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的几十年间,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和金融方面,都处于垄断地位。
既是世界各国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者,又是世界各国出口原料的最大购买者,成为世界加工厂,故称“世界工厂”。
英国的“世界工厂”是空前绝后的,表现为技术、工业组织形式、分工体系的先进性,以及武力征服的殖民性,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的全球性和以强大海军为后盾的垄断性。
相对来说后来的美国、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只是成为制造业的中心而已。
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先驱国。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产业革命,成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国时,整个世界还是个农业社会。
1820年,英国只有2000万人口,而它的工业生产却占了世界工业总产量的50%。
以后,它的比重虽然由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工业的较快发展而有所下降,但到1870年仍然占到32%,居世界第一位。
当时,它的棉花消费量占世界的49.2%,采煤量占51.5%,生铁占50%。
经过产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
到19世纪中叶,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
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从1820年的3640万英镑,增加到1870年的 19960万英镑,增加 4倍以上。
182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8%,1840年上升为21%,1870年上升为22%。
英国不仅是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供应者,也是各国工业生产资料的最大供应者,19世纪中叶,英国棉纺织品的80%输出国外。
自1825年解除禁止机器出口令以后,机器出口数量不断增加。
1837年机器出口总值为49万英镑,而到1866年就达到 476万英镑。
煤和铁的出口也不断增加。
这一时期先后开始的美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产业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靠从英国输入技术装备来进行。
英国在大量出口工业品的同时,国内工业消费的大部分原料,特别是棉花、羊毛、生丝、木材以及谷物,要靠外国来供应。
初二历史下册的重难点归纳

复习资料一:知识提纲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课目每课子目录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商人的地位变了 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3、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运动) 1、教皇奶牛称呼的由来 2、宗教改革领导人--路德3、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德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革命) 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3、布鲁诺---宇宙无限论 4、牛顿-----物理力学(万有引力)理性之光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现新大陆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全球联系的加强(正面影响)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荷兰----海上马车夫)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
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英国—日不落帝国)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1年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领导人----华盛顿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1793年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领导人—罗伯斯庇尔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八下历史目录标题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P4商人的地位变了 P7第二课从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 P10“教皇的奶牛”的解放 P11近代科学的诞生 P13理性之光 P15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P18全球联系的加强 P21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P23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 P26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诞生(美国) P27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P29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事 P3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P35专制帝国 P38来自海上的挑战 P41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历史学家的讨论 P45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P50“科学的世纪” P5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P53人在工厂 (工厂制度;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 P55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地球变小了 P58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P60挑战与回应 P62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屈辱的岁月(侵略史实)P64悲壮的战争(军民抗击侵略者)P67“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 P68从维新到革命(戊戌变法) P70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大产业;“城市病”) P75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事务) P7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79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从交通工具看社会进步 P83工业文明大家谈 P85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P88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P91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P93“西亚病夫”的崛起 P95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P96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P99历史性的转折(共产党成立) P102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北伐;蒋介石反革命;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围剿;长征) P105 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变化 P109头脑中的变化 P110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事变,日军罪行) P113全民族的抗战(西安事变) P115第六课新中国的诞生两种命运的决战 P120“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P122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历史在这里沉思(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浮雕、题字)P127重温百年历程 P128让历史告诉未来 P129。
八(下)基础知识《堂 堂 清》

八(下)基础知识《堂堂清》第一课工商业的发展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的(2-26)1、世纪前后,文明的曙光首先在出现。
2、手工作坊的特点有哪些?3、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世纪的(国家),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时期,中国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4、手工工场的特点有哪些?5、手工工场的作用有哪些?6、中世纪晚期,西欧的手工工场集中在、、、采矿等行业,英国、、发展尤为迅速。
但是,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
商人的地位变了(2-27)1、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经济实力迅速扩大,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就是。
2、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的政策。
3、当商人的社会地位一步步提高时,虽仍然享受着特权,但是在上却陷入困境之中,开始走向没落。
4、众多的,原来大多是失去土地的,在手工工场时代,他们形成了又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成为阶级的前身。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中世纪,欧洲处在的绝对统治之下。
教会要求人们服从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2、14世纪,在(国名)商业发达的城市里,新兴的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他们要求重视,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国名)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这就是运动。
3、意大利画家被誉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
4、是文艺复兴时期(国名)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
5、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6、文艺复兴的影响或意义是什么?7、16世纪日益腐败。
它凭借对人们信仰的控制,千方百计掠夺钱财。
8、(国名)受罗马教会剥削最严重,被称之为。
9、德国宗教改革家向罗马教会发起挑战,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德国,他主张。
宗教改革后各国逐渐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的道路。
近代科学革命的诞生10、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 。
他认为,人类借助科学发现和发明,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11、15、16世纪科学革命中的代表人物:的“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12、英国科学家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
八下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的牢笼
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
P13-14
1.时间:15-16世纪
2.代表人物:
英国——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意大利——布鲁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
英国——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3.科学的作用: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触摸到自然界跳动的脉搏;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3.根本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4.过程: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5.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屠杀土著人,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2.其它知识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属拉丁语系。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P26-27
1.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卢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集中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中)
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体现在美国共和政体中)
法国——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科学和理性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是从这里产生的课件

中国手工工场的出现 明清时期
瓷 器 制 作
列表比较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不同点
场地 劳动者和所有 生产 和规 者的关系 效率 模
生产方式
手工作
作坊主与学徒帮
坊
小 工的关系,学徒 低
依附作坊主
作坊主进行 全程工作、 无分工
手工工
场
大
雇佣与被雇 佣的关系
工人间分工 高 合作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出现 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第1课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一、自学
1、手工作坊:一般都生产哪些手工业品? ___瓷__器____、___钟__表____、____呢__绒_____等; 2、手工工场:①时间地点:手工工场最早出现 于_1_4_世__纪____(时间)的__意__大__利____(国家),以 后扩展到__西__欧_____其他国家;②生产规模:生产 规模较_大____,工人之间实行___分__工__合__作____,提高 了__生__产__效_率_______;③工场作用:它的发展改善了 人们的__生__活___;进一步促进了___贸_易__的__发_展_____; ④主要产业:中世纪晚期,西欧的手工工场集中在 ___纺___织_______、 __采__矿___、__冶__金____、__造__船___等行业。 3、工厂:今天的工厂是由_手__工__工__场_______发展而 来的。
B、工业文明时代 D、工商业文明时代
三、测评
5、14世纪时,最早能在哪个国家见到手工工场: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6、综合题:
八年级下历史复习笔记(5-7)

3、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挑战与回应
1、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2、适应工业化改革--------日本(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屈辱的岁月
1840—1901年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
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1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
2、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兴起棉纺织业发达,出现徽商晋商商帮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
5、正确认识日本右翼反华势力和教科书问题。
全民族的抗战
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军官的兵谏
2、北平爱国学生的一二九运动和东北抗日义勇军
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张学良杨虎城)
4、193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全册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第一课时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课程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
2.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3. 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资料说出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不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说出工商业兴起后出现的新阶层及其他们产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读第五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汇报小组合作中在单元篇章页的文字和图片中发现的信息。
如:左图为新航路开辟时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帆船,右上图为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右下图为拿破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
教师再提纲挈领地从全球的视野整体把握14~18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兴起于欧洲,包括物质文明的“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政治文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中国在农耕文明的轨道上运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面临巨大的挑战。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课课题“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哪两个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
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的探索阶段。
这种探索是从工商业的兴起开始的)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二、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的转变●比一比:1、手工作坊主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初中)教学设计用纸
课题 工商业的兴起之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总 3 课时第 1 课时 备课日期 2011、 2、 14
教学目标: 1、了解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产生过程、特点和影响; 3、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 文明时代过渡 教学基础点:了解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早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比较 重难点突破:小组探究法、比较法
手工作 坊
作坊主
作坊主 及其家 人、帮 工 雇佣的 工人
封建主义
手工工 场
手工工 场主
较 大
高
资本主义
解释表格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分析,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手工工场的特点,①手工作坊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 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 ②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 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 产劳动。③手工工场生产的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最大不同是手工工场主与工 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了解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中国手工工场的出现 (过渡) 在欧洲手工工场形成的同时, 明朝中后期在中国的江南地区的一 些城市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师: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一下中国的手工工场, 咱们以景德镇的制瓷 为例,首先教材上已经为大家提供了一副非常完整的流程图,根据图示,请你 来当一回工人说一说,这瓷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说一说: 读 P5 图 5-3 假如你是明清时景德镇瓷器制作工场的一个工人,请你向大 家介绍瓷器制作的过程。 生:第一幅淘泥、作坯,第二幅烧窑,第三幅是画坯,第四幅销售。 师:听了工人的介绍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生产工人多、分工具体、场地较大。 师:主要的工序呢都是有分工的,而且每一道工序里面,还因要求不同, 技术工人又各有所专, 比如说画坯, 看材料这样的分工使得制作同一件产品的 时间短,而且工艺质量都有所提高。而且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机户 其实就是早期的资本家, 他们有些已经拥有几十张织机, 说明规模已经比较大 了, 而机工呢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由此可见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也出现了资本 主义的萌芽,最早是在的江南地区出现的。 师:从这些手工工场我们可以看出,在 14、15 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与西欧相比如何? 生:不分上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佣关系。 师: 那你知道今天的工厂, 它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从哪里发展而来的吗? (出 示课件: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手工作坊) 这幅图反映的小作坊里制作呢绒的场景。 看一下它的生产场地在哪? (在 家里)劳动数量?(少数,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如果忙不过来的话,可能会请 几个帮工,或者师傅可以收个徒弟)生产程序大致如何?(看书:买毛,工匠 主亲自购买说明什么?在家纺线织成布, 工匠主自身是不是参加劳动呢?学徒 帮工跟工匠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呢?拿到市场上去卖,同时再买一些原料回 来)当时在欧洲像瓷器、钟表等等都是从这样的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众多类 似的作坊都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生:规模小,产量小,以家庭为主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消费和开支。 手工作坊的特点:生产人员少,没有分工;购买原料、生产全过程以及销 售均由作坊主承担;规模小、产量低。 二、手工工场的形成(板书) (过渡)在 14、15 世纪的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 增加, 这种小打小闹的手工作坊的生产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品的需求。 当时 一些少数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裕的作坊主增加帮工、 学徒, 使他们沦为雇佣工 人,而自己·不再直接参加生产;或者,有些商人凭借对市场行情的掌握, 提供原料和产品给作坊主,自已成为包买主资本家,小生产者渐渐失去自 已的独立性, 后来又把这些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 于是生产规模越来越 大的手工工场就应运而生了。 1、出现的背景:在 14、15 世纪的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农产品剩 余增多, 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随着商业的发展手工作坊满足不了市场需 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师:最早的手工工场出现在哪里?大概在什么时候呢? 生:14 世纪,意大利(划线) 2、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14 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师: (出示手工工场图)同样是制作呢绒,说一说这幅图里工人的工作情 景是怎么样的呢?(在什么地方?劳动数量?分别都在干什么?) 找一找: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上百人,排列成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 二百人,纱绩辛且勤……户外又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捡细毛。……又有一 广厅, 五十修剪工……又有八十人, 将呢加浆洗。 染工八十人, 齐将颜色施。 …… 从以上这首歌谣中,你能发现手工工场哪些特点? 生:在手工工场,人比较多,而且分工合作,有人纺线,有人织布…… 3、手工工场的特点:出现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这是与作坊主的本质区别;工人多、分工合作;生产 规模大、产量高。 师: 根据图示与旁边的材料说明我们来比一比, 这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有 哪些区别?看谁找到得最多生: (自由讨论发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新课导入: 师: 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 它们分别是哪两个阶 段? 生: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 师: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到了 14 世纪,首 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就是工业文明时代。首先 请大家来看一下这三幅图(教材第五单元) ,它们分别展示了 14—18 世纪,工 业文明来临之即,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同推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分别是什么呢? (左图为新航路开辟时一条在海上航行的帆船,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来完 全隔绝的东方和西方联为一体, 右下为曾经征服欧洲大陆,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 建立者拿破仑,如果说拿破仑代表着西方国家的发展,那么,中国就是东方国 家中的典型,右上是咱们中国的一位皇帝,乾隆,也就是从乾隆后期开始,中 国渐渐在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落伍了。 这就是整个第五单元要给我们带来的历 史的概念)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 新课过程: 一、手工作坊(板书) 师:工商业,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那么这个“工”是什么意思?(工 厂)在杭州有很多的企业,很多的工厂,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开办工厂应 具备哪些条件呢?或者说说今天的工厂生产有什么特点? 生:固定的厂房,机器,大量的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分工合作,工人, 管理者,工人在工厂里每天固定工作多少时间,然后企业主发给他们工资,雇
师:基本上都让你们发现了,不错,我们下面通过表格一起来总结一下。 (出示表格) 4、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区别 所有者 劳动者 生产方 式 作坊主 进行全 程工作 工人间 分工合 作 规 模 极 小 相互关系 (最根本 的区别) 学徒、 帮工 依附于师 傅的关系 雇佣和被 雇佣的关 系 生产 效率 低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