的蒸 汽用 于发 电_ 。 . a 2 ] 此外 , 日本新 日铁 君津 3号 烧 结 机 和住 友 金
第2 卷 6
同, 冷 却过 程 中产 生 的废 气 温度 波 动较 大 。 其
烧 结矿 欠 烧 时 , 却 过 程 中产 生 的 废 气 温 度 高 ; 冷
sse y t m optm i a i n i z to
烧结 是钢 铁生 产 过 程 中 的一 道 重要 工 序 , 为
高 炉炼铁 提 供 原 料 。烧 结 工 序 能耗 约 占整 个 钢
温废气 余热转 化 为 高 品 位 能源—— 电能 , 促 进 是
我 国钢 铁 企业 节 能 减 排 、 低 生 产 能 耗 、 展 低 降 发
发 电系 统 热 力 学 模 型 , 析 了 主蒸 汽 参 数 与 余 热 发 电系 统 最 大 发 电能 力 的关 系 , 及 影 响 系 统 发 电 功 率 的 主 分 以
要 因素 , 出 了最 佳 主蒸 汽 参 数 。 得 关 键 词 : 结 矿 ;余 热 发 电 ; 力 学 模 型 ;主 蒸 汽 参 数 ; 统 优 化 烧 热 系
如 此 大 范 围 波 动 给烧 结 余 热 发 电带 来 了很 大 的 困难 , 是 烧 结 余 热 发 电设 计 过 程 中需 要 重 点 也
解 决 的 问题 。 ( )在烧 结 生产 过 程 中 , 3 由于 设 备 运 行 的 不
年 投产 的小仓 3号 烧 结 机 面积 为 2 3m。 其 余 热 2 , 回收 系统 每 小 时产 生 1 0MP 蒸 汽 2 , 热 发 . a 6t余
很大 。 从实 现 能源 梯 级 利 用 的高 效 性 和 经 济 性 角
度看 , 热 发 电是 最 为 有 效 的余 热 利 用 途 径 , 余 平
均 每吨烧 结 矿 产 生 的废 ( ) 余 热 回收 可 发 电 烟 气
2 W ・ , 0k h 折合 吨钢综 合 能耗可 降 低8k 标 准 煤 。 g
锅炉受 热 面上 , 高温 废气 将 热 量逐 级 传 递 给 受 热 面 内的水 , 产 生 蒸 汽 。汽 轮机 一 电机 系统 将 并 发 蒸汽 携带 的热能 转化 成 电能 。
烧 结矿 冷 却余 热发 电系统 主 蒸 汽 参数 的优 化
何 张 陈 ,宋 纪 元 ,侯 宾 才 ,杨 宏 宜 ,方 明 ,王 静
( 南京 凯盛 开能 环保 能源有 限公 司 ,南京 2 0 3 ) 1 0 6
摘 要: 总结 了 国 内外 烧 结 矿 冷 却 余 热 发 电技 术 及 烧 结 余 热 资 源 的特 性 , 据 此 建 立 了 烧 结 矿 冷 却 余 热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