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卷[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zǎo chén rónɡ máo hán lěnɡ tú jìnɡ jiù mìnɡkuī qiàn diào ɡān ɡǔ qǐ shēn hòu bǎo ɡuì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4分)行 hánɡ() xínɡ()涨 zhǎnɡ() zhànɡ()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大“√”,错的打“×”。
(5分)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主要写“我”在一场秋雨后上学,看到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觉得很美。
()2.《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刘景文送给好友苏轼的勉励诗。
()3.《那一定会很好》文中的种子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变成了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4. 《金色的草地》作者是美国的普里什文。
()5.《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围绕“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句话来写的。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绚丽多彩)B.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确。
(稀里糊涂)C.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舒舒服服)D. 不整齐,没有秩序。
(有条不紊)2.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行》描写了夏末秋初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B.《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C.《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听听,秋的声音》中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有关求学的故事小时候,我就对求学有着特别的向往。
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幻想着能够穿着整洁的校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进那座充满知识的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求学的故事,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总是鼓励我要好好读书,让我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于是,我努力学习,每天放学后都会利用自习课和晚自习的时间,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功课。
虽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求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进入大学后,我更加珍惜求学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大学期间,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师们也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
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研究生阶段,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
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成为了一个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人,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教师,我有幸能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长。
我知道,求学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求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
求学的故事,就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也为我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求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成就自己,改变命运。
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求学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愿我们都能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zh èn y ǔ zh ǔn b èi sh èn ɡ k āi ch ì b ǎn ɡqi án ɡ b ì ji āo w ài hu ān ɡ y ě j ī li è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
(4分)1.放寒假.(jiǎ jià)后,我一定要看动画片《真假.(jiǎjià)美猴王》。
2.为什么变色龙会变色?东东答.(dádā)应小青一定帮他找到答.(dá dā)案。
三、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____”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4分)1.沙土 票亮 宝贵 严实 ( )2.至少 铜镜 恼袋 打击 ( )3.运载 吸收 翅榜 父亲 ( )4.伸手 清结 部分 流泪 ( )四、查字典,把表格补充完整。
(4分)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8分)1.根据要求写词语。
(4分)(1)与“目”有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把“ABB式”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合适词语的序号填入文段的括号里。
(4分)A.闹( )B.蓝( )C.静( )D.空( )春节期间,北京的天气格外好,天( )的。
许多外来人口都回老家过年了,街上的人和车少了许多,显得( )的。
菜市场里也不像以往那样( )的,而是( )的。
这座城市好像一下子放慢了步调。
六、选词填空。
(4分)继续连续持续陆续暴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水位在( )上涨。
救援人员已经冒着大雨( )搜救了十几个小时,他们还在( )坚持。
雨停之后,有热心市民( )加入救援的队伍,越来越多的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徜徉知识的海洋, 你一定收获满满吧,拿起笔,认真书写,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吧。
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哦!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9分)正确、端正、美观抄写下面句子(记住写标.点符号)。
(2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读拼音,写词语。
(12分)wei qun man zai cang cui 1U :xing:zhu窜:liejiao wailu xingdou dong nao dai zhicheng shi zhun bei pai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OA.哽(pen)香富饶(rao)1X1 (shan)闪发光B.宁可(ning)挣(zheng)钱凝(ning)神静气C.处(chu)罚角色(jiao)窗明皿(JD净D. % (xing)奋稍(shao)息果实累累(lef)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OA.穿戴安静到影成群结队B.蜡烛玩要功课银光闪闪C.视线材料庭院来来住住D.墙璧茫然和奏严严实实3.都是描写秋天的成语的一组是()。
A.层林尽染桃红柳绿B.秋高气爽莺歌燕舞C, 一叶知秋五谷丰登 D.硕果累累汗流泱背4.《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能够替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是()。
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A.确实B.正确C.确定D.明确6.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咨张酉望地注视着窗外。
B.大海哗哗,泌军澎湃。
C.妈妈大喧丁慎地给我讲了挑食的害处。
D.从2016年至今,南京已经陆绥举办了四场马拉松比赛。
7.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C.“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D.一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他不知道怎么办?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xi ān y àn c ū zhu àn ɡ sh í j ìn ɡ q īn ɡ xi é zh ǔn b èiz ǔ f ù sh ām ò w ēi w ǔ x īn sh ǎn ɡ s ī f ǎ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分) 栎.树(l ì l è) 融.化(r ón ɡ n ón ɡ) 汇.成(hu ī hu ì) 蜷缩.(shu ō su ō) 挣.钱(zh ēn ɡ zh èn ɡ) 冻僵.(j ān ɡ ji ān 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大“√”,错的打“×”。
(5分) 1.《花的学校》的作者是中国的泰戈尔。
( )2.《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不都是描绘的秋天景色。
(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亡。
( )4.《搭船的鸟》中作者重点描写了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还描写了船夫摇橹的样子,这些都是作者留心观察所得。
( )5.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对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要用亲切舒展的语调来表现。
( )五、将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震动音乐厅舒舒服服五彩宾分B.平展颤巍巍层林尽染口干舌澡C.鱼民孤零零满载而归争先恐后D.旅行雾蒙蒙四通八达眼疾手快2. 下列不是《花的学校》一文所描写的景物一项是()。
A.雷云、阵雨B.花儿、绿草C.月亮、星星D.树枝、绿叶3. 对《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有三个胃是管消化的。
2023 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 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 90 满分: 100 分)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chén rónɡ qiú hàn zú yàn lì yī fu huānɡ yě chánɡ dí kuánɡ huān fá zhàn fànɡ jià二、比一比,组词语。
淹(_______)滔(_______)蜿(_______)验(_______)碌(_______) 掩(_______)韬(_______)婉(_______)检(_______)绿(_______)三、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将诗句、诗名与作者用线连起来。
谁言寸草心, ________________。
草长莺飞二月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观书有感》《游子吟》《村居》于谦高鼎孟郊朱熹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没(___)打(___)翻(___)覆(___)(___)南(___)北风(___)日(___)人(___)人(___)守(___)(___)兔1.春节期间,江泉庙会上(____________),一派热闹的景象。
2.宁在奔跑中留下成长的伤痕,也不静坐成(____________)的风景。
3.今天(_____________),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天气。
五、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变幻变换(1)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________)着颜色。
(2)他周末在家把家具都(________)了一下位置。
继续持续(3)这场暴雨已经(________)一个星期了,再这样下去庄稼会涝死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得分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10分)“新冠”疫情再次反弹,全国人民做好zhǔn bèi()抗击疫情。
大家取消了lǚ xínɡ()计划,zhēn xī()生命,遵守ɡuī zé()不聚集;医护人员穿好yán shí()的防护服,夜以继日抢救病人,他们就是没有chì bǎnɡ()的白衣天使。
我们坚信:là zhú()终将驱散黑暗,温情终将取代cán bào(),五星红旗正mǎn zài()着希望冉冉升空,中国人民用信念yǎn zòu()一曲团结抗疫之歌。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8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骨.(ɡū)朵栖.(qī)息缤.(bīn)纷拍拍胸脯.(pǔ)B.振.(zhèn)动血.(xuě)丝兴.(xīnɡ)奋身处.(chǔ)困境C.凝.(nínɡ)视沉浸.(jìn)玫瑰.(ɡuī)果实累累..(léi)D.车轴.(zhóu) 歌吟.(yín)棕榈.(lǚ)落.(lào)下残疾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汽笛钓鱼来不急B.视线流意一瞬间C.功课捕渔小蝌蚪D.孝顺宝贵勾住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抗击疫情期间,医生们常常陆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B.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憧憬..美好的明天。
C.秋天到了,所有的树林层林尽染....,景色美不胜收。
D.我和他为了一道难题,七嘴八舌....地争论不休。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A.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最好用手指着读。
B.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C.《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译者郑振铎。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的世界多么美好:山河壮美,海岛fù()饶,城市zhěng jié(),森林葱茏;春有新芽,夏有繁花,秋有彩林,冬有白雪;kǒng què()美丽,zhīzhū()勤劳,cuì()鸟敏捷……2. 读句子,根据语境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大自然的声音真奇妙。
你听,它们又兴.(xīng xìng)致勃勃地斗.(dǒu dòu)起歌儿来:微风呢.(níne)喃,小雨滴答.(dāda),小溪淙淙,大海哗啦.(lāla),小虫唧哩.(līnī)……好听极了!3. 读句子,根据语境在正确的汉字下面划“——”。
(挺庭)院外,一条小(径经)通往幽静的小树林,林间小池塘水平如(镜境)。
(忽乎)然,一阵风吹过,那(飘漂)落在水面的叶子如小船般(飘漂)荡起来。
4. 照样子写词语,再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1)眼疾手快(写动作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层林尽染(写秋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懒洋洋(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加点部分,把句子写得更有画面感。
(1)下雨了,树枝在林中互相触碰....。
....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起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把句子补充完整)疫情期间,做核酸检测的护士阿姨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语文试题-期末试题|人教部编版
一、写好钢笔字。
(10分)
天门中断楚江开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
(10分)
适( ) 验( ) 郊( ) 准( ) 状( ) 括( ) 险( ) 胶( ) 推( ) 壮( )
三、查字典。
(3分)
1.“旅”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阔”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它是________结构。
3.“威”字用数笔划查字法应查_____画。
四、巧填词语。
(8分)
满()而()一()正()()有()有闻鸡()()匆匆地()甜甜地()
_______的记忆力 _______的浓雾
五、词语模仿秀。
(8分)
1、例:嫩绿碧绿(含“绿”字)
2、七上八下(含反义词)
3、津津有味(aabc式)
4、炎热(凉爽 ) 善良( ) 失望( )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5分)
居然果然必然
1、昨天气象预报说今天下雨,午后()下雨了。
2、小蜜蜂()飞进窗户,停在妈妈养在盆里的水仙花上。
3、不认真学习()得不到好成绩。
陆续继续
1、休息了十五分钟后,会议()进行。
2、会议结束了,人们()离开会场。
七、句子大本营。
(10分)
1、红旗飘扬。
(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
2、小明生病了。
小明没有来学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
(缩句)
4、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修改病句)
5、路这么远,它怎么能找得到呢?(换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八、加标点(6分)
1.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2.□快点收拾行装□妈妈说□大部队要出发了□
3.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九、写出课外积累的古诗
十、阅读快车。
(13分)
“了不起的音乐家”
在乡下一家并不豪华而且有些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楼上传来的优美的钢琴曲。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如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着。
忽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眼一看,又一滴水滴入他的眼里,他气极了,大声喊:“来人!”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来。
旅客生气地问:“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呢?服务员赶忙答道:“是音乐家贝多芬!”
旅客一听名字,怒气消了一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不,不,我自己去。
”
旅客转步上楼,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钢琴,琴边有盆水。
他正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
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在门外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暗暗感叹道:“了不起的音乐家!”
1、这篇文章共有()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共有()句话。
(2分)
2、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2)
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
心里不沉着,动作很忙很乱 : 。
3、从第一自然段找出两组反义词。
(2)
()-()()-()
4、用“——”画出具体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
5、用“~~~~~~”画出直接写贝多芬苦练的句子。
(2)
6、根据短文写出客人态度的三次变化。
(3)
a.楼上一滴水滴在楼下客人的脸上,他很。
b.当服务员告诉他楼上是贝多芬时,客人。
c.当客人看到贝多芬的弹琴后,客人发出。
十一、习作天地。
(13分)
有许多时候,我们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交流,现在就把你最想表达的写下来吧!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人,让你快乐的事,自己喜欢的景或物……自己编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把句子写通顺,试着用一用平时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