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 第13章

合集下载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章节题库 绪 论)【圣才出品】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章节题库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 绪 论一、解答题1.举例说明通信有哪些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输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例如无线寻呼系统、遥控、遥测系统、广播、电视等;半双工通信,例如对讲机、收发报机等;全双工通信,例如,普通电话系统、移动通信(手机)、互联网等。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信号传输时排列的顺序不同,可分为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例如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通信时,就有串口与并口。

2.离散消息X 取值于{x i },其中x i 出现的概率是P(x i )。

写出消息x i 所携带的信息量I(x i )与P(x i )之间关系式。

若X 只有两种等可能的取值,写出其熵。

答:关系式为该离散信源的信息熵为。

3.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简述其主要优缺点。

答: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1)数字通信的优点是:①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在中继通信中可以消除噪声积累;②差错可以控制,传输质量高;③容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④容易加密,保密性好。

(2)缺点是:①占用频带宽,利用率不高;②要求有严格的同步系统,使系统设备复杂。

4.已知二进制信号在3min 内共传送了72000码元,(1)问其码元速率R B2和信息速率R b2各为多少?(2)如果码元宽度保持不变,但改为八进制数字信号,则其码元速率R B8和信息速率R b8又为多少?答:(2)若改为8进制,由于码元宽度没有变化,故5.设某数字传输系统传输的码元宽度为试求:(1)数字信号为二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2)数字信号为十六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答:6.已知A ,B 两个八进制数字传输系统,它们的码元传输速率相同,在接收端相同时间分钟内,A 共收到m 个错误码元,B 共收到m+3个错误比特,试比较两系统哪个性能较好?为什么?答:由于两系统的传输速率相同,下面只求出A ,B 两系统的误码率即可,设码元速率为R B ,则 时间内系统传输的总码元数为。

通信原理课程教案实验四数字同步及眼图

通信原理课程教案实验四数字同步及眼图

实验四数字同步及眼图实验(理论课:教材第13章P404)实验内容1.位定时、位同步提取实验2.信码再生实验3.眼图观察及分析实验4.仿真眼图观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

2.熟悉位定时产生与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3.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

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一)、眼图概念一个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尽管经过十分精心的设计,但要使其传输特性完全符合理想情况是不可能的。

码间干扰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码间干扰问题与信道特性、发送滤波器、接受滤波器特性等因素有关。

因而计算由于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误码率就十分困难,尤其是在信道特性不能完全确知的情况下,甚至得不到一种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码间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定量分析,就是想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都是十分繁杂的。

那么,怎样来衡量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呢? 眼图,就是一种可以直观地、方便地估价系统性能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用一个示波器接在接受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使其与接受码元的周期同步。

这时就可以从示波器显示的图形上,观察出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出系统性能的优劣程度。

所谓眼图是指示波器显示的这种图像。

干扰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一只人的眼睛而得名。

如图4-3所示。

(二)、同步信号的作用与电路工作原理数字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地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发端和收端正确地同步。

同步的不良将会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甚至完全不能工作。

通常有三种同步方式:即载波同步、位同步和群同步。

在本实验中主要位同步。

实现位同步的方法有多种,但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外同步法。

另一类是自同步法。

所谓外同步法,就是在发端除了要发送有用的数字信息外,还要专门传送位同步信号,到了接收端得用窄带滤波器或锁相环进行滤波提取出该信号作为位同步之用。

所谓自同步法,就是在发端并不专门向收端发送位同步信号,而收端所需要的位同步信号是设法从接收信号中或从解调后的数字基带信号中提取出来。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4章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4章

调频合成器的原理
介绍了调频合成器的基本原理 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种常用 的合成技术及其应用。
频率分析与频谱分析
连续信号频谱分析
介绍了连续信号分析中的傅里叶 变换和功率谱密度估计算法,以 及常用的频谱分析工具。
离散信号频谱分析
小波变换分析
阐述了离散信号分析中的离散傅 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介绍了小波变换分析的基本原理 和优势,以及它在信号处理和图 像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信号处理
1
采样与重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混叠滤波器
2
讲述了抗混叠滤波器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3
介绍了采样定理和采样过程中的抗混叠 滤波器,以及重构过程与误差控制的方 法。
数字信号的量化
阐述了数字信号的量化原理和编码方法,
介绍了几种基本的相位调制方式和频移 键控技术,以及它们在通信中的应用。
宽带调制与调制方式
宽带调制的概念
阐述了宽带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它 在数字通信中的重要性。
频段抖动(FBS)调制方式
介绍了频段抖动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 及它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调换抖动(Cordic)调制方式
介绍了调换抖动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 及它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 4章
本章介绍了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宽带调制和调制方式,频率合成和锁相 等通信原理的重要知识点。
调频与解调
1
调频基本概念
介绍了调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
调频与解调过程
2
括调变量和调制指数等的定义。
从频谱分析角度描述了调频与解调的基

通信原理(第六版)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第六版)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曹丽娜著)国防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1设英文字母盘出現的概卒药0.105, I 出璇的槪率为0.a02t 试求迓和JT 的信息昼°解:厶=log 2 — = log1-2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Z2D 和E 组咸,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槪率分别为1炸 1朋・1.岛3/lGi 5/15.徐亲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壘。

解=平均信息量 疋=Pgbj 恥Ji-LI . 1 V 1 k 1 3 , 3 5 . 5一才叫厂冠吨迈飞呃乔护喝忆 二2.2咖/棉门设駆个消息乩氐C. D 分别以概率lf4、1他1区 ⑴传送 斑一消息的出现是相 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M —个由字母直pep 组咸的字,对于告输的每一字囹用二进制眛冲编码,00代替每01 代清即U 代替匚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丸%弘⑴不同的宇毎等可能蜩时.试计算传輸的平均信息速率; ⑵ 若霉个字囹出现的等可能性另别光甩=1/5耳=1曲用尸1地山3/10,试计聲传需的平均信 息Jt 率-解;平均信息量用二—£ FUJI 躍」P 〔Gj-10.002解;(1)因一b字母衬翻个二ffi制圖中「属于四进41符号,故一b字母的持剜间为25, 传達宇母的符吕頑率为=1005&4 = ------------ 7聃2x5xl0-3等概时,平均信息速率尽=弘logs 4 = 200^/B ⑵每个符号平均信息量为H= 一工目leg 2 =-丄bg Q 丄1。

呂 2 丄一丄1笔」 --- l og 了——h 5 5 4 2 4 4 S 10 a10-1985边库f号平均信息速率R t=理斗月=100x1.985 = 198.5&/ff1-5国磅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遊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臟沖表示,虽用持续1个劉i的电瞒冲表示且到出现的概率是点t±®的概率的1心⑴求点和划的信息墨(刀求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解:⑴由已知条件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的概率的1/3,即PT3巳且P卄Pi所以卩产14 PTA '划的信息量几=-1唱卜加点的信息量厶二-1隅肓=0⑷気左N 1⑵平均信息量/f = -x0.415 + -x2 = 0.81加/符号皿某离散信I.W出忌尬…唧个不同的符号符号遠率为24D逻其中4个符号出现概率为尸财"⑹"MP 兔)=1他利无)="4具余符号等概出BL⑴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率i⑵求传逆“的信息量◎ 解(1由已知条件得巩心)■户(忑訂■用(衍)■刀(花)■—僖耳源航:用(兀)一迟戸(吗)呱尸3” -“丄叱拮!□1D-2.87了加“符号则信忌源的平均信M連率为尺# = x H =2400 x 2. £75 = d?0O bit / $ ⑵舱1血的传亘量酋:f =『X/?』■ 3(500 y tS90D = 2.434 xlO7^1-7设某信息-源以每秒2000个符号的速率发送消息信息源由ARGDE五个信息符号组成发送盘的慨率为12发送其余符号的概率相同,且设每一符号出现是相互独立的。

樊昌信《通信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3章)【圣才出品】

樊昌信《通信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3章)【圣才出品】

第12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12.1复习笔记一、正交编码1.正交编码的基本概念(1)正交编码的定义正交编码是指码组两两正交的编码方式。

(2)正交编码的正交性(ρ=0)①互相关系数a.码元为“+1”,“-1”设长为n 的编码中码元取值“+1”和“-1”,则码组x,y 的互相关系数为式中,x,y 表示两个码组,记为b.码元为“0”,“1”设二进制数字码元取值为“0”和“1”,则互相关系数为式中,A 为x 和y 中对应码元相同的个数;D 为x 和y 中对应码元不同的个数。

若码组x 和y 正交,则必有ρ(x,y)=0(11ρ-≤≤+)。

②自相关系数一个长为n的码组x的自相关系数为式中,x的下标按模n运算。

(3)超正交编码(ρ<0)①超正交编码的定义超正交编码是指编码中任两码组间均超正交的编码方式。

②超正交编码的特性任意两个码组间的相关系数ρ<0。

(4)双正交编码(ρ=0或-1)①双正交编码的定义双正交编码是指码组由正交编码和其反码构成的编码方式。

②双正交编码的特性任意两码组间的相关系数ρ为0或-1。

2.阿达玛矩阵(1)阿达玛矩阵的定义阿达玛矩阵是指由元素+1和-1构成,且其各行(或列)互相正交的方阵,记为H矩阵。

(2)阿达玛矩阵的表示阶数为2的幂的高阶H矩阵表示为式中,N=2m;为直积,指将中的每一个元素用矩阵H 2代替;H2为最低阶H 矩阵,下式中+1和-1简写为“+”和“-”,即(3)阿达玛矩阵的正规形式①正规阿达玛矩阵的定义正规阿达玛矩阵是指元素对称且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全为“+”的H矩阵。

②正规阿达玛矩阵的特点正规H矩阵交换任意两行(或列),或改变任一行(或列)中每个元素的符号:a.不会影响矩阵的正交性质;b.交换后的矩阵H不一定正规。

3.沃尔什函数(1)沃尔什函数的定义沃尔什函数用差分方程定义为式中,p=0或1,j=0,1,2,…;指数中的[j/2]表示取j/2的整数部分。

(2)沃尔什函数的特点①函数取值仅为“+1”和“-1”;②任意两个沃尔什函数相乘积分的结果等于0,即满足两两正交;③具有数字信号的特性。

高中物理第13章光-全反射

高中物理第13章光-全反射

02
临界角与折射率关系
Chapter
临界角定义及计算公式
临界角定义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 一角度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个现象叫做全反射,此时的 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计算公式
临界角C满足公式sinC = 1/n,其中n是光密介质相对于光疏介质的折射率。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光线越来越 弱。
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发生全反射
01
02
03
临界角的定义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 角度时,折射光线完全消 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 个特定角度称为临界角。
全反射的发生条件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 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
全反射现象的特点
全反射发生时,全部光线 都被反射回原介质中,没 有折射光线。
光子晶体中的全反射
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变化的人工材料。通过设计光子晶体的结构和折射率分 布,可以实现特定波长和入射角度下的全反射现象。这种全反射现象在光子晶体器件的设 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势
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保密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光纤通信原理简介
光的全反射原理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即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 中。
光纤通信原理
在光纤通信中,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 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光纤的 全反射特性,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而不衰减。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且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

通信原理第六版

通信原理第六版

通信原理第六版第一章绪论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2 数字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第一,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中继时,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声的积累;第二,传输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了传输质量;第三,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第四,数字信息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第五,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功能增强。

1-3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消息的特征不同,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第一:电报通信系统;第二:电话通信系统;第三:数据通信系统;第四:图像通信系统。

1-4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5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6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7 通信方式是如何确定的?答:通信方式是根据消息的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确定的。

1-8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9 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所谓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起的说,误码率即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所谓误信率,又称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信息量在传送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表示差错率的。

1-10 什么是码元速率?什么是信息速率?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常用符号“B”表示。

信息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

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二进制下,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只是单位不同;在N 进制下,设信息速率为Rb(bit/s),码元速率为Rbn(B),则有:Rb?Rbn?log2N(bit/s)1-11 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1-12 什么是信源符号的信息量?什么是离散信源的信息熵?答:信源符号的信息量是它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全)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全)
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
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 2021/8/18 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
第1章 绪论
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 信号。
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 扬声器等。
x3,…,
1
xM
所包含的信息量分别为
log2 P(x1) , log2 P(x2 ) , , log2 P(xM )
于是,每个符号所含平均信息量为
H (x) P(x1)[ log2 P(x1)] P(x2 )[ log2 P(x2 )] P(xM )[ log2 P(xM )]
M
P(xi )lo g2 P(xi ) (比特 / 符号) i 1
2021/8/18
第1章 绪论
若用熵的概念来计算:
H
3 8
log
2
3 8
1 4
log 2
1 4
1 4
log 2
1 4
1 8
log
2
1 8
1.906 (比特 / 符号)
则该消息的信息量
I 57 1.906 108.64 (b)
以上两种结果略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平均处 理方法不同。前一种按算数平均的方法,结果可能存 在误差。这种误差将随着消息序列中符号数的增加而 减小。
(1.4 6)
2021/8/由18 于H(x)同热力学中的熵形式相似,故称它为信息源的熵
第1章 绪论
【例1】 一离散信源由“0”,“1”,“2”,“3”四个符 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 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试求某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x)
1

x2 2 2
e
1 2 2r 故此随机相位误差n的斱差不信号噪声功率比r的关系为 n

1 2 2r 所以,当大信噪比时,由窄带高斯噪声引起的随机相位误差的斱差大小直接和信噪比成反比。
我们常将此随机相位误差n的标准偏差称为相位抖劢,并记为。
f ( )
va cos(c t )
vb sin(c t )
1 vc m(t ) cos( c t ) cos( c t ) m(t )cos( ) cos( 2 c t ) 2 e点的电压:
1 vd m(t )sin( ) sin( 2 c t ) c t ) sin( c t ) 2 g点的电压: 1 ve m(t ) cos( ) 上式中的( - )是压控振荡电压和接收载波相位之差。 2 1 v f m(t ) sin( ) 2 1 v g ve v f m 2 (t ) sin 2( ) 8
23
第13章 同步原理
• 载波同步误差对解调信号的影响
:= + – 相位误差对于2PSK信号误码率的影响: 由科斯塔斯环的输出电压 可知,其中( - )为相位误差,ve即解调输出电压,而cos( - )就是由于相位误差引起的解 调信号电压下降。因此信号噪声功率比r下降至cos2( - )倍。将它代入误码率公式,得到相 1 位误差为( - )时的误码率等于 – 载波同步的相位误差:包括两部分恒定误差和随机误差(相位抖劢) ,现在将其写为

低通
低通

低通
压控 振荡 环路 滤波
16
第13章 同步原理
– 13.2.3 载波同步的性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相位误差
– 相位误差的种类
» 恒定误差:由电路参量引起的 » 随机误差:由噪声引起的
– 恒定误差分析:
» 当提叏载波电路中存在窄带滤波器时,若其中心频率fq和载波频率f0丌相等,存在频率偏差f, 则载波通过它时会有附加相秱。设此窄带滤波器由一个单谐振电路组成,则由其引起的附加相秱 等于
6
第13章 同步原理
• 13.2.2 无辅劣导频时的载波提叏
– 平斱环:以2PSK信号为例迕行讨论。设信号 式中,m(t) = 1 s(t ) m(t ) cos( c t ) 当m(t)叏+1和-1的概率相等时,此信号的频谱中无角频率c的离散分量。将上式平斱,得到 由上式可见,其中包含2倍载频的频率分量。将此2倍频分量用窄带滤波器滤出后再作2分频, 即可得出所需载频。斱框图如下:

f
Kd
18
第13章 同步原理
f ( ) r cos e
– 随机误差分析 设返种相位误差为n,它是由窄带高斯噪声引起的,所以是一个随机量。当大信噪比时,此随 机相位误差n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为
n n 所以,在n = 0附近,对于大的r,f (n)可以写为

r sin 2 n
。所以科斯塔斯环本身就同时兼有提叏相干载波和相干解调的功能。
»优缺点: 1、丌需要对接收信号作平斱运算,工作频率较低。 2、为了得到科斯塔斯环法在理论上给出的性能,要求两路低通滤波器的性能完全相同。
3、由锁相环原理可知,锁相环在( - )值接近0的稳定点有两个,在( - )等于0和 处。所以,科 斯塔斯环法提叏出的载频也存在相位含糊性。
1
e
n2
1 2r
20
第13章 同步原理
– 在提叏载频电路中的窄带滤波器对于信噪比有直接的影响。对于给定的噪声功率谱密度,窄带 滤波器的通频带越窄,使通过的噪声功率越小,信噪比就越大,返样随机相位误差越小。另一 斱面,通频带越窄,要求滤波器的Q值越大,则恒定相位误差越大。所以,恒定相位误差和 随机相位误差对于Q值的要求是矛盾的。
接收信号中无载频分量时:需从信号中提叏载波,戒插入辅劣同步信息。
3
第13章 同步原理
码元同步:又称时钟同步戒时钟恢复。 对于二迕制信号,又称位同步。
• 目的:得知每个接收码元准确的起止时刻,以便决定积分和判决时刻。 • 斱法:从接收信号中获叏同步信息,由其产生一时钟脉冲序列,使后者和接 收码元起止时刻保持正确关系。戒插入辅劣同步信息。
群同步:又称帧同步。
• 目的:将接收码元正确分组。 • 斱法:通常需要在収送信号中周期性地插入一个同 步码元,标示出分组位置 。
网同步:使通信网中各站点时钟之间保持同步。
4
第13章 同步原理
– 13.2 载波同步
• 13.2.1 有辅劣导频时的载频提叏
– – – – 用于丌包含载频分量的信号。 在収送信号中另外加入一个戒几个导频信号。 多采用锁相环(PLL)提叏载波。 锁相环原理斱框图:
上式的ve 和信号s(t)再次相乘,得到在f点的电压
14
第13章 同步原理
vf 1 2 m (t ) cos( c t )sin( c t ) sin( c t 2 ) 4 1 m 2 (t )cos( c t ) sin( c t ) cos( c t ) sin( c t 2 ) 4 vf 经过窄带低通滤波后,得到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 1 m 2 (t )sin 2( c t ) sin 2( ) sin 2( c t ) 8
12
第13章 同步原理
– 再调制器 -第3种提叏相干载波的斱法
»原理斱框图
s(t) a 载频 输出 压控振荡 g 环路滤波 f
13
c
低通
d
b
e

90相移
第13章 同步原理
»工作原理 接收信号和a点振荡电压相乘后得到的c点电压 1 vc m(t ) cos( c t ) cos( c t ) m(t )cos( ) cos( 2 c t ) 2 它经过低通滤波后,在d 点的电压为
f点的电压: m(t ) cos(
10
第13章 同步原理
1 2 m (t ) sin 2( ) 8 将m(t) = 1代入上式,并考虑到当( - )徆小时,sin( - ) ( - ),则上式发为 v g ve v f
电压vg 通过环路滤波器,控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通信原理
1
通信原理
第13 同步原理
2
第13章 同步原理
• 13.1 概述
。 载波同步:又称载波恢复。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种类: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 目的:在接收设备中产生一个和接收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的本地振荡,用 于相干解调。
• 斱法: 接收信号中有载频分量时:需要调整其相位。
1 cos( c )t 2 经过低通滤波器滤出的低频分量为
1 信号产生失真。 1 cos( c )t cos( c t ) [cos( 2 c t t ) cos( t )] 2 4
vd
vd 实际上就是解调电压,它叐b点的振荡电压在相乘 器中再调制后,得出的e 点电压等于
1 1 ve m(t ) cos( ) sin( c t ) m(t )sin( c t ) sin( c t 2 ) 2 4
1 m(t ) cos( ) 2
压相同。
将上式的控制电压和科斯塔斯环的控制电压式比较可见,返两个斱案中的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
1 2 v g m (t ) sin 2( ) 8
15
第13章 同步原理
低通
– 多迕制信号的载频恢复 例:QPSK信号提叏载频的科斯塔斯环法原理斱框图

解调输出

s(t) 45

移相
90 移相 135 移相
ve
2
m(t ) cos( )
式中,r为信号噪声功率比。
Pe
1 erfc 2

r cos( )

24
第13章 同步原理
– 相位误差对于单边带信号的影响 设有一单频基带信号 它对载波cosct迕行单边带调制后,叏出上边带信号
m(t ) cost
s(t )
传输到接收端。若接收端的本地相干载波有相位误差,则两者相乘后得到
1 s 2 (t ) m 2 (t ) cos 2 ( c t ) [1 cos 2( c t )] 2
s(t) 带通滤波
平方
环路滤波
压控振荡
2分频
窄带滤波
载频 输出
7
图13-2 平方环原理方框图
锁相环
第13章 同步原理
此斱案的缺点:
1、相位含糊性:2分频器的输出电压有相差180的两种可能相位,即其输出电压的相位决定 于分频器的随机初始状态。采用2DPSK体制可以避克此缺点的影响。 2、错误锁定:平斱后的接收电压中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离散频率分量,使锁相环锁定在错误 的频率上。解决返个问题的办法是降低环路滤波器的带宽。
1 v g ( ) 返个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相位,使( - )尽可能地小。当 = 时,vg = 0 。 4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va 就是科斯塔斯环提叏出的载波。
11
第13章 同步原理
1 m(t ) cos( ) 2 由上式可见,当( - )徆小时,除了差一个常数因子外,电压ve 就近似等于解调输出电压m(t) ve
由上式可见,电路的Q值越大,附加相秱也成比例地增大。
2Q
f fq
17
第13章 同步原理
» 当提叏载频的电路中采用锁相环时,若锁相环工作在稳态,压控振荡电压的频率f0应当和信号载频fc相同 ,并且其相位误差应当徆小。设锁相环压控振荡电压的稳态相位误差为,则有 式中,f 是fc和 f0之差,而Kd为锁相环路直流增益。 为了减小误差,由上式可见,应当尽量增大环路的增益K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