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案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案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案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

【学习目标集成】

1.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重点:

1.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

酸碱中和的反应的探究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 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

3. 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要点诠释】

1.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

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 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如果只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应用于医药卫生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

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Al(OH)3 + 3HCl = AlCl3+ 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碱性的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2.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 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例如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2 + H2SO4=CaSO4+2H2O

【要点诠释】

1. 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 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 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涂抹一些含碱性的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后所产生的痛痒感,但注意选择碱性物质时要选择弱碱,以防碱性物质腐蚀皮肤

知识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1. 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 pH的取值范围

pH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4:

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7时,溶液显中性。

也可用坐标来表示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要点诠释】

1. 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但不能确定是酸的溶液或碱的溶液。

2. 注意酸(碱)、酸性(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和联系。

3. pH是溶液中所含H+的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

4. 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知识点四: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测定溶液的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

【要点诠释】

1. 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取污染。

2 . 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

3.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

4.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

知识点五: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溶液的酸碱度对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有许多反应必须有一定pH溶液中才能进行。

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接近或等于7的土壤中才能生长。

3. 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值小于5.6)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

[规律方法指导]

1. 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大小,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

2. 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

酸性溶液pH小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碱性溶液pH大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3. 中和反应用于医疗

利用中和反应来减弱病痛,但要注意所用的酸或碱必须是弱酸或弱碱,如果用的是强酸或强碱,中和相应的碱或酸后剩余的酸和碱会对人体产生腐蚀。例如: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而不能用强碱氢氧化钠。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考查中和反应概念

1. 图28-2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

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盐酸中存在H+和Cl-,NaOH溶液中存在NaOH溶液中存在Na+和OH-,当两溶液混合后,H+和OH-反应生成H2O,溶液中还存在Na+和Cl-,又多出了H2O分子,因而中的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

【答案】

(1)HCl + NaOH=NaCl + H2O复分解反应

(2)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总结升华】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注意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溶液中粒子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 硝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 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变式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SO3 + 2NaOH = Na2SO4+ H2O

B. CaO + 2HCl = CaCl2 + H2O

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D. Cu(OH)2CuO + H2O

类型二:考查中和反应实验

2:在实验室用15mL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

(2)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______________,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当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是常加入酚酞来指示反应的进行。

【解析】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溶液,在烧杯中进行反应,滴加液体时要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确保物质充分反应。应先在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使溶液变为红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颜色变为无色。

【答案】

(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酚酞试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总结升华】中和反应的实验在烧杯中进行,反应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滴加盐酸前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便于观察反应是否发生。

【变式3】小静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静从烧杯中取出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变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另外选择试剂或药品)并填写下表。

试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变式4】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

类型三:考查中和反应的实际中的应用

3: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思路点拨】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解析】该考题考查了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石灰是显碱性的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答案不正确。

【答案】B

【总结升华】熟石灰是常见的价格低的碱性物质,与酸性土壤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

【变式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变式6】(2011.湖北咸宁)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

类型四:考查溶液的pH

4:小阳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物质肥皂水雨水食盐水柠檬汁洗涤剂

pH 10.25.97.02.512.2

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思路点拨】溶液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溶液的pH大于7。

【解析】:pH的范围是0~14,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物质应该是数最小的柠檬汁;能使酚本溶液变红的是碱性的溶液,即pH大于7的溶液,所以肥皂水或是洗涤剂都符合要求。

【答案】:(1)柠檬汁(2)肥皂水(或洗涤剂)

【总结升华】:识记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是解决这道的关键。

【变式7】如图28-3表示的是常见物质的近似PH。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图28-3

A.醋

B.苹果汁

C.西瓜汁

D.肥皂水

【变式8】向10mLpH=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溶液D.稀硫酸

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1】C

【变式2】C

【变式3】(1)不正确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会变色

(2)NaOH+ HCl=NaCl + H2O

(3)以下方法供参考,任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红恰好中和

②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恰好中和

③取样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取样,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没有气泡产生恰好中和

【变式4】

(1)能,因为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发生了反应。(2)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或硫酸是否过量;溶液呈中性还是酸性)。

生成的产物是什么?为什么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

(注:答出2点即可)

【变式5】C 提示: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中熟石灰中和土壤中的酸,使土壤得到改良;B中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减少胃酸;D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以上都是中和反应,而C中硫酸铜为盐,熟石灰与硫酸铜反应不属于中的反应,故答案为C。D中氢氧化钠与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钠和水。

【变式6】提示:C

【变式7】:A 提示: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变式8】:B 提示:酸溶液的pH小于7,酸和碱反应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pH会增大。[学习成果测评]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

1.图28-4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2.(2011.湖北咸宁)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石灰水和稀盐酸

C. 铁锈和稀硫酸

D. 镁和稀硫酸

4.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pH值如下:胰液7.5~8.0;胆汁7.1~7.3;胃液0.9~1.5;血浆7.35~7.45;其中显酸性的液体是()

A. 胆汁

B.血浆

C. 胃液

D. 胰液

5.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为pH为8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A. 氯化钠

B. 硫酸

C. 氧化钙

D. 废铜片

6.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 7的是()

A. Cu(OH)2

B.NaOH

C. SO3

D. CaO

7.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

8 .酸雨是酸性降雨,其pH应该是( )

A. <5.6

B. =14

C. =7

D. >9.6

9.关于溶液呈碱性的正确说法是()

A. 能使pH试纸变红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pH小于7

D.pH大于7

10.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里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B.将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C.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二、填空题

11.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程度,常温下pH的范围常在______之间,pH=7时,溶液显________性;pH<7时,溶液呈_________性。pH越小,溶液__________;pH>7时,溶液呈现_________性,pH越大,溶液__________。

12. 归纳你学过的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要求反应物不同类)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_________个反应是中和反应。

13.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医疗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含盐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样,每隔

一定时间测定其pH,并绘出右图所示的曲线。

(1)从右图可知,在测定时间内酸雨水样的酸性是___________

(填“减弱”或“增强”)

(2)在测定时间内,酸雨水样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的缘故。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 欲将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当选用的试剂是()

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

C.熟石灰D.纯碱

2. 甲、乙两位同学经常展开互帮互学活动,为了检查乙同学对本课题内容的掌握情况,甲同学问乙同学,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

D. pH=0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3.下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

,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4.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西瓜

B、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肥皂水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5.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6.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 水

B. 纯碱

C.食盐

D. 食醋

7.前段时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关猪肉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有资料显示,肉类新鲜程度的变化会引起pH发生相应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肉越新鲜,酸性越弱

B.肉越新鲜,碱性越强

C.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减弱

D.肉变质过程中,碱性减弱

8.下图以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试分析哪个图像与哪项实验可能相对应?将其标号填在所列实验后面的括号内。(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标号)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3)向水中不断通二氧化碳()

(4)向水中加熟石灰()

9.一些国家正在使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良碱性土壤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改良酸性土壤

D.提高农作物产量

10.分析下表数据,下列关于广东省城市降水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度20XX年20XX年

广东省城市降水PH均值 4.66 4.80

A.20XX年和20XX年降水总体都偏碱性

B.20XX年降水的碱性比20XX年更强

C.20XX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XX年减缓

D.20XX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XX年严重

11.如图28-8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液体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液体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体涨大,则B不可能是()

A.锌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钠

D. 硫酸钠

12.(2011.山东淄博)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

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pH_____________7(填写“<”“=”“>”),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化学式C20H14O4)试液,肥皂水呈_____________色。酚酞是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13.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______________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_______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4.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基础达标:

1.【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有四种微粒,反应后有三种微粒,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而钠离子和氯离子并未结合,仍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故D为错误答案。提示:D

2. 提示:C

3.【思路分析】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反应不需要加指示剂帮助判断,A选项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不需加入指示剂,铁锈与稀硫酸反应,铁锈溶于酸中生成棕黄色溶液,故也不需加入指示剂,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也不需加入指示剂,B选项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无明显现象,故需加入指示剂帮助判断反应的进行。提示:B

4. 提示:C

5.【思路分析】由题意溶液pH为8,说明溶液显碱性,原溶液pH为3说明溶液显酸性,由酸性变成碱性故加入物质为碱性物质或加入物质与水反应生成碱,选项C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显碱性。

CaO+H2O=Ca(OH)2。提示:C

6.【思路分析】SO3+H2O=H2SO4 ,硫酸为酸性物质pH小于7。提示:C

7.【思路分析】由题意蚁酸具有酸性,应涂抹碱性物质来与蚁酸中和消除疼痛。由题意牙膏、肥皂水、火碱液为碱性,但火碱液碱性太强,所以应用牙膏或肥皂水。

提示:A

8. 提示:A

9. 提示:D

10. 提示:B

11. 答案:0-14中酸酸性越强碱碱性越强

12.答案:(1)6HCl+Fe2O3=2FeCl3 +3H2O

(2)2NaOH+CO2=Na2CO3 + H2O

(3)HCl + NaOH =NaCl + H2O

13. 答案:(1)熟石灰(2)Mg(OH)2 + 2HCl=MgCl2 + 2H2O

14. 答案:(1)增强(2)2H2SO3+ O2=2H2SO4

能力提升

1.【思路分析】CaCl2溶液显中性(pH=7),盐酸是一种强酸,显酸性(pH<7)。本题目的是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但要求不用指示剂,因此加入的试剂与盐酸反应时须有明显的现象。题给四种物质均可与盐酸发生反应,生石灰和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时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判断盐酸是否除净,故B、C不符合题意。

纯碱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时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出盐酸是否除净。但反应后CaCl2溶液中又混入了新的杂质——NaCl;

同时CaCl2也会与纯碱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而被消耗。所以选项D也不符合题意。

石灰石粉末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时有大量气泡产生,继续加入石灰石粉末至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盐酸已被中和完毕(此时溶液中只有CaCl2,pH=7,呈中性),过量的石灰石粉末既不溶于水,也不与CaCl2反应,可用过滤法除去石灰石粉末。

提示:A

2.【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检测对酸碱性质、中和反应以及pH掌握情况的测试题,甲同学能编出这个题目,说明该生对以上内容的掌握已经非常透彻。碱溶液(实质是溶液中的OH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不溶性的碱类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A错。我们知道,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等类的反应产物也是盐和水,但它们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正确。正常的雨水中由于溶解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而显酸性,酸雨是指pH 小于 5.6的雨水、雪、雹、露等大气降水,故C错。pH=0的溶液为强酸性,中性溶液的pH=7,故D也错提示:B

3.【思路分析】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不仅考查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还让学生了解到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质量较高。打印墨水的pH为:7.5~9.0,打印墨水显碱性;打印纸pH为:

4.5~6.5,打印纸显酸性。说法正确的为C。提示:C

4.【思路分析】根据各种物质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西瓜显弱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易多吃;厕所清洁剂显强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草木灰pH>7,显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肥皂水pH=10,也显碱性,而鸡蛋清pH<8,故肥皂水碱性强。提示:A

5.【思路分析】由NaOH+HCl=NaCl+H2O方程式可得NaOH与HCl的质量比为40:3

6.5;故相同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后反应HCl有剩余,故反应后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提示:C

6.【思路分析】纯碱为Na2CO3显碱性,可与胆汁酸反应减少苦味。提示:B

7.提示:C

8.【思路分析】通过对题意的分析,我们可知这是一道有关溶液酸碱度在各种情况下变化的综合题,需要我们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加工。

(1)原硫酸溶液呈酸性,pH<7,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曲线与pH=7的虚线相交;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pH>7,溶液呈碱性,pH逐渐增大;故选C。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逐渐加水,溶液逐渐接近中性,pH接近7,故选D。(3)纯水的pH=7,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通入,pH逐渐减小,溶液饱和状态后,pH保持恒定,故选A。

(4)水呈中性,逐渐加入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pH>7,所以pH逐渐增大,溶液饱和后,pH保持恒定,故选B。

提示:C、D、A、B

9.【思路分析】A选项中改良酸性土壤应用碱性物质,碳酸水显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提示:A

10. 提示:C

11.【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反应,试管中无色液体A的pH=1,说明是酸性溶液,A、B、C选项都可以和酸反应,放出气体,使气体胀大,硫酸钠不能和酸反应。

提示:D

12. 提示:>红三5:1

13. 答案:

(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

(3)A (1分)

(4)Ca(OH)2+ H2SO4= CaSO4+2H2 O

(5)需要浓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14.

答案:

(1)能,因为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发生了反应。

(2) 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或硫酸是否过量;溶液呈中性还是酸性)。

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为什么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

(注:答出2点即可)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练习题及答案

第7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氯化钠和硫酸钾 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C.碳酸钠和氯化钙 D.氯化钠和硝酸钾 2.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 质是() A.CuB.Zn和CuC.Cu和AlD.Cu、Al和Zn 3.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C.碳酸钙D.硝酸银溶液 4.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 除肿痛,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稀氨水或肥皂水D.食用醋 5.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Z﹥X﹥Y C.Y﹥Z﹥X D.Z﹥Y﹥X 6.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A.蓝色B.红色 C.无色 D.紫色() 7.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Fe和稀H2SO4B.Cu(OH)2和稀HCl C.稀H2SO4和NaOH溶液D.Fe与CuSO4溶液 二、填空题 1.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胃酸过多时常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反应类型为。 2.煮水的铝壶内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酸把它除掉,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水垢的原理为、 ,盐酸要“适量”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鱼是人们非常喜爱并经常食用的食品。剖鱼时若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 带有苦味而影响人的食欲.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 (1)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写出胆汁酸的一种物理性质。 (2)除去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消除鱼肉的苦味,可用厨房中 ...常用的一种物质的溶液浸泡,这种物质是。若用HR表示胆汁酸的化学式,则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 (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⑴分解反应:。 ⑵化合反应:。 ⑶复分解反应:。 5.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填写编号),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课稿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教材是在学习常见酸和碱的知识后,主要是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度的测定——pH两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 类化合物——盐,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能更好体现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采用实验探究,然后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以及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对酸、碱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对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呢?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需教师设

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的酸碱的知识基础上,设计有利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情境。 三、说学法和教法 学法:明确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迁移 教法: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 三段:激疑——探究——形成 五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四、说教学过程 在中和反应的教学中,按照教法的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进行展开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演示实验,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入稀盐酸,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激起学生思考酸和碱之间发什么了什么反应,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在合作探究解决课题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药品进行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学生不仅能学会探究方法,体验探究乐趣,还能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利用多媒体,展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状态的图片,对酸碱溶液发生的反应实质进行揭示,从而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和新的化合物——盐的概念。多媒体的使用,形象直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反馈练习。我将给出概念巩固题和实际应用题两种,紧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加强巩固学生所学。 拓展延伸,应用课题这一环节,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水垢,并提出要求学生利用厨房内物质清除水垢,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4)会用PH 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1、常见酸(盐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及其化学式书写; 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二)新课-[情境引入]: 酸和碱都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和反应? [板书]: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3-8]说出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 2O [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1)、Cu(OH)2 + H 2SO 4 (2)、Ca(OH)2+ HCl [过渡]其它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情况。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 2O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2NaOH + H 2SO 4===Na 2SO 4 + 2H 2O 石灰水与硫酸反应:Ca(OH)2 + H 2SO 4===CaSO 4 + 2H 2O [思考讨论]:NaCl 、 CaCl 2 、Na 2SO 4 、CuSO 4 、CaSO 4的组成特点: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板书]:中和反应的概念: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即:酸 + 碱 ==== 盐 + 水 (放热反应) [设疑]: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借助FLASH 动画展示NaOH 和HCl 反应过程) [分析]:我们来看看微观模拟图:反应前,HCl 中有解离的H + 和Cl ˉ,NaOH 中有解离的 Na + 和OH ˉ。混合后离子的种类有没有改变呢?Na + 和Cl ˉ在溶液中粒子形式存在,加热后为NaCl 白色固体物质;HCl 中的H + 和NaOH 的中的OH ˉ在混合后的溶液中没有了,它们结合生成了一个H 2O 分子。H + 和OH ˉ没有了,因此溶液的酸性和碱性都消失了,所以我们说NaOH 和HCl 发生了化学反应。 [板书]:中和反应的实质:H + + OH ˉ== H 2O [设疑]: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思考讨论]:1、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两个例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铁锈。 CO 2+Ca(OH)2=CaCO 3↓+H 2O Fe 2O 3+6HCl =2FeCl 3+3H 20 2、讨论: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有什么关系?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吗?为什么? [板书]:1、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判断中和反应的依据:反应物-酸和碱,生成物-盐和水。 [学生练习]:1、下列反应均有盐和水生成,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B.Fe+2HCl === FeCl 2+ H 2↑ C.KOH + HCl === KCl + H 2O D.2NaOH + CO 2 === Na 2SO 4 + H 2O [过渡]: 若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固体溶解、生产沉淀、颜色变化等),则帮助判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学科:化学 2.课时:第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学案 (2)学生自带切碎的紫甘蓝、紫包菜等 二、教学课题: 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指示剂和酸、碱等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让学生知道酸和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 关的实验。 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和分组实验,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 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并认识一些酸和碱。 3.认识盐酸、硫酸特性和用途,学会稀释浓硫酸方法。 4.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两个内容标准;本节课内容是以四个活动与探究为主体、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学习。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盐酸和硫酸主要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认识一些酸和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视频 2.有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PPT和视频)、小组合作、组间竞赛、演示实验、讨论法和探究法 学案和PPT并用。 五、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1.PPT图片:由生活中苹果、橙子、柠檬,肥皂、皮蛋等图片导入第十单元课题酸和碱 2.波义耳小故事导入新课内容 投影PPT 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一: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记录 同学们,食醋中的醋酸、铅蓄电池中的硫酸和盐酸是酸溶液,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 液是常见的碱溶液。读活动与探究一的实验操作后,分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先完成的全组 同学举手,老师点评、小组长记录分数,下课时选出总分前三名的小组。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与探究一 同学们观察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有什么变色规律? 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叫酸碱指示剂;酚酞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 溶液也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又称指示剂。 教师板书:一、指示剂 讨论与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规律?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中性)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中性) 教师补充中性颜色并板书 注意:是石蕊和酚酞等指示剂变色,不是酸和碱变色!例如:紫色石 蕊能使酸变红,这句话是错误的! 学生4-5人小组讨论4题练习。赛一赛哪组先讨论得出答案,全组同学都会举手且答对了才 加分,下面都相同。 PPT练习: 1、现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2、现有NaOH 溶液、稀盐酸、蒸馏水,若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Na2CO3溶液 3、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 C.可能是蓝色 D.一定显无色 4、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醋 D汽水

酸和碱中和反应的说课稿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阜康市第四中学张弘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并没有把它简单的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本课题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为下一章盐的学习做了铺垫。酸和碱反应往往无现象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两个一级主题中有重要表现。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重要纽带。 2、说教学目标 结合《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主导的具体要求,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从组成角度认识盐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亲自设计方案并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实验中的证据意识及实际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内交流,小组间共享方案,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评价的能力。 3、通过学生总结盐和中和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总结、归纳能力。 4、培养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和方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活动探究性,培养勇于提出问题,大胆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二、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验设计;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 三、学情分析

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3酸和碱的反应教案粤教版

8.3 酸和碱的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的组成,知道酸在水中都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碱在水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 (2)掌握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 (3)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4)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及交流、汇报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和反应。 (2)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的归纳。 【难点】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37~23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酸和碱的组成:酸溶液中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碱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 2.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教师点拨】 1.铵根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碱。 2.很多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通过指示剂或其他方法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如难溶性的碱和酸反应,难溶性的碱会溶解;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可产生沉淀等。 【跟进训练】 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C ) A.铁锈B.大理石

C.氢氧化钠D.锌粒 知识点二酸和碱的通性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3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1.酸和碱分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溶液中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2.碱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均要能溶于水。 【跟进训练】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D ) A.较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最后变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 B.酸能解离出氢离子,这是酸的通性之一 C.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该用橡皮塞 D.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时,可用无色酚酞溶液 知识点三复分解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3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复分解反应的通式:AB+CD→AD+CB。 3.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两种化合物; (2)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3)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 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设计

西南街道初中化学科教案设计评比材料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课时) 姓名:梁奋玲 学校: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 科组:化生科组 日期:2007 年5 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的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4)懂得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Ⅱ、教学重点 1、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碱相似的化学性质 Ⅲ、教学难点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Ⅳ、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Ⅴ、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仪器:烧杯、镊子、投影仪、蒸发皿、表面皿、试管、药匙 药品:鸡爪、NaOH溶液(20%)、生石灰、水 学生用具:点滴板、胶头滴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 Ⅵ、教材分析 常见的碱这部分内容教材分为几种常见的碱介绍和碱的化学性质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碱的化学性质,本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为突破口,辅助相关的练习,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常见的几种酸,并重点探讨了酸的几点化学性质(酸与酸碱指示剂、酸与活泼金属、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本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演示实验1〕(投影展示)用镊子夹取3小块NaOH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课题题目: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动手水平。(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资源: 1、实验准备:NaOH溶液、Ba(OH) 2溶液、盐酸、稀硫酸、FeCl 3 溶液、CuSO 4 溶液、酚酞溶液,小试管 2、媒体准备:相关的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中和反应: 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这样的经历吗? 在烂漫花丛中赏花却不小心被蜜蜂蛰伤过?我们几乎每个人也都受过蚊虫叮咬,生活中我们如何处理呢?上一节中我们还了解到氢氧化钠的沾染事故的处理用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一)提出探究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作出假设:会反应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汇报、交流 步骤: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混合 ②借助指示剂,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酸 观察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发应 (二)活动与探究:NaOH+HCl反应生成了什么? 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猜测、讨论、总结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 2 O用课件演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 化学方程式:NaOH+HCl = NaCl+H 2 O (三)技能训练: 1、依据同类物质仿写:Ca(OH) 2+2HCl == 2NaOH+H 2 SO 4 == 观察分析以上反应得出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讨论:你认为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关键是在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由学生举例并小结:酸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还有碱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拓展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总结汇报:(教师实行巡回指导,一对一提问) 1.稀硫酸与Cu(OH) 2 的反应 (引导学生:氢氧化铜由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得) 2.思考:稀硫酸与Fe(OH) 3 的反应又能发生怎样的现象? 3.完成稀硫酸与Ba(OH) 2 的反应,有什么现象? 调查学生完成实验后,由学生上黑板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派出代表作出实验汇报和评价。 再次反思:没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需要借助指示剂来判断。 二、中和反应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后实行总结 1、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20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和反应隶属新课标中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学习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它不仅是贯穿于酸、碱和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而且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酸碱性质的延续,是学习盐、酸碱度、PH值、复分解反应等概念的前提。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化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 二、说学情 1.学生基础 【知识技能方面基础】①学生已了解常见的酸碱的基本性质以及二者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对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初步认识。 ②学生在上册书六单元中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已知道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要加石蕊溶液来指示。同时学生具备了熟练的实验技能,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生活经验基础】学生已有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胃酸过多服胃药、蒸馒头用碱面等生活经验。 2.学生遇到的问题:很多中和反应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怎么用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呢? 三、说教法学法 1.学法: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谈论→得出结论→理解迁移 2.教法:五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当堂检测,巩固内容 扩展延伸,应用课题 四、说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反应》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新金属+新盐 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交流与讨论】查阅附录四,探讨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要求】学生记忆盐的溶解性 【练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问的关系如下: 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酸+碱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盐+新盐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盐+盐新盐+新盐 从以上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中,都有盐类物质生成。所以,我们可以联想到制备盐类的途径,方法有很多。[想一想] 请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新金属+新盐 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二、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金属活动性 【提问】你知道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猜想: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活动与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归纳】 KCaNaMgAlZnFeSnPb(H)CuH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学生讨论】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何用途。 【总结】在初中教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应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两类置换反应: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b.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b.盐必须可溶.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教师讲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将其几种应用归纳如下: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发生置换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是( ) A.银?B.镁?C.锌?D.铁 镁锌铁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银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2.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b>a>c??B.a>b>cC.b>c>a??D.c>a>b

《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3、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呼气比赛:投影上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 (各小组推荐一代表)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2、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3、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讲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P50第一段和“资料卡片”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1、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对碱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2、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 归纳、汇总: 1、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3)、一水合氨(NH3.H2O)等。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引导: 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 3、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 …… 猜想式探究报告: 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讲解: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通过大家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发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说课人:陈法来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题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为下一单元盐的学习做了铺垫。酸碱中和反应往往无现象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两个一级主题中有重要体现,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 " 在学生以学习了一些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来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而初步提出盐慨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主导的具体要求,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能判别反应的类型为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中和反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会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 (3)培养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和方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3)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三、学情分析 关于中和反应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认识: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教师须加以引导,掌握中和反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word版本

8.2 常见的酸和碱 主备人:段春芳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 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4.通过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由上述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即酸红碱蓝) 2、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归纳、汇总: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现在我这儿有一瓶盐酸和一瓶硫酸,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常见酸的性质。 展示:盐酸和硫酸,让学生完成表格:

[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 [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就会发现: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活动与探究一](投影展示) 讲解: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 回答:许多同学可能会说容易,加点水不就行了吗? [活动与探究二]:按学生猜想,照教材P229页图8-6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讲解:通过实验大家不难发现,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 [活动与探究三]:按照教材P229页图8-6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提问: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 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 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课前小测: 1、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1)酸------ 例如: (2)碱------ 例如: 2、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1)酸使__________变红 2)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 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 B、浓硫酸 C、NaCO3.10H2O D、浓盐酸 E、NaCl F、石灰水 G、NaOH 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

第2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浓度同种酸和同种碱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测定,掌握测定溶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在坐标系中表示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酚酞试液、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橙汁、白醋、洁厕灵、洗洁精、洗发水、护发素、石灰水、自来水、试纸。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实验引入:利用酚酞试液能否将不同 浓度的两瓶硫酸和不同浓度的两瓶 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动手试一 试吧!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只能 将溶液的酸碱性鉴别出来,但 是不能确定哪个浓度大,哪个 浓度小。 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 识的欲望。 新课讲授讲解:由刚才的实验可以知道,利用 酸碱指示剂不能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我们用来表示溶液酸碱度。请同学们 阅读教材,学习的相关知识,并回答 以下问题: (1)的范围; (2)测定的仪器; (3)测定的方法。 老师介绍用计测,讲解用试纸测度数 是整数,而用计测可以有小数。 追问:(1)能不能直接将试纸浸入待 测溶液中? (2)若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 测溶液的酸碱度,结果如何? 学生聆听,然后阅读教材。阅读 完教材之后,回答问题: (1)值的范围:0—14。溶液的 ﹤7 为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 = 7 为中性;﹥7为碱性,且 越大碱性越强。 (2)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试纸上,所得颜色与标准比色 卡比较,所得值就是溶液的。 讨论老师追问的问题。(1)不 能,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2) 蒸馏水润湿试纸,溶液就会被 稀释,所测得的值可能不准确。 酸性溶液会偏大,中性溶液不 变,碱性溶液会偏小。 通过阅读 教材,培养 学生从教 材获取知 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pH试纸。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pH试纸、标准比色卡、线。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洗洁精、醋、酱油、头发样品、五种不同pH的溶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提问]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1.能 2.不能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 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 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 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 止。 (2)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 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学生活动] [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 [讲解](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板书]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投影]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案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 【学习目标集成】 1.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重点: 1.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 酸碱中和的反应的探究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 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 3. 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要点诠释】 1.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 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 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如果只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应用于医药卫生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