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覆盖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今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如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
本文将对这段历史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第一阶段:民主革命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阶段是民主革命。
这个时期覆盖了1911年至1949年之间。
这个时期一开始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并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但是,1912年开始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一系列政治腐败、经济滞涨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导致了一连串的政治不稳定、武装叛乱和民间抗议。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发动了北伐,试图推翻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持续了数年,最终在1949年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并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的第二个主要阶段是抗日战争。
从1931年日本侵华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军事压迫和人民灾难。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国际力量的帮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解放战争中国近代史的第三个主要阶段是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武装斗争。
从1946年开始,解放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通过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采用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游击战争和较少量的正规战争的战术,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战期间所受损失达到了最小化。
解放战争持续了四年,从1949年春季持续到10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中国近代史的第四个主要阶段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由邓小平发起的,目的是解决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
改革开放走向的方向是开放中国经济和深化中国社会改革。
1978年的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改革者推进了封闭的经济体系,同时,中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概括一、中国近代史1.清朝晚期政治腐败和列强侵略在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对外开放使得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的威胁。
19世纪末,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侵略战争,使得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随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国共内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27年,国共内战爆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国现代史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初期阶段,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农村集体化等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放经济领域,实行市场经济改革。
同时,中国也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此后,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如“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近代史概述

中国近代史概述
编者: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中学爱管闲事的好心人
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统治中国的政府:
(1)晚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1912---1949 先后经历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
4、中国近代史经历的两大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的几个阶段
(1)五四运动和中共创建时期:1919年------1924年反帝反封建
(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
(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国共对抗
(4)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局部抗战1937---1945 全面抗战国共合作抗日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政治较量1945---1946)(内战阶段1946--1949)国共对抗五个阶段中有(2)(3)(5)属于国内战争阶段
6、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2)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
(3)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史。
(简约概括版)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简约概括版)中国近代史大事记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
1888年,詹天佑转入中国铁路公司,从事与铁路修建有关的工作(津沽铁路)。
1890年,詹天佑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成功建造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滦州铁路大桥。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兴中会成立。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1914-1918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1915年,孙中山参加护国运动,反袁复辟。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4年5月,成立黄埔军校。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
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国近代史简要概括200字

中国近代史简要概括200字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段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17世纪开始,西方进步主义者通过贸易、军事行
动等方式对中国施加不断的压力,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
中国近代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受到西方外来势力的冲击,中外关系开始紊乱,各种失衡发展和分裂分子势力加剧,中国社会滑向动荡不安的状况,地方混乱时期出现。
二是从19世纪初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包括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抗清宣言、反政府运动、五四运动、七七事变等在内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在不断的抗争中不断激励出先进的思想,革命的思潮和社会的进步也日益鼓舞着中国人民,他们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启发,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近代思想,社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三是从1945年到今天,中国实现了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型,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显著提高。
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现
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得到了大步前行,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联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更大的认可。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灵
感和对策。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社会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展,从政治环境的进步到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正在向中国招手,中国也将在未来几年经历更加繁荣兴旺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概要(优秀版)

2、解放战争由防御、反攻、决战到最后胜利, 人民民主革命走向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3、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主要事件和问题:
1、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 2、全面内战爆发与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3、解放区战略反攻与土地改革 4、三大战役的胜利与七届二中全会 5、南京政府的覆灭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突出特点——国共合作 主要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主要事件和问题:
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4、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 5、国民革命的性质、特点、主要成果和失败的 经验教训
七个历史阶段之五
国共十年对峙
1927年8月——1937年7月
阶段特征: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深化。 2、中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是历史主流。 3、辛亥革命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 巨变。 4、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 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主要事件和问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949
约80年
约30年
两对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革命——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主革命—— 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
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
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主要事件与问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
P1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国现代史:1949-今2.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
P1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就往入村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3.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四个重要选择。
P2“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4.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落后和贫困的根源。
P12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5.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
P1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性质)。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6.近代中国落后和贫困的根源是?p12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7.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p12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
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8.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p30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
P17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掌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近代史概要

六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1840)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1901)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的标志(19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 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彻底胜利(1945)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束)的标志(1949)
七个历史阶段之七
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9月——1949年10月
阶段特征:
1、45年8月——46年6月,是民族战争向国内战
争过渡阶段,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 择 2、解放战争由防御、反攻、决战到最后胜利, 人民民主革命走向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3、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1919 五四运动
1949 约30年
1840
练一练
6、之所以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 A、五四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主张 B、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开始起了领导作用 C、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D、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反封建
三个统一政权
• 清朝后期 (1840—1912) •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
练一练
10、以下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个历史阶段
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形成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人民解放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福“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终归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革命党人和中国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