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四单元诗歌、小说与戏剧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案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案1、课前预习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在课前,老师布置学生自主预习:通过网络资源或者图书馆借阅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经典作品及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
最近,美国新出了一部超级火爆的奇幻片,名叫《博物馆奇妙夜3》,大家有没有看过?在这部影片里赖瑞和他的伙伴们将前往伦敦大英博物馆去拯救那块能够让所有古物集体复活的黄金牌。
而今天我也要带你们开启一段奇妙的博物馆之旅。
让我们的思维一起飞以新近播出的美国大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性,活跃课堂氛2分钟翔到欧洲,来到世界文学博物馆,共同领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无穷魅力。
本馆主要有五个展厅,分别收藏了19世纪以来不同时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名著,他们分别是:浪漫主义文学馆、现实主义文学馆、现代主义文学馆、苏联文学馆和亚非拉文学馆。
咱们的这次博物馆之旅,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和各自的特点,探究这些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中体会时代的变迁。
一:浪漫主义文学围。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世界文学博物馆的形式,将本课内容设计为五个展厅来开展新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8分钟教师:咱们先去第一个展厅看看。
浪漫主义文学馆中的作品主要盛行于哪一段历史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这里有三副画像,雪莱、海涅、雨果,他们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你能说出他们的作品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
教师:除了这些,浪漫主义还有很多杰出的作品,比如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以及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等,都是传世经典。
第一个展厅同学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掌握时间、成就等基础知识。
选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的内容和创作的手法上都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走进雪莱的《西风颂》感受一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四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和戏剧 课件(共20张PPT)

讨论:
蒸汽火车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卢梭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 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浪漫主义诗歌
1、时间: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中叶 2、背景:
①经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②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 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确立了资本主 义制度。
B.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失望后出现的
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开始显露
D.是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科全书 诗作风格: 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封建专制和现实 丑恶,塑造了一些“拜伦式英雄”。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4.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 《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来理 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
B.“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其名 言
C.马克思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D.其代表作是《西风颂》
2.“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
话出自: 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4、下列关于西方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 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出现 的
世
界
文
学 14至16世纪 人文主义文学
发 17世纪
古典主义文学
展 18世纪Leabharlann 启蒙文学历程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
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 代背景及影响。
领略浪漫主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件 (共38张PPT)

众心之心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 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 大地唤醒吧! 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一、浪漫主义文学
(三)文学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故居
《战争与和平》
小说气势磅礴地描写了 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 争场景.歌颂了俄国人民的 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 作品结构宏大,人物众多, 典型形象鲜活饱满.展现了 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 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 阴暗面,是一部具有史诗和 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
塞缪尔·贝克特
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 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 人物。
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 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 本人,贝克特回答说:
“我要是知道,早在戏 里说出来了。”
《等待戈多》剧照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质 为 在 命、 来 这 。戈一 了 种多种后莫与渺叫名其不人其是 们 们说可大妙剧就一 明是见 失 的中个 天得个的 所 憧说希 就救人希 望 憬:望 上了,望 的 中“吊” ”不, 明 耗戈, , ”如或 天 尽多“ “ 。说者。 了是他 要是直人自一要是一接类己个是不种理正的救来来物解是生星呢了,,,咱咱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
——高尔基(俄)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背景
19世纪中叶后,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风起云涌.
1848年
1871年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识记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及其代表作。
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贝克特等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贝克特的作品进行概括、比较、整理,从而得出各种文学特点的不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另外,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鉴赏作品和分析史料总结其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感悟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家,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的作品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难点: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作品的不同;理解《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四、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文学作品,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西方的诗歌、小说与戏剧这种相对乏味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老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我们最主要学习了一种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讲人文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讲了近代西方三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同学们,这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呢?它们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们的批判对象分别是谁?学生(答):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对象:文艺复兴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宗教改革批判的是教皇的权威、教会的特权,启蒙运动批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黑龙江省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缺答案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1.分析掌握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
2.掌握拜伦与雪莱在诗歌领域取得的成就及他们的写作特点;把握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
3.理解把握荒诞剧及其代表作《等待戈多》【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成就及其特点。
【难点】从文艺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自主学习与知识整合】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1、背景2、成就(1)拜伦思想倾向代表作(2)雪莱思想倾向代表作3、影响二、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小说1、巴尔扎克2、托尔斯泰三、20世纪中叶新兴的戏剧1、荒诞派戏剧产生的背景2、代表作【重点突破】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了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可从内容上、手法上等着手考虑。
第一,反对崇高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成就: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他将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其中包含九十多部小说,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件 (共34页)

②雪莱(英国) 代表作品:《西风颂》
诗作风格: 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 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
雪 莱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节选) 西风颂(节选) ①揭露批判丑恶的现实,具有民主精神和反叛精神; ②想象力丰富,抒发个人情感,富有感召力; 啊!…最受尊敬的朋友! 哦,狂野的西风,秋 ③局限:失于空幻。 之实体的气息!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 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 中和我相见! 现,万木萧疏,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 痕满面, 蔫黄……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 现实的惨酷。 哦,风啊,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 的墓边…那时候,逝者和 还会远吗? 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英国 德意志
法国
雨果
小说
小说 小说
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 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 3、杰出诗人: 传统的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 ①拜伦(英国) 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 却是个热情、勇敢、拒绝虚伪道德 代表作品: 信条的贵族青年,只是顺着“自然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的本性”行事。通过唐璜周游欧洲, •《唐璜》 描绘了西班牙贵族的腐败,奥斯曼 帝国后宫的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 --- 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英国贵族的庸俗等,展现了一个几 的百科全书 乎无所不包的欧洲生活画卷,批判 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 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俄国 英国 印度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死魂灵》
《双城记》 《大卫·科波菲尔》 《戈拉》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1799—1850) 在 ①巴尔扎克: 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 代表作品: 神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积累 《人间喜剧》被誉为 了广博的知识。一生创作 96部长、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小说总名 为《人间喜剧》, 深刻揭露并 谴责了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鞭 笞丑恶,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 美,并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 憧憬。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 遍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 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 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 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4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背景(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革命与改革的年代。
(2)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产生: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3.成就(1)表现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个性解放。
(2)揭露丑恶现象和憧憬美好未来,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求。
(3)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4)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5.评价:浪漫主义作品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问题的本质。
4.影响: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作: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母亲》(1)内容: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刻画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2)地位: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浪漫主义文学史料二《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②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姑娘不惜牺牲生命。
[解读](1)史料一出自诗歌《西风颂》,是19世纪前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①表达了诗人雪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反对封建主义,积极寻求理想的思想。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学案

三、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答:(1)、《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它描写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画。
(2)、其情节安排,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
四、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答:(1)、贝克特所表现的荒诞,这种哲学意义上的荒诞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类出于理性总是严肃地选择有意义的生活,而世界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怀疑这种意义,怀疑理性,但又无法放弃对意义的理性追求,于是构成永恒的冲突,特别是在现实生活危机重重的时代,这种荒诞感会比一般时期更为突出,“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2)、《等》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
反映了现代人面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失落,找不到出路的精神状态。
(3)、“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2、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3、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4、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是A、《唐璜》B、《人间戏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5、《西风颂》的作者是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6、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7、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A、《战争与和平》B、《欧也妮·葛朗台》C、《等待戈多》D、《人间喜剧》8、将俄国1805-1820年的历史过程记录下来的著名作品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9、“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话出自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10、下列对《人间喜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③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的罪恶④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11、下列对《战争与和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种种问题B、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C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D、注重体现鲜明的民族风格12、20世纪60年代欧美盛行的喜剧流派——荒诞派,其开山之作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问题答案1、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学习目标]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
2.背景:对欧洲来说,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3.内容4.特点: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判断正误浪漫主义文学就是表达人们的“浪漫”情怀。
(×)提示浪漫主义文学并非表达人们的“浪漫”情感,而是反映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强调抒发个人情感。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拜金主义泛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审视与批判。
2.内容3.特点: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判断正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提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是希望改造社会,并没有体现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母亲》。
3.地位: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1.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使人们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渲染人的精神创伤。
3.概况(1)兴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
(2)作品: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开山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和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的多元发展局面。
判断正误“荒诞派”戏剧其实不荒诞。
(√)提示人们在这种现代派戏剧前面之所以冠之以“荒诞”二字,主要是因为它的表现手法与传统戏剧不同,其实,这种表现手法正是当时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问题思考材料《等待戈多》思考上面这一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这一流派有何艺术特点?提示流派:《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归纳总结19世纪以来西方三大文学流派的不同点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反映了欧洲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
(2)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欧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复杂化和尖锐化而发展起来。
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19世纪末期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但人类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次世界大战、频繁的经济危机使人类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现代主义文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处于对资本主义文明失望、苦闷和迷惘的精神危机中,荒诞派以荒诞的主题把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描绘成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5)亚非拉文学: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亚非拉文学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反殖民压迫思想。
针对练(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
到19世纪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D.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答案 B解析材料“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到19世纪30年代前后……则注重……”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故B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如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拜伦应用1材料反映出拜伦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材料二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应用2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它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在艺术手法方面,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并喜欢使用隐晦难懂的象征性语言。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应用根据材料,分析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提示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1.(2018·德州高二期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
”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作品产生的背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等待戈多》答案 A解析据材料“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背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错误;《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2.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这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法国代表作品。
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B.《百年孤独》《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D.《唐璜》《等待戈多》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偏重主观、表现”“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可知是指浪漫主义流派;“偏重客观、再现”“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唐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流派,《巴黎圣母院》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分别是法国雨果和英国拜伦的作品,《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因此选A项。
3.(2019·东莞高二检测)主张“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并用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描写和深刻批判,来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永世长存的怀疑和期望社会、人性的改良。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是()A.雨果B.贝克特C.雪莱D.巴尔扎克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主张可知,该创作精神具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雨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家,A项排除;贝克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家,排除B;雪莱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家,排除C;巴尔扎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家,故选D。
4.(2018·洛阳高二第二次联考)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
巴尔扎克也说自己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
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D解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巨著,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二者的创作方法并没有同一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文学作品的取材来源,故B 项错误;C项是现实主义的特征,不是二者共同点;材料中两人的作品都有镜子的作用,故两人的文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D项正确。
5.该部著作以对新的革命现实的真实描写,以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概括,以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新的创作方法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该部著作”应当是()A.《等待戈多》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母亲》D.《安娜·卡列尼娜》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雄人物形象”“无产阶级文学”可知,该文学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学。
故本题选C项。
6.(2018·银川一中模考)“《等待戈多》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虽有一些好评,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后竟被称为‘经典之作’;该剧最初在伦敦演出时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乱,只有少数人加以赞扬;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上演时,被认为是奇怪的来路不明的戏剧,只演了59场就停演了。
”《等待戈多》当时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是()A.作者在当时不出名B.内容注重批判社会C.与传统风格相背离D.缺少故事发生背景答案 C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贝克特以反传统方式创作出《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的开山之作。
但由于其创作风格与传统文学形式相背离,因此在问世之初并不为世人所普遍理解和重视,故C项正确。
课时训练题组1浪漫主义文学1.(2018·泰州检测)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人性解放的渴望答案 A解析题干中的“忧郁”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这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弱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体现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自我意识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答案 C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拜伦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故应选C项。
3.“我们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听到了无处不在而又隐匿不见的布谷鸟的叫声;在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中,听到了大海的怒涛,西风的呼啸,云雀欢乐的鸣叫,夜莺幽怨的啼鸣,大地上永远不死的蛐蛐和蝈蝈的啾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