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认可_方法学确认
最新iso15189:新版医学实验室认可规范

ISO15189:2012的新变化 2、主要修订内容概述
(3)条款框架
新版的很多条款中增加了“总则”小条款;原版中 部分小条款内容被合并为段落,新版中许多要求在被 分成小条目,清晰排列。
ISO15189:2012的新变化 3、具体变化
(1)引言
--新版的引言中,对于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临 床生理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物理学”。从中可以看 出,新标准的适用范围有扩展。
理解:在新版中去掉“专用”说明标准的通用性更强,表现在新标准的
适用范围和标准的使用方更加广泛,其中适用范围明确增加了“临床生理 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物理学”等学科,使用方除了认可机构外,增加了 “实验室客户和监管机构”。
ISO15189:2012的新变化 2、主要修订内容概述
(1)整体编排:--变动较大
➢ ISO15189:2007
全称: Medical laboratorie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 ISO15189:2012
全称: Medical laboratories-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解读:标准的使用方除“认可机构”外,增加了“实验室客户和监管机
构”,从而使标准的应用面更广泛。增加“注”,说明医学实验室应该 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
ISO15189:2012的新变化 2、主要修订内容概述
(3)术语与定义
ISO15189:2007
3.1 认可 3.2 测量准确度 3.3 生物参考区间 3.4 检验 3.5 实验室能力 3.6 实验室负责人 3.7 实验室管理层 3.8 测量 3.9 医学实验室 3.10 检验后程序 3.11 检验前程序 3.12 原始样品 3.13 量 3.14 质量管理体系 3.15 委托实验室 3.16 样品 3.17 溯源性 3.18 测量正确度 3.19 测量不确定度
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

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是指经过权威机构授权的医学实验室,通过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医疗领域,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的重要性及实践。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精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
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通过采用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和程序,保证了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这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了因检测结果不一致而导致误诊的情况。
提高检测效率: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和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了检测效率。
这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还可以降低实验室的运营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医学研究与发展: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所提供的高质量数据和标准化检测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有助于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
同时,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新的技术和标准要求。
培训与授权: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授权。
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授权进行检测工作。
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需要实施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纠正检测结果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持续改进与创新: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需要不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持续改进和创新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
合作与交流:实验室认可医学检验需要与其他实验室和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CNAS-CL 02:201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Quality and Competence of Medical Laboratories (ISO 15189:2012,ID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管理要求 (7)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7)4.2 质量管理体系 (11)4.3 文件控制 (12)4.4 服务协议 (13)4.5 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14)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15)4.7 咨询服务 (15)4.8 投诉的解决 (15)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15)4.10 纠正措施 (16)4.11 预防措施 (16)4.12 持续改进 (17)4.13 记录控制 (17)4.14 评估和审核 (18)4.15 管理评审 (20)5 技术要求 (22)5.1 人员 (22)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24)5.3 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 (25)5.4 检验前过程 (29)5.5 检验过程 (32)5.6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35)5.7 检验后过程 (37)5.8 结果报告 (38)5.9 结果发布 (39)5.10 实验室信息管理 (40)附录A(资料性附录)与ISO 9001:2008和ISO/IEC 17025:2005的相关性 (43)附录B(资料性附录)ISO 15189:2007与ISO 15189:2012的对照 (50)前 言本准则规定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对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进行认可的专用要求,包含了医学实验室为证明其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具有相应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所必须满足的要求。
本准则等同采用ISO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此外,我国对医学实验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学实验室也须同时遵守。
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性能验证实验方案

医学实验室15189认可性能验证实验方案德信诚咨询为了满足目前医学实验室认可的需求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从准确度、精密度、参考范围、线性范围以及方法学比对5个方面对各个试验项目进行评价。
一、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检测结果的接近程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
精密度通常用不精密度表示。
可以分别评价连续精密度(批内精密度)、重复性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包括批间、日间精密度等)和再现性精密度。
本方案采用批内和天间两种方法对各个试验项目的精密度进行评价。
全部实验过程使用同批号试剂和质控品,并且保证检测当日质控在控。
1、批内精密度(连续精密度):方法:在检测患者标本过程中,连续运行高低水平质控品各20次,记录检测结果。
计算批内精密度的值和值。
结果评价(1)厂家评价标准:计算精密度指数=验证厂商,精密度指数要求小于等于1,或者实测小于等于厂家要求的,两者符合其一即可。
具体见《精密度评价》表格。
(2)按照国际推荐标准:批内精密度应在88允许误差的1/4以内,见美国’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2、天间精密度(中间精密度):方法:同样使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若需复溶冻干质控品做实验,要注意选择产品的稳定性和瓶间差。
要严格控制每次复溶冻干品时的操作手法。
连续测试20天,每天检测1次。
在次过程中不能更换试剂批号及质控品批号,是否需要重新定标则取决于实验室。
测试完成后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评价(1)厂家评价标准: 计算天间的及值,并计算精密度指数=验证厂商。
精密度指数要求小于等于1,或者实测小于等于厂家要求的,两者符合其一即可。
具体见《精密度评价》表格。
(2)按照国际推荐标准:批内精密度应在88允许误差的1/3以内,见美国’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二、准确度准确度()指检测结果与被测量物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是分析测量范围、分析灵敏度以及生物参考区间评价的基础。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解读

前言 CNAS CL02:2012
医学实验室的服务: 应满足患者与负责患者医疗的临床人员
的需求。 包括检验申请的安排,患者准备,患者识
别,样品采集、运送和保存,临床样品的 处理和检验以与后续的解释、报告与建议。
包括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伦理方面的 相关事项。
一、范围
• 规定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能力的要求。 • 可用于医学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评
b)就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向负责实验 室方针、目标和资源决策的实验室管理层报告。
c)确保在整个实验室组织推进理解用户需求和要求 的意识。
• 4.2.1 总则 • 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建立、文件化、实施并维持质量管理体
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 质量管理体系应整合所有必需过程,以符合质量方针和目标要求并
• 实验室应指定文件化程序用于选择和评估受委托 实验室和对各个学科的复杂检验提供意见和解释 的顾问。
• 委托实验室应负责确保将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结 果提供给申请者,除非协议中有其他规定。
• 如果委托实验室出具报告,则报告中应包括受委 托实验室或顾问报告结果的所有必须要素,不应 做任何可影响临床解释的修改。
• 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实验室与其利益方之间建立 适宜的沟通程序,并确保就检验前、检验、检验 后过程以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 4.1.2.7 质量主管
• 实验室管理层应指定一名质量主管,不管其是否 有其他职责,质量主管应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a)确保建立、实施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 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管理评审,将实验室在 评估活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中显现出 的实际表现与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规 定的预期进行比较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
医学检验实验室方法学验证

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可满足临床或其 它目的需要的日常使用方法。
实验室应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选用不同的 分析方法。对大多数实验室来说,应用广泛的 方法是常规分析方法。
标准物质
EP11-P:用于体外诊断检测说明的统一描述 提议指南(Uniform Description of Claims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s ; Proposed Guideline)。
方法学评价文件(4)
EP12-P:用于定性实验评价的用户协议 提 议指南(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Proposed Guideline)。
校准品(calibrator)
用二级标准物质校准,常规方法定值。 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 大多数生产企业具备自制能力。市场上可以
方便的购得。
质控品(control material)
具有与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其成分与检 测标本的基质相同或相似。
应使用充分均一和稳定的质控物,瓶间变异 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常规检测质 控品有助于确认报告范围测定值的重现性。
NCCLS的自愿一致化过程是一个建立正式标准的过 程,包括:方案的认可;建立和公开对有关文件的 评论;根据使用者的意见修改文件。
方法学评价文件(1)
EP5-A:临床化学设备操作精密度评价 核准指南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 Approved Guideline)。用于 临床化学设备进行精密度评价的实验设计及如何与 生产厂声明的精密度进行比较。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近年来,随着医学实验室在诊断和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认可准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是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并分享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核心要求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包括一些核心方面。
首先是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实验室应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及时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
其次是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准确执行实验室操作和分析。
实验室还需要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和储存,以及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2. 质量管理体系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一系列规范和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符合要求。
其中,关键要素包括质量政策和目标的设定、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内部审核和改进等。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可以持续改进质量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3. 培训和继续教育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还要求实验室为人员提供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
这是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并能够持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包括现场培训、学术会议、在线学习和交流等方式。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实验室人员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和挑战,提高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
4. 外部质量评估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强调了外部质量评估的重要性。
外部质量评估是指实验室通过参与外部质控方案或评估机构的评估来评估自身的质量和能力。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和纠正问题,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和学习。
外部质量评估还可以提供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指导和建议,提高实验室的诊断和研究能力。
总结回顾: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涵盖了实验室设备、人员素质、样品管理、数据准确性等多个方面。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1. 引言1.1 概述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临床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已成为临床化学检验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作为标准化管理体系对医学实验室进行监管和评估,不仅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促进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升,并增强国际间结果比对的能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首先,在第二部分将阐述质量认可准则的定义和背景,并探讨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要求以及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校准要点。
紧接着,在第三部分将介绍能力认可准则的定义和背景,然后深入讨论实验室人员素质要求以及检测方法验证与参考值范围确定。
在第四部分,将重点探究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对临床化学检验的影响和意义,包括提高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增强国际间结果比对能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说明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准则对实验室管理和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和要点,旨在为从事或关注临床化学检验的医学人员提供参考,并推动医疗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迈向国际化标准,以不断提高患者诊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2. 医学实验室质量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1 质量认可准则的定义和背景在医学实验室中,确保质量和能力认可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认可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标准和措施,对医学实验室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其操作符合规范并提供可靠的结果。
质量认可准则旨在确保实验室具备适当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和合格的人员,以执行精确、可靠和有效的临床化学检验。
2.2 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要求医学实验室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QMS),以符合质量认可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产生“修正值”或“修正因子”
胆固醇标准பைடு நூலகம்质
纯度标准物质:
GBW 09203a GBW 09203b
血清标准物质:
GBW 09138 GBW 09145 – GBW 09148
(国家标准物质网,2012)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GBW(E) 090165
ALT101, Uc=10%
应为(用于报告患者样品被测量值的)每个 测量程序确定Uc 应规定(每个测量程序的)Uc性能要求 定期评审Uc评估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 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 一般由多个分量组成:A类评定/B类评定; 测量结果(均值)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计量学:声音的速度
由体积分数φ组成的干燥空气
Φ(N2)=0.7808; Φ(O2)=0.2095; Φ(Ar)=0.00935; Φ(CO2)=0.00035; (标准状态空气)
温度 T=273.15 K
压力 p=101,325 Pa
参考区间
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
基本概念
临床准确性:检测结果区分特定疾病、病程 或不同健康状况的能力:
诊断敏感性 diagnostic sensitivity
真阳性率(阳性结果=真阳性+假阳性)
诊断特异性 diagnostic specificity
真阴性率(阴性结果=真阴性+假阴性)
检测方法的极限参数
空白限 LoB 检出限 LoD
性能验证
验证方法依据:
CLSI EPs WS/T 420-2013
实验室方法:统计原理
方法性能指标的声明 实验室质量指标
WS/T 403-2012
计量学溯源性
——正确度验证
(量)值 value (of a quantity)
由一个“数×计量单位”表示特定量的大小 [量的]真值 true value [of a quantity]
ALT: CV=6% Bias=6% TE=16%
GBW(E) 090164
ALT50, Uc=18%
GBW(E) 090165
ALT22, Uc=23%
WS/T403-2012
(国家标准物质网)
定义
修正值 correction
系统误差的负值,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 修正值可以=0;
偏倚(Bias)= 测量结果均值 - 被测量“真值”
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比较
误差 定义实质 表达符号 分量的分类 分量的合成 自由度 同测量结果的关系 同测量程序的关系 理论上确切给出 测量结果-真值 不确定度 给定条件下测量 结果的分散性 +/+ 随机/系统误差 A/B类评定 代数和 方和根 N Y Y N N Y N Y
手术,最近 吸烟 输血,最近 维生素滥用
环境因素
实验室应规定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 用文件说明并通告给用户。 当特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或决定值不再适用服
务的人群时,应做适宜改动并通知用户。
当改动检测程序或分析前程序且适用时,实
验室应审核相关的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
(ISO 15189_2012)
参考区间
与以下状况相关联:
健康状况 生理状况 病理状况
PSA
<4 ug/l
ACS
参考个体的选择
确立健康相关的参考区间:
健康是相对的,缺少通用的定义。
基本问题:
需要考虑的健康因素; 建立排除不健康的标准;
排除标准
饮酒 献血
血压,异常 药物滥用 处方药 自服药
空腹或不空腹 遗传因素
住院,最近或正在 疾病,(最近) 哺乳期 肥胖
口服避孕药 怀孕
和精密度(随机误差)的影响。
正确度(trueness):多次测量结果的平 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临床检验的特点
测量分类 目的 被测物性 质 溯源性 与结果 相关的 信息
计量学测量
物理、化学 (长度、质量、 获取准确量值 时间、温度、 电阻)
可
不确定度
临床检验
为区分健康状 况提供信息
验证 verification
检测方法满足一定性能标准的检验过程;
3.27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性能)要求
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评估(Evaluation):通过实验,测量(新 建)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
用户需求
验证
IVD设备
确认
5.5.1.3 检验程序(方法)的确认
实验室应对以下来源的检验程序进行确认:
不确定度(分量)评价
偏 倚 不 精 密 度
Uc
检 测 系 统
样 本 准 备
加 样 系 统
温 控 系 统
生物变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清Fe:8:00 – 14:00变化达50%; 血清K:5.4 mmol/l (8:00 am); 4.3 mmol/l (2:00 pm);
血浆Insulin:上午浓度较高;
参考物质的互通性 参考物质互通性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5
WNC测定方法2
校准 品B 校准 品A
10 WBC测定方法1
15
20
溯源性——如何确认?
配套分析系统:指定校准品的溯源性; 非配套系统:正确度验证
测定CRM:“测定均值-靶值”符合要求; 与参考方法比对:偏倚符合要求; 测定正确度控制品 参加PT的结果
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过去强调 “测量的完善”)
约定真值 conventional true value
约定的被测量之值;(如标准物质)
定义
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 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 程度(定性概念),受正确度(系统误差)
极限参数的关系
LoB LoQ 0 LoD
LoB
<
LoD
≤
LoQ
被测量
结果报告——定量检测
未检出:结果<LoB 检出: 数值: LoB <结果>LoQ 结果>LoQ
定性实验的临床应用
95% 结 果 阳 性 率 50% LoB cut off LoD 5% 被测物浓度
非临床感染
临床感染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 医学决定限(水平):medical decision limits(diagnostic cut-offs. )
(统计)参考区间
Consensus Reference Intervals
被测物 参考区间 发布组织 ADA AHA & NCEP <5.5 mmol/l(无DM) 空腹血糖 5.5-6.9 mmol/l(前DM) >7.0 mmol/l (DM) <5.2 mmol/l(合适) 胆固醇 5.2-6.2 mmol/l(中度风险) >6.2 mmol/l(高风险)
生物体
部分
参考区间
溯源性定义
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一 定的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
连续的比较链:指计量学级别由低到高、交替 出现的测量程序和校准物,
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
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是检验结果(量值)的属性;
用于定量检验结果的描述;
与测量结果一起说明被测量真值所处的范围
[VIM:1993,定义3.9]
“合理”的概念
合理地对被测量重复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 果会形成某种分散情况,不确定度是表达这 种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中间精密度条件
不确定度的定义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 的不确定度;
A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对观测列的统计分析进行 评定得出, B类标准不确定度:非统计方法评定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协方 差算得的,
不确定度的评定
不确定度(分析过程)
Uc = [(U校准品)2 +(U精密度)2]1/2
允许总误差
TEA = 偏倚 ± 1.65 SD
分析变异远小于生物学变异?
Uc评估的统计学基础
重复性条件下,对被测量 X 进行 n 次测量, 有n个结果:x1、x2、x3、…… xn ,且n个xi均 为X 的估计值; 每个测量结果(xi)的标准不确定度 u(xi) 等 于其实验标准差 s(xi)
非标准方法; 实验室设计或制定的方法; 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 修改过的确认方法。
方法确认——5.5.1.3
应尽可能全面,并通过客观证据(以性能特征形式) 证实满足检验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
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宜包括:
测量正确度(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精密度(重复性和测量中间精密度) 分析特异性(含干扰物)、分析灵敏度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量区间(可报告范围) 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灵敏度。
f) 厂家选定测量程序 g) 厂家工作校准物
b
ML ML
h) 厂家常务测量程序 i) 厂家产品校准物
b
ML ML
j) 用户常规测量程序 常规样品 结果
厂家和/或终用户 终用户 终用户
溯源不适用以下情况:
JCTLM
BIPM网站(http:// www. bipm. org/ en/ committees/ jc/ jctlm) 列表I:可溯源至SI单位的项目,包括电解质类、 酶类、药物类、代谢物和底物类、非肽激素类和部 分蛋白质类检验项目。 列表II:不能溯源至SI单位,也无国际公认参考测 量程序的检验指标的参考物质,包括凝血因子类、 核酸类和部分蛋白质类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