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五第一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1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共30张PPT)

•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 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 方针 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第一次高潮
1949
年份
文革时期
二、文革时期的文化凋零: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 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 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 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 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书影
年份
我国人口数(亿)
1953
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1、含义: 2.背景:①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的基本确立;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③ 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不利 于发展经济和文化;需要发扬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特别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放科学文化生产 力。
2、表现:
(1)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2)体育成就举世瞩目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 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 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 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 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 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 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主 要是建立什么政权的问题,侧重政 治方面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的原则上,侧重 对学术分歧的讨论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 促进了新中国文化 影响 潮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科学事业的进步 不同 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件(共28张PPT)

√
3、总方向:邓小平的“二为”方针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艺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1、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 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曲、电影等。
百花奖
学术讨论空前热烈, 金鸡奖
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梅 花 奖
金鹰奖
名称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各 路 大 仙 不 能 幸 免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宫
被迫害的文艺人士
◆老舍:1966.8.24不堪凌辱 跳北京太平湖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 杂文家,1966.5.17 服毒致 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
类别 作品名称 《红岩》 《红日》 《红旗谱》 《创业史》 文学创 《保卫延安》 《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 《林海雪原》 《雷锋之歌》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 电影 《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 《五朵金花》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 剧目 《关汉卿》 《文成公主》 《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 艺术精 《洪湖赤卫队》 歌剧 品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
A
2.1956~1966年被誉为“文艺学术发展
的春天”,硕果累累,主要是因为( A.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双百”方针的贯彻
D
)
3.爷爷说:“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
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
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
4、“双百”方针的内涵及作用
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 “百花齐放” 格可以自由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ppt课件

,梅兰 芳任院长
“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 国科学院设立三个研究所, 把中国史分作三段来研究; 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 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前; 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 近代史。三个历史研究所合 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 研究》,方针是‘百家争 鸣’。” ——毛泽东,1953年
当北大出现了那张“马列 主义大字报”后,全校被 关被斗的所谓“反动学术 权威”多达500多人,有一 个时期燕园天天都有跳楼 和上吊的;上海音乐学院 系主任一级的教授,自杀 的就有五位。
著名作家赵树理,被造反派从 叠摞三张桌子的高处推下来, 跌断髋骨又打断肋骨,肺叶也 穿透了,含冤去世。京剧艺术 大师周信芳、盖叫天,原来身 体都很硬朗,后相继折磨致死。 盖叫天老先生已届高龄,游街 时从疾驰的汽车上摔下来,腿 脚伤残还要接受批斗。
“新时代人物的内心生活, 正是最丰富又最健康的。 „„他们当然也有苦恼和内 心的矛盾,也会有这样那样 的缺点,犯这样或那样的错 失;但是他们总是努力把共 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作为他 们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 ——周扬(文化部副部长)
4、政策的转变
“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 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 猖狂。他们以为中间派是他们的人, 不会跟共产党走了,其实是做梦。 „„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 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 于我们越有利益。人们说:怕钓鱼, 或者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现 在大批的鱼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 并不要钓。”
二、文革与文化的凋零
吴晗
姚文元
196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总编辑 邓拓自缢而亡;8月24日,老舍于北京 太平湖投湖自尽;1967年,河北省作协 主席远千里用须刀割断了血管动脉; 1968年4月7日,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不 堪批斗自杀身亡;1968年8月3日,杨朔 吞服安眠药自杀;9月3日,傅雷夫妇双 双自缢身亡;12月18日,历史学家翦伯 赞与妻子服安眠药自尽,留下一纸遗言: “我实在交代不出什么问题,所以走了 这条绝路。”
“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 国科学院设立三个研究所, 把中国史分作三段来研究; 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 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前; 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 近代史。三个历史研究所合 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 研究》,方针是‘百家争 鸣’。” ——毛泽东,1953年
当北大出现了那张“马列 主义大字报”后,全校被 关被斗的所谓“反动学术 权威”多达500多人,有一 个时期燕园天天都有跳楼 和上吊的;上海音乐学院 系主任一级的教授,自杀 的就有五位。
著名作家赵树理,被造反派从 叠摞三张桌子的高处推下来, 跌断髋骨又打断肋骨,肺叶也 穿透了,含冤去世。京剧艺术 大师周信芳、盖叫天,原来身 体都很硬朗,后相继折磨致死。 盖叫天老先生已届高龄,游街 时从疾驰的汽车上摔下来,腿 脚伤残还要接受批斗。
“新时代人物的内心生活, 正是最丰富又最健康的。 „„他们当然也有苦恼和内 心的矛盾,也会有这样那样 的缺点,犯这样或那样的错 失;但是他们总是努力把共 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作为他 们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 ——周扬(文化部副部长)
4、政策的转变
“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 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 猖狂。他们以为中间派是他们的人, 不会跟共产党走了,其实是做梦。 „„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 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 于我们越有利益。人们说:怕钓鱼, 或者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现 在大批的鱼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 并不要钓。”
二、文革与文化的凋零
吴晗
姚文元
196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总编辑 邓拓自缢而亡;8月24日,老舍于北京 太平湖投湖自尽;1967年,河北省作协 主席远千里用须刀割断了血管动脉; 1968年4月7日,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不 堪批斗自杀身亡;1968年8月3日,杨朔 吞服安眠药自杀;9月3日,傅雷夫妇双 双自缢身亡;12月18日,历史学家翦伯 赞与妻子服安眠药自尽,留下一纸遗言: “我实在交代不出什么问题,所以走了 这条绝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一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件(共36张PPT)

2.1959 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 周年新片展览月”活动,35 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 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 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 忘的 1959”。这一现象( B )
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 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 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决定文化发展的因数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即一段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双百方针”提出和中国文化 事业的繁荣
• 1.“双百方针”的背景
• 国内背景 • 1.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3.周恩来做«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知识分子
A.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学艺术 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许多优 秀作品涌现出来。其中《青春之
歌反映了
• A.地下工作者经过艰苦斗争,保卫山城 重庆迎接黎明
• B.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 C.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 D.当代少年儿童生活
累累 •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2.“二为方向”提出,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推动了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 的又一高峰.指明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推动了 中国文化事业走向新的繁荣
人民历史必修三专题五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pptppt文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含义 艺术问题“上双百百”花方齐针放提出;的学经过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4月28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百治花局齐扩放大:会指议上文说学,艺“术百花齐放、百百家家争争鸣鸣”:,指即艺学术术问 题上百花齐放,上学的术不问同题形上百式家和争风鸣格,可我看应该成上为我的们不的同方学针派。5可月以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以上自正由式发宣展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自鸣由”争作论为党发展
②红卫兵”在全国各地破除“四旧”。 (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
2、文化凋零的表现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八大样板戏流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文化事业的繁荣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 央提出“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 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原因:
⑴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⑵具体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 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①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 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引发“文化大革 命”。——导火线
科内学涵、这繁个:荣方提文针倡学的艺提在术出文的,指有学导着艺方深术针刻。的工社作会历和史科背学景。研当究时中,一有方独面,立我思国生 产考资的料的自社由会,主义有改辩造取论得的了自决定由性,胜利有,创党作和国和家批面临评的的迫自切任由务,,是 要业有调 。发动 但一 是表切 ,自积另己极一因方意素面见建,设在的社 科自会 学由主 文义 化。, 领但迅 域速 内是发 仍自展 然由我 存国 在也的 着是经 某济些有、“前科左提学”和的的文思,化想事影 响就,是在学在术宪、法文化允和许艺术的问范题围上动内辄,打棍保子证、社扣帽会子主的情义况方时向有发,生有。这 与利党于和国社家会面主临的义形事势与业任的务发是不展相。适应的。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治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专题五 第1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第30课 百花齐放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原因:
百家争鸣
⑴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⑵具体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 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①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 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引发“文化大革 命”。——导火线 ②红卫兵”在全国各地破除“四旧”。 ③江青等鼓噪要破除“文艺黑线专政”,批判、迫 害文艺工作者。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 平还很落后,中国需要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中国的 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建设社义) ————————必要性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承认知识分子大部分已经是
国 内 因 素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 极性的需要。
2、“双百”方针的提出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 。
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是指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 式和风格,可以自由 发展;
“百家争鸣”是 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 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坏
繁荣
建国初期
“文革”期间 1978年 “双百”方针的 以后 贯彻和“科教兴 国”的实施
凋零 “文革”时期
繁荣 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历程示意图
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曲折发展
1949年
1966年
1978年
第一课
第3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2014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同步课件:必修3专题5第1节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共计33张)

1949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年份
设计思路:自己动手绘制示意图,整体把握新 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贯彻
“双 百 方 针”
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 百花凋零 万马齐喑 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破坏
重新确定
“二为”
四、繁华过后 学生讨论
蝴蝶何时再双飞
你如何看待对《梁祝》等经典作品的恶搞现象? 设计意图:反思《梁祝》,思考《梁祝》等经典的未来。 学生汇报活动三 学生汇报《我们的文化生活》调查问卷过程和结果。 设计思路:学生动手设计问卷,反思自己的文化生活, 认识到文化生活现状的不足。
设计意图:比起第一稿,文字更精炼,而且 把自己放在了历史场景中,更能神入历史, 体会《梁祝》产生的艰难.
一、艰难诞生 一只蝴蝶逆风而起
一、艰难诞生 一只蝴蝶逆风而起
1958年国产影片大多数是粗制滥造,观众不爱看, 电影人也觉得苦恼,周恩来多次接见了电影工作者, 并发表了文艺工作“两条腿走路”的讲话,以纠正大 跃进时期电影界“左”的错误,继续贯彻“双百”方 针,繁荣创作。 1、“双百”方针,是一个怎样的方针?内涵 意义
一只蝴蝶逆风而起
第一稿《梁祝》产生 创作于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那时为了向建国十 周年献礼,音乐学院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 实验小组”,决定搞一个小提琴协奏曲。报选题 时,《梁祝》排在《大炼钢铁》、《女民兵》之 后,是第三备选方案,没想到学院党委书记恰恰 在这个爱情主题旁边画了个钩,如果没有他这一 画,《梁祝》很可能就被《大炼钢铁》给“炼” 掉了。
新中国文化曲折发展
路桥金清中学
商安俊
单元课标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 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百花凋零
欣欣向荣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时期?据教材内容分析其各自产生的原因?
年份
我们的努力 思考:1、据教材内容,概括建国初文化事业“生机勃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内涵: 背景: 目的: 意义: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与根本保障。
“双百”方针内涵的理解
我们的努力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 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 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主要原因:“文革”的错误发动及江青等人实行的文化 专制主义
图说“文革”
我们的思考
故
宫
孔 庙 的 浩 劫
被 改 成 血 泪 宫
亲历“文革”
我们的思考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 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 了……”
自主学习,不作硬性要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了《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反映了这一时
期文学创作的特点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内涵: 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 即指科学上不同 学派的自由争论 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4、意义:
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2)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5、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它是由
我国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的)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指明了方向,是“双百”方针的继承与发展 ——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 3、实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艺工作 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
课堂练习
【典型题例】:(2010· 安徽高考统考演练)1956 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 ) A.在目的上不同 B.在内涵上不同 C.在表现上不同 D.在作用上不同 解析: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是由于 激烈的社会大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动,促成了各种政 治主张的产生和不同哲学派别的形成,他们纷纷著 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形成的一种局面 (自収),而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是为了収 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学术争 鸣,促进文化収展的一种自觉行为。
1、文学创作上出现繁荣盛况 2、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话 剧 茶 馆 剧 照
郭 沫 若
《 蔡 文 姬 》 剧 照
1957年周恩来观看著名戏剧家梅
兰芳演出后,与演员亲切交谈
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 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
•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 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典型题例】:(2010· 浙江嘉兴高三测试二)1955年, 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 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 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 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解析:A。可以用排除法,注意时间信息以及人物信息, 题眼在于“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从时间上可以排 除B、D选项;材料中反映出我国当时克服了李森科学派打 击摩尔根学派的学术政治化倾向,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新时期
“双 百 破坏 方 针” 重新确
定 “二为”
贯彻
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
百花凋零 万马齐喑 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中国籍作家——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 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 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 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 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 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 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生机勃勃 百花凋零
欣欣向荣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年份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 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 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 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 学派的自由讨论。 1、 含义: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提倡不同学术观 2、 意义: 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双为”方 (1)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 向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 (2)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走向新的繁荣
一、“双百” 方针与建国初期的文化繁 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原因: (1)政治因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经济因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展开
(3)国际因素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发展需要
“双百”方针的提出
2、根本目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即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
“材料一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
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
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
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
人势必就会越多。” (1)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基础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材料二 “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 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 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1956年5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2)材料二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的是什么?
认为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社会主 义建设需要知识分子的参加。 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宫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二)表现:
1、传统文化方面: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 家文物遭受洗劫。 2、知识分子方面: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严酷的政治批判。 3、学术问题方面: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 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 影响。 4、文艺作品方面: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勒令停止上演; 戏曲电影中的“样板戏”一枝独秀。 5、文艺创作方面:文艺创作万马齐暗,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 《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八亿人民八个戏”
交响乐《沙家浜》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白毛女》
京剧《海港》
京剧《奇袭白虎团》
京剧《沙家浜》
京剧《红灯记》
京剧《智取威虎山》
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1)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 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引发“文化大革命”。 (2)“红卫兵”在全国各地破除“四旧”。 (3)江青等鼓噪要破除“文艺黑线专政”。
破四旧运动
观 音 被 判 死 刑 焚 烧 古 籍 字 画
各 路 大 仙 不 能 幸 免
专题五 第一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重要提示
“双百”方针的提出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 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 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 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 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 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 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 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 。 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
【典型题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 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 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 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 阶级斗争 解析:D .“双百”方针贯彻中历经曲折,主要是由 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 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 阶级斗争。
(3)一批文化艺术奖项的设立
1986年,首届“鲁迅文学奖”创立 1982年12月6日 首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2、繁荣的表现:
名
称
类
型
鲁迅文学奖
优秀文艺创作 优秀长篇小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电影荣誉奖
茅盾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奖 金鸡奖 百花奖
Hale Waihona Puke 百花奖华表奖金鸡奖
金鹰奖
飞天奖
电视艺术大奖
小结: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高考真题】:(08北京文综)《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 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 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 化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58年”“1980 年”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58年中共提出 社会建设的总路线,1980年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A项提出 于1960年和1979年,排除,B项提出于1950年和1978年,排 除,D项提出于1963年和1964年,排除。正确选项为C项。
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3、数量上:作品众多,体裁广泛 4、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高潮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2、具体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查 阅资料,写批判文章。
吴晗
邓拓
廖沫沙
1966年4月,吴晗、邓拓、廖沫沙因撰杂文 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