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考前冲刺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归纳

高中化学考前冲刺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归纳

简介:本文将中学阶段最重要的课本出现的和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全部收录,本专题知识点为解无机框图题提供了关键的题眼,也为氧化还原型离子共存的判断提供了判断依据,对过量反应物再反应类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也有涉及,并对某些离子检验进行了高度归纳,对冲刺高考的学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1.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单质(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盐酸溶解铝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 +3H2↑(2)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2NaOH +2H2O=2NaAlO2 +3H2↑;离子方程式:2Al+2OH- +2H2O=2AlO2- +3H2↑要点1:1摩尔铝和足量的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数一定是3N A。

要点2:1摩尔铝和氧化剂反应,不能恰好反应,氧化剂不足量,铝失去的电子数以氧化剂为准。

要点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双线桥:2.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氧化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盐酸溶解氧化铝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 +3H2O 。

(2)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铝生成偏铝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2KOH=2KAlO2+H2O;离子方程式:Al2O3+2OH- =2AlO2- +H2O3.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氢氧化铝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 +3H2O(2)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钾溶液生成偏铝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Al(OH)3+ KOH=KAlO2+2H2O;离子方程式:Al(OH)3+OH- =AlO2- +2H2O+H2O Al(OH)3Al3+ +3OH-要点1:熟练书写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程式:H+ +AlO-2要点2:结合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程式,解释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一、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化学试题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其次次统一调研(阶段测试)联考化学试题命题学校:北镇中学(牛孝智、魏爱芳、史学强、牛宏)审题学校:临沂一中、莱芜一中、济南一中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0日(08:00—09:30)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Na—23 Cl—35.5 K—39 Fe—56第I卷(共42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每小题2分,7—16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亲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笔芯的原材料为铅,儿童使用铅笔是假如用嘴吮吸能够引起铅中毒B.“轻轨电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当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与导线的接触点上由于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当选用耐高温、能导电的物质,石墨恰好合适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含脂质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说明H2O2对人体无害2.下列表示物质结果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次氯酸电子式:B.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8 6C.CO2的比例模型:D.纯碱的化学式:Na2CO33.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共有几种()①(NH4)2CO3②Al2O3③Al2(SO4)3④Al ⑤NaHSO3⑥Al(OH)3A.3B.4C.5D.6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K+、Al3+、Cl-、SO42-B.存在较多的H+、SO42-、NO3-的溶液中:Fe3+、CH3COO-、Cl-C.c(OH-)/c(H+)=1012的溶液中:SO32-、NH4+、NO3-、Na+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K+、[Al(OH)4]-、HCO3-5.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NH3+HNO3NH4NO3D.3SiH4+4NH3Si 3N4+12H2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误将洁厕灵与消毒液混合:2H++Cl-+ClO-Cl2↑+H2OB.向100mL0.1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0.0125mol 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吸取二氧化硫:SO2+MnO4-+4H+SO42-+Mn2++2H2O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42-+Ba2++4OH-BaSO4↓+[Al(OH)4]-7.下列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②有单质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A.1个B.2个C.3个D.4个8.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五种阴离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 :137499]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6H 5CH 2OH 和C 6H 5OH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 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0分)[ID :137495]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1-a 7B .3a 4C .()61-a 7 D .()121-a 133.(0分)[ID :13747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 .7.8g 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 AC .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D .常温常压下,4.2gC 2H 4和C 9H 18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4.(0分)[ID :1374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与D ,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O 、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 .在SiO 2晶体中,1个Si 原子和2个O 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 ,所以HI 的沸点高于HFD .由IA 族和VIA 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5.(0分)[ID :13746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甲烷和乙烷B .乙烷和乙烯C .溴苯和硝基苯D .葡萄糖和果糖 6.(0分)[ID :137465]利用反应5NaCl +2CO 2+2H 2O通电5NaClO +C 2H 4O (环氧乙烷)可实现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 2。

无机化学酸碱 酸碱反应重点精华总结

无机化学酸碱 酸碱反应重点精华总结

(2)H2 PO + H2O HPO H3O

[c(HPO2 ) / cΘ ][c(H ) / cΘ] 4 K c(H 2 PO4 ) / cΘ
Θ a2
(3)HPO2 + H2O PO3 H3O 4 4
碱: 凡是能接受质子 (H+) 的分子或离子
如: NH3, HPO42–, CO32– (质子的接受体)
酸碱反应指质子由给予体向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由于该定义不涉及发生质子转移的环境,故而 在气相和任何溶剂中均通用。
气相中 溶剂中
水 是 两 性
HCl(g) + NH3 (g) → NH4Cl(g)
+ NH4 (aq) HF(aq) + NH3(aq) →
6. NH4+的共轭碱是__________,[Fe(OH)(H2O)5]2+的共轭酸是
____________。 6. NH3,[Fe(H2O)6]3+ 7. 根据布朗斯特酸碱理论,H2PO4-是 的共轭酸,是 的
共轭碱。
7. HPO42-、H3PO4
5.1.3 布朗斯特平衡
1.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酸 质子 碱
例:HAc的共轭碱是Ac- ,
Ac-的共轭酸HAc,
HAc和Ac-为共轭酸碱对。
任何布朗斯特酸碱反应都涉及两个共轭酸碱对。 一种物质是酸是碱, 取决于它参与的反应;既可
为 酸 又 可 为 碱 的 物 质 叫 两 性 物 质 (Amphoteric
substance)。
(1) + (2): H2O+ H2O H3O+ + OH
K K [c(H ) / c ][c(OH ) / c ]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②(NH4)2S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H3,故②正确;
③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故③正确;
④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故④正确;
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
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也可以和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2)流程乙向滤液Y中通入足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①正确;
A.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D.全部
7.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NaOH溶液
Al( 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O2
N2
H2

FeC1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均放出气体的是( )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十类有竞争关系的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十类有竞争关系的化学反应

十类有竞争关系的化学反应1、酸性不同的酸遇同一种碱当同一溶液中存在多种酸时,若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一种碱液时,一般来说,碱先与酸性强的酸反应,然后与酸性较弱的酸的反应。

如向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因盐酸的酸性强于醋酸,故依次发生:NaOH+ HCl=NaCl+H2O,NaOH+ CH3COOH=CH3COONa+ H2O。

2、碱性不同的碱遇同一种酸当同一溶液中存在多种碱时,若向此溶液中滴加同一种酸,一般来说,此酸先与碱性强的物质反应,然后再与碱性弱的物质反应,如向氢氧化钠与氨水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因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氨水,故依次发生:NaOH+ HCl=NaCl+H2O, NH3· H2O+HCl=NH4Cl+ H2O;但是若两种碱中其中碱性相对较弱的能与酸反应产生沉淀,则是能产生沉淀的反应先进行。

例如向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故依次发生:Ca(OH)2+CO2=CaCO3↓+ H2O,2KOH+ CO2=K2CO3+H2O。

3、不同的盐遇同一种酸当向含有多种盐组成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同一种酸时,其反应的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盐电离出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其中结合氢离子能力强的阴离子对应的盐先反应,结合氢离子能力相对较弱的离子对应的盐后反应。

例如向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盐酸,因碳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强,故依次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而当同一阴离子形成的溶解性不同的盐都能与同一种酸反应时,一般来说,溶解性小的盐先与酸反应,然后是溶解性大的盐与酸反应。

例如向含碳酸钙和碳酸钾混合液中通入 CO2时,因CaCO3的溶解度小于K2CO3,故依次发生:K2CO3+CO2+H2O=2KHCO3,CaCO3+CO2+H2O=Ca(HCO3)2。

化学无机部分

化学无机部分
②F 2+H 2O →O 2↑ ②Na2O2+H2O→O2↑ ③CaC2+H2O→C2H2↑
③C+H2O→CO+H2
(3)强烈双水解:①Al2S3+6H2O=2Al(OH)3↓+3H2S↑
②Mg3N2+6H2O=3Mg(OH)2↓+2NH3↑
与碱反应产生气体(A+OH-→气体)
(1)单质:Si及Al、Be、Zn等金属单质+OH-→H2↑ (2)化合物:铵盐:NH4++OH-→NH3↑
②两性氢氧化物〔Al(OH)3、Zn(OH)2〕
③弱酸弱碱盐〔如:(NH4)2S〕
④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2PO4〕
⑤氨基酸。
化合物(或单质)A

O2
化合物B

O2
化合物C

化合物D
①H2S(或S)→ SO2 → SO3 → H2SO4
②NH3(或N2)→ NO → NO2 → HNO3
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 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 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 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 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 浴加热即可。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 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 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 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归纳简介:本文将中学阶段最重要的课本出现的和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11类35种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全部收录,本专题知识点为解无机框图题提供了关键的题眼,也为氧化还原型离子共存的判断提供了判断依据,对过量反应物再反应类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也有涉及,并对某些离子检验进行了高度归纳,对冲刺高考的学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1.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单质(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盐酸溶解铝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 +3H2↑(2)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2NaOH +2H2O=2NaAlO2 +3H2↑;离子方程式:2Al+2OH- +2H2O=2AlO2- +3H2↑要点1:1摩尔铝和足量的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数一定是3N A。

要点2:1摩尔铝和氧化剂反应,不能恰好反应,氧化剂不足量,铝失去的电子数以氧化剂为准。

要点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双线桥:2.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氧化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盐酸溶解氧化铝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 +3H2O 。

(2)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铝生成偏铝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2KOH=2KAlO2+H2O;离子方程式:Al2O3+2OH- =2AlO2- +H2O3.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氢氧化铝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 +3H2O(2)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钾溶液生成偏铝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Al(OH)3+ KOH=KAlO2+2H2O;离子方程式:Al(OH)3+OH- =AlO2- +2H2O+H2O Al(OH)3Al3+ +3OH-要点1:熟练书写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程式:H+ +AlO-2要点2:结合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程式,解释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

4.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6种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要点1: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为什么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因为弱酸的酸式盐是弱酸盐的一种,强酸一定能和弱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强酸盐和弱酸;又因为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相当于弱酸和碱中和时酸中有剩余的氢没被中和,还可以继续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既能和强酸反应生成强酸盐和弱酸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要点2:高考时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和强酸、强碱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的离子方程式是重点。

要点3:碳酸氢铵、亚硫酸氢钠和强酸反应产生气体,和过量的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是无机框图题很好的题眼。

(1)碳酸氢钠①.碳酸氢钠溶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NaHCO3 +HCl =NaCl +CO2↑+H2O;离子方程式:HCO-3+H+ =CO2↑+H2O②.碳酸氢钠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HCO3 +NaOH =Na2CO3+ H2O;离子方程式:HCO3- +OH- =CO-23+ H2O要点:酸式盐转化成正盐只需要在溶液中加入和阳离子相同的强碱溶液即可。

(2)碳酸氢铵①.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NH4HCO3 +HCl =NH4Cl +CO2↑+H2O;离子方程式:HCO-3+H+ =CO2↑+H2O②.碳酸氢铵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水化学方程式:NH4HCO3 +2NaOH =Na2CO3+ NH3•H2O+H2O;离子方程式:NH+4+HCO3- +2OH- =CO-23+ NH3•H2O+H2O③.碳酸氢铵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2NH4HCO3 +2NaOH =Na2CO3+ (NH4)2CO3+2H2O;离子方程式:HCO3- +OH- =CO-23+H2O (3)草酸氢钠①.草酸氢钠溶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草酸化学方程式:NaHC2O4 +HCl =NaCl +H2C2O4;离子方程式:HC2O-4+H+ = H2C2O4②.草酸氢钠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草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HC2O4 +NaOH =Na2C2O4+ H2O;离子方程式:HC2O-4+OH- =C2O-24+ H2O要点:酸式盐转化成正盐只需要在溶液中加入和阳离子相同的强碱溶液即可。

(4)草酸氢铵①.草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草酸化学方程式:NH4HC2O4 +HCl =NH4Cl + H2C2O4;离子方程式:HC2O-4+H+ = H2C2O4 ②.草酸氢铵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草酸钠和氨水化学方程式:NH4HC2O4 +2NaOH =Na2C2O4+ NH3•H2O+H2O;离子方程式:NH+4+ HC2O-4+2OH- = C2O-24+ NH3•H2O+H2O③.草酸氢铵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草酸钠、草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2NH4HC2O4 +2NaOH =Na2C2O4+ (NH4)2C2O4+2H2O;离子方程式:HC2O-4+OH- = C2O-24+H2O(5)亚硫酸氢钠①.亚硫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NaHSO3 +HCl =NaCl +SO2↑+H2O;离子方程式:HSO-3+H+ =SO2↑+H2O ②.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HSO3 +NaOH =Na2SO3+ H2O;离子方程式:HSO3- +OH- =SO-23+ H2O (6)亚硫酸氢铵①.亚硫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NH4HSO3 +HCl =NH4Cl +SO2↑+H2O;离子方程式:HSO-3+H+ =SO2↑+H2O ②.亚硫酸氢铵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H4HSO3 +2NaOH =Na2SO3+ NH3•H2O+H2O;离子方程式:NH+4+HSO3- +2OH- =SO-23+ NH3•H2O+H2O③.亚硫酸氢铵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铵和氨水化学方程式:2NH4HSO3 +2NaOH =Na2SO3+ (NH4)2SO3+2H2O;离子方程式:HSO3- +OH- =SO-23+H2O 5.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7种弱酸的铵盐(正盐)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要点1:弱酸盐能和强酸反应生成强酸盐和弱酸,铵盐的共性就是能和强碱反应产生氨水,加热条件下放出氨气,所以弱酸的铵盐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要点2:碳酸铵、硫化铵、亚硫酸铵和强酸反应产生气体,和强碱溶液加热也产生气体,是无机框图题很好的题眼。

(1)碳酸铵①.碳酸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2H+=H2O+CO2↑化学方程式:(NH4)2CO3+2HCl= 2NH4Cl + H2O+CO2↑;离子方程式:CO-23②.碳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水:+OH-=NH3•H2O化学方程式:(NH4)2CO3+2NaOH=Na2CO3+2NH3•H2O;离子方程式:NH+4③.在加热条件下碳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氨气和水+OH-加热NH3↑+H2O 化学方程式:(NH4)2CO3+2NaOH加热Na2CO3+2NH3↑+2H2O;离子方程式:NH+4(2)硅酸铵①.硅酸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硅酸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NH4)2SiO3+2HCl= 2NH4Cl + H2SiO3↓;离子方程式:SiO-2+2H+ = H2SiO3↓3②.硅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氨水化学方程式:(NH4)2SiO3+2NaOH=Na2SiO3+2NH3•H2O;离子方程式:NH++OH-=NH3•H2O4(3)醋酸铵①.醋酸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醋酸化学方程式:CH3COONH4+HCl= NH4Cl + CH3COOH;离子方程式:CH3COO- +H+ = CH3COOH②.醋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氨水+OH-=NH3•H2O化学方程式:CH3COONH4 +NaOH=CH3COONa+NH3•H2O;离子方程式:NH+4(4)草酸铵①.草酸铵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草酸化学方程式:(NH4)2C2O4+2HCl→2NH4Cl + H2C2O4;离子方程式:C2O-2+2H+ = H2C2O44②.草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草酸钠和氨水化学方程式:(NH4)2C2O4 +2NaOH=Na2C2O4+2NH3•H2O;离子方程式:NH++OH-=NH3•H2O4(5)磷酸铵①.磷酸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磷酸化学方程式:(NH4)3PO4+3HCl= 3NH4Cl + H3PO4;离子方程式:PO-3+3H+ = H3PO44②.磷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磷酸钠和氨水+OH-=NH3•H2O化学方程式:(NH4)3PO4 +3NaOH=Na3PO4+3NH3•H2O;离子方程式:NH+4(6)硫化铵①.硫化铵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NH4)2S+2HCl= 2NH4Cl + H2S↑;离子方程式:S2- +2H+= H2S↑②.硫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铵和氨水:+OH-=NH3•H2O化学方程式:(NH4)2S+2NaOH=Na2S+2NH3•H2O离子方程式:NH+4(7)亚硫酸铵①.亚硫酸铵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NH4)2SO3+2HCl= 2NH4Cl + H2O+SO2↑;离子方程式:SO-23+2H+=H2O+SO2↑②.亚硫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氨水化学方程式:(NH4)2SO3+2NaOH=Na2SO3+2NH3•H2O;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6.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1种氨基酸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α―氨基乙酸①.α―氨基乙酸和盐酸反应:H2N-CH2COOH+HCl→HOOCCH2NH3+Cl-②.α―氨基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N-CH2COOH+NaOH→H2N-CH2COO-Na++H2O,7.既能和氢氟酸反应又能和所有的强碱溶液反应的2种含硅元素的物质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1)硅①.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氢气:Si+4HF=SiF4↑+2H2↑②.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离子方程式:Si+2OH-+H2O=SiO-23+2H2↑(2)二氧化硅①.氢氟酸腐蚀二氧化硅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②.氢氧化钠溶液腐蚀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溶液:SiO2+2NaOH=Na2SiO3+H2O要点1:氢氟酸不能用硅酸盐容器盛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