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秦灭到楚汉争霸时期的资料

合集下载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

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

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项羽(9张)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

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

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

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

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

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

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

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

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

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刘邦(3张)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

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楚汉之争的故事

楚汉之争的故事

楚汉之争的故事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在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之间。

这场战争的背后涉及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汉之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秦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后,楚国和汉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政治势力。

楚国由项羽领导,汉国由刘邦领导。

两者之间的矛盾在秦朝灭亡后迅速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面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楚国和汉国展开了多次大规模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鹿之战和定军山之战。

在巨鹿之战中,刘邦率领的汉军击败了项羽率领的楚军,从而扭转了战局。

而在定军山之战中,刘邦更是亲自上阵,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得楚国最终失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楚汉之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段政治斗争和历史变革的过程。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刘邦,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

他在战争中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取得了胜利,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汉代。

与此同时,楚汉之争也是一场悲壮的战争。

项羽作为楚国的领袖,虽然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最终却败给了刘邦。

他的失败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更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失败。

他的失败,也标志着楚国的灭亡,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画上了句号。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历史。

它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段政治斗争和历史变革的过程。

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这段历史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宴会,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即秦朝灭亡后不久的战国时期。

这场宴会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他们的互动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一、鸿门宴的背景1.秦朝的灭亡秦朝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和苛捐杂税,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在秦朝末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开始崩溃。

随后,各地纷纷爆发起义,秦朝迅速衰落。

2.楚汉争霸的序幕在秦朝灭亡后,楚国和汉国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楚国的领导人是项羽,他是秦朝末年的一位杰出将领,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汉国的领导人是刘邦,他原本是一个小地痞,但在秦朝灭亡后,他迅速崛起,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鸿门宴的参与者1.项羽项羽是楚国的领导人,他在秦朝灭亡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勇猛善战,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智慧上却有所欠缺。

在鸿门宴中,项羽是主导者,他对刘邦持有疑虑和警惕。

2.刘邦刘邦是汉国的领导人,他在秦朝灭亡后,逐渐崛起成为楚汉争霸的另一方势力。

他善于用人,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但在军事才能上却不如项羽。

在鸿门宴中,刘邦是受邀者,他面临着生死考验。

3.范增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他在鸿门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深知刘邦的潜力,劝说项羽除掉刘邦,以绝后患。

在鸿门宴中,范增是推动者,他的智慧和策略对宴会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鸿门宴的过程1.宴会的准备项羽在鸿门宫中准备了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刘邦和其他重要人物。

这场宴会的目的是为了庆祝秦朝的灭亡,同时也是为了确定各国的地位和权力。

2.宴会的进行在宴会上,项羽和刘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项羽试图说服刘邦接受他的统治,而刘邦则试图争取项羽的支持。

双方的意见相左,气氛紧张。

3.宴会的结局在范增的策划下,刘邦逃离了鸿门宴,开始了他的反攻计划。

这场宴会成为了楚汉争霸的转折点,刘邦最终在四年后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成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

通鉴纪事本末 豪杰亡秦 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 豪杰亡秦 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翻译
一、全文概述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是一部记载秦朝灭亡和楚汉相争的历史文献。

本文将从秦朝灭亡的原因、豪杰人物的崛起以及楚汉相争的结果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的变革。

二、秦朝灭亡的原因
1.暴政统治:秦朝时期,始皇帝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修筑长城、阿房宫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同时,刑法严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民间反抗力量壮大:在秦朝末年,百姓疲惫不堪,纷纷加入反抗队伍。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民间反抗力量逐渐壮大。

3.外部势力入侵:秦朝末年,北方的匈奴乘机南侵,加剧了国家的危机。

三、豪杰人物的崛起
1.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人民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激发了民众反抗秦朝的热情,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埋下了伏笔。

2.项羽与刘邦的争霸: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分别率领起义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

项羽英勇善战,但政治手腕不足;刘邦则以智谋和宽容赢得了人心。

四、楚汉相争的结果
1.刘邦建立汉朝:经过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结束了秦朝的暴政。

2.楚汉争霸中的豪杰人物:在楚汉相争中,涌现出了一批英勇善战、智勇
双全的豪杰人物,如张良、韩信、萧何等,他们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豪杰亡秦的历史意义
豪杰亡秦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秦朝的暴政激发了民众的反抗意识,促使了民间英雄豪杰的崛起。

最终,刘邦建立的汉朝为民众带来了短暂的安宁,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在秦朝灭亡后,楚国与汉国争夺天下霸权的历史事件。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

楚汉之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秦朝的统一。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
实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法令和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和汉国成为了最有力量和影响力的对手。

楚国
由项羽领导,汉国由刘邦领导,两人都是秦朝末年的义军领袖,他
们联合起来反对秦朝。

楚汉之争的战争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刘邦在巨鹿之战中被
项羽打败,被迫退守荥阳。

但随后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大败项羽,逼
迫项羽自焚身亡。

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皇帝。

楚汉之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刘邦建
立的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朝的统一,为中国历
史上的分裂局面埋下了伏笔。

最后,楚汉之争也为后来的政治格局
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

总的来说,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楚汉之争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及历史对当代的影响。

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楚汉战争,或称楚汉相争、楚汉春秋,是秦末农民战争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

时间一般认定为前206年-前202年,秦朝灭亡之后开始,一直到项羽于乌江边自刎结束。

背景秦二世元年(壬辰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很快就触发了全国的反对秦统治的一系列起义,如周文率军攻打至戏水附近、赵国重建、韩广重建燕国等。

不久,吴广被杀,陈胜也兵败于荥阳,最后陈胜被部下斩首。

其后项梁以重建楚国为口号,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

同时沛县的刘邦也因为犯法,率军发动起义,投奔项梁。

秦二世二年(癸巳年)(前208年),项梁率军击破李由,连破秦军下。

项梁骄傲轻敌,宋义谏,但项梁不听,导致定陶之战的失败,项梁战死。

不久,章邯率军北攻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

楚怀王见项梁兵败,吓得由盱眙迁都到彭城。

赵国屡屡求救,于是楚怀王派遣宋义、项羽和范增率军北上救赵,同时派刘邦进攻关中。

秦二世三年(甲午年)(前207年),项羽兵变杀死宋义,率军破釜沉舟,与秦军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先派龙且截断敌军粮道,再亲率楚军作战,结果楚军九战九胜,俘秦主将王离,杀秦副将苏角。

同时,刘邦领军向西攻击,先攻昌邑,在彭越协助下仍然攻击失败。

不久,郦食其投奔刘邦,建议他去攻击陈留以夺取粮草,攻击成功。

刘邦率军在中原战斗时,项羽正在追击章邯,章邯当时粮食已缺,派别将司马欣往求粮,被拒绝后陈余又送信来,使得章邯犹豫不决。

不久,项羽攻克三户津,截断章邯退路,章邯率军于漳水南岸战项羽,大败。

章邯再战于污水,又败,章邯被困,被逼率秦军二十万投降。

不久项羽在进攻关中时,项羽袭杀二十万秦兵,使得关中人民痛恨项羽、章邯等人。

张良建议刘邦应该避实击虚,越过重兵把守的重镇,攻击防御虚弱的地方。

结果刘邦一路获胜,击败杨熊夺取白马,再降南阳,占领武关,在蓝田再破秦军,逼近咸阳,赵高派人偷偷与刘邦商议平分关中被拒绝。

同时,二世三年八月,赵高杀害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秦王,但子婴九月即谋杀了赵高。

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

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

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
楚汉之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约四年,最终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

在秦朝灭亡之后,政府部门已经瘫痪,关中地区一片混乱。

很多世家大族争相掠夺老百姓的金银珠宝。

然而,宣曲任氏却选择从各地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并储存于家中挖的地窖中。

在楚汉之争爆发后,关中成为了战争的首要战场,男子几乎全部被发配到前线。

公元前205年,由于土地无人耕种,关中发生大面积饥荒,米价上涨到1万钱1斛,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

当时汉王刘邦占据关中,萧何命令老百姓迁居到巴蜀、汉中躲避饥荒。

此时,宣曲任氏开始高价贩卖储存的粮食,许多世家大族争抢拿着金银珠宝去换粮食。

最后,这些金银珠宝全部落入了宣曲任氏之手。

这场战争的历史故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投机取巧的风险和必要性。

同时,它也展示了在困难时期,如任氏一样具有前瞻性和策略性的行为的重要性。

楚汉争霸是怎么回事

楚汉争霸是怎么回事

[键入文字]
楚汉争霸是怎么回事
项羽刘邦
在将秦朝灭亡以后,由于项羽的力量最强,所以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项羽给这些义军首领各自安排了领地,然后就让他们到自己的领地那里去。

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地区,因为这里的道路非常险峻,想要造反不是那么容易,所以项羽才做出这样的安排。

因为这里地处关中,刘邦也被人们称作汉王。

但是同时被分封在这里的,还有秦朝的三个降将,这就限制了刘邦的军队,让他不能轻易起事。

对项羽这样的安排,刘邦感到非常不满意,想要和项羽开战。

但是经过萧何他们的劝说,发现现在和项羽打仗的话,根本毫无胜算,无异于以卵击石。

应该养精蓄锐,等到有实力的时候,再和项羽一决胜负。

所以刘邦就压下了心中的不满,到他的封地汉中去了。

其实对于项羽分封感到不满的,并不只是刘邦,其他人也感到很难接受。

于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齐国和赵国就开始出兵和项羽打.仗了。

刘邦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重用后来的开国功臣韩信,封他为大将军,并且采纳了他的建议,出兵东进。

这样一来,利用将士们想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使军队变得更加英勇。

加上这个时候项羽刚刚杀了他们曾经推举出来的义帝,于是刘邦就以为义帝发丧为借口,向那三个秦朝的降将发动进攻,开始踏上和项羽争霸天下的路程。

公元前206 年5 月,刘邦任命萧何做自己的丞相,负责为他将后方的大本营管理好,而他自己就与韩信一起率领着大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没过多久就将整个关中占领下来。

就这样,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秦灭到楚汉争霸时期的资料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位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9月项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反秦,刘邦,六国遗族等响应起义
公元前208年2月吴广陈胜相继灭亡(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陈胜死于公元前209年12月),项梁领导的起义军接起反秦大旗
公元前208年项梁召集各路诸侯召开军事会议,会议总结了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自立为王。

范增提出尊楚王后人为名义领导的意见被采纳。

公元前208年6月熊心被项梁拥立为王仍号“楚怀王”。

公元前208年项梁战死。

公元前207年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未将,又令刘邦西向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

西元前207年,项羽杀宋义领兵救赵。

在巨鹿以6万大破秦军2大主力(章邯军团,长城军团),秦将章邯率兵投降,项羽坑杀秦军20万。

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赵高杀胡亥立子婴为帝,子婴降皇帝位号秦王,10月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在项羽鸿门宴请刘邦。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18王(刘邦:沛公,汉中王。

章邯:秦降将,雍王
司马欣:秦降将,塞王。

董翳:秦降将,翟王。

魏豹:魏王。

申阳:张耳部将
韩成:韩王,韩王。

司马昂:赵将,殷王。

赵歇:赵王,代王。

张耳:赵相,常山王
英布(黥布),项羽部将,九江王。

吴芮:楚将,衡山王。

共敖,楚柱国,临江王
韩广,燕将,辽东王。

臧荼,燕将,燕王。

田巿,齐王,胶东王。

田安,项羽部将,济北王
田都,齐将,齐王)
说明一下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赵高杀胡亥立子婴为帝,子婴降皇帝位号秦王,10月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的时间,史学界公认为是汉高祖元年十月。

因秦汉(初)人使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故不少学者把高祖元年全归于夏历乙未年,进而把夏历乙未年等同于公元前206年,结果得出一个错误结论,认为秦亡于公元前206年。

经过查证,发现这一月份实应相当于夏历甲午年十月即公元前207年11月。

)所以我说是公元前206年。

但是会跟我后面讲到的田荣起兵反楚时间会有矛盾,所以我说明时间有矛盾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206年3月田荣使人将兵帮助陈馀,令在赵地造反,而田荣发兵攻打田都,田都战败逃奔楚国。

陈馀遂联合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

陈馀迎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任部将夏说为相守代国,自己亲自辅佐赵王。

公元前206年4月刘邦乘项羽攻打齐、赵之机,击败章邯、董翳、司马欣三王,夺占关中。

公元前206年5月田荣灭三齐统一齐国,自立为齐王。


元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逃至平原县,被平原人杀死。

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

三月,田假被田荣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

田横收复失地,立荣子田广为王。

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趁齐、楚军胶着于城阳,在洛阳集魏王,塞王,翟王,代王,殷王,五诸侯王兵56万攻下楚国都城彭城。

项羽闻讯,留部将继续攻齐,自率精兵3万由鲁迅速南下,出胡陵占领萧县,切断联军退路,随后,由西向东反攻。

刘邦败退至荥阳,九江王英布反楚。

公元前205年5月刘邦驻军荥阳。

萧何又发关中老弱前往增援,汉军复振。

(楚汉进入对持阶段)
公元前204年项羽屡次侵夺甬道,汉军乏食,刘邦向项羽求和,请割荥阳以西为汉地,项羽不同意。

当时为项羽出谋划策的主要是亚父范增,陈平用计离间项、范君臣,项羽果然中计怀疑范增,范增怒而辞归,中道病死,项羽失去臂助。

公元前204五月,项羽首先拿下荥阳,刘邦仓皇逃至成皋。

再从成皋退回关中。

公元前204六月,项羽得知自己的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不得不派终公防守成皋,自己驰援后方。

公元前204刘邦则利用项羽千里回援的机会,分兵令韩信出兵开辟北方战场,自己从宛地北上,杀死终公,夺回了成皋。

公元前204年项羽听说刘邦夺回了成皋,立即又赶回荥阳。

这次项羽打的很猛攻城一个月又拿下荥阳.
公元前204年刘邦2失荥阳带领夏侯婴2人逃至韩信处,夺了韩信兵权。

(期间韩信已经灭了魏,代,赵3国)派大将领兵两万帮助彭越。

自己带大军杀奔荥阳。

公元前204年彭越趁项羽带兵西去,又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

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曹咎驻守城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

彭越带着他的队伍北上谷城。

公元前203年刘邦杀曹咎,败钟离昧复夺荥阳。

项羽带兵又战荥阳(这
时候项羽只有10万兵力)
公元前203年韩信接受燕国投降攻下齐地,写信给汉王刘邦,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公元前203年9月楚汉鸿沟议和。

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各路诸侯合围项羽于垓下,项羽逃至乌江自刎。

公元前201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西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