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减法器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计算初值时,公式中2^n,n由什么决定A、始终等于定值B、端口数C、都可以D、位数正确答案:D2.AT89C51允许中断的C51语句为()A、RI=1;B、IE=0x81C、IT0=1;D、EX0=1;正确答案:B3.将二进制数(1101001)2转换成对应的八进制数是()。

A、151B、141C、121D、131正确答案:A4.行列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A、线反转法B、独立键盘法C、扫描法D、扫描法和线反转法正确答案:D5.8051单片机串行口用工作方式0时()A、数据从RDX串行输入,从TXD串行输出B、数据从RDX串行输出,从TXD串行输入C、数据从RDX串行输入或输出,同步信号从TXD输出D、数据从TXD串行输入或输出,同步信号从RXD输出正确答案:C6.当INT0中断时,IE寄存器地址为()A、0X85B、0X91C、0X84D、0X81正确答案:D7.8031单片机的()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A、p2B、p1C、p3D、p0正确答案:C8.51式单片机第()引脚为+5V电源引脚A、31B、10C、9D、40正确答案:D9.十进制数126其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A、8FB、8EC、7ED、FE正确答案:C10.串行口方式1功能为A、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B、10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C、11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D、13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正确答案:B11.工作方式为2时功能是()A、8位自动重装定时/计数器B、13位定时/计数器C、16位定时/计数器D、3种定时/计数器关系正确答案:A12.51单片机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A、INT1B、INT0C、T1D、T0正确答案:B13.若单片机的振荡频率为6MHz,设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需要定时1ms,则定时器初值应为()A、65036B、1000C、500D、64536正确答案: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T89C51单片机PO~P3口的驱动能力是相同的。

3-8自动循环计数器

3-8自动循环计数器

《自动循环计数器》——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10级(2)班姓名:梁亚龙沈纪军学号:2010508123 201050813620 12年7 月5 日目录1、设计目的………………………………………………………………………..2、实验器材………………………………………………………………………..3、设计思路………………………………………………………………………..4、功能模块………………………………………………………………………..5、设计电路图…………………………………………………………………….6、工作原理…………………………………………………………………………7、仿真截图…………………………………………………………………………8、报告总结…………………………………………………………………………9、参考文献…………………………………………………………………….一:设计目的1、熟练掌握计数器、编码器、译码器的原理和应用。

2、加深对加减循环计数和显示电路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74LS191计数器、74LS48 TTL BCD—7 段译码器、74LS298D数据选择器,74LS48D 译码器、7个电阻,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三、设计思路1、译码驱动显示部分:计数输出结果送至译码输出显示部分。

2、控制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3、计数部分:完成BCD码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方框图如下:四、功能模块1. 74LS191计数器、74LS191 为可预置的四位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其管脚图如下图所示:RCO 进位/借位输出端MAX /MIN 进位/借位输出端CTEN 计数控制端QA-QD 计数输出端U/D 计数控制端CLK 时钟输入端LOAD 异步并行置入端(低电平有效)。

其功能表如下所示:2.74LS48 TTL BCD—7 段译码器、7段显示译码器74LS48是输出高电平有效的译码器,74LS48/SN74LS48 引脚功能图74LS48除了有实现7段显示译码器基本功能的输入(DCBA )和输出(Ya ~Yg )端外,74LS48还引入了灯测试输入端(LT )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 ),以及既有输入功能又有输出功能的消隐输入/动态灭零输出(BI/RBO )端。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大埠小学胡兵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课时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编排体系是情景图——你说我说——问题口袋——自主练习。

在传统教学中,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定义直接呈现,因而学生总感觉与生活脱节,没什么用处。

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有效地接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

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

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三、教学模式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数学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环境里,教师通过话题的有效设计,引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多次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

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师本对话、师生第一次对话、师本再次对话、师生第二次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第三次对话、师生自我对话。

具体来说:师本对话是教师研读文本的过程,做好教材分析。

师生第一次对话是教师分析学生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做好学情分析。

第4章 数值的机器运算

第4章 数值的机器运算

哈尔滨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单元测试试卷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单元名称:第四章数值的机器运算一、填空题1.影响并行加法器速度的关键因素是。

2.A、B均为8位二进制数,A=F0H,B=E0H,则A+B= ,A-B= 。

C4.两个补码数相加,采用1位符号位,当时,表示结果溢出。

A.符号位有进位B.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0C. 符号位为1D.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5.在双符号位判断溢出的方案中,出现正溢时,双符号位应当为。

A. 00B. 01C. 10D. 116.在定点机中执行算术运算时会产生溢出,其原因是。

A.主存容量不够 B.操作数过大C.操作数地址过大D.运算结果无法表示7. 当定点运算发生溢出时,应进行。

A. 向左规格化B.向右规格化91112.X、C.n+1 D. n+213.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

A.不存在恢复余数的操作B.当某一步运算不够减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C.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D.当某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14.在加法器、寄存器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控制电路实现除法时,用B寄存器存放。

A.被乘数和被除数B.被乘数和除数C. 乘数和被除数D.乘数和除数15.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判断运算结果是否是规格化数的方法是。

16.20.计算机中的累加器。

A .没有加法器功能,也没有寄存器功能B.没有加法器功能,有寄存器功能C. 有加法器功能,没有寄存器功能D.有加法器功能,也有寄存器功能21.一个C 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3个变量x 、y 和z ,其中x 和z 为int 型,y 为short 型。

当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 后,x 、y 和z 的值分别是A .H z H FFF y FH x 00000076,9,0000007===B .H FFFF z H FFF y FH x 0076,9,0000007===C. H FFFF z H FFF y FH x 0076,7,0000007===D .H z H FFF y FH x 00000076,7,0000007===222325A. y x +B. y x +-C. y x -D. y x --三、判断题1.进位信号串行传递的加法器称为串行加法器。

思考题5.1如何设计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5.2如何设计多功能移位...

思考题5.1如何设计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5.2如何设计多功能移位...

思考题5.1 如何设计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5.2 如何设计多功能移位寄存器?5.3 如何用74194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或并行-串行转换?5.4 利用移位寄存器和一位全加器,如何实现累加器功能?5.5 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反馈复位法有什么缺点?5.6 同步时序电路分析的主要步骤是什么?5.7 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5.8 什么是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习题5.1 图P5.1为由JK触发器组成的移位寄存器。

⑴假定要串行输入数码101,说明其工作过程,画出波形图(输入波形应与CP脉冲同步),说明这时并行输入控制信号时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⑵假定要并行输入数码A=0,B=1,C=0,说明工作过程。

A B C图P5.1图 P5.1解:(1) 串行输入时,并行输入控制信号为“0”,在串行输入端依次加入1→0→1,在CP 脉冲作用下作右移操作.(同步工作,图略)(2) 并行输入时,并行输入控制信号为“1”,当ABC加010时,Q0Q1Q2立即被置为010.(异步工作)5.2试用维持阻塞结构D 触发器、与非门和一个2线—4线译码器设计一个四位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功能表如图P5.2所示。

解:以i 单元示意(左侧为i-1单元,右侧为i+1单元D i S B S A5.3 参照串行累加器示意图(见图 5.12),用两片移位寄存器74194、一个全加器、一个D触发器及少量逻辑门,设计一个四位累加器,画出逻辑图。

5.4 试用四个维持阻塞结构JK 触发器组成一个四位二进制异步减法计数器。

解:用JK 触发器的CP 下降沿触发,构成的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的i CP 接1i Q5.5 试分析图P5.5所示计数器,画出状态图,说明计数器的模。

CP解: 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0011 (模7计数器).5.6 试分析图P5.6所示电路的功能,画出在CP 作用下c f 的波形。

数字逻辑与应用要点精华公式

数字逻辑与应用要点精华公式

数字逻辑与应用要点第一章数字概念与数制系统1.1-1.6数字与模拟(了解)1、数字量与模拟量:离散、有限;连续、无限2、数字系统的问题定义:输入/输出变量,映射函数(成员函数)3、数字系统分级:元件级、SSI、MSI(LSI)、VLSI1.7-1.8数位系统(重点)1、任意进制(r)数的多项式表示2、熟练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3、转换方法:除基取余、乘基取整、多项式求和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P12:例1-12十进制小数转二进制P13:例1-14的第二步(每次乘二,取整数)二进制转十六进制P10:1.8.1(二进制从最后一位依次向前取四位不够添0,把每四位转化为十进制,10-15的分别为A、B、C、D、F)二进制转八进制P10:1.8.2(二进制从最后一位依次向前取三位不够添0,把每三位转化为十进制)十进制转十六进制、八进制,可短除可转二进制。

各进制之间的转换计算。

P34:13、14、15、17、18、191.9二进制编码(部分重点)1、BCD码:8421、5421、余3码,自补码特性2、算术补码:基数补码、基数减1补码,适用任意进制数;逻辑补码与二进制减1补码3、间隔位编码:GRAY码4、字符编码:ASCII码(7位),EBCDIC码(8位)5、符号数编码:原码、反码、补码十进制转BCD码P16:例1-19(就是简单的把每个位上的数字转化二进制)余3码就是把十进制加3再转BCD码带符号数量编码P20:表1-11(带符号数就是先把十进制转化二进制,正数前面添0,负数添1。

以1为基的补码就是反码,正数就是符号数,负数符号位不变,后面取反。

以2为基的补码就是补码,正数就是符号数,负数符号位不变,后面取反加一)以1为基、2为基等补码计算。

P35:30、311.10运算二进制(带符号)数的加减运算正数加法P23:例1-25正数减法P24:例1-28正数乘法P24:例1-29正数除法P24:例1-30带符号使用补码计算P25:1.10.2算数运算。

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

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

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是指用八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数时所能表示出来的范围。

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的基本数制,计算机可以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也可以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因此,了解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是从00000000到11111111,即从0到255。

这是因为八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55,而由于计算机二进制数的特性,0可以表示为00000000,而255可以表示为11111111。

在计算机科学中,八位二进制数表示在存储器和处理器中非常重要。

计算机使用八位二进制数存储和处理数据,因此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非常有用。

对于计算机程序员和硬件工程师来说,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可以帮助他们在处理和存储数据时避免溢出和错误。

例如,在进行加法或减法计算时,如果结果超出了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将会产生溢出错误。

因此,了解八位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可以帮助程序员避免这种错误,并确保计算机能够正确地处理数据。

另外,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对于了解计算机内存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也非常重要。

计算机内存和存储器的大小通常以比特(bit)或字节(byte)来衡量。

一个字节通常由八个比特构成,因此可以表示八位二进制数。

通过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内存和存储器的大小。

例如,计算机内存的大小通常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但是在计算机内部,数据以比特或字节的形式存储。

因此,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总之,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程序员和硬件工程师避免错误,并确保计算机能够正确地处理和存储数据。

同时,了解八位二进制数表示范围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内存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 【各单元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 【各单元目录】

一年级上册: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二年级上册: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乘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三年级上册: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④统计③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四年级上册: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五年级上册: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问题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上册: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整理与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 1-5的认识2. 比大小3. 几和第几4. 2-5的分与合5. 加法6. 减法7. 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2. 6、7的分与合3. 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 解决问题5. 8、9的知识6. 8、9的分与合7. 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 解决问题 9. 10的认识 1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 填() 12. 连加连减 13. 加减混合 14. 整理和复习(一) 15. 整理和复习(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 数数、读数2. 写数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2. 解决问题3. 8、7、6加几4.解决问题5. 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第十单元总复习: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 认识钟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 位置(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认识厘米和米 2. 认识线段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6. 连加7. 连减8. 加减混合9. 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点 2. 直角的认识 3. 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5的乘法口诀 3. 1、3、4的乘法口诀4. 乘加乘减5. 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 7的乘法口诀 2. 倍数 3. 8的乘法口诀 4. 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 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4. 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第九单元总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 3. 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 笔算乘法(2)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 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5.用计算器计算 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和角(一) 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4.整理和复习(一)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6.总复习——统计图(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 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乘法分配律5. 减法的运算性质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4. 小数的性质5. 小数的大小比较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 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4. 三角形的内角和5. 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 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5.连除、除加、除减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4.观察物体5.可能性6.解决问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一)6.约分(二)7.通分(一)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 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应用题4. 纳税5.利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 3. 应用题 4. 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 简单的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课题名称: 8位减法器设计
姓名:**
学号: *********
班级:数控卓越111 2013年11 月24 日
目录 (1)
摘要 (2)
一、设计目的 (2)
二、任务要求 (2)
三、基本原理 (3)
四、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 (3)
五、设计条件 (4)
六、设计步骤 (4)
6.1、半减器的设计 (5)
6.2、全减器的设计 (6)
6.3、8位减法器设计 (6)
七、结果与分析 (9)
7.1、设计原理图或VHDL源程序 (9)
7.2、器件及管脚分配图 (9)
7.3、仿真波形 (9)
八、总结 (10)
九、参考文献 (11)
摘要: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EDA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

8位减法器作为数字电路的基础电路,也可以通过EDA设计实现其功能,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

关键词:EDA8位减法器电路
一、设计目的
1.熟悉EDA技术开发流程
2.熟悉Quartes II集成开发软件的使用
3.学习用原理图输入法和文本输入法进行简单设计
4.熟悉简单组合电路设计,掌握系统仿真,学会分析硬件测试结果
5.复习减法器的原理,掌握减法器的设计实现方法
二、任务要求
1.完成8位减法器的设计
2.进行波形仿真,并分析仿真波形图,得出结论
三、基本原理
1、8
位减法器的管脚如图:
A0 B0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A5 B5 A6 B6 A7 B7 SIN
其中
A i 为被减数,
B i 为减数,SIN 为借位入,S i 为差,因为是8
位减法器,在减的时候需要借位,所以有17个输入,分别对应8个全减器的输入,9个输出表示其结果。

2、半减器真值表
表2-1半减器真值表
3、全减器真值表
S0 S1 S2 S3 S4 S5 S6 SOUT
S7
四、设计方案及设计方法
1、用VHDL语言设计一个半减器,并进行编译仿真;
2、在半减器的基础上,利用元件例化语句,设计一个一位的全减器,并编译仿真。


3、一种方法将8个全减器串在一起,即可得8位减法器,也可以在全减器的基础上,利用元件例化语句,编写8位减法器程序,再进行编译仿真,可以验证设计,本次采用第二种方法。

五、设计条件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
2、MAX +Plus Ⅱ或Quartus Ⅱ软件
六、设计步骤
6.1半减器的设计
1、半减器的源程序如下:
2、程序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并进行编译。

6.2全减器的设计
1、在半减器的基础上,编写一位全减器的VHDL源程序如下:
2、程序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并编译源程序。

6.3八位减法器的设计
1、在一位全减器的基础上,编写8位减法器的VHDL程序如下:
2、程序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并编译源程序。

3、生成图形符号,如下图所示:
点击“File”菜单下的“Creat/Update”,选择“Creat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为一位全减器创建图形符号,如下图所示:
4、新建一个工程,并新建一个图形文件,在左侧器件栏上点击,然后点击“Project”下的“JFQ8”,放入图形文件中,然后选择合适的输入和输出引脚,并用导线连接。

保存文件并编译。

5、器件选择
点击菜单栏上的“Assignment”下的“Device”,选择“MAX7000S”下的“EPM7064SLC44-5”,然后点击“OK”。

6、引脚分配
点击软件工具栏上的,在弹出的Pin Planner中分配管脚。

7、波形仿真
点击“File”下的“New”,选择“Vector Waveform File”新建一个波形文件,如下图所示:
在Name区右击,点击“Insert Node or Bus”,在弹出的编辑框中点击“Node Finder”,然后再点击“List”和“》”,得到下图:
最后点击两次“OK”,并保存。

然后画出输入波形,点击,进行波形仿真,并分析。

七、结果与分析
1、设计原理图或VHDL源程序
2、器件及管脚分配图
3、仿真波形
如上图所示为8位减法器的仿真波形图,由一位全减器的逻辑表达式:c c c c c i i i i i b a ab b a i ab i b a b a 1_
__
11_
1_
_)(----++=++=
c c c c s
i i i i i
b a ab i b a b a 111_1__---
--⊕⊕=++=
而8位减法器是将8个一位全减器串行得到,上图波形符合其真
值表,所以仿真正确,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完成。

八、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我主要完成了8位减法器的设计,通过这一课程设计,我复习了减法器的原理,掌握了减法器的设计实现方法,熟悉了EDA 的VHDL 程序设计方法、也学习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的VHDL 描述方法,进一步掌握应用EDA 常用工具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分析、综合、仿真等的技巧。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同样的电路通过EDA 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法,包括VHDL 程序设计、基本原理电路设计等等,而VHDL 本身的设计方法也多种多样,因此我们要多种尝试。

同时在实验过程
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寻求帮助,解决难题,这次设计教会了我做事要认真细心、不懈努力,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九、参考文献
[1] EDA技术及应用(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减法器,百度文库
[3]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实验指导书,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