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实验仪器,能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 .试管B .量筒C .滴管D .锥形瓶 2.下列小实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3.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为引流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4. 将饱和FeCl 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可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 溶液 D .NaCl 溶液5. 想一想:Ba(OH)2(固体)、CuSO 4(固体)、纯H 2SO 4(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种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 .75%的酒精溶液B .氯化钠C .氯水D .泥浆 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C. O 2+2H 2=== 2H 2OD. NaBr +AgNO 3===AgBr ↓+NaNO 37.在等体积的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 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2:3 B .3:2:1 C .1:1:1 D .6:3:2 8.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有误的是( )A .NaHSO 4===Na ++H ++SO 42-B .NaHCO 3===Na ++HCO 3-C .CH 3COOH===10H ++CH 3COO -D .Ba(OH)2===Ba 2++2OH - 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B .胶体粒子很小,所以可以透过半透膜C .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物质D .所有胶体都带电10.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233Na CO NaCl AgNO 、、,实验员选择了一种试剂就把它们区别开来了,这种试剂是 ( ) A .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 1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是否有电子转移 B .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 C .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 .反应前后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12.已知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是还原剂,具有氧化性 B .Na 是还原剂C .H 2O 是氧化剂,具有还原性D .H 2O 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氧化13. 能用H + + OH - =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CuO 溶于稀H 2SO 4B .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C .Fe(OH)3和硫酸的反应D .Ba(OH)2溶液和H 2SO 4溶液反应14.在标准状况下,含有 3.01×1023个分子的下列物质中,所占体积约为 11.2 L 的是A.N 2B.CC.H 2OD.S 15.右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 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得出a 值等于 A.2 B.3 C.4 D.5 16.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50mL 0.5 mol•L ―1的KCl 溶液B .200mL 0.3 m ol•L ―1的MgCl 2溶液C .100mL 0.25 mol•L ―1的AlCl 3溶液D .500mL 0.5 mol•L ―1的HCl 溶液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任何微粒所含微粒数为6.02×1023B .0.012kg12C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D .常温常压下,1mol 氧气的体积为22.4L18.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 mol ,是在A.常温常压B.室温C. 0摄氏度D. 标况 19.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液中看到的现象是 ( )A 、溶液仍为紫色B 、溶液最终变为红色C 、溶液不变色D 、溶液先变红后为无色20.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A aN bc 4.22 LB.A cN ab 4.22 LC.A bN ac 4.22LD.A acN b 4.22 L靖边七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Mg:24 Al:27 Fe:56 Zn:6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A. 浓硫酸B. 汽油C. 乙醇D. 烟花【答案】C【解析】【详解】乙醇不属于剧毒物,故C项错误。
2.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B.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C. 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A. 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而不是根据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错误;B. 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C. 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正确。
【点睛】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但不是分散系区分的本质区别;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可移动电荷总浓度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3.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②取固体试剂;③蒸发;④取液体试剂;⑤溶解。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③④⑤【答案】A【详解】①过滤操作中需要玻璃棒引流;②取固体试剂一般使用药匙;③蒸发过程中需要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不均;④取液体试剂不需要使用玻璃棒,一般用胶头滴管或量筒;⑤溶解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溶解。
普兰店区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阶段)试题(无答案)(2021学年)

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阶段)试题(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阶段)试题(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无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14 O16 Na 23 Al 27 Cl 35.5 Cu 64S 3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2每题2分,13—22每题3分,共54分)1. 根据普兰店区气象台报道,近期普兰店地区可能出现大雾天气,提醒广大驾驶员开车时要注意安全减速慢行,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安全的行车环境。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D。
胶体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缓加水并搅拌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4.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有秩序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5。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
普兰店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

- 1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C—1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③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点燃加满酒精的酒精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全部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SO42-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该溶 液中含有CO32-或HCO32-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42- 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有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过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的顺序正确的是- 2 -
(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7、下列对摩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数量 B、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C、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D、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 B、0.5NA个O2的质量为32g C、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1NA D、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分子数为0.5N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B、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g/mol 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D、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 L CO和2 L CO2 B、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 L CO2 C、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22.4 L H2O D、0.2 mol H2和4.48 L HCl气体 12、在MgCl2 、KCl、K2SO4三中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 、Cl-、 Mg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5mol、1.5mol、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A、0.1mol B、0.15mol C、0.5mol D、0.75mol 13、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4、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下列会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3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必修一1.2.3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Mg:24 Al:27 Fe:56 Zn:6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2.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C.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3. 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②取固体试剂;③蒸发;④取液体试剂;⑤溶解。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③⑤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③④⑤4.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NaOH溶液、纯HNO3 D.液氨、石灰水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B.常温常压下,17 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D.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7.有两种金属混合物3.4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22.24L(标况下),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铜和铁B.镁和铝C.锌和铝D.锌和铁8. 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K2MnO4B.CH4→CO2 C.SO2→SO32-D.H2O2→O29. 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出的H+和OH-),其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a+)∶c(Mg2+)∶c(Cl-)=3∶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7道小题。
1.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2→NH3 B.MgCl2→MgSO4 C.Cu→CuO D.FeO→Fe 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 、OH- B.Na+、Ca2+、CO32-、NO3- C.Na+、H+、Fe2+、NO3- D.Na+、Cu2+、Cl-、SO42- 3. 1g 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28xmol-1 B.14xmol-1 C.14xmol-1 D.28x 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5.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6. 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A.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云、烟、雾 B.蒸发饱和食盐水析出氯化钠晶体 C.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D.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7. 下列化学反应中,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Cu2+ + Ag B.铁屑在稀H2SO4作用下产生H2:Fe + 2H+=Fe2++ H2↑ C.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 OH—=H2O D.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产生沉淀:SO42- + Ba2+=BaSO4↓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2道小题。
8. (1)为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提供正确的方法。 ①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 ②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 ③分离汽油和煤油 ; ④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 。 (2)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①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 ②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 ③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 ; ④CO32-+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9. (1)同温同压下,有两瓶体积相等的CO和CO2,这两种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 ,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质量比为 。
(2)在Cu +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反应中, ①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 ②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u +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③若有2.4mol的H2SO4参与反应,则被还原的H2SO4为 g,生成标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 L。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本大题共2道小题。
10. 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11.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CO32-、SO42-和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取样品,②溶解沉降,③ ,④ ,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填选项的标号)。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 ; ③ ; ④ 。 (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盐酸后,再加入 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 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离子。
试卷答案 1.C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N2→NH3,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错。MgCl2→MgSO4,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故B错。Cu→CuO,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正确。FeO→Fe,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错。 2.D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A. H+、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H+、Fe2+、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Na+、Cu2+、Cl-、SO42-互不反应,能够共存,正确;故选D。 3.C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N2的摩尔质量是28g/mol,即28克氮气中含有2NA
个原子。所以1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是2NA×281 = 14NA=x,则NA=14xmol-1,故该题选C。
4.D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液态氯化氢和固体氯化钠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氯化氢和氯化钠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氯化氢 和氯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是因为氨气、二氧化碳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的氨水、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氨气和二氧化碳电离的,所以NH3、CO2都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错。铜和石墨都是单质,所以铜和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酒精和蔗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存在,导致它们的水溶液和熔融态都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 5.D
本题考查了萃取的原理及装置。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因此有机层在下层,所以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应该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故D错,其余都是正确的,故该题选D。 6.B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因云、烟、雾属于胶体分散系,与胶体有关,故A错。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析出氯化钠晶体,与胶体无关,故B正确。在豆浆里中入盐卤做豆腐, 盐卤是电解质溶液,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故C错。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当光线通过会产生丁达尔现象,出现光亮的通路,故D错。 7.B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u + 2Ag+=Cu2+ +2Ag,故A错。铁屑在稀H2SO4作用下产生H2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2H+=Fe2++ H2↑,故B正确。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 OH—=H2O+CO32- ,故C错。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42
- +2OH-+Ba2+=BaSO4↓+2H2O,故D错。
8. (1)①过滤 ②分液 ③蒸馏 ④重结晶 (2) ①MgO+2H+=Mg2++H2O②CH3COOH+OH-=CH3COO-+H2O③Fe2(SO4)3=2Fe2++3SO42-
④Na2CO3+2HCl=2NaCl +CO2↑+H2O(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都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
颗粒,根据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②四氯化碳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③汽油和煤油可以互溶,而汽油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④因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 (2)①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镁是氧化物不拆,水是难电离的,不拆,故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 ②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醋酸是弱电解质,不拆,水是难电离的,不拆,故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 ③Fe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2++3SO42-。 ④CO32-+2H+=CO2↑+H2O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溶性的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 +CO2↑+H2O。 9. (1) 1:1 1:2 2:3 7:11 7:11
(2) ①铜元素,浓硫酸 ② ③117.6g 26.88L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两瓶体积相等的CO和CO2,这两种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由分子数之比可求出CO和CO2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原子总数目为2个,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原子总数目为3个,故由分子数之比可求出CO和CO2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由22个电子,故由分子数之比可求出CO和CO2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两瓶体积相等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两瓶体积相等的CO和CO2的就等于CO和CO2的摩尔质量之比,故CO和CO2的质量比为28:44= 7:11。 (2) ①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浓H2SO4为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