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教案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师生情》、语文园地一《词语盘点》和《句子练习》。
详细内容为:课文《师生情》讲述了一对师生之间关爱、帮助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师爱的伟大;语文园地一中的《词语盘点》和《句子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师爱的伟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师生情》的学习,词语和句子的巩固。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爱的伟大,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师生情。
3. 巩固练习:通过PPT展示词语盘点和句子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感受师爱的伟大,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师生情》2. 生字词:关爱、帮助、感激、教育、尊敬等。
3. 重点句子: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老师”的作文。
2. 答案要求:要求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词语,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了解自己的老师,发现他们的优点,学会尊敬和关爱他人。
《师生情》的教案设计

《师生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七单元《师生情》。
详细内容为课文《师生情》的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学习描述师生情深的词句及文章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师生情深的情感。
2.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会用词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师生情》第一至三自然段的理解与分析,描述师生情深的词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并表达出对师生情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词句解析、课后作业等。
2. 黑板:板书设计、例题讲解等。
3.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课堂笔记、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师生情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分析,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写一段关于师生情的描述。
5.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师生情》2. 重点词句: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谆谆教诲、无私奉献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表达技巧:对比、排比、设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关于师生情的作文。
2. 答案要求: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表达技巧,描述自己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师生情的文章、书籍,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加深对师生情的理解。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好老师”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描述师生情深的词句及文章结构的学习。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4.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与答案要求。
5.2《珍惜师生情谊》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师生情谊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认同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这一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感。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维护和珍惜师生情谊的意识。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师生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工作和付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师生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责任意识:5.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如尊重老师、认真学习、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6.让学生意识到维护良好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责任,学会主动沟通、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让学生理解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并能在实际交往中践行。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是对自己成长的关注,能够正确对待,不骄不躁,虚心接受批评并积极改进。
3.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其独特之处,都值得尊重,学会接纳和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难点:4.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学生在理论上理解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相对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受到自身情绪、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始终如一地做到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
5.理解老师批评的良苦用心并正确对待:有些学生可能对老师的批评存在抵触情绪,难以理解批评背后的关心和期望,需要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6.接纳和适应不同风格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风格的老师教学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可能会因为习惯了某种教学方式而对其他风格的老师产生不适应,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不适应,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5.2《珍惜师生情谊》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教师的职业。
2.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认同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师生关系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健康的心理。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风格的老师,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1.明确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2.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做到言行得体,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学会与老师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难点:1.掌握正确与老师交往的方法,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2.学会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进师生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讲述程门立雪的故事。
北宋杨时,在 40 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2.提问引导: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珍惜师生情谊。
(二)讲授新课1.教学相长的内涵(1)展示问题:从小到大,你的老师有哪些共同语录?(展示 PPT 中的相关内容)整个年级就你们班说话声音最大。
我在上面说你在下面说,要不然你上来说。
你们讲吧,讲完了我再讲。
讲啊,怎么不讲了?不是挺会讲的吗!明天叫你妈来一趟学校。
没人举手是吧?那我点名了!我再讲最后一题,最多三分钟。
师生情教案教学设计

师生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师生情的内涵,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习的情感态度。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师生情的内涵,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教学难点:学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享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引出师生情的话题。
2.新课讲解(1)讲解师生情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明白师生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2)分享一些典型的师生情案例,让学生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师生情?师生情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讨论师生情的表现和原因。
(2)小组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写作环节(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我眼中的师生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作文评析: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评析,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师生情。
5.互动环节(1)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师生情的读后感。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师生情的读后感。
2.深入了解师生情,为老师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师生情的内涵,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体验师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情感。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师生情的内涵。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学校里,我们会对某些老师产生特别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2 珍惜师生情谊 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2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5.2 珍惜师生情谊1.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尊重师长;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师生交往的场景,分析老师扮演的角色,思考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与老师建立理想而美好的交往状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学情分析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生活中,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因,学生一方面具有向师性,一方面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困境: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对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恋旧”情绪,刚刚离开朝夕相伴的小学老师,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新老师,难免感到陌生,不敢与老师亲近;心智尚不成熟,不能理性对待老师的工作等。
了解教师,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2)教学难点: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5.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感受师生交往的美好状态,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携手共进。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教案设计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生情》单元,主要章节为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敬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会师生情谊;学会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2. 使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懂得感恩。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师生情谊,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师工作照片、师生互动照片、录音机等。
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感恩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教师工作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老师每天都要做哪些工作吗?2. 新课内容: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
通过PPT展示师生互动照片,引导学生体会师生情谊。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制作感恩卡片、写感谢信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并进行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师生情》2. 主要内容: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尊敬老师感受师生情谊,懂得感恩学会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写一封感谢信给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老师的工作,主动帮助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同时,开展以“尊敬老师,感恩有你”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师生情的理解。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珍惜师生情谊教案》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特别珍贵的师生情谊呀。
想想看,从咱们第一天背着小书包踏入校园,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他们教我们知识,那耐心劲儿,就好像我们是最珍贵的宝贝。
记得我小时候,有个老师特别有意思。
有一次我犯错了,正低着头等着挨批呢,结果老师却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哎呀,你这个小调皮,下次可别这样啦!”那一瞬间,我心里的紧张一下子就没啦,还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正。
还有啊,每次考试前老师都会给我们加油打气,告诉我们“你们是最棒的”,让我们充满信心地去战斗。
要是考得不好,老师也不会一味地责怪,而是帮我们分析问题,鼓励我们下次努力。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老师就像是我们的引路人,带着我们一步步向前走。
他们会为我们的进步开心,也会为我们的挫折担心。
他们会在我们迷茫时给我们指明方向,会在我们失落时给我们温暖的拥抱。
师生之间的情谊呀,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那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慢慢积累的。
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的时光,有欢笑,有泪水,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回忆。
所以呀,同学们,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份情谊。
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别让老师的心血白费。
平时多和老师交流交流,哪怕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老师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就像歌里唱的:“那些日子不再有。
”等我们长大了,离开了校园,再回想起和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珍惜师生情谊,就是珍惜我们成长路上的温暖和陪伴。
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情谊放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好好珍藏起来吧!好啦,同学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哟!嘻嘻!这就是我关于珍惜师生情谊的一点小感悟啦,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共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文《师生情》第二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第二段(即第2—3自然段)内容;(易、郑
两位同学能准确阅读,其余同学理解内容。)
会用“„„首先„„然后„„最后„„”说、写一句话。(易、郑
两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说、写,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中感知课文,在说、写中培养表达和书写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体会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塑造尊重老师的
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二段内容,体会感情;会用“„„首先„„然后„„最
后„„”说、写一句话。
【授课班级】
聋六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3课《师生情》的生字、词,请看老师的
手语书写字、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拿出草稿本书写。)
1.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
2.师生齐点评。
3.生阅读字、词。
(二)新授课文
师:三位女同学急匆匆地向医院走去,她们在路上想到了什么?这
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同时板书:13 师生情)
(生齐读课题两次)
师:(呈现课文内容)请郑同学阅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想一想全
班同学的“心意”是什么?
生:„„
师:同学们各有答案,带着你们的回答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
师: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放学了,三位女同学干了什么?
生:„„ (圈出动词)
师: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生:„„
师:在路上,她们想了什么?
生:„„ (用“_____”划出句子)
师: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说明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生:„„
师:马上就要见到王老师了,她们商量着要告诉老师什么?
生:首先„„然后„„最后„„
师:三位女同学商量见到王老师要做_____件事,首先告诉________,
希望王老师安心养病;然后转达________;最后将全班同学凑起来的鸡
蛋送给王老师,希望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说出横线需要填写的内容。)
师:三位女同学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都表达出对王老师的
心意。是什么“心意”?
生:„„
师:同学们对老师的想念、爱戴、尊重和祝愿。请同学们带着对王
老师的想念、爱戴、尊重和祝愿之情阅读第三自然段。
(三)说、写句子
师:三位女同学商量着见到王老师要做三件事情,首先告诉班里的
情况,再转达全班同学的心意,最后才说出同学的祝福。三件事情的完
成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文例句)
生:„„
师:请同学们用“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句子。
生:„„
(师指导易、郑两位同学表达)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表达的句子写下来。
(生书写,师指导易、郑两位同学书写,其余同学相互检查,师再
检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段,知道王老师生病了,同学们都很想
念、爱戴、尊重王老师,对王老师也有满满的祝愿。学会了用“首先„„
然后„„最后„„”说、写句子。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第3题。
2.预习第三段(即第4自然段),想一想,三位女同学看到王老师了
吗?
【板书设计】
13 师生情
三位女同学去看望王老师。
三位 背书包 打雨伞 提鸡蛋 急匆匆地走 想看到(想念、爱戴)
女同学 回想:和蔼可亲 日夜操劳 过度劳累 (好)
商量:首先„„然后„„最后„„ (尊重、爱戴)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