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课时)+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内容。
“细胞”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教材从叙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入手,阐述了细胞学说的重大意义。
接着阐述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闸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细胞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②根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2、能力目标:①培养实验能力。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
3、德育目标:①通过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及细胞的发现过程等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及认识到在科学民展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②通过对不同生物类型细胞结构的异同点的学习,认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而认识到生物界多样性与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显微镜的使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它们在结构组成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根据公认的标准可以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以下几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体都是有构成的。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引导自学]:自学P29~30页书上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了解在此过程中有关科学家的贡献并完成以下知识目标: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引导自学]:结合P30页的图3-2以及有关的文字说明完成以下知识目标: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收放(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2)高倍镜使用:①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目标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④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陕西省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及本单位细胞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增殖方式和过程
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通过DNA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实现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无丝分裂
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过程简单,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 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
主动运输
物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 ,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如钾离子 、钠离子等。
实例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原理
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水分子会从低浓度 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直到两侧浓度平衡。
在植物细胞中,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 会失水皱缩;反之,则会吸水膨胀。
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 能,共同协作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细胞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够进行 自我更新和修复。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区别
01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的 结构。
02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具有 核膜和核仁,遗传物质 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03
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 核膜和核仁,遗传物质 直接裸露在细胞质中。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 一,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 光合作用的速率。同时,二氧 化碳浓度也会影响到呼吸作用 的进行。
水分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必要条件之一。水分的多少会 影响到植物体内代谢活动的进 行以及气孔的开闭等生理过程 ,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进行。
05 细胞增殖、分化 、衰老和凋亡过 程及意义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等内容,是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本质
陕西省安康石泉县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

练习册P14的迁移应用3及课本P35的评价指南
课后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五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选择题9-12及非选择题13
预习内容布置
细胞膜和细胞壁
总结归纳:
1、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形、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形状;细胞内在的结构、自身的表面张力和外部的机械压力等互相作用,使各种细胞总能保持一定的形态。
2、细胞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反映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例如红细胞扁圆形,有利于红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神经细胞细长形,“长发飘飘”,可以快速传递神经冲动信号;精细胞蝌蚪形,可以快速移动寻找卵细胞,与之结合受精。
(1)常见的电子显微镜包括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观察实验?
(2)光学显微镜的重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总结归纳:
(1)常见的电子显微镜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光学显微镜类似,需要将样品制成超薄切片,让电子穿透切片,经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适合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在细胞等样品的表面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最终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图像,主要用于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B)
三维目标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等三部分内容,其中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及完成“边做边学”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可通过科学史引领学生研究史料,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科学家崇高精神的熏陶
人教版必修一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ppt

2、电子显微镜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大肠杆菌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蓝藻细胞
原核生物——蓝藻
原核细胞——蓝藻细胞
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属于蓝藻
再这样发菜真的要绝了
过渡的采挖破坏了生态
以蓝藻为例说说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 宏观:以群体 出现 发菜:状如发丝、呈蓝黑色
目镜: (无)螺纹,镜筒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 蓝藻,含有(藻蓝素 )和(叶绿素 ),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 : ( 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 ( ) 链霉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 动物 )
植物
真菌: ( )等 青霉菌,酵母菌,蘑菇 四、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比较:
3、细胞学说内容中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是科学家请将 其进行修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统一性? 6、恩格斯给予细胞学说很高的评价,请你说说你对之的理解?
1、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胡克
列文虎克 施莱登
观察软木塞切片(死细胞)
观察细菌等微生物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
施旺
魏尔肖
观察细胞的分裂
2、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 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 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 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
科学发现的过程是长期的,涉及到许多科 学家的辛勤劳动 科学学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 断修正和发展的 科学家的观点并非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 实践验证 科学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技术 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一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件 共30张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 的大小、形态和生活方式虽然千差万别, 但是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细胞生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1.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观看细胞学说的相关 动画、视频,能够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说明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一、取镜和安放 二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④低倍镜观察先调节粗 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三、换高倍物镜观察 先将低倍镜下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再调节转 换器换上高倍镜;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四)电子显微镜
四、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无色透明) (有叶绿体)(气体进出的通道) 退
出
(2)对光、用低倍镜观察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注 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 光镜,直到看见一个明 亮的圆形视野。 注意:反光镜可控制视 野的明暗
把所要观察的玻 片标本放在载物 台上,用压片夹 压住,标本要正 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 缓缓下降,直到物镜 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防止镜头碰到玻片)
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的统一性。
二、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
发现的各种细胞
列文虎克
自制的显微镜 (300×)
雨水中的微生物
(二)认识光学显微镜
目镜
镜臂 物镜 通光孔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镜柱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指放大物体的长或宽而非面积) ➢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生物: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件2苏教版必修

细胞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1 发现细胞
在17世纪时,Hooke和Leeuwenhoek发现了细胞。
2 细胞理论
Schleiden和Schwann于19世纪中期提出了细胞理论。
3 现代细胞生物学
后来的研究发掘出更多关于细胞的信息,从而开创了现代细胞生物学。
细胞理论的重要性和意义
生物医学
细胞理论研究了细胞的各种变化和变异,这对治疗一 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器执行细胞中特定的功能,如合成蛋白 质、将能量存储在ATP中或将有害化学物质 从细胞中排除。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细胞分裂的过程
分裂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由四个连 续的阶段组成:前期、分裂期、间期和末期。
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增殖将通过细胞分裂过程生成新的细胞。对于组成 生物体的许多组织,细胞增殖是保持其完整性和生命的 基础。
物质运输和转化
细胞采取物质进口、主动运输和随意运输等方式将 物质转移到所需位置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1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特点和功能
2
细胞膜是细胞中最外层的保护层,而细胞壁
是细胞膜的外层,为细胞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和支持。
3
细胞的基本结构
所有细胞包括细胞质,细胞膜,和 DNA。大 多数细胞还包括细胞壁和胞质器。
进化学说
细胞理论的发展为进化理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结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细胞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组成和演化方 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发现了微生物,如细菌和单胞生物体,证明了生物体 由细胞组成。
Matthias Schleiden
高中生物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研中心 苏教版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学指导一、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讨论从病毒、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体验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密切关系。
2.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尝试生物学实验的一般过程,体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的特点:细胞学说的最大贡献是说明了细胞是大多数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学习本节要认真分析所提供“回眸历史”等资料以及“边学边做”栏目,重点搞清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多种多样。
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基本结构相似。
细胞学说的最大贡献是说明了细胞是大多数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1)细胞学说是由哪两位科学家创立的?(2)为什么说魏尔肖的发现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对科学史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我们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真正内涵。
任何学说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细胞学说的建立也说明了这一点。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我们将领悟到科学发现的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科学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是重要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很可能找不到所要观察的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也不合格,因此,需要教师详细示范和指导。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见教材图示,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可以在操作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操作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观察细胞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答: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3、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4)细胞学说的建立与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回眸历史”中关于施莱登和施旺的资料。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它使人们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能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引入:细胞是谁发现并首次命名的?他所观察到的细胞是真正的细胞吗?
学生活动:阅读P28“回眸历史”第一段资料,并观察英国科学家胡克自制的显微镜及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
设疑:(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2)细胞学说的建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贡献主要是什么?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与哪些科学家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等三部分内容,其中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及完成“边做边学”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可通过科学史引领学生研究史料,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科学的道路,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深化对细胞学说理论的理解和科学家崇高精神的熏陶
提炼的课题
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显微镜的使用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显微镜、PPT、练习册、学案等
教学过程
教师教与学生学
教师个性化修改
导入新课
生物体不仅是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体系,也是相对独立、有机联系的生命活动体系。而细胞则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求答案
探究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1)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与英国科学家胡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
(2)正是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才有了细胞的发现。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提高和应用,以及对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大量观察和研究,才有了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答: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4、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答: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5、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课堂检测内容
练习册P13-14的迁移应用1和2
课后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五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选择题1-8
预习内容布置
生命活动的基本Βιβλιοθήκη 位——细胞P31-34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之后,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如何从微观方面去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单位,学生还比较茫然,理解起来还比较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难点: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过渡: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重要的研究工具——显微镜。
探究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利用多媒体展示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启发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准确识别其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同时,教师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作示范。
相关问题的讨论:
1、如何识别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镜头的长度和其放大倍数的关系是怎样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放大倍数的含义是什么?答: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而目镜和物镜相反。
科目:生物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课题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A)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B)
三维目标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