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的治疗.ppt

合集下载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选择PPT课件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选择PPT课件

头孢他啶+ 左氧6天
8.4/81.5%/14.3
头孢他啶 +
甲硝唑2天
7.4/79.2%/18.4
7/13/2020
19
.
抗菌治疗延迟(>24h) APACHE II评分≥15 高龄 多脏器功能不全 白蛋白低 营养状况差 腹膜累及或弥漫性腹膜炎 清创或引流不佳 恶性肿瘤
腹腔感染
狭义
腹膜炎 腹腔脓肿
广义
❖肝脓肿 ❖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 ❖急性腹膜炎 ❖阑尾炎、腹腔脓肿等
7/13/2020
1
.
腹腔感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原则
1. 对致病菌敏感:应选择对致病菌有较强活性、细 菌耐药性较少的广谱抗菌药物
2. 组织浓度高:应选在肝、胆组织、胆汁和腹腔等 浓度高的抗菌药物
7/13/2020
10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病原菌
7/13/2020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粪肠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其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144-46
11
.
继发性腹膜炎
多由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引起 由上消化道疾病(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肝胆)引
Int J Gen Med. 2013 Dec 23;7:37-42.
5
.
胆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几乎都是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的是大肠埃希菌、 变形杆菌、肠杆菌属和非发酵菌
肠球菌感染率增加,感染不易控制,存在梗阻且反 复培养阳性时,应考虑为致病菌
厌氧菌不单独引起感染,与需氧菌共存,拟杆菌占 80~90% ,其中脆弱拟杆菌为主(70%~80%)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一例胰腺炎伴腹腔感染疑难病例讨论PPT案例分享PPT课件

一例胰腺炎伴腹腔感染疑难病例讨论PPT案例分享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思路
病情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
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中,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如初期诊断不及时、 治疗手段不够多样化等。
改进措施
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未来展望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多 学科协作,提高诊疗技术,为更 多疑难病例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 服务。
05
后续随访计划与患者教育
随访时间安排及内容设置
随访时间
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进行 一次随访。
02
注意事项
指导家属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提醒家属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就医 。
THANKS。
一例胰腺炎伴腹腔感染疑难病例 讨论案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4-03-24
目录
• 病例背景介绍 • 胰腺炎诊断与治疗分析 • 腹腔感染诊断与治疗分析 • 疑难病例讨论与经验总结 • 后续随访计划与患者教育
01
病例背景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
匿名
就诊医院
某三甲医院
职业
不详
性别

年龄
中年
病史及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改善情况
复查腹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胰腺形态是否恢复正常 、周围渗出或坏死等征象是否吸收。

医学复杂腹腔感染专题PPT培训课件

医学复杂腹腔感染专题PPT培训课件
– 非发酵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
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比例升高
Weigelt JA, et al. Cleveland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0 (suppl. 4): s29-37.
7
泰能®
2009年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 SMART中国研究,大肠杆菌位居G-菌第一
12
AmpC -
+++ + +/++
+++
泰能®
2002-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连续药物敏感性 监测结果
敏感率(%)
TZ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Qiwen Yang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10;36:507–512
泰能®
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感染类型
胆囊炎 远端小肠穿孔所致的感染 近端小肠感染 阑尾炎 脓肿 结肠来源导致腹腔感染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常见病原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脆弱类拟杆菌、梭菌属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拟杆菌属)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 绝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 更常见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等耐药菌株
泰能®
4
胆道 正常无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肠球菌
近端小肠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乳杆菌属 链球菌 类白喉菌 肠球菌
远端小肠 脆弱拟杆菌 梭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消化链球菌 肠球菌

腹腔感染PPT

腹腔感染PPT
高危因素 既往腹部手术史、复发性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 穿孔、消化道吻合口瘘、广谱抗生素应用(>72h)、胰 腺炎、全肠外营养、大面积烧伤、深静脉置管、脓毒症、 APACHE Ⅱ评分≥25分、糖尿病、肾衰、心脏疾病、免 疫抑制、多部位定植念珠菌
其他抗感染治疗
抗 MRSA
抗肠 球菌
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可用于治疗 MRSA所致IAI,对存在肾功能损害 风险的患者优先应用利奈唑胺。
降阶梯策略
替加环素
不推荐常规经验性治疗 耐药或其他抗生素效果不佳时,可以 选用含替加环素的联合治疗方性用


腹腔念珠菌感染 轻中度CA-IAI:氟康唑 重度CA-IAI、HA-IAI:棘白菌素
两性霉素B 仅在其他抗真菌药物不适用下应

IAI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同 时伴随原因不明的发热或血培养真菌阳性 等结果时,应尽早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严重度分级及预后评估
轻中度 APACHE Ⅱ评分10分 重度 合并脓毒症 重度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 合并急性胃肠损伤Ⅲ、Ⅳ级 (重度腹腔感染) APACHE Ⅱ评分及 SOFA评分 评估预后
诊断
诊断
怀疑腹腔感染的病人:CT、超声、实验室检 查以明确诊断。
WBC、PCT、CRP、穿刺液NEUT——感染进
01 02 03
脏器支持
脏器 支持
可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强调感染源控 制、应用抗生素、营养和脏器支持等综合治疗。
ARDS :潮气量6ml/h PEEP不超过15cmH2O 肝衰竭:48h内胆红素>34.2umol/L或转氨酶大于正常值2倍 IAI治疗失败危险因素
早期抗感染、避免肝毒性药物、尽早开通肠内营养、必要时人工肝

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9.7
26.7 12.3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95.6
96.6 60.0
24.8
37.1 14.4
环丙沙星
复方磺胺甲噁唑 磷5.9
16.4 19.4
头孢吡肟
39.5
11.3
呋喃妥因
48.8
32.7
2012年15家医院3031株肠杆菌属细菌耐药率(%)

对3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上升 对阿米卡星、两种酶抑制剂复方、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20%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
11.1
17.7
3.3
12.3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林
96.0
5.6 98.7
46.3
3.7 30.5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0.7
8.6 1.4
0.8
7.7 1.1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97.9
98.5 47.7 40.0
21.3
26.8 9.1 6.9

27.19 18.49 16.79 13.97 5.82 4.14 3.01 1.92 1.84 1.23 1.17 1.15 0.89
细菌
拉乌尔菌属 其他嗜血杆菌 多源菌属 志贺菌属 产碱杆菌 丛毛单胞菌 普罗威登菌属 罗尔斯顿菌属 奈瑟菌属 黄杆菌属 博特菌属
株数
121 102 97 81 50 40 37 26 21 16 15
2010
year
大肠、肺克感染治疗最关注
主要是:是否产ESBLs
2012年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
细菌

腹腔感染-PPT课件

腹腔感染-PPT课件
伴有消化道出血:有病死率67% 无病死率11%
年龄:<50岁病死率17% >50岁病死率45%
血培养:阳性病死率70% 阴性病死率12%
John CM.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04
腔内感染灶治疗失败的原因
初始干预延迟(>24 h) 病情严重(APACHEⅡ评分≥15分) 高龄 存在合并症及器官功能不全 低白蛋白水平 营养状况差 累及腹膜或弥漫性腹膜炎 无法充分清创或引流 恶性肿瘤
腹腔感染的分类(感染获得地点区分)
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感染发生于社区,如化脓性阑尾炎,结肠憩室穿孔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较少耐药 多为轻中度腹腔感染 如有脏器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的病人则归为重度腹腔感染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多为术后感染,如肠吻合口瘘并腹腔感染 可合并休克、脏器功能损害,多为重度腹腔感染 可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或条件致病菌,多为耐药菌。
病例
中期:全身严重感染
严重腹腔感染:消化道瘘(胆瘘)、腹膜后 脓肿、腹壁脓肿、伤口感染
菌血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ODS(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肝功能不全,
消化道出血)
反复多次寒战、发热,血象及C反应蛋白 较前明显回升,腹腔引流液明显增多
腹腔引流液、伤口分泌物培养:铜绿假 单胞菌及粪肠球菌;血培养(5次)提示: 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提示:铜绿假单 胞菌及鲍曼氏不动杆菌
腹膜炎
□不一定有感染
腹腔感染腹膜炎
腹膜炎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的分类(治疗方式区分)
单纯腹腔感染
□只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复杂腹腔感染(CIAI)
□手术清除感染源后仍需要抗感染治疗
持续状态的腹腔感染(SIAI)

腹腔感染PPT课件

腹腔感染PPT课件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定期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 症。
注意症状变化
若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反复或加 重,应及时就诊。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复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的检查和治疗。
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 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
环境。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低脂肪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进 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身体免
补液、抗休克
镇痛、解痉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要大量补液,以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血液循环,同时给予 抗休克治疗。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给予适当的镇 痛和解痉药物,以缓解疼痛和痉挛。
手术治疗
腹腔穿刺引流
对于腹腔内脓肿等感染,可以 通过腹腔穿刺引流的方法,将
脓液排出体外,减轻感染。
剖腹探查
对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可能需 要剖腹探查,直接观察腹腔内 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手术治疗 。
临床表现
症状
腹腔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腹痛常为持续性疼痛, 可随体位变化而加重或减轻。严重感染可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体征
腹腔感染的体征包括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严重感染可出 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等体征。

腹腔感染与急诊治疗

腹腔感染与急诊治疗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成功研发出针对腹腔感染的快 速诊断技术,缩短了确诊时间 。
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急诊治疗方 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并 发症发生率。
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新治疗 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腹 腔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提
问题一
部分患者对新型治疗方案的耐受性较差,出 现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急性胆囊炎或保守治疗无效 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 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口术等。
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早期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 等典型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应尽早 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不同类型和 严重程度的急性阑尾炎,可采取 不同的手术方法,如阑尾切除术
评估严重程度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指 标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腹 腔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累及 范围。
动态监测
对确诊患者,应密切监测 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 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抗感染药物选择及应用时机
经验性治疗
在明确病原体之前,根据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可能的感染源, 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
治疗。
、腹腔引流术等。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腹膜炎分类及相应急诊处理措施
01
原发性腹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
相应的急诊处理措施,如禁食、胃肠减压等。
02 03
继发性腹膜炎
由腹腔内器官穿孔、破裂等引起,需紧急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抗感染治 疗。对于不同类型的继发性腹膜炎,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修补穿 孔、切除病变器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膜炎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的定义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原发性腹膜炎 ➢ 继发性腹膜炎 ➢ 第三型腹膜炎
腹腔脓肿
➢ 膈下脓肿 ➢ 盆腔脓肿 ➢ 肠袢间脓肿
腹腔感染(IAI)中的新概念
第三型腹膜炎 复杂腹腔感染 严重腹腔感染 以感染获得地点划分
Ø 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Ø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Ø 清除感染源 Ø 清创坏死组织 Ø 引流
应用抗菌药物 营养与免疫调控
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
复苏与器官支持的目的
促进病人的直接恢复
➢ 大手术、创伤术后、感染源控制手术后
或暂时恢复,赢得病因治疗的机会
➢ 腹腔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 ➢ 有计划多次剖腹术
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
复苏可以很成功 脏器功能支持水平可能很高
腹腔感染的治疗
长沙市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1
提纲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腔感染的分类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 总结
2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膜腔或腹膜后有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导致了宿主的炎症 反应(Sepsis)= Intraabdominal sepsis
Mazuski JE,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7 Dec; 8(17): 2933-45.
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
Weigelt JA, et al. Cleveland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0 (suppl. 4): s29-37.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不同穿孔部位 不同类型腹膜炎 社区获得/院内获得 总体腹腔感染:ESKAPE KA 在院内获得IAI增加 总体腹腔感染:肠杆菌:ESBL+/ KPC;
%
三个肠杆菌科 三肠
年份
三个非发酵菌 三非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革兰阳性菌组成CHINET 2007-2016
三阳
腹腔耐药菌感染
Tangden, T. Ups J Med Sci, 2014.
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
胆道
正常无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肠球菌
近端小肠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乳杆菌属 链球菌 类白喉菌 肠球菌
远端小肠 脆弱拟杆菌 梭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消化链球菌 肠球菌
胃 链球菌 乳杆菌属
结肠 拟杆菌属 梭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消化链球菌 肠球菌 及许多其他菌
目的:达到最大的体内杀菌效果和最佳临床疗效,避免 耐药菌产生,即优化抗菌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经验性用药与目标性治疗
依据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及宿主的情况选择抗菌方案 在经验性用药前,取得细菌学资料,如腹腔脓液培养,血培
养 取得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抗菌药物
➢ 反应良好,不予更换 ➢ 无法控制感染时,更换用药除体外培养结果,还要结合病人特点
复杂腹腔感染(cIAI)
弥漫性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 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 胃十二指肠穿孔(24h未手术者) 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12h未手术者) 非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 腹腔脓肿和腹膜后脓肿 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 术后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 胰腺炎合并感染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复苏及器官功能支持 处理感染源
时间依赖性 T>MIC ×100%=%T>MIC
给药间隔
MIC
T>MIC
0
Time (hours)
AUC:药时曲线下面积;Cmax :高峰血药浓度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根据PK/PD的优化抗菌治疗
根据体外药敏试验,考虑细菌、感染部位、靶组织抗菌药PK 特性,制定最宜给药方案给药方案(给药剂量、间期、给药 方式、疗程)
抗生素
药代动力学
•ADME 给药方案
宿主
免疫力 植入物 肝肾功能 初始治疗 手术
宿主
细菌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 患者依从 性 耐受性 费用/效益 不良反应
临床转归
微生物学(原发疾病 及状态)
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以MIC为指导腹腔感染的精准治疗
Concentration
浓度依赖性
Cmax:MIC AUC:MIC
但作用有限 因为病因治疗(感染源控制)是决定性的
Ø 腹腔感染的感染源控制 Ø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IAI感染源控制原则
尽早介入的原则 损伤控制的原则 控制、去除感染源
➢பைடு நூலகம்引流、更换引流 ➢ 适度清创 ➢ 腹腔冲洗:再次剖腹或经原引流管 ➢ 确定性手术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目的
清除感染灶内细菌 减少复发的可能 尽快促进感染症状的消退 避免SSI
Hawser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9: 585–588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腹腔感染病原学( CHINET 2005-2016 )
阴盛阳衰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率变迁( CHINET 2005-2016 )
非发酵:鲍曼不动(CR) 是中国特色 真菌感染以白念为主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数据来自2009年SMART中国监测试验n=19703
3.60% 3.00% 3.90% 5.90%
8.90%
1.30%
3.50%
13.20%
8.60%
48.10%
大肠杆菌 产ESBL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克雷柏产酸菌 产气肠杆菌 其他
第三型腹膜炎
继发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48小时 后症状复发
特点:
Ø 医院获得性感染 Ø 多为耐药菌 Ø 可能为肠道菌群易位
复杂腹腔感染(cIAI)
单纯腹腔感染:病灶可完全切除,仅需预防性使用 抗菌药物
复杂腹腔感染:感染源经外科处理后,仍残留细菌 ,需使用抗感染药物
严重腹腔感染:伴有脓毒症、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 休克的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时机
临床怀疑腹腔感染
Ø 在明确感染发现前 Ø 在获得细菌学资料前
明确的腹腔感染
Ø B超或CT Ø 腹腔穿刺 Ø 手术 Ø 明确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紧随复苏之后,以避免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如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
在腹腔感染手术操作前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药效学
抗菌谱 PK/PD 杀菌剂/抑菌剂 PAE(Postantibiot ic Effects ) 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