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研究摘要:《计量经济学》为经济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系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分析了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0 引言《计量经济学》是采用数学和统计推断等工具,运用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其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经济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计量经济学》很早就成为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
在我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在一部分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已经开设了2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20世纪末期,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
在经济学科地位日益凸显的同时,《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目前50%以上的论文都使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能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因此,系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1 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经济与管理类三年级大学生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且课时设置为48课时,主要向学生讲授计量模型估计以及检验的基本内容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使用的教材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潘省初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并且教学使用的是Eviews6.0软件。
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1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一是由于仅有48课时的教学时间安排,二是由于经济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惧怕数学公式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老师只能讲授一些例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基础统计知识等比较浅显、基础的内容。
1.2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经济学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础知识 积累 往往有 很大 差距 , 如果 数学 老师教 学过程 中不分 专业特 色 统一要求 , 会导 致经济 类学生没能 掌握所 需数学知识 , 而有些过高要 求
高。 本文基于经济类本科计量 经济学教学中 存在的主要 问题 , 从先修 知识 会使学生们产生恐 惧心理 。 因此 , 针对 经济类本 科学生 的特色针对性地 积累, 理论教 学和实验教 学的平衡、 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 出了 几点改革建 实行基础知识教学 , 既有利于 以后 的教学 , 也能培养 学生学 习的兴趣 。 议,为提 高经济学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 程的教学效果和教 学质量进行 积极 计量 经济学 的内容 是以数理 统计里面的参 数估计 和假设检 验原理
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决什么实际问题 。同时, 实验 教学 的内容也被大 大压缩。据 笔者的调研 , 有些高校课堂授课加上软件学 习 , 总共安排 的 课时量少于 3 课 时, 0 这使得教师难 以合理安排教学 内容。 其次, 某些 高校 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 。由于计量经济学 是一 门综合性很强 的学科 , 要学生提前掌握经济学 、 需 统计
国内绝大多数计量经济学 教材 , 往往侧 重理论推 导 , 缺 乏简明而扼要 、 可用于教学的实际案例 。在课堂 教学上 , 教 师也将 大量课 时用于公式 推导 和定 理证 明 ,或偏重于理论
方 法 的推 导 和 证 明 , 至 是 只 教理 论 方 法 不讲 实 际应 用 。据 甚
笔者观察 , 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该课程实践性 、 应用性强的 特 点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公式 和数 学符号的接受程度也较 低 , 生们普遍更关心如何应用所 学理论 、 学 能够解决什 么实
济 问题 出发 建 立 模 型 ,如 何 根 据 已建 立 的 模 型 分 析 实 际 经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 手段 方面 ,还存 在改进
的空 间 , 要有 以下 几方 面 问 题 : 主
11 计量 经 济 学 的 课 程 内容 安 排 不 合理 .
济问题讨论得较 少 , 导致学生在建立 模型 、 分析 数据 、 断 诊 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笔者发现 , 许 多学生在学过线性 回归模型 以后 ,对最小 二乘 法的基本 原 理掌 握得挺好 , 但是在遇 到具体 问题 时 , 回归模 型参数 、 对
估计以及模型的检验 ,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对经济理论 以及
所研究经济现象透彻认识 的基础上 ,而这些仅 仅通过数学 推导是很难让学生理解 的,需要教 师耐心 细致的理论讲 解 和统计方法 的背景分析 ,只有这样才 能把握计 量经济学的 核心 , 才能学以致用 。在计量 教学 中 , 教师往往 对如何从 经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的普遍化,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得到提升。
然而,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有其特殊之处,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其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践课程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问题的定量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方法大量提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各种经济因素和经济活动进行精准数理分析的客观要求。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但是,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该文主要针对本科经济经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1 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难点1.1 学习计量经济学需要具备统计学、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然而很多学校没有系统开设概率统计或者是线性代数的课程,这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制造了障碍。
计量经济学的第一部分是讲授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这是计量模型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模型的估计的原理,是整个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而这部分的推导需要运用矩阵的知识,而矩阵是线性代数的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前必须对矩阵有一定的了解。
而线性代数在很多高等院校并未开设,很多学校只把微积分作为高等数学的必修课,而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则没有列入必修课程中,并且该课程属于较难理解的数学课程,没有老师的系统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或自学,因此,没有线性代数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即使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建立计量模型,但是缺乏对其基本核心内容的理解,不能够体会到计量模型的工作原理和真正价值,因此,对后续的学习也不会有兴趣,甚至有可能完全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最糟糕的情况是对计量这门课丧失兴趣和信心,完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以至于影响整个学期的学习。
地方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一计量经济学的性质及其应用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经济学,同时,计量经济学又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科。
计量经济学通过把经济理论具体化、数量化,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经济规律,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经济数学模型和方法的研制和开发,获得经济发展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信息,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尽管人们对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学派还是一个分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这丝毫不影响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也并不妨碍计量经济学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现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比较肤浅,学生收获小计量经济学仅仅开设一个学期,而且课时量一般为48个课时,加之经济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惧怕数学公式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老师一般只讲解计量经济学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内容掌握较肤浅。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地方院校由于设备相对落后,任课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进行理论的教学,很少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学习一些计量软件,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公式和推理,对与经管类学生来说,一看到这些数学推理公式,就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
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 n e t ,e c ig meh d , n v l a in meh d ,te g h n t e e tb ih n fc s a e a d a tc mp r n e t h o tn s t a h n t o s a d e au t t o s sr n t e h a l me t a eb s n t h i o t c O t e o s s o a a
Ab ta t At rs n ,h r r rb e x si g i h e c i fu d r r d a ee o o tis S c S t c i g ma e sr c : e e t t e ea ep o lmse i n t eta h n o n e g a u t c n mer , U h f e h n t— p t n g c l a r l lc i g u i n o e e c , r t n lt c ig c n e t , n t n u v l ain mo e t. e s o l eo T ta hn i s a k n n t a d c h r n e i ai a e h n o t n s mo o o o s e a u t d ec W h ud r fn l e c i g a y r o a o s
L U Ja s u J ANG W e , I F i g I i-h c , S h o c n mi AHUT,Ma a s a 4 0 2 An u , a o s ’ n h n 2 3 0 , h iCh )
Ma ,2 0 y 1 2
本 科 计 量 经 济 学 课 程 教 学 改 革研 究
刘 家树 , 江 伟 , 立平 刘
( 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 院 , 安 安徽 马鞍 山 2 30 ) 40 2
经济管理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经济 ̄} 2 0 1 4 年第 3 期
实际情况选择课 程。原因三, 课时安排 不 充足。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 , 计量经济学 为4 8学时 , 在如此 少的课 时 内既要 完成 教 学大纲要 求 ,还要安排 学 生上机 学 习 是十分 困难的事情。显然 , 在较 少的课 时 内 教 师 很 难 保 质 保 量 完 成 教 学 大 纲 要 求, 有 些教 师贪 多求全 , 什 么理论 什 么方 法都讲 ,但都 没有 深入分析 。结果就造 成, 学生什 么都知道 , 但 什 么都理 解不透 彻, 什 么都 不会 应 用 。这 样 的“ 夹 生饭 ” 使 学生根 本没有体会 到计量经 济学的丰 富 多彩 与 应 用价 值 , 只 能是 应 付 考 试 。 2 . 课 堂教 学 方 法 不 灵 活 , 课 程 考 核 方 式 不 完善 。本 科 阶 段 的 计 量 经 济 学 是 一 门综 合 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在 讲 授 过 程 中, 大 量应 用到 高等数 学与数 理 统计知 识 , 仅
力。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4 ) 0 3 — 2 3 6 — 0 2
计 量 经 济 学诞 生 于 2 0 世纪 2 ( ) 年 代 末3 0年 代 初 , 是 西 方 工 业 化 大 生 产 的 必 然产物。它在随后的数十年 中迅速发展 , 理论 日臻 完善 , 已经成为经济 学科 中一 个 重 要 的 分 支 。2 0世 纪 7 0 年代 末 8 0年 代初进入我 国,计量经济 学课 程逐 渐在 我 国 高等 院校 经济 类 专业 开设 。 1 9 9 8年 7月, 教育部 高等学校 经济学科类教 学指 导委 员会将《 计量 经济学》 确 定为经济类 专 业 的核 心 主 千课 程 。根 据 2 0 0 6年 暑 期 的调查 ,设置 经济类本科 专业 的高校 中 9 8 %的 学校 开设 了《 计量经济 学》 课程, 设 置 管 理 类 本科 专 业 的 高校 中 6 0 %的 学校
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学类 各 专 业 的 8门 核 心 课 程 之 一 … 。近 十 年 来 , 定 量 分析 经 济 问 题 的重 要 性 越 来 越 得 到 了 专 家 学 者 的认 同。 《 济研究 》 等 国 内重 要 的 经 济 学期 刊 经
、
计 量 经 济 学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问题 与
原 因
以及 对知识的 掌握和理 解程度 ,对课 程加 以适 " 3的调整 ,在 讲解 计量 经济 学基 本理 论和 思想 的 同时,更应 该注 -
重培 养学生利 用计量经 济学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通过案例 、软件操 作的教 学扩展 学生知识 的深度和 广度 ,
通过任务 驱动教 学提 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和参 与度 ,加 深 学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强化 学 习的 效果 。在 教 学过程 中,
业论 文创 作 中 ,发 现 学 生 虽 然 都 学 过计 量 经 济 学 ,
但很 少有 学 生 在 论 文 中运 用 计 量 经 济模 型 与 方 法
来分 析 问题 ,这 促 使 笔 者 思 考 以下 问 题 :现 行 的 计 量 经济 学教 学 体 系是 否适 用 于 培 养应 用 型 人 才 , 计 量 经济 学 课 程 教 学 如 何 体 现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通过 对教 材的选 用、教 学方 法的改革 ,特 别是通过在 加 强案例教 学的 同时,采 用任 务驱动 教 学法 ,在培 养学生
的应 用能力方 面取得 了初 步的成 效。为加 强课程教 学效 果的应 用性 ,文章提 出 了在 讲课 内容、教 学方 法和课 程 考核 方式等方 面进一步 改革 的措施 。
专业 最 受关 注 的课程 之 一 L 。 3 J 西华 大 学 经 济 与 贸 易 学 院 的 办 学 宗 旨是 “ 繁 荣经 济 科 学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本 科《 计量 经济学》 的教学现状 及存在 的 问
题 目前 , 经济与管理类三年级 大学生都开设 了《 计
量经济学》 课程, 且课时设置为 4 8 课时, 主要 向学生 讲授计量模型估计 以及检验 的基本 内容和软件的基 本操作 。使用的教材是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潘 省初编 写、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出版的《 计量经济学 》 ( 第三 版) , 并且教学使用的是 E v i e w s 6 . 0 软件 。 在《 计量经济 学》 课程的教学过程 中, 我们发现《 计量经济学》 教学
科技 经济市场
教 育 科 学
本 科《 计量经济 学》 教 学 改革对 策研 究
宋来 胜
(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摘 要: 《 计 量经济学》 为经 济类专业八 门核 心课程之 一, 系统 学 习《 计量 经济学》 课程对 于经济类专 业学生是非 常重要 的。文章分析 了本科《 计量经济学》 的教 学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 提 出了本 科《 计量经济学》 教 学改革 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本科 ; 计量经济学; 教学改革 ; 对策
一
的实际 岗位技 能 。项 目教学法 的 目的是 在课 堂教 学 中
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充分发掘学生的
创 造潜 能 ,培 养 和 提 高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综 合 能 力 。在 教学 活动 中 , 教师 将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或 需要 完
数 学公 式 进 行 详 细 推 导 。在 实 验 室 上机 操 作 的 过 程
中 ,学生们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 对 于实验结果的由来以及如何应用等却茫然不知。
1 . 3 教 学效 果 比较 空虚
为 了使学生掌握《 计量经济学》 基本 的分析方法
与手段 , 能够进行简单的经 济分析与研究 , 教师在讲 授《 计量经济学 》 的过程 中, 对 于模型 的设定 、 数据 的 获取和处理 、计量模型 的判定和优化等内容很 少涉 及 ,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 时却不 知如何分
0 引 言
《 计量经济学》 是采用数学和统计推断等工具 , 运 用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的经济学分支 , 其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 非常迅速 ,目 前 已成为经济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美 国、英 国等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 , 《 计量经济学》 很 早就成 为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 。在我 国, 《 计量经济 学》 课程在一部分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已经开设 了 2 O 多年的历史 , 并且在 2 O世纪末期 , 教育部将 《 计量经 济学》 确定为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 。在经济学科地位 日 益凸显的同时, 《 计量经济学》 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 方面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 目前 5 0 %以上的论文都 使用了《 计量经济学》 模型方法。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
出尽 可 能 多 的 时间 加 强 对 违 背 经典 假 设 的计 量 经 济
学 检验 、 动态经济模 型 、 时间序列分 析 、 联立方程模
1 . 1 教学 内容 比较浅显
一
型、 面板数据模型 、 定性选择模型等章节进行重点讲 授, 并应用典型案例与学生共同讨论 、 共 同分析 , 让学 生理解《 计量经济学》 的理论与方法 。
析, 且 撰 写 学 位 论 文 以及 从 事 学 术 研 究 时 , 鲜 有 同学 能建 立计 量 经济 模 型进 行 经济 分 析 , 教 学效 果 比较 空
虚。
合素质以及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能力 , 我 国大多数高
校在本科阶段 都开设 了《 计量经 济学》 课程 , 因此 , 系
统学 习《 计量经济学 》 课程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是非
是 由于仅有 4 8 课时 的教学时间安排 ,二是 由
于经济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 惧怕数学
作者简介 : 宋来)  ̄( 1 9 7 S 一) , 男, 湖 北赤壁人 ,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讲 师, 经济学硕 士 , 主要研 究区域经济和计量经济。
2 0 1 3年 第 1 期
存 在 的 问题 主要有 :
2 本科《 计量经 济学》 教学改革 的对 策
2 . 1 在 适 度增 加课 时 的基础 上进 一 步整 合课 程 内容
由于 4 8 课时相当紧张 , 建议将《 计量经济学》 课
时增加至 7 2 课时。同时 , 鉴于本科生使用的《 计量经 济学》 教材中一元与多元线性 回归部分在统计学 已经 有涉及 , 所以这部分内容 可以略讲 , 这样 做有利 于腾
教 育j 抖学
科 技 经 济市 场
浅谈项 目教 学法在 电子技 术教 学 中的应用
孙彦博
( 河南省 商务 中等职 业 学校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 ‘ 要: 本 文从项 目教学法的特点 出发, 阐述 了其在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 中的具体 实践 、 教 学实施效果及反思 , 目的是在课 堂教 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充分调动 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提 高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综合 能力。
公式 的现象 比较普遍 , 这样老师只能
内容 。
1 . 2 教 学方式 比较单 一
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理论教学 和上机操 作
相结 合 的教 学方 式 。在 理 论教 学 过 程 中 , 为 了让 学 生
能更好地理解《 计量经济学》 知识原理 , 教师倾 向于对
关键词 : 项 目教 学法 ; 电子技 术 ; 教 学 实 践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 职业教育的培养 目 标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合 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 。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电 子信息类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复合型 、多变型的要求 , 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 的教学模式 , 积极探索 ,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