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继续教育答案

合集下载

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中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中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一、 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应具备的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应对媒体的能力方面,学者们提出 的观点大致相似, 如周贵卯(2010)将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能力 分为三个方面, 管理能力、 驾驳能力和运用能力; 何清 (2010) 、 唐宁 (2013) 的观点相似, 主要为4个方面, 即良好的媒体形象、 有效的沟 通合作、 应对能力、 了解新媒体运作的能力。
制定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新兴媒体 1.从完善相关的制度入手。 能力的制度, 是促使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新兴媒体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制度方面, 应建立相关的新闻发布机制, 建立与媒体规范互动的 机制以及干部运用新媒体的制度。 如徐长安 (2015) 谈到建立高效 的新闻发布机制是实现政府和媒体、 民众之间实行良好沟通的前 提; 卓卫云 (2013) 持有同样的观点。 曹守新 (2015) 认为建立领导干 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应建立和谐互信机制; 建立与媒体规范互动 机制;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传播机制。 一是提高领导者自身的 2.从提高领导者自身素养方面入手。 媒体意识和素养, 建立开放的领导形象特质, 正如胡晓琳 (2014) 认为领导影响力、 领导形象借助媒体的传播必须具有一个根本特 质——开放。 潘娟 (2014) 归纳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现状, 最后从 宏观制度、 中观媒介素养基石、 微观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层面提出 了建议。 二是提高领导者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主动掌握话语权, 正如魏小凡 (2013) 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要主动掌握话语权, 周锦狮 (2013) 提出了相似的建议。
四、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能力提升 的对策
“互联网+” 背景下, 领导干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 主动同新媒 体沟通合作、 提供服务, 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者们从以 下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90分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2004年2月15号,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大火,死亡了多少人?A.23人B.33人C.43人D.53人2. 下列哪项不是突发事件具的特点?A.不可预知性B.危及公共利益C.易引发媒体关注D.容易采访3.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领导干部在接受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采访时,要坚持下列哪项原则?A.内外有别原则B.一律平等原则C.超国民待遇原则D.国外优先原则4. 在汶川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候后,温家宝总理就赶到了灾区?A.2个小时B.5个小时C.8个小时D.12个小时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采访结束后需要做好下列哪些工作?A.感谢记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B.核对采访中的关键问题C.补充或者修改所采访内容D.及时查看记者刊发的稿件或播出的节目2.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些属于常规报道?A.各行各业阶段性成就报道B.重大节日的报道C.领导干部基层考察、慰问报道D.地震状况报道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崔艳博士指出,一些批评报道播发之后,多多少少会对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干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不要抱怨,而应该更加努力改进工作,同时给媒体相应的反馈,必要的时候通过媒体挽回形象。

正确错误2.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出现前后矛盾。

否则,会引发媒体质疑。

正确错误3. 崔艳博士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的信息,政府部门切不可进行纠正。

正确错误勤劳的蜜蜂有糖吃4. 在采访中,相关人员陪同采访,可以协助被采访者补充内容,纠正口误或者不准确的信息。

正确错误。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日期:2011-08-24] 作者:张雷[字体:大中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用越来越强大。

再加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舆论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情况,几乎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舆论灭火器”失灵。

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执政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领导干部面对媒体不知所措,表现为“一防二怕三应付”即:一防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二怕网络。

比记者更可怕的还有一个源----互联网,网络传播速度太快,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领导更怕网络;三应付,就是当记者出现后,被动仓猝接招,以求敷衍了事。

由于这些领导干部的“一防二怕三应付”,使其在与媒体打交道时,窘态百出:(1)装腔作势,缺乏诚意;(2)东躲西藏,无可奉告;(3)居高临下,傲慢无理。

“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4)语无伦次,言语乏味;(5)信口开河,乱下结论;(6)上下推诿,不负责任;(7)百般封堵,肆意阻拦;(8)乱用警力,抓捕记者。

如何面对媒体?善用媒体?善待记者?应对记者?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件大事,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考验。

我想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遵循“正面、真诚、主动、为我所用”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确认识媒体、记者及其作用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

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实用技巧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实用技巧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实用技巧作者:李辉敏来源:《领导之友》2013年第07期在面对媒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有些领导干部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处理失当,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

因此,领导干部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媒体的技巧。

回答问题的实用方法面对媒体的提问,领导干部在回答问题时应学会运用各种方法与记者沟通,传递你要表达的信息。

◆桥梁法◆所谓桥梁法,是指发言人运用合适的过渡性言辞达到与记者沟通的目的。

使用桥梁法旨在突出核心信息,确保新闻发言人始终保持话语主导权,不让记者“牵着鼻子走”。

桥梁法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表态-桥梁语-转移到核心信息”的模式,具体有三种方式:当你对记者提问中传递的信息不持异议时,当你完全不能接受记者提问中传递的信息时,当记者所提的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时,你都可以用桥梁法转移到你的核心信息上来。

比如说记者提的问题,你虽然可能觉得他这个问题也没错,但不是最重要的,不是你最想说的,此时你可以先表一个态,“是的,你说得对”,然后说“但是除了你说的情况以外,还有……”,省略号后面就是你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记者的提问很挑衅,或者跟事实不相符,那么你可以说“不,情况不是你说得那样”,先表一个态,然后用一句桥梁语,“请允许我解释一下”,后面再陈述你的观点。

用这种方法来回答记者提问,就是保护自己不被带到记者提问的那个陷阱里去。

与此同时,在宝贵和有限的时间里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只说事先准备好的、觉得最重要的话。

◆旗帜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即不管对方从什么角度反复发问,发言人都会按事先拟好的口径表态。

2002年1月,有外界盛传我国从国外订购的一架飞机上发现窃听器。

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不管各国驻京记者如何挖空心思纠缠,发言人始终就是一句简短答复:“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对中国搞窃听是没有必要的。

”虽寥寥数语,但却做到了旗帜鲜明,表明了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回避法◆在记者采访或新闻发布时,很多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不便回答,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回避法,这样可以避免授人以柄,让自己有更多回旋余地,掌握主动。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的考试70分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 课程的考试70分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课程的考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项是领导干部面对常规报道“三步走”规则中的第三步?A.采访前的精心准备B.采访中的从容对待C.采访结束后的认真核查D.采访结束后的公关2.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领导干部在接受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采访时,要坚持下列哪项原则?A.内外有别原则B.一律平等原则C.超国民待遇原则D.国外优先原则3. 崔艳博士指出,在组织正面报道工作当中,特别是介绍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时,一定要本着什么原则?A.尽量美化,追求尽善尽美B.真实客观,不要人为拔高C.压制先进,避免其他同事嫉妒D.组织人员做宣传工作4.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项是领导干部面对常规报道“三步走”规则中的第二步?A.采访前的精心准备B.采访中的从容对待C.采访结束后的认真核查D.采访结束后的公关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些属于媒体关注的微观角度的正面话题?A.关注弱势群体B.志愿者行动C.关注市民生活D.再就业2. 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应该做到以下哪些方面?A.第一时间,发布新闻B.冲在一线,以情动人C.严守口径,前后一致;表达清晰,主次分明D.面对问责,致歉得当;保持警醒,不易话多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时任吉林省省长的洪虎对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大火一事说:“我应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对不起人民和死伤的群众,内心深感内疚和自责,向省委、省政府检讨,向全省人民检讨。

提高政府官员与媒体的沟通能力及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策略、方法与技巧(上)

提高政府官员与媒体的沟通能力及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策略、方法与技巧(上)

提高政府官员与媒体的沟通能力及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策略、方法与技巧(上)100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2. 邓科主任指出,称自己是政府化妆师的是下列哪位新闻发言人?
A.王勇平
B.王旭明
C.武和平
D.毛群安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邓科主任指出,媒体对批评性报道的用力,来源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媒体本身的属性变革。

B.邓科主任指出,媒体对批评性报道的用力,来源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政府的变革。

C.邓科主任指出,市场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

D.邓科主任指出,政府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邓科主任认为,当代的中国新闻正处于转型期,以王勇平为代表的新闻发言人的经历,正是其中的缩影。

正确
错误
2. 邓科主任指出,市场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媒体的生态格局,会对社会的阴暗面有更多的关注。

正确错误。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与途径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与途径
2l 0 O年第 l 2期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 导 干 部 应 对 媒 体 的 能 力 与 途 径 0 赵 坚 一 Nhomakorabea、
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现 实意义
我们耍构建的和谐社会是 “ 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 、
媒 体作为交流 、 播信息 的T具和 载体 , 导引 传 在 舆论 、 响事件 发展 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 。 影 领导干部 提 高应对媒体 的能力对 于我们党 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 、 社会的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不仅地 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 而且行业发展差异也很 显著 , 们思想 活动 的独立性 、 人 选择性 、 多样 性 日趋增
人类 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 而信 息在网络 时代很 大 程度上又是通过媒体 进行传播 与扩散 的。 越来越 多的 媒体为人们的学习 、 作 、 会搭建 了一个快捷 、 社 便利
性, 而且要善于利用 这个资源 , 为党 的建设 、 经济社会 众 更 加 厂 解政 府 =
据 相关调查 , 群众 的信息 主要来 自媒 体 , 体的 媒 主要信息来 自政府 。 由此可见 , 政府与媒 体是彼 此联 系的。 而且 大量 事实表 明 , 的执政能 力和各级领 导 党 干部的执政水平在媒体 J表现得最为直观 因此 , 二 是
业道 德是 向公众提供事 实真相 ,这是记 者 的社 会属
性 ; f 心 的 、 殊 的 职 业 规 范 是 维 护 阶 级 和 同 家 的 m核 特
利益 , 这是记 的 自然 属性 。 通过记者来传递信息 , 是 与媒体接触的 一 个重要途径 和必 由之路 。 以领 导十 所
否具备 和应对媒体的能力 、 应对媒体的能力如何 已经 部一定 要重 记者 ,不能轻视或者 回避记者采访 , 肓 成 为各 级 领 导 干部 不 可 回避 的 问题 。 日应 对 , 要坦然 、 真诚 、 客观地面对记者 。 ( ) 二 应对 负面信 息 的能 力 党 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指 :坚持 党管媒 体的原 “ 则 , 强引导舆论 的本 领 , 增 掌握舆论 T作 的主动权 : ” 面信息和负面信息是事物的两个方 面 , 在舆论 这是党对媒体T作 的总体要求 , 也是党 的执政能力和 宣传过程 ,会 交叉混合 现 , t I j 需要保持适度 的相对平 政府公 共管理水平 的重要体 现 。 各级 领导干部 , 唯有 衡 , 让止反两 面信息的功效都发挥 来 。 保持适量 、 具备了应对媒体 的优 秀能力 , 才能使政府运行公开透 适 度的负面报道 对于改进T作失误 、 遏制腐败 、 加强 明, 引导社会 舆论 , 提高公众 支持度 , 树立党和政府的 对权 力的规范运作会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 这本 形象 , 以巩同党 的执政地位。 身也 足“ 喉舌 ” 能的体现 。 以 , 功 所 对一些符合事 实真 ( ) 三 建设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 必 然要 求 相 ,} 改进T作 目的的新 闻报道 , f H: 要虚心接受 , 但是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 100分
1、在课程中提及,媒体较关注的正面内容中的微观内容是( )。

A 、三农问题
B 、工业建设
C 、道德伦理建设
D 、第三产业发展
2、接受采访时,要把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也是媒体最想知道、受众最想了解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说,作
为主要论点,是( )理论。

A 、金字塔尖
B 、金字塔中
C 、倒金字塔
D 、金字塔底
1、领导干部面对境外媒体要做到(
)。

A 、负责对外宣传工作的部门应当主动为外国媒体和记者提供客观、准确、完整的信息
B 、要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C 、面对问责,低下身段
D 、对敏感问题,要严格把握口径
2、领导干部面对境外媒体,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的事情要守口如瓶,例如涉及到( )等等问题,内容一定要有正确出处,统一口径,不能乱讲,更不能主观臆测。

A 、种族
B 、宗教
C、计划生育
D、社会治安
E、军队
3、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的采访,如何才能从容对待?()
A、始终保持明确、开朗的态度
B、在采访中表现出自信、真诚和自然
C、观察记者态度
D、准备好应答尖锐性、刺激性的问题
E、要避免独自一个人接受采访
4、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步骤是()。

A、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B、冲在一线,以情动人
C、严守口径,前后一致
D、表达清晰,主次分明
E、面对问责,致歉得当
F、保持警惕,不易话多和面对困境,寻找转机
5、突发事件具有()等特点。

A、发展速度慢
B、不可预知性
C、危及公众利益
D、易引发媒体关注
1、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公共危机时,要认识到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要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危机。

()
对错
2、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目的是通过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让新闻媒体和公众更方便、更直接地获取官方权威信息。

( )
对错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3、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然引发的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涉外事件以及其他敏感事件等。

()
对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