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精选文档
某院2017—2018年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调查及用药合理性评价

中国乡村医药·药物与临床·某院2017—2018年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调查及用药合理性评价吴积升 阮璐雅 苏银法 杨秀斐 林宝丽 祝尔乐 林冬冬替加环素是一种新的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
随着近几年替加环素在临床广泛使用,出现超说明书应用甚至滥用等现象,导致肠杆菌科细菌替加环素耐药的报道逐年增多[1]。
国家卫健委于2017—2019年提出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遏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现回顾某院替加环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利用医院逸曜合理用药管理系统2.0版回顾性调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使用替加环素的出院病历250份,使用嘉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相关资料。
1.2 方法 采用Excel电子表格,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科室、病原菌、感染相关诊断、用法用量、疗程、用药前后感染指标等信息。
以《替加环素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为评价标准[2]对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
2 结果2.1 患者基本情况 250例患者中,男174例,女76例;年龄16~96岁,平均68岁,60岁以上189例(75.6%)。
分布在血液科118例(47.2%),重症监护病房75例(30.0%),化疗科16例(6.4%),呼吸内科8例(3.2%),其他33例(13.2%)。
2.2 临床应用情况 5例在住院期间有两个替加环素使用疗程,故总数为255例次。
给药剂量:100mg,每12小时1次157例次(61.6%);首剂100mg,维持50mg,每12小时1次96例次(37.6%);100mg和50mg更换变化,均每12小时1次2例次(0.8%)。
用药疗程:<7天107例次(42.0%),基金项目: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R20190026)作者单位:325000 浙江温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吴积升、苏银法、杨秀斐、林宝丽、祝尔乐、林冬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阮璐雅)通信作者:吴积升,7~14天98例次(38.4%),>14天50例次(19.6%)。
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治疗HAP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53 (21.8) 130 (53.5)
114 (46.9) 66 (27.2) 43 (17.7) 200 (82.3)
138 (29.6) 250 (54.6)
198 (43.2) 152 (33.0)
67 (25.0) 145 (54.1)
112 (41.8) 85 (31.7) 54 (20.0) 214 (80.0)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医院获得
性肺炎(HAP)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Freire AT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0;68: 140–151
HAP是常见院内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据调查HAP的病死率 达33%-50%。起始治疗延迟可增加死亡率,反之,起始充分治疗可使死
疗效不佳,治愈率仅达27.3%、57.1%、20.0%和25.0%,以下因素可能
与此相关 ─ 替加环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低
─ 替加环素在肺上皮细胞的组织浓度较低
正因为如此, FDA未批准替加环素用于HAP和VAP的治疗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HAP患者的临 床疗效对比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HAP患者的安 全性对比
0.880
Freire AT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0;68: 140–151
HAP患者对亚胺培南的耐受性更好
采用亚胺培南治疗,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例明显低于替加环素
P=0.028
Freire AT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0;68: 140–151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医学精品24页PPT

61、辍学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替加环素用药时机与方法(刘进)

Listeria Corynebacterium
Atypicals
- Legionella - Mycoplasma - Chlamidia - M. fortuitum
Enterobacteriaceae
(incl. ESBL, AmpC, MBL)
Acinetobacter
危重的医院获得性腹腔内感染
推荐的抗菌治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环丙沙星+甲硝唑 厄他培南或替加环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环丙沙星+甲硝唑 替加环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 哌拉西林+替加环素+氟喹诺酮类 亚胺培南或多利培南+替考拉宁+棘白菌素 哌拉西林+替加环素+棘白菌素
40版《热病》
• 推荐替加环素治疗以下感染性疾病 – 疾病:轻中度住院治疗的憩室炎,直肠周围脓肿,腹膜炎,四肢、非糖
尿病性蜂窝组炎的起始经验性治疗
–高度耐药菌:耐药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南非《替加环素合 理用药指南》
2011年欧洲专家对 IDSA 指南的评论 和补充
推荐替加环素治疗成人cSSSIs和cIAIs
2
A
2
A
2
A
2
A
4
B
4
B
见耐药菌推荐意见
见真菌推荐意见
Eckmann C et al. Eur J Med Res.2011;16:115-126.
腹腔内感染治疗指南
患者情况
CA, 胆道外, 稳定, 无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 胆道外, 稳定, 存在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 胆道外, 危重,无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胆道外, 危重,存在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 胆道,稳定, 无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胆道,稳定, 存在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胆道,危重, 无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CA,胆道,危重, 存在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稳定的医院获得性腹腔内感染
某院替加环素临床用药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临床研究•某院替加环素临床用药分析及合理性评价"陶玉茜,陈志高△(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江阴214400)[摘要]目的评价某院住院e者使用替加环素sr床疗效和用药合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收集该院2018年1—12月使用替加环素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药物治疗方案、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共70例,并对mr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打分%结果该院2018年使用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sef病原学送检率为100.00%,临床抗菌有效率为52.86%,用药合理率为60.00%,出现不良反应1例(1.43%)%结论替加环素在该院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基本合理,但应注意严格管理替加环素的使用,并控制其适应证、用药方案、用药监测和不良反应等,降低细菌耐药性,提高用药合理性%[关键词]替加环素;超说明书给药;合理用药分析;不良反应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1.03.023中图法分类号:R97&1文章编号:1009-5519(2021)03-0442-05文献标识码:B替加环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首个新型甘氨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因其D环9位侧链连接上了一个独特的取代基(9-叔丁 基甘氨酰氨),从而产生了空间位阻,克服了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核糖体保护和主动外排的机制,使其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增广了抗菌谱%1。
替加环素除对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其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甚至对高度耐药不易治疗的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都具有良好的活性,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药物。
FDA批准的替加环素的适应证有复杂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cSSSLs)、复杂的腹腔感染(CIAI)和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P),我国临床还用于包括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尿路感染外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的治疗⑵。
替加环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2
2
表皮葡球菌 s
0. 5
2
NA
0. 5
表皮葡球菌 r
0. 5 > 8 NA
4
肺炎链球菌 s 0. 06~ 0. 125 32
8
8
肺炎链球菌 i
0. 06 64
8
16
肺炎链球菌 r 0. 06~ 0. 125 64
8
16
化脓性链球菌
0. 06
4
0. 5 0. 25
粪肠球菌
0. 12~ 0. 25 128 15
替加环素对厌氧菌如脆弱类杆 菌、消化链 球菌、短 小棒状 杆菌可能比四环素有效, 对非典型的细菌同样有效。在体外实 验中替加环素对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大于亚安培南, 对亚 安培南抗性 的鲍氏不动 杆菌同样有 效 [ 6] 。另外, 含有 te t( M ) 耐药基因的 MR SA 会使替加环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升高 [ 8]。 3 抗菌 机制
环素的 患者清除 了治病微生 物, 万 古霉素和氨 曲南对照 组为 931 2% 。替 加环素对皮 肤软 组织 感染 等的 治愈 率 为 83. 3%
~ 100% ( 见表 3) 。 表 3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的治愈率 /%
病症 软组织感染
脓肿 溃疡 烫伤
替加环素 90. 8 87. 9 83. 3 100
# 648#
安 徽 医 药 AnhuiM ed ical and Pharmaceu tical Journal 2007 Ju;l 11( 7)
替加环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春亮, 王 华
(安徽省滁州市药品检验所,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 替加环素 ( tigecyc 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 床的新一 代的甘 氨酰四环素。由于结构改造使 得甘氨酰四环素的抗菌活性优 于四环素, 抗菌谱广, 对 G + 菌, G- 菌, 厌 氧菌都 有效, 特 别是 临床上的多重耐药菌, 如 M R SA, VRE等。临床实验证 明替加 环素对治疗复杂的腹 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替加环素; 抗 菌活性; 药物 代谢动 力学; 有效 性; 安全 性
替加环素应用思考

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替加环素应用思考
36/78
超适应证用药( 常规剂量)
医院取得性肺炎,HAP 研究结果有争议
,Freire等 随机双盲、Ⅲ期多中心研究,VAP TG 31例,亚胺培南36例 治愈率分别是: 47.9% 和70.1%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愈率66.7% 和
替加环素应用思考
20/78
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方案
替加环素应用思考
Souha S. Kanj, Mayo Clin Proc. • March ;86(3):250-259
21/78
年IDSA指南推荐
IDSA指南推荐替加环素 ——初始经验性治疗
疾病
轻-中度cIAI
给药时机 初始经验性治疗
替加 环素 给药 方案
充分手术和初始抗菌
25/78
年IDSA指南补充意见推荐
欧洲教授对IDSA 《诊疗和治疗成人及儿童复杂性腹腔感染指南》进行补充
IDSA指南推荐替加环素 ——目标性单药治疗
致病菌
• 多重耐药菌感染(MRSA、VRE、 产ESBL大肠埃希菌、产ESBL肺 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产碳 青霉烯菌种)
起始使用替加环素100mg,后 50mg,q12h治疗
替加环So素l应om用k思in考JS et al. Clin infect dis.:50(2):133-164
22/78
年UK指南推荐 —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轻-中度cIAI
UK指南推荐替加环素 ——经验性治疗
疾病
轻-中度cIAI
给药时机 经验性治疗
替加环素应用思考
39/78
替加环素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疗效观察

6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4 No.6·疗效评价·严重腹腔感染是指由致病生物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而引起患者腹腔感染的一种疾病,并合并有严重的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严重腹腔感染病情危急,常伴有一个或多个脏器的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1,2]。
由于抗菌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对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一般遵循“早期经验性治疗,阶梯治疗,联合治疗”三原则来选择抗生素药物。
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活性的静脉注射用抗生素,是甘氨酰四环素类中的首个药品,可用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革兰阴性/阳性病原体等的感染[3]。
本研究使用替加环素治疗6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由同一组医师收治的65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严重腹腔感染。
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47~68岁,平均(48.3±3.4)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的3项及以上:①体温≥38℃,持续超过1 h或中心温度低于36℃;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小于4×109/L或大于10×109/L;③呼吸频率≥30次/分或心率≥90次/分;④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⑤出现感染性休克;⑥血标本、痰标本或其他感染部位分泌物病原菌检测阳性。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替加环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的经验性治疗,同时努力找到患者腹部的感染灶,并进行积极的引流和冲洗。
替加环素以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患者,首剂100 mg,之后每隔12 h静脉滴注 5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7 d。
1.3观察指标观察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有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 一项3期、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
• 入选的cIAIs患者随机接受两种治疗方案:替加环素(首次给药100mg,
随后50mg q12h IV)或亚胺培南(500mg q6h IV或根据患者体重和肌酐 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量) • • • •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主要终点为抗菌治疗结束后12-37天患者临床治愈率 研究次要终点为患者的细菌清除率 安全性评估即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cIAIs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对比
P值
0.021
男性,例(%)
体重(kg) CrCl (mL/min) APACHE II评分(分) 主要诊断,例(%) 复杂阑尾炎 复杂胆囊炎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因小肠穿孔导致的腹膜炎 因大肠穿孔导致的腹膜炎 胃溃疡穿孔
71 (69.6)
64.7 ± 11.1 108.8 ± 37.1 4.1 ± 2.7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混合感染所致cIAIs的 疗效对比
亚胺培南治疗混合感染所致 cIAIs的临床治愈率达89-100%(vs替加环77-79%)
临床治愈率
17/22
23/26
15/19
22/22
结果显示,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cIAIs的临床治愈率相差10%左右,而这种差异 在混合感染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达20%)
c-mITT人群=195;亚胺培南=98,替加环素=97
31例患者不符合评估标准 80例患者未检出基础分离株
CE人群=164;亚胺培南=87,替加环素=77
m-mITT人群=115;亚胺培 南=55,替加环素=60
64例患者未检出基础分离株或敏感菌株
ME人群=100;亚胺培南=48,替加环素=52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研究人群及患者分布
入选人群=203 随机ITT人群=203;亚胺培南=104,替加环素=99
4例患者未接受受试药物治疗
mITT人群=199;亚胺培南=102,替加环素=97
4例患者不符合疾病最低标准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cIAIs的疗效对比
亚胺培南治疗cIAIs的临床治愈率达90-98%(vs替加环素80-87%)
临床治愈率
78/97 88/98
67/77 83/87
49/60 50/55
45/52 47/48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相关人群的定义
术语 意向治疗(ITT)人群 修正意向治疗(mITT)人群 临床修正意向治疗(c-mITT) 人群 微生物修正意向治疗(mmITT)人群 定义
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所有患者 至少接受过一种受试药物的ITT患者
符合最低疾病入选标准,临床证据显示有 cIAIs的mITT患者
至少检出1种基础分离株的mITT患者 接受足够剂量(至少治疗5天,给药剂量为计划给药剂量的80120%)受试药物治疗,研究期间未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给药 后12-37天进行治愈率评估的c-mITT患者 至少检出1种对受试药物敏感且出现微生物学应答基础分离株 的CE人群
65 (67.0)
63.2 ± 10.9 100.9 ± 37.5 5.1 ± 3.9
0.694
0.335 0.138
0.509 78 (76.5) 7 (6.9) 7 (6.9) 2 (2.0) 2 (2.0) 2 (2.0) 74 (76.3) 5 (5.2) 3 (3.1) 6 (6.2) 4 (4.1) 1 (1.0)
cIAIs
– 选择cIAIs的起始经验性抗菌药物,需考虑能覆盖 多重耐药(MDR)致病菌的药物 指南推荐亚胺培南治疗cIAIs
– 最新指南推荐单药(碳青霉烯类)或联合(三代头孢 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甲硝唑)治疗 cIAIs
• 替加环素是第一类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虽然国外已有研究对比了替加环素与 亚胺培南治疗cIAIs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目前国内尚缺乏此类临床数据 • 本研究旨在对比国内cIAIs患者采用替加环素或亚胺培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加环素与亚胺培南治疗复杂腹 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复杂腹腔感染(cIAIs)
复杂腹腔感染(cIAIs)是临床治疗的挑战 – cIAIs多为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重度感染患 者病死率高,且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较高,是 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
复杂胆管炎
创伤性腹膜炎 肝脓肿 胃穿孔
0 (0)
1 (1.0) 2 (2.0) 1 (1.0)
2 (2.1)
1 (1.0) 1 (1.0) 0 (0)
CrCl:肌酐清除率 APACHE:急性生理 学和长期健康状态评 分表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临床可评估(CE)人群
微生物学可评估(ME)人群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
研究结果
mITT患者人群分布特征
特征
年龄(岁)
亚胺培南(n=102)
46.8 ± 18.2
替加环素(n=97)
41.0 ± 16.7
亚胺培南与替加环素治疗单一病原体所致cIAIs 的疗效对比
亚胺培南治疗单一病原体所致 cIAIs的临床治愈率达93-96%(vs替加环84-91%)
临床治愈率
32/38
27/29
30/33
25/26
Zhangjing Chen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