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责任——记全国百名优秀体育教师钟伟猛
创建一级达标提高教育质量(厦门市大同中学十二届一次教代会工作报告定稿)

创建一级达标高中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厦门市大同中学第十二届一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2016年3月30日)各位代表,老师们: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班子向大会报告学校工作,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15年主要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学校顺应改革,强化责任,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内涵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
一是9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
在“八项规定”大背景下,落实“文化校庆”构想,成功举办全球对联征集活动;成功举办“放飞歌声,爱我大同”校歌比赛;成功举办主题为“在一起”的合唱团专场音乐会;举办校庆文艺汇演;开设“校友讲坛”,邀请多位知名校友返校作励志报告;编印校庆纪念画册;编辑出版《大同中学学生诗歌集(第三部)》《大同中学教师诗歌集(第二部)》;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先后刊登了5篇文章,较全面地宣传了学校的历史和办学成效;建设完成校史陈列室;设计制作校庆纪念徽章;邀请省内外知名书法家为校庆题写书法作品;学生自主策划、拍摄制作了祝福大同的专题视频,受到好评;思明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以及共建单位嘉宾,各届校友共5000多人参加了90华诞庆典大会,反响良好。
建校90周年纪念活动凝聚了人心,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大同中学的知名度。
二是安全工作更加扎实。
高度重视师生的生命安全,增加了安保人员,提高了安保人员的待遇,强化了对安保人员的知识培训;加强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和学生进入校园佩带胸卡的检查;落实每月校园安全大检查,加强校园日常安全巡查,及时修复和增设安全设施,为前埔校区高中部教学楼所有教室的窗户及初中部艺术楼一楼安装不锈钢护栏,雨天在高中部门厅铺设防滑垫,各项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投入专项资金改造前埔校区的保安室和校园消防系统,高规格改造兴华校区的安防监控系统,物防得到明显加强;不断完善学校安全演练长效机制和校园各项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防范,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联动,解决了前埔校区初中部校门外围交通人行道被长期侵占的问题,为人行通道安装了护栏,消除师生上下学道路安全隐患。
2024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doc

2024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先进事迹材料(篇1)在张燮林学习和生活的上海新闸路区域,有不少乒乓高手,孙梅英在长沙路,李富荣在新闸路的另一头。
因为热爱乒乓球,他还经常去市里的一些球馆看高手打球。
给张燮林印象最深的,是在华东乒乓馆看杨开运打球。
杨开运是后来的国手,还当了上海队的教练。
他直板削球的动作非常潇洒,且技术全面、攻守兼备。
看了他的精彩打法以后,本来打攻球的张燮林,学起了“海底捞月”,转而开始练起了削球。
正是这一转变,让张燮林成了乒坛魔术师。
初中毕业时,张燮林四处打听哪个中学乒乓球台比较多。
考分下来后,张燮林收到了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干部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下定决心读书的他,被同学和校长发现是个打乒乓球的好苗子。
回到上海后,正逢上海汽轮机厂技校招生,张燮林因为在上海市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名列前茅,在轮机厂和乒乓球馆两头跑。
在上海打出名堂后,轮机厂的师父告诉他:去体委报到。
就这样,张燮林进了上海队。
此时上海要备战第一届全运会,其间,上海市搞了春运会和秋运会,张燮林得了一次冠军。
通过这次集训选拔,张燮林和薛伟初加入了团体赛的名单,代表上海队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他们在决赛时胜了北京队,获得男团冠军。
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先进事迹材料(篇2)邓亚萍有件让张燮林印象深刻的事,那是小邓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记得是在菲律宾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她跟李惠芬打决赛。
当时我和香港教练在看台上观战,其中有一个擦边球,我没看见,但香港教练看见了,说这球确实是擦边了,裁判也没看见,小邓也不承认,结果这场球小邓赢得冠军。
我下了看台,就把邓亚萍叫了过来,我说,小邓啊,这个球是不是擦边啊?她点头说是。
我说,你当时为什么不承认呢?她说,家里人都看不起我,这次是我的一个机会,拿了冠军可能就会改变人家的看法。
我说,中国乒乓球队既要赢球还要赢心,你球赢了,人家却心不服,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
2012年永嘉县中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活动获奖文章

杨锦旭 瓯北镇中心小学 麻文龙 岩坦中学 杨汉同 界坑中学 祝孔江 永嘉电大 朱林益 瓯北镇黄田小学 徐蓓蓓 实验中学 郑芬芬 桥头镇白云小学 郑晓荣 瓯北五中 王一白 县教师进修学校 郑中芬 桥头镇朱涂小学 王燕 桥下镇第二小学
陈建斌 永嘉中学 吴程程 桥下镇中心小学 汪晓君 永嘉县外国语实 验小学 周荣燕 瓯北镇中心小学 董希成 界坑中学 吴源涵 黄田中学 姚长康 瓯北镇中心小学 余银妹 五尺乡中心小学 戴文君 永嘉县外国语实 验小学 郑晓亮 上塘镇东岸小学 王晓芳 实验中学 吴文双 西溪乡瓯渠小学 杜晓君 永嘉中学 金永涨 五尺乡中心小学 周望乐 瓯北五中 周锋 实验中学
2012年永嘉县中小学教师读书征文活动获奖文章公示
序号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学校 题目 三“思”:说话从细节开始——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有感 《心平气和 静待花开——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所思 所获 勇敢地杀死你的“奶牛” 玫瑰馨香——读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有感 孩子,我愿用“机智”保护你的“可能性” 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名作细读》值得细读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生命性” 敢说真话的莫忌华老师——《反思中国教育》书评 创新教育奏响时代的主旋律——读《创新教育探索》有 感 明天,你好!——读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有感 谋略教育之“美”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耕耘沃土20年 丰收果实大家享——读《如何打造学生 喜欢的音乐课堂》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享受复制的幸福 我怎么还是老师——读郑杰《给教师一百条新建议》章 节有感 《告诉孩子,你真棒!》 坚守心中那份最初的梦想 因为爱,所以爱 在教育恐惧中找回我自己 薄弱学校教师们的骄傲 淡中知真味,常理识英奇 孩子,你慢慢来 用心后的遇见 用合适的教育感动学生 做一名有“人情味”的独立思考者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感知诗意温情,唤醒沉睡诗意——读于丹《重温最美古 诗词》 知之越深,慨之越切——读吴非的《不跪着读书》有感 有心插柳柳成荫 做一个绽放理想之花的追梦人 嚼出阳光的味道 做最好的自己——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奖级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邹建仁 瓯北镇中 赵利叶 东皋乡中心小学 朱丽明 花坦中学 高若洁 桥头镇第三小学 林佩 上塘镇城东小学
思明区体育教研员陈双彤(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国家体质健康的重要保障,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厦门市思明区,有一位默默耕耘在体育教育一线的教研员——陈双彤。
她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为思明区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投身教育事业,坚守体育初心陈双彤,女,毕业于我国一所知名体育学院,拥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在体育教育一线,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优质、高效的体育课程。
2003年,陈双彤来到了厦门市思明区,担任体育教师。
面对孩子们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她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她的努力下,所任教的班级在各项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
二、潜心教研,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研员,陈双彤深知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她认为,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此,她积极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努力打造特色课程。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陈双彤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将体育课程与生活、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篮球运动时,她将篮球技巧与趣味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篮球技能。
2.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陈双彤强调,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她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作、拼搏。
例如,在开展足球比赛时,她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
3.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陈双彤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因此,她在教学中注重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对于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她鼓励他们发挥优势,挑战自我;对于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她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运动水平。
三、传承体育精神,培育优秀人才陈双彤认为,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人事迹心得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人事迹心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人事迹心得【篇1】听着学生们不经意间的抱怨,刚站上讲台没几天的叶海辉就发现,想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不容易,“如何让体育课变好玩”也成了那段时间叶海辉在厚厚备课本里写下的高频问题。
慢慢地,一个关键性答案——“游戏”从中脱颖而出。
“为了将体育游戏更好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我拜‘中国游戏大王’吴纪安为师,跟着他学习、创编游戏,还购买了近200本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游戏书籍,从中汲取新知、提纳新意,并且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整理和创编了热身游戏、辅技游戏、体能游戏、放松游戏等各类体育游戏近2000例。
”在叶海辉的体育课上,就连最简单的传统游戏“石头剪刀布”,经过动作、情境、人数、场地器材等变化,都有了30多种新玩法。
“老师,再让我们玩一会吧!”“老师,迟点下课行不行?”……听着学生们的“新抱怨”,这位浙江教育界的“游戏大王”更加坚定,必须要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练,努力打造好“活力课堂”“激情课堂”“创新课堂”,真正做到以体育人。
与此同时,为配合自己开发的新游戏,叶海辉的办公室逐渐被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填满了。
在叶海辉眼里,没有器材的体育教师就如同无米之巧妇,而他更愿意自己亲手去创造这份“米”。
“这是我自己做的滑板,用学校废弃课桌改的。
”“这是我发明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垫,可以调动全身来做这个游戏。
”……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叶海辉自制了80余种4000多件体育器材,为学校节省了近4万元经费,共8项器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乒乓球具放置器”和“羽毛球具放置器”解决了乒乓球和羽毛球长期“无窝可居”的难题。
“作为一个体育人有责任因地制宜地去开发各种游戏器材,不断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和体育教学。
虽然辛苦,但看到学生们参与活动时的笑脸,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叶海辉说。
但是一节体育课,好玩就足够了吗?在叶海辉的备课本上,出现了这个新问题。
在一节篮球投篮教学课中,叶海辉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结果两名学生在争抢篮板球时发生了肢体冲撞,产生争执并扭打起来。
徐敏体育教研员简介资料(3篇)

第1篇一、教育教学成果1. 教学成绩突出。
徐敏老师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他所任教的班级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20余枚,银牌30余枚,铜牌40余枚。
2. 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徐敏老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以“快乐体育”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
他提出的“分层教学、差异发展”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体育素养。
他的教学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市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3. 科研成果显著。
徐敏老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
其中,论文《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发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二、师德师风建设1. 爱岗敬业。
徐敏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体育教学工作。
他关心学生成长,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榜样。
2. 严谨治学。
徐敏老师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他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3. 团结协作。
徐敏老师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积极与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他善于发挥团队力量,带领教研组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三、个人荣誉1. 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2. 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3. 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研员”。
4. 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研员”。
四、工作感悟徐敏老师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研员,首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其次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最后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徐敏老师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体育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而努力奋斗。
体育教研员的故事分享(3篇)

第1篇在我国广袤的教育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体育教研员,他名叫李明,用他的热情、智慧和汗水,在体育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为无数青少年播撒健康的种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故事。
李明,男,45岁,中共党员,现任某市教育体育局体育教研员。
他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已有20多年,曾荣获“全国优秀体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体育教育则是这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
”一、扎根基层,服务师生2000年,李明从一所重点中学调入市教育体育局担任体育教研员。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他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全市体育教育服务、为师生提供专业指导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李明走遍了全市的城乡学校,与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他发现,尽管我市的体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李明开始着手进行整改。
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为基层学校配备体育器材,改善体育设施。
同时,他还组织开展了体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他的努力下,我市的体育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提升质量李明认为,体育教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他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一是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他组织编写了适合我市学生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并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二是注重体育教学与德育、智育相结合。
他提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诚信意识等优秀品质。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他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四是加强体育科研工作。
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我市体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3篇)

第1篇在我国的广大教育领域,体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这位肩负着学校体育教育重任的领导者,正以他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袁渡中学的体育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一、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简介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我国一所知名体育学院,硕士学位。
自2005年担任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以来,他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袁渡中学的体育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二、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生潜能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深知,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
在他的带领下,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积极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生潜能。
1. 强化体育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建设,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他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深入研究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袁渡中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2. 丰富校园体育活动,营造健康校园氛围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积极组织各类校园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身体、交流合作的平台。
同时,他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坚韧意志。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深知,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他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袁渡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认为,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