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概述》课件

《中国近代史概述》课件

第二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的背景
辛亥革命前清朝的政治、经济 和社会状况。
辛亥革命爆发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爆发过程及其对中国 社会的深远影响。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后续政治 和社会变革。
第三章:旧中国的社会变革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女性解放运动与共产主义思潮传入
第五章: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1 新中国的建立和核
心领导人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毛 泽东等核心领导人的特 点。
2 社会主义建设和文
化大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展。
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 容和特点,以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结
近代中国的历程和特点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程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
旧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潮的传统与发展。
军阀混战和民族统一运动
军阀混战和中国民族统一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进展。
第四章: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1第二次Fra bibliotek共合作的发起和背景
国共合作的原因和背景,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2
抗战期间的国共关系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和演变。
3
国共内战的爆发和结束
国共内战的主要战役和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中国近代史概述》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中国近代史概述》PPT课件!通过本次演示,我们将带您回顾中 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章:近代启蒙运动
1
导论
近代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入与影响。
近代启蒙思想的传入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覆盖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今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如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

本文将对这段历史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第一阶段:民主革命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阶段是民主革命。

这个时期覆盖了1911年至1949年之间。

这个时期一开始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并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但是,1912年开始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一系列政治腐败、经济滞涨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导致了一连串的政治不稳定、武装叛乱和民间抗议。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发动了北伐,试图推翻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持续了数年,最终在1949年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并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的第二个主要阶段是抗日战争。

从1931年日本侵华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军事压迫和人民灾难。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国际力量的帮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解放战争中国近代史的第三个主要阶段是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武装斗争。

从1946年开始,解放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通过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采用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游击战争和较少量的正规战争的战术,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战期间所受损失达到了最小化。

解放战争持续了四年,从1949年春季持续到10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中国近代史的第四个主要阶段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由邓小平发起的,目的是解决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

改革开放走向的方向是开放中国经济和深化中国社会改革。

1978年的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改革者推进了封闭的经济体系,同时,中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

中国近代史概述(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概述(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概述(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两大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更主);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大时代课题:救亡图存(特别是甲午战后)⏹两大革命任务:民族革命--反侵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革命--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个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晚清时代(1840--1911);民国时代(1912--1949)⏹三个主要政府:晚清政府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北洋军阀政府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两条基本线索屈辱史: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五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一、单元主题解读1、时间:19世纪中叶(4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2、线索:进入近代以后,清王朝所面临的内外危机以及为了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自强之策3、危机表现:内忧外患(1)外部危机:两次鸦片战争(2)内部危机:太平天国运动4、危机应对:(1)农民阶级的救国探索:太平天国运动(2)地主阶级的王朝自救:洋务运动5、应对影响: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是现代化开端:即中国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开始。

二、单元知识联系:1、纵向:上接第三分册第六单元“明朝兴亡与清前期盛世”,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艰难、曲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外国的侵略)。

2、横向:同一时期的世界: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美国的崛起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摘要:一、引言二、中国近代史概述1.历史时期划分2.重要历史事件三、读书报告内容1.阅读感受2.历史事件分析3.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四、结论正文:【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描绘了中国从1840 年到1949 年这一历史时期的著作,它详细记录了这一百多年间中国的历史变迁,为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将结合这部著作,编写一篇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概述】1.历史时期划分中国近代史通常被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40 年到1911 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第二个时期是从1911 年到1945 年,这一时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期;第三个时期是从1945 年到1949 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阶段,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初期。

2.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些事件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书报告内容】1.阅读感受阅读《中国近代史》,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艰辛,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2.历史事件分析在《中国近代史》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现实生活的启示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各种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论】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让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著作。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概括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概括

中国近代史纲要每章概括摘要: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政治体制与王朝更迭2.经济发展与地域差异3.社会矛盾与潜在危机二、鸦片战争与近代化的开端1.战争背景与原因2.战争过程与影响3.近代化的初步尝试三、太平天国运动1.运动的起因与目标2.战争过程与势力扩张3.运动失败的原因与影响四、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与国际局势2.战争过程与领土割让3.战争后的国内政治变革五、洋务运动1.运动的起因与目标2.运动的主要举措与成果3.运动的历史评价六、戊戌变法1.变法的背景与过程2.变法的内容与目标3.变法的失败原因与历史影响七、辛亥革命1.革命思想的兴起与发展2.革命过程与成果3.革命后的政治动荡与历史影响八、民国的成立与北洋政府时期1.民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区划2.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内政治状况3.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九、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运动的起因与过程2.运动的影响与历史意义3.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十、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国共合作的基础与过程2.抗日战争的背景与战况3.战争胜利后的国内政治格局十一、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战争背景与战略部署2.战争过程与结果3.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十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改革开放的背景与举措2.经济体制改革与成果3.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正文: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清朝的政治体制为封建君主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

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和腐败问题,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总体上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

在国内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鸦片战争爆发。

二、鸦片战争与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的。

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战争结束后,一些有远见的士人开始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推动国家近代化。

然而,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一、何谓中国近代史?1.基本概念一部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中国倍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不息、也是中国人民抗争不息、探索不止,探索不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命胜利的历史。

关键词: 侵略、抗争、探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多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多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地主阶级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反动势力 “人民大众”: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3.近代中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彻底反侵略(后可以表述为反帝)反封和实现国家近代化)反封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4.基本结论: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基本线索—— 三条线(脉络)(1)屈辱史—— 列强侵略(英、法、美、俄、日、德等)经济 政治(军事) 思想文化 侵略 侵略 侵略(2)抗争史—— 彻底的反侵略反封,重获民族独立。

(3)探索史—— 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强兵的近代化之路。

向西方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 政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1)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3)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甲午中日战争) 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民族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近代社会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三、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阶段(分期):四、近代中国政权的沿革晚清政权(1840-1911年)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年) 南京国民党政权(1927-1949年)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五、基本概念:▲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 现:1949年——1952年
5、 完成改造:
表 现:1956年,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历史条件:(阶级、思想、组织、干部基础)
内 容:通过第一个党纲
辛亥革命
3、 黄金时期:
历史条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
实业救国潮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抵制日货运动
表 现:1914年——1919年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相关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4、 恢复发展:
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它告诉我们:反帝反封建斗争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走既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又要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香港和澳门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
1、 林则徐、魏源提出“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 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
建立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国防;开始近代外交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
划分标准:
⒈以社会性质划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今天

中国近代史讲解

中国近代史讲解

中国近代史讲解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辛丑条约(1840-1901)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走向了一个悲惨的时期。

18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造成了对社会的极大动荡,太平天国失败后,中国还遭到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此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国力,采取了改革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派遣留学生去欧洲、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884年至1895年,中国与法国的战争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第二阶段:戊戌维新至辛亥革命(1895-1911)戊戌维新期间,一批官场革新派推出一系列变革,包括设立新式的海陆军、新学堂以及新的行政机构。

然而,由于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戊戌维新最终失败。

此后,慈禧太后又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1905年,清政府发起了维新派的党人招考和立宪讨论,但都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终于在1911年爆发,袁世凯执政,随后曾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日本支持之机成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对其进行了背叛。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1911-1937)到了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掌权,开始了着重东北问题和统一中国的政策。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接着于1927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大规模革命行动基本失败,随后中国共产党脱离地下状态,开展进攻性的土地革命。

日本于1931年占领了中国东北,此后中日战争就开始了。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动荡而疆界分明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导致灾难性的国际和内部局势,但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革。

这段历籍也为我们的未来指明了需要避免的错误和对我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概述
编者: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中学爱管闲事的好心人
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统治中国的政府:
(1)晚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1912---1949 先后经历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

4、中国近代史经历的两大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的几个阶段
(1)五四运动和中共创建时期:1919年------1924年反帝反封建
(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
(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国共对抗
(4)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局部抗战1937---1945 全面抗战国共合作抗日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政治较量1945---1946)(内战阶段1946--1949)国共对抗五个阶段中有(2)(3)(5)属于国内战争阶段
6、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2)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
(3)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