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优秀论文素材

合集下载

粮食危机[优秀范文5篇]

粮食危机[优秀范文5篇]

粮食危机[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粮食危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正在全球蔓延。

当然,粮食危机并不仅仅由于人口的激增造成的,它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气候变暖的影响。

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变暖现象,使一些病虫害加剧,同时也增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比如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的重大旱灾,使当地的农作物大幅减产。

第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全球水资源普遍短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淡水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水。

水资源的普遍短缺给农作物带来的一个最大威胁就是使农作物难以得到灌溉。

世界银行曾指出“15%的印度粮食是靠抽取地下水生产的”,而目前对地下水的抽取已经超过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充速度,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应的短缺,从而造成粮食短缺,进而引发粮食危机。

第三,耕地面积的减少。

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加上过度放牧和砍伐,使地表植被被告破坏,土壤荒漠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给粮食安全带来最直接的威胁。

如何扭转粮食危机呢?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相当大的课题。

从宏观上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及自然生态的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环保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以减少碳的排放量。

当然,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二,要保护土壤和耕地。

粮食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等以防止土壤的沙化,保护土壤,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

第三,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首先要继续推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其次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再次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以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第四,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实施节约粮食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加上粮食的连年丰收,使一些人少了危机意识,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水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应该树立危机意识,保持节约粮食的传统习惯。

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6篇)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对于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6篇),以供大家参考!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

民以食为天。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近年来,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就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

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

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越是面对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我们就越要明确,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要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我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力保障了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粮食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但也要看到,由于人多地少,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且“紧平衡”越来越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的进口大豆及主要食用油量值数据,2020年,我国共进口大豆10033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983万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我们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中国粮食安全申论作文素材

中国粮食安全申论作文素材

中国粮食安全申论作文素材
素材1: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中国人口众多,且经济快速发展,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农业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中国地大物博,但可利用的耕地有限,且大部分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水需求增加,水资源稀缺问题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压力。

其次,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着粮食安全。

长期的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地下水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品质受损。

此外,农田的土地资源也遭受不合理开发,耕地面积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

第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降水不规律,气温波动,灾害频发,如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加剧。

这些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也使粮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

最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也对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

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农业劳动力不足,农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

此外,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方式展开,机械化水平低下,科技进步缓慢,限制了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令人担忧的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推动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土壤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

粮食安全论文(精选5篇)粮食安全论文【篇1】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要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品种供给结构性短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依旧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惊涛骇浪,就越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

从国内需求研判,我国粮食呈现供需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逐渐转变的同时,也使得粮食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对结构性矛盾。

一是低端产量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口粮安全与改善型需求的矛盾。

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必然导致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向高质量改善型需求升级,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将会越发突出。

从国内供给研判,粮食增产空间面临硬约束。

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越来越近。

二是耕地质量明显下滑。

由于高强度利用,我国耕地基础地力也呈现下降态势,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

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现象。

从国际供给研判,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不容乐观。

新冠疫情蔓延和国际形势的持续紧张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部分农产品例如大豆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且进口对象国家高度集中,国际形势变化必然对我国粮食进口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十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十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十篇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篇1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

然而,我对粮食的珍惜,经历了由不懂到半懂、再到全懂的较长过程。

记得:年幼时,每逢吃饭,我总要在饭桌上掉下一大堆米粒等,此时,妈妈总是一粒一粒捡起来,边吃边教育我:“宝贝,不许这样!这叫别人笑话!”然而,我一直不以为然。

年少时,我一吃得味口不好,就把剩饭的碗,一推了之。

此时,妈妈看着扬长而去的我,总是喃喃地说:“这孩子,真是不懂事!”然而,我反感地边走边说:“不好吃!人家不想吃嘛!”去年暑假,爷爷带我们全家去舅爷爷的农场帮助干活时,爷爷说:“旸旸也参加吧!已经12岁园锁了,在旧社会都可以娶媳妇了,该懂得劳动重要了!”于是,我和姐姐们开始掰玉米棒。

开始,挺好玩。

一望无际的玉米田,让人心旷神怡。

一株株成熟的玉米,被四五个饱满的玉米棒坠得挺不直腰。

微微发黄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晃,仿佛招手我们快快帮助卸下玉米棒的负担!我们比赛着,看谁掰的快、掰得多!然而,没有一会功夫,汗水像掉了线的珍珠,一个劲地往下流个没完没了。

我的内和身子,像胶水粘贴一样,粘贴在了一起。

我顾了擦汗顾不上掰玉米,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

更为害怕的是,没见过的大个蚊子,总在我头边讨厌地飞来飞去,不一会我胳膊上、腿上被咬起了十几个包!这次劳动,以及此后爷爷每次带我去农场的劳动,使我深深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使我从劳动汗水的`洗礼中,真正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我在被虫咬的痛苦中,真正懂得了浪费粮食,就是犯罪!使我在不断参加劳动的实践中,真正懂得了: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劳动!珍惜粮食,就是遵照“劳动创造世界”的哲理,珍惜劳动的开端!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论文篇2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非常不注意节约粮食。

我每天吃饭都剩下许多白花花的米饭在桌子上,在碗里。

过不了几天,我剩下的米饭居然差不多有一碗那么多。

妈妈看见我这样浪费粮食,决定在星期天带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论文(精选9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论文(精选9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论文(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论文(精选9篇)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论文(精选9篇)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论文(通用8篇)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论文(通用8篇)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论文(通用8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论文(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论文篇1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需要疏与堵、破与立、融与进“双管齐下”,夯实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切实保障好粮食安全。

疏与堵“双管齐下”,把耕地红线守好。

古语云:“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古语里蕴含着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智慧,从“食”与“谷”、“谷”与“地”的两对关系中我们能够看出耕地保护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当前,如何守好耕地红线已然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爱之珍之,扛起耕地保护的肩头重任,确保耕地的面积不下降、数量不减少,时刻绷紧一亩不让的思想之“弦”,当好耕地的“守护者”。

一方面,我们要以“疏”强化成效,防止“一刀切”式的办事风格,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充分保障乡村群众的住宅建设合理需求,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做好审批办理,在流程上优化精简,在办理上提质增效,强化用地保障,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另一方面,我们要齐抓共管“堵”,架好“高压线”、拿出“硬举措”,对占用耕地的行为“零容忍”“严处罚”。

破与立“双管齐下”,把智慧农业建强。

在农业发展上,要坚持从破到立,在创新中推动发展、抢占先机,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双翼”。

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破”字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粮食生产过程中效率低、粗放化的不足,在技术创新上积极研发、不断突破,在基础性、前沿性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坚持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在“攻关”中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另一方面,要在“立”字上下足功夫,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发展和智慧农业生态圈的打造,引流“活水”激荡农业发展的“一池春水”,运用于粮食种植的信息感知、精准管控和智能监测,向更高水平、更加精细、更为安全的层面进阶,促进成果转化,在农业发展上提质增效,提升农业总体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

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模板5篇

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模板5篇

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模板5篇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篇1近年来,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剧。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超过30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23亿人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

业内专家表示,从价格的形成机制看,全球粮食供求关系总体平衡,期末库存消费比远高于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

此轮粮食市场动荡并非供求失衡所致,而与资本投资炒作等因素相关。

目前,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不单纯是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导致减产,还因粮食金融化、能源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更为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因素叠加造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

面对风险挑战,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自力更生,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实现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不仅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还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推广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节粮减损等技术和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了解到,自1979年开始的40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用了粮食和饲料储藏及加工设备,大米、杂粮、茶叶、果蔬分级等农产品智能分选设备,码垛机器人、自动装车等智能装备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向多个国家进行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至70%,超过150万户小农户从中受益。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倡导多边、双边贸易合作,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危机优秀论文素材————————————————————————————————作者:————————————————————————————————日期:粮食危机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第一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突破历史水平,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造成农业生粮食危机产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价格的上扬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幅增长。

第二不利气候因素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出口量大幅下降。

作为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锐减,仅2007年的出口量就减少400万吨。

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也减少300万吨。

此外,孟加拉国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300万吨。

第三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美国、欧盟和巴西等国将大量原本出口的玉米、菜籽、棕榈油转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传统农业出口大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并降低了出口。

美国20%的玉米已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欧盟65%的油菜籽、东盟35%的棕榈油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这些政策的变化不仅造成了食物供给的减少,更引起了市场对于稳定供给的担忧和恐慌,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上涨预期。

第四美联储的不断降息,房地产市场低迷等都释放了大量的投资资本进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由于市场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自去年11月以来,已有400多亿美元进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国际小麦的出口价格就增长了130%、大米价格增长98%、燕麦价格上扬38%。

世界大量的粮食贮备被掌握在实力雄厚的国际基金炒家手中。

第五由于粮食价格在短时间内持续上涨,导致一些传统的粮食纯进口国,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加速粮食进口,以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另一方面,一些出口国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短缺和市场恐慌。

第六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严重扭曲了贸易,人为压低了国际农产品价格,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粮食生产者和农民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生产其他经济作物,致使许多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来维持国内粮食供应。

同时,多年来,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传播也钝化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农业生产的愿望,天真的认为世界粮食供应永远是充足的,可以完全依赖便宜的进口来替代国内生产,这也是许多国家对这次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准备不足的潜在原因去年粮食丰收,却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挨饿关键是丰收的粮食被送给谁吃了一部分给了生物燃油,而比生物燃油更多的给了畜牧养殖的动物们这些若是拿来给人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挨饿了阿减少肉食,即使一周减少一半的肉食,能帮助的不只是动物还有那些正在挨饿的饥民!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被称为“货币的货币”,其生产供给的低弹性和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国际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此外,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不可储藏性和农业劳动的职业特性也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技术特征上都比较困难。

因此,粮食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正如基辛格所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民;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此前宣布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并且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比2003年增产2002亿斤。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可增强中国石油安全。

2001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为1.65亿吨,而石油产品消费2亿多吨。

今后长期大量进口石油已成定局。

发展立足于本国的生物柴油替代液体燃料,是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

2011-09-02 中国市场研究报告网核心提示: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加17%,达到1050亿升(280亿美加仑)的新高,而2009年为900亿升(美国240亿美加仑)。

世界瞭望研究院于2011年8月31日发布气候与能源项目实施分析报告,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加17%,达到1050亿升(280亿美加仑)的新高,而2009年为900亿升(美国240亿美加仑)。

美国和巴西仍然是两个最大的乙醇生产国。

2010年,美国生产490亿升(130亿美加仑),即占全球总产量的57%;巴西生产280亿升(70亿美加仑),即占全球总产量的33%。

谷物是美国乙醇的主要原料,在巴西,甘蔗是乙醇的主要来源。

欧洲一些国家可能从生物柴油转向乙醇,因为欧盟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乙醇作物与生物柴油作物相比,有较高的能量含量,这使之成为更高效燃料的来源。

在阿根廷,生物柴油行业的增长,不仅是因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归因于新的B7调合指令,指令要求燃料应为7%的生物柴油和93%的柴油调合油。

因此,阿根廷的生物柴油生产设施投入巨资,以增加生产。

支农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

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一)制订一系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1)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实施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对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政府通过价格杠杆,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

(二)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1)不断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农产品结构调整。

(2)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具体涉及到的惠农内容一、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1、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根据2003年度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13.5元。

2、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综合补贴。

根据2003年度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76.9元。

3、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农户实行水稻良种补贴。

补贴对象是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不得补给未种植水稻的土地承包户。

补贴范围是按照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双季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8年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6、保护耕地政策。

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该基本农田弃耕前三年平均产值一至二倍收取荒芜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同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重新发包。

8、实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

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年产粮食4亿斤以上的县进行奖励,以提高地方财力,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

四、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2008年,国家财政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购机补贴专项资金1.9亿元,加上省财政配套安排700万元,全省购机补贴总规模达到1.97亿元,比去年9700万元增加一倍。

重点补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油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渔业的生产机械化。

我市目前已到位资金1860万元,其中购机补贴资金105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81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参照购机补贴项目执行)。

1、农机购置补贴对象。

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业县市区,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七、鼓励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今年,国家增加了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20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省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安排2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万元;各类上型号型水库治理今年安排6.5亿元。

实施支农惠农政策的意义一、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之有能力进行更好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三、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四、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

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必要时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耕地红线,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最低值。

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

现行中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

2009年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1)省级储备粮食。

①储备数量:1997年,省级储备粮食2.5亿斤(折原粮食局3.4亿斤)、食油5000吨。

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新建省级储备粮食6亿斤(含食油5000吨),对原有省级储备粮食进行了处理。

⑤粮食轮换:实行滚动储备、动态管理,承储企业每年必须按储备粮食规模的1/3进行轮换,但当年10月至次年3月间,必须保证6亿斤的储备。

对储备粮油的轮换费用及价差盈亏由省粮食局及承储企业自行负责。

(2)县、市储备粮食。

储备数量:省政府规定,县、市储备粮食12亿斤,其中,武汉市5亿斤,其他县、市7亿斤。

中国粮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22% 安全有保障2012年02月02日16:26 来源:中国新闻社手机看新闻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有关情况。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总量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5亿7千多万吨的粮食在全球粮食总产量中大概占到22%,去年中国的总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大概占19%。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乡人均粮食消费在近10年内持续缓慢下降。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在1982年为144.6kg,10年内下降了22.89%。

2002年又进一步降至78.5kg,10年内又下降了29.6%。

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在1982年至1992年间减少并不明显,1992年人均消费为250.5kg,2002年降至236.5kg,10年内减少了5.59%,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呈减少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