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地下水水化学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
关于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源的分布特征与开发研究

关于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源的分布特征与开发研究河北平原拥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微咸水储量,但大量的微咸水资源在长期以来却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无法为地区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支持。
为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本文首先对河北平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简要阐述和说明,在对其地下微咸水的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微咸水的利用现状与开发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标签: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源;分布特征前言对河北省进行分析可知,其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年均降水量只有484.5毫米,远小于我国降水量的平均水平628毫米,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导致地表水严重缺失和地下水开采招标等一系列问题,这进一步制约了河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河北平原微咸水开发利用的角度着手,在对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微咸水的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其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效率和促进地区农业与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河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河北平原地处我国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以北,东邻渤海,西至太行山,南抵黄河,北接燕山,面积为15万平方面千米,其第四系沉积厚度在隆起区与坳陷区分别为550m和350m左右,以淡水矿化度为依据,其地下水矿化度在2g/L以下的均为淡水,在2g/L以上的为咸水,地下咸淡水的交界面在冲积平原和山前平原交汇地,其東侧为咸水区,西侧则为淡水区。
目前,河北平原各类咸水区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33.6%,淡水区面积所占比例为66.4%。
在初步了解河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下文则对该地区地下微咸水的分布特征展开全面分析。
2、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分布特征2.1微咸水储量目前,河北平原地下咸水的总储量大致为1700亿m?左右,地下浅层咸水分布区域的补给资源总量约为37.9亿m?/a,其中,矿化度在3g/L以下的微咸水分布区域的补给资源总量约为21.9亿m?/a,占平原浅层咸水区域补给资源总量的57.8%。
人为活动条件下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演变

2 0 盎 0 2
期 2 卷 第1 1 3 月
地 质 科 技 情 报
Ge l g c l ce c n c n l g n o m a i n o o ia S in e a d Te h o o y I f r t o
海 地 下 水 子 系统 。 1 I 地 下 水 系 统 的 介 质 空 间 结 构 与 特 征 .
河北 平 原 属华北 地 台华北 断 坳带 的一 部分 , 是 自中生代 以来 以下 降 为 主 , 随短 暂 上 升所 形 成 的 伴 断陷盆地 。 构造 单元 自西 向东 包括太 行 山隆起 、 中 冀 坳陷与 临清坳 陷 、 沧州 隆起 、 黄骅坳 陷 、 埕宁隆 起 , 南
中图分类 号 :61 P4.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O0 8 ( 0) — 。 0 l0 7 92 20 0 7 7 — 4 0 1 0 的地质边 界 。 在地 下水 系统 的内部 , 由于地 形地 貌 的 控制 , 形成 不 同级次 的地 下水 子系统 。 系统一 般被 子
V11 N. o. o 1 2
Ma. r 2 0 0 2
人为活动条件下河北平原第 四系地下水 系统 的演变
徐恒力 , 肖国强 . 红 。李
‘ 中 国地 质大 学 工 程学 院 _ 北 武 授 40 7 2河 北 省 环 境 地 质勘 察 院 . L 蒯 39 ; 柯北 石 家 庄 99 2 ) 50 1
受水 文地 质 理论 发 展和技 术 手 段 的限制 , 期 长 以来 , 河北 平原 地 下水 勘察 和 研究 是在 3个水 文地 质 分 区和 4个含水 岩组 的基础 上进行 的 。 因此 , 地 对 下水流 场 、 水化 学场 的研究 也被 分区和分层 所束缚 。 这 种将地 下水 系统介质 空 间 、 流场 、 水化学场 人 为分 割 的研究 思路 , 地下 水 大规 模 开采下 显 露 出其 局 在 限性 。随着地 下水 开采量 的逐渐增 大 , 7 代 中 从 0年 期 以来 , 河北 平 原 产 生 了严 重 的 区域地 下 水水 位 下 降 、 资 源减 少 、 质恶 化 、 面沉 降 、 面塌 陷、 水 水 地 地 地 裂缝等环 境地 质问题 与地质 灾 害。一方面 有人 为开 发的 无序 性 的原 因 , 更重要 的是 没有 对地 下水 系统 进 行结 构 、 特征 和演 变规 律的 动态性 研究 , 致使 地下 水 开 发与 管理 缺 乏科 学性 和 系统 性 , 并产 生 了各种 环境地 质 问题 。
河北平原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元素组分含量

• (20) 铬(六价)(Cr6+) 全区来看地下水铬元素(六价)指标较好, 异常地区位于邢台市巨鹿县、邢台市新河县和沧州市青县,水质异常 区呈点状分布,主要是分布在城镇周边地区,这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污 染有关。保定市的异常面积相对较大。 • (21) 硒(Se) 全区地下水硒元素较好,水质异常区面积较小,水质 异常区零星分布在保定市、石家庄市境内,衡水市也有少量分布。 • (22) 铍(Be) 铍元素水质异常区面积为16916.75 km2,分布面积较 大,占全区总面积的23.1%。主要集中在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 廊坊也有少量分布。 • (24) 钼(Mo) 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钼元素指标较好,这与我国黄 土及其冲积物上的土壤,全钼和有效态钼含量偏低是一致的。水质异 常区位于沧州市黄骅县和廊坊市境内,地下水类型皆为古河道带孔隙 水有咸水系统子区。 • (25) 钴(Co) 钴元素异常区面积为 7610.481km2,零星分布在邢台 市巨鹿县章台镇、沧州市青县和肃宁县。与铁族元素的分布基本吻合, 主要是由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决定。 • (26) 钡(Ba) 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钡元素在中部冲积湖积平原区 含量最低,山前冲洪积平原和滨海冲积海积平原含量较高,唐山和秦 皇岛的含量值较高,
根据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河北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 源总量为170.26 亿立方米/年。按矿化度划分,小于1g/L 的 淡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31.60 亿立方米/年,1-3g/L 的微咸水 天然补给资源量为31.98 亿立方米/年,3-5g/L 的半咸水天然 补给资源量为 6.68亿立方米/年 。
镉在表生作用中迁移能力很弱易于留在原地被粘土矿物吸附沧州市的镉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镉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工业生产中煤石油燃烧垃圾和其它废弃物的焚烧使镉进入大气降水使镉元素带到地表并最终渗到地下20铬六价cr全区来看地下水铬元素六价指标较好异常地区位于邢台市巨鹿县邢台市新河县和沧州市青县水质异常区呈点状分布主要是分布在城镇周边地区这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有关
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下,河北省山前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从地下水位、地下水量及地下水流场分析了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从降水、地下水开采、种植结构调整、水利工程修建等因素初步探讨了地下水系统变化的原因,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田冰孙宏勇贾金生 TIAN Bing SUN Hong-yong JIA jin-sheng 作者单位:田冰,TIAN Bing(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
孙宏勇,SUN Hong-yong(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1)
贾金生,JIA jin-sheng(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家庄,050000) 刊名:灌溉排水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年,卷(期):2007 26(4) 分类号:P641.8 关键词:河北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驱动因素。
保定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月 份地 下水 埋 深 最 大 从 6月 份 开 始 降 水量增加 . 6 ~ 9月份 降水 量 占全 年 降 水
量的 8 0 % 以上 .能 够 基 本 满 足 各 项 农 作 物 的灌 溉 需 水 . 因此 农 业 灌 溉 需 水 量 相对较小 . 地 下水埋深慢 慢下降 . 地 下 水 位 有 所 回升 1 1月 中 旬 冬 季 灌 溉 开 始. 地 下 水 埋 深 又 略 有 上 升
4 . 结语
1 0年 的 地 下 水 埋 深 监 测 资 料 和 图 件 可 知 .地下 水位 平 均埋 深从 2 0 0 1年 的 1 5 . 8 6 m下 降到 2 0 1 0年 的 2 2 . 0 2 m, 累 计 下降 6 . 1 6 i n .平 均 每 年 下 降 0 . 6 8 m. 1 0
术产业开发 区. 总面积 2 2 1 1 2 k m 2 . 其中 平 原 区 面积 l 1 1 4 4 k m z . 占5 0 - 4 % 保 定 市 地 处 温 带 大 陆 性 季 风 气 候
区. 四季分 明 . 具 有 冬 季 寒 冷 干 旱 少 雨
响. 降雨 量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在 降 水量 充
水过 量开采 . 造成地 下水位下 降 . 形 成
了 大 面 积 的漏 斗 区 在 许 多 集 中 开 采
区 .由于 严重 超 采导 致 的水 井 出水 量 急
下水埋 深较浅 . 夏 秋 时 节 地 下 水 埋 深 较
深。 1 ~ 3月 上 旬 . 虽
剧减少、 地 面 沉 降等环 境 问题 尤 为 突 出。
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

1492019.12总第223期一、平原地下水位分布分析河北省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原因在于长久以来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平原浅层地表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大小的地裂缝,出现裂缝后,相对应的地面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造成地下水的通道被堵塞,最终影响到该地区的地下水位。
比如石家庄、邯郸和廊坊等人群活动比较频繁的位置,其地下水位的埋深较深,更难从地下采出地下水,这里采集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为生活用水;反观平原东部,像是沧州等地区,由于充足的降水量和未进行人为过度开采,地下水活动十分频繁,且水位相对于西部要更高,同时中部偏东的位置很多地方被设立为抗旱浅层控制点,河北平原东南部是整个平原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若到达平原的沿海部,如乐亭县,可以看到当地的地下水位也很高,主要是由于早年间浅层地表出现裂分,外部海水倒灌而形成,故该地区的地下水并不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却可以对沿海植物进行灌溉,也就是说该地区的地下水使用率不如内陆,开采率较于其他地方来说并不高[1]。
二、地下水位动态分析(一)不同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分析自我国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观测起,在这60多年中,河北平原地下水位埋深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改变其埋深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人类的活动(开采地下水,土地建设等)、地区降水量的改变、湖泊的形成消失等。
30多年以来,河北平原中各大城市的水位埋深平均值持续增大,从21世纪起,每十年的中间值更是越来越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人类的活动导致的,以上统计的地区普遍存在人口密集的特点,人多自然对地下水开采的需求量以及土地使用的需求量增大,最终使该地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变大,更难从地下采集出水来。
不过近几年由于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的兴起,建立的水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下水的流失,使得像石家庄、邯郸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有所回涨[2]。
(二) 不同地区浅层地下水存储量分析地下水水位也关系到该地区地下水的存储量,只有在地下水位高的时候,存储量才会变高,随着每年地下水位的下降,各大城市的地下水存储量还在缓慢降低,以下是2014年统计的河北平原中各大城市的地下水存储量与2013年相比的变化图:图2 河北平原中各大城市地下水存储量变化图(三)河北平原中东部浅层地下水位分析河北平原中东部是整个平原地下水位最高的部分,地下水埋深也算是比较浅的,主要是由于人群密度低及人员活动的幅度较小,对地下水开采较少;同时中东部沿海气候相较于西部城市地区更为潮湿,每年的降雨量更大,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是受到雨水的渗透,以及蒸发等影响。
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Ab ta t sr c :Ac o dn o t eAse s e tr s l fa o n am ln olwa e eo csi be r vn e i wa e n t y tm n lzd a d e — c r ig t h s sm n e uto m u tfr a d s i — trrs ure n He i o ic ,t sb e hes se a ay e n x p
pan df r h itiu igc aa t r t so ol t r e o re mo n b i r vn e On s ail i r u in pani bg e h nmo n an lie o edsrb t h rce i i f i wae s u c s t n sc s r a u t nHe e p o i c. p t s i t , li ig r a u ti i ad tb o s t
a e ,a tr o sa pan bg e e ta p a , n wa dso eo u ti rabg e sle r lp t. e o a d sr u i , ea s f ra e se nc a t l l ig r n r l l n wid r lp f i c i mo n a a e ig ri wa dso eec On tmp r l iti t n b c u eo n t e b o
河北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河北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张俊芝【摘要】分析了河北省各行业用水量及地下水用水量变化趋势,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地下水保护对策,以达到改善地下水环境的目的.【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用水量;地下水;开发利用;对策【作者】张俊芝【作者单位】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1 地下水开发现状1.1 分布特征1.1.1 区域分布特征截至2016年12月底,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大于20m埋深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定州、辛集一带;小于5m埋深主要分布在秦皇岛、沧州一带;其他地区埋深多为5~20m。
1.1.2 年际变化特征根据2000~2016年的人工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河北省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从2000年末发展到2013年末共下降3.35m,平均下降速率为0.26m/a;2014~2016年经过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浅层地下水位整体呈现下降速率减缓趋势,部分设区市呈现上升趋势。
1.1.3 年内变化特征河北省地下水开采量以农业开采为主,地下水年内动态变化主要受农业灌溉的影响,一般年初为高水位期,在春灌前达到全年最高水位,随着春灌开始地下水位开始下降,在汛前5月底、6月初呈现年内最低水位,随着汛期雨季到来,开采量减少及降水补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开始回升。
1.2 开采情势变化河北省浅层地下水开采量20世纪60年代平均38.85亿m3,20世纪70年代平均79.13亿m3,到20世纪90年代增加到104.00亿m3,1999年地下水开采量高达173.2亿m3。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77.01亿m3,而1980~2013年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106亿m3,平均每年有29亿m3的地下水靠疏干地下水含水层组供给,长时、大量地开采地下水,大大超过了地下水补给能力,造成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 y i fGr u dwa e d o he ity Dit i u in a u e nd I sEv l to r e s i He e a n l sso o n t rHy r c m sr sr b to Fe t r sa t o u i na y Tr nd n b iPl i
括石家庄 、 唐山 、 秦皇 岛、 邯郸 、 台、 邢 保定 、 沧州 、 廊坊 、 衡水等 九市 1 9 ( ) 面积 7 2 m2 耕地 约 4 0 0 m2人 1县 市 , 31 9k , 0 ×1 h , 口约 50 0 0 万人 , 是我 国北方重要 的粮棉 产区和工业 基地 , 但
t p n h jrin f h e p a ds alw g o n wa e b i li. y ea dt ema so ed e n h l r u d tri He e P an o o t o n
Ke r s e pa d s alw o n wae ;h dr h m ity e ov ;p stv mp c ywo d :d e n h l o gr u d t r y oc e sr v le o iiei a t
1 研 究背 景
河北平原北靠燕 山、 西依 太行 山 、 东临渤海 、 环绕 京津 , 包
海 冲积海 积平原 。从 其水 流空 间来 看 , 可分 为 补 给 区、 流 径 区、 排泄区三部分 , 地下 水补给 的来源 主要是 降水 、 向补 给 侧 和层 间越 流补 给 , 排泄的途径 以人工开采为主 。 根据 前人 研究 表明l , 2 _ 到 0世纪 7 年代 中期 , 、 1 O 工 农业
河北 平原 地 下水 水 化 学 分 布 特 征及 演 化 趋 势分 析
王 莹 张 琳 张 亚 哲 陈 雨 陈 江 刘 君 , , , , ,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石家庄 0 0 6 ;2河 北省环境 科学研究 院 , 501 . 石家庄 0 0 5 ) 50 1
Ab ta t t d igo o d t ri e e anha e na c d m i fc salt et e sr c :S u yn ngrun wae nH b i Pli sb e na a e c o u l h i .Thsp p ra ay e h n le igf co so h ai m i a e n ls st eifu ncn a t r ft ev r ain o r u d trh d o h mity c mp st nsa x o n st en r lefcso r u d t re vio to fg o n wae y r c e sr o o ii nde p u d h o ma fe t n g o n wae n r nme tt a r d e h u ni o n h tp o ucdbyt eh ma m p c uc ssr n t e ig t n io m e t l a g me tb sn h o p r tv t d n t eprs n iu t n a d te do y r c mity a ts h a te g h nn hee vr n n a na e n y u ig t ec m aa iesu y o h ee tst ai n r n fh d o he sr m o
摘要 : 河北平原地下水 的研究一直 以来都是学者关注 的焦点 。通过对河北平原地 区地下水水化学 中深 、 浅层水化学类 型及 主要离子组分 等现状及 变化 趋势对 比研究 , 浅析 了影 响地下水水化学变化 的因素 , 阐述了加强环境管理等人为影
响对 地正态影响
W ANG n Z Yig , HANG i Z L n , HANG —h CHE Yu , Yaz e , N CHE J n L U u N i g , I J n a
( .n itt o d o elg n vrn na oo y,C S,S iiz u n 50 1C ia 1 Ist ue f Hy rgoo ya dEn iometl i Gelg AG hja h a g0 0 6 , hn ; 2 Hee Prvnil a e fE vrn na c n e , hja h a g0 0 5 , hn ) . bi oic Acd myo n iometl i cs S iiz u n 5 0 1 C ia a Se
第 6卷 第 6 期 20 年 1 08 2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S uht- rhWae a sesa dWae c ne& Teh oo y o t- Not tr nfr n trSi c o Tr e cn lg
Vo. No6 1 6 .
D e . 2 08 c 0
同时河北平原是我 国北方严重缺水 的地 区之一 。地下水是该 地 区的主要供水水源 , 理开发利 用地 下水 资源 、 合 实现地下水
及城 镇的发展没有剧增之前 , 河北 平原水 化学类 型总体 上是
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地带 的重碳 酸盐 型水 为主 , 中部 冲积 湖积平原以重碳酸氯化物 型水为 主 , 滨海 冲积 海积平原 主要 是氯化物 或氯 化物 为主的} 昆合型水。地下 水的矿化度变化趋 势是从 山前至滨海逐渐升高。 山前平原地下水 以重碳 酸型水 为主 , 矿化 度一 般小 于 1 . g I 中部平原区地下水的化学类 型复杂 , / ; 很少 能见到单 一化 学类型 , 主要 有重碳 酸一 硫酸 、 硫酸一 重碳酸水 以及硫酸 水。 冀东平原地区 , 缺少硫酸盐为 主的地下水 , 从重碳酸盐类型 向 氯化物水过渡 , 滨海 冲海 积平 原以氯化 钠型水 和 以氯 化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