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伊利集团:乳业帝国的崛起与荣耀之路从内蒙古大草原的一颗小小种子,到如今全球乳业舞台上的璀璨明星,伊利集团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乳业史诗。

它犹如草原上破土而出的顽强牧草,历经风雨磨砺,终成广袤无垠的乳业绿洲。

追溯伊利集团的历史,始于1956年的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那是一个充满淳朴匠心和民族情怀的起点。

然而,真正的“逆袭”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伊利紧跟时代步伐,果断推进企业改革,以崭新的姿态跨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那时的伊利,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凭借锐意进取的精神,展翅翱翔于乳业的蓝天。

在发展历程中,伊利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了涵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等多元产品矩阵,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优质奶源地,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

这一路走来,伊利犹如一位精益求精的匠人,不断雕琢着品质,让每一滴牛奶都流淌出对消费者的深深承诺。

不仅如此,伊利还深谙品牌建设之道,通过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品牌营销活动,如“滋养生命活力”的品牌主张,以及牵手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盛事,使得伊利品牌不仅在中国市场家喻户晓,更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展现了中国乳业品牌的实力与魅力。

再者,伊利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倡导的“绿色产业链”理念,不仅推动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

这种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福祉紧密结合的做法,使伊利如同草原上的守护者,默默耕耘,回馈大地。

回顾伊利集团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感叹:“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次变革、每一步跨越,都在谱写着属于伊利的独特篇章。

而今,伊利已然矗立在全球乳业之巅,但那份源自草原深处的初心——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乳品的决心,却始终未变。

未来,在新的征程上,伊利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品质至上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书写更加辉煌的乳业传奇。

正如伊利的企业格言所述:“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企业的成功,更是与世界共享健康。

伊利的潘刚时代

伊利的潘刚时代

伊利的潘刚时代在雄鹰还没有睥睨天下之前,它一定被壮阔神秘的天空所吸引。

十几年前,潘刚只身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的时候,身后留下的是锡林郭勒草原真正的天然牧场,正是在孩提时代躺在草原上,听着悠扬牧歌,舒舒服服地品尝当时只有内蒙人才能享用的天然牛奶时,他就被草原天然的赐予所感动。

这只日后纵情翱翔于中国乳业高空中的雄鹰,渐渐在未来职业轨迹的探测中触摸到了自己心灵的律动。

一、大厦将倾中国乳业实在不缺大腕,伊利、蒙牛、光明、三鹿、三元……以至于提到伊利,总会想起宋人评价秦少游之语:只可惜三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一部伊利“十五”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中国乳业“十五”发展的缩影。

这5年也是中国乳业崛起的5年。

“十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十五”营养发展纲要、“学生饮用奶计划”、“奶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乳业的快速增长。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奶产品产量达到1100万吨,人均奶类产品占有量为9公斤。

2004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23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千克;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比2001年翻了3倍。

尤其是液态奶以67%的同比增长速度占据了奶类产品增长首位。

2001年,光明、伊利、三元是当仁不让的乳业“第一梯队”,加之“第二梯队”的三鹿、完达山,几乎占有全国乳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但2002年底,这个座次发生了变化。

前3位分别是光明、伊利和三鹿,而1999年才创建的蒙牛已经超过三元跻身第4位。

到了2003年,伊利则坐上了“第一梯队”的头把交椅,之后是光明、蒙牛。

2004年,“第一梯队”座次几乎没什么变化,但受伊利高管风波影响,这一年“第一梯队”差距是非常小的。

2005年,随着一系列牛奶丑闻的曝光,光明这个老牌队员则被“第一梯队”边缘化,只剩下伊利、蒙牛两分天下。

而第二梯队则被三元、新希望、夏进等品牌占据。

伊利在2001年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风光———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当时仅在华南、华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广东、福建两省也不过30%。

伊利的创业历程具体内容资料

伊利的创业历程具体内容资料

伊利的创业历程具体内容资料郑俊怀,现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

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伊利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伊利的创业历程“我想当记者,因为酷爱写作,读书时就发表过作品;我想当律师,因为我哥哥就受人迫害含冤离去,更想替老百姓伸张正义,可是这两个梦想都没有实现。

要么不做,但认准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到底,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一心想当记者、律师的郑俊怀,1975年莫名其妙地搞上了企业,在农场当了4年革委会副主任兼副书记,养猪养鸡打井修路挖渠,使出浑身解数却落了个领导不满、部下有意见,憋着一肚子气搬家走人时,全部家当只有一对木箱、一堆炭、一堆烧火柴。

“我总在折磨自己,总给自己找不是(毛病),总穷折腾,总不满足。

那么多坎坷,每当过不去时,想想92岁的老娘安详地做针线,一下子就平静了。

老娘在炕上轻轻地摸我的胳膊和脸,惟有这种感情是最真的。

”郑曾经对一位记者说。

之后的郑俊怀干上了招待所所长,蹬三轮接站、炸油条,白天他采购、洗菜、当服务员,深夜对付了晚饭,再点钱算完当天的账,把敌敌畏洒在炭上熏苍蝇。

终于回家了,在台阶上点根太阳牌香烟,已到晚上12点。

以3个月不见家人的代价,郑俊怀换回了招待所的红火,得到了“他是个干事的人”的评价。

但这段经历在郑俊怀看来,却是其在企业生涯中最宝贵的3年。

“那时,我始知企业管理、成本核算、质量和服务。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可以在1982年的呼市发现至少500家比回民奶食品厂更大更好的企业。

但为什么只有伊利成为了行业老大?这和郑俊怀‘炸油条的那股劲儿’是分不开的。

”资深投行人士王吉舟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

1982年,郑俊怀第三次服从分配,到了当时农垦系统最差的企业——红旗牛奶厂(伊利的前身)任副书记,后任厂长,从那时起的郑俊怀,跟今天的身份似乎才开始挂上了号。

而这一干,就是22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吹到内蒙古时,红旗牛奶厂已在郑俊怀手里成了呼市农垦系统最好的企业——回民奶食品总厂,他组织班子去深圳考察并在当地作了实施股份制的决定。

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MPAcc学号:姓名摘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对邯郸钢铁公司最近连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发现该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找出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伊利集团财务报表分析1.伊利集团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最新的权威机构调查数据表明,奥运企业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由2008年的201.35亿升至2009年的205.45亿,稳步上升4.1亿元,以绝对优势第6次蝉联乳品行业首位。

这意味着伊利在经济影响力、技术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行业领导者的绝对优势。

2.伊利集团发展历程伊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仅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的“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伊利近五十年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史,不仅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一面旗帜,还开创并引领了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

伊利又通过奥运与世博,将中国乳业带上了世界舞台。

1956年——伊利雏形形成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养牛合作小组,到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拥有1160头奶牛,日产牛奶700公斤,职工人数117名。

伊利介绍

伊利介绍



“伊利参观工厂”是伊利举办的“伊利工厂 开放之旅”活动的简称,是伊利集团举办 的一种让用户参观工厂的活动,以提升用 户对产品的信心。 2013年3月15日,伊利在全国范围组织 “开放工厂”活动,邀请消费者进厂参观。 4月6日,“伊利工厂开放之旅”活动全面 启动。 “伊利工厂开放之旅”有三大亮点,即 “全年”、“全国”、“全民”。
发展历程
伊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乳业从 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从上个世 纪50年代仅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的“呼市 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 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伊利近五十年 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史,不仅成为了中 国乳业的一面旗帜,还开创并引领了中国 乳业的“黄金十年”。伊利又通过奥运与 世博,将中国乳业带上了世界舞台。
意品
意品冰淇淋,融合优质配料及先进工艺的优雅作品,每一个 细节都倾注所能,不断为你带来醉人口感,只为让你慢享悠 扬人生!
妙趣
属于儿童自己的冰淇淋,营造一Fra bibliotek充满奇妙乐趣的精彩世界, 带给你无限美味与欢乐。
佰豆集
佰豆集精选豆类,红豆香糯、绿豆清爽,制成甘甜绵软的系列冰品。大颗饱 满实豆带来独特口感,嚼出豆香好滋味。
伊利大事记

2013年




12月3日,伊利入选2014年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 牌100强,位居品牌价值增幅榜第一 11月3日,央视财经频道《我们的品牌》栏目以“厚度 优于速度”为题,全方位讲述了伊利集团的品牌建设 故事。 3月15日,伊利在全国范围组织“开放工厂”活动,邀 请消费者进厂参观。 1月29日伊利获评2012年度标杆饮食品牌
火炬&其他
伊利冰淇淋在1996年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特许产品,登上奥运 舞台,塑造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第一个品牌化产品。

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案例分析之伊利

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案例分析之伊利
2.产品永远是企业品牌建设的 根基,品质在前,牌子在后。
3.伊利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内抓 产品品质和产品研发,外抓品牌 营销和推广,完成企业品牌从优 秀到卓越的飞跃
• 服务理念中的“点点” • ◆理解多一点 真情浓一点 • ◆学习勤一点 品质高一点 • ◆理由少一点 效率高一点 • ◆处理问题灵活点 工作过程用心点 • ◆对待同事宽容点 互相协作快乐点
为奥运的品牌宣传
尝试把奥运的LOGO (标志)和伊利的 LOGO(标志)组合 放在产品包装上
LOGO变化
活动
成为奥运赞助商后,伊 利拿下了2006年央视A 特段广告正数第一条广 告,而且是全年“通 吃”。在2007年央视 单独针对各级奥运赞助 商召开的奥运广告产品 认购会上,伊利购买了 奥运开幕式、闭幕式前 后的4条15秒广告。
部门管理
液态
奶事 业部
奶粉 事业 部
原奶 事业

酸奶 事业 部
冷饮
事业 部
伊利
五个指头和一个拳头
伊利品牌 对外宣传
中国品牌看伊利
2015-04-03
人民网:伊利 在全球化时代
树起牛奶的 “中国制造”。
2015-04-03
CCTV:伊利 用全球智慧打 造中国品牌
2015-04-09
《焦点访谈》: 伊利用实力和 口碑赢市场尊 重。
舒化 奶
纯牛 奶
谷粒 多
味可 滋
QQ 星
金领 冠
金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巧乐 兹
伊利
伊利 幼儿
伊利 欣活
托菲 尔
伊利 牧场
伊利 冰工 厂
伊利畅 轻
优酸 乳
伊利 酸饮 料
伊利品牌架构

蒙牛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发展历程及详情资料汇总

蒙牛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发展历程及详情资料汇总

蒙牛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控股公司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港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主席为牛根生。

企业概况生产力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从民营企业变为合资企业。

2009年7月,中粮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

目前它与IT行业的联想、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电器行业的海尔等都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产品覆盖范围产品范围:【蒙牛酸酸乳】【蒙牛果蔬酸酸乳【蒙牛新养道】【蒙牛早餐奶】【蒙牛冠益乳】【蒙牛随变欧罗旋冰淇淋】【蒙牛阿拉奶粉】【蒙牛真果粒】【蒙牛“新养道”系列高端牛奶】【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伊利即品质”:与奥运结缘的13年

“伊利即品质”:与奥运结缘的13年

“伊利即品质”:与奥运结缘的13年作者:李嘉铭来源:《WTO经济导刊》2018年第03期从2005年11月17日正式签约北京奥组委开始,伊利伴随着奥运走过了北京、伦敦、索契、里约等多届盛会。

在与奥运合作的13年中,伊利以高标准严格把控自身品质,在理念探索和实践推动中,逐步形成品质人、品质产品、品质品牌、品质生活“四位一体”的品质行动,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坚持“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树立“奥运品质”典范。

伊利由上到下贯彻品质理念,将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传递给产业链全体员工。

伊利企业文化的最高信条为“伊利即品质”。

其内涵是:最高准则为视品质如生命;最高标准为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最高行为是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

伊利强调产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1%的不合格,到消费者手里就是100%的不合格,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伊利通过培养有品质的员工,对标“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奥运提供精英人才储备。

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品质的管理来实现。

伊利在管理中强调以终为始,追求工匠精神,持续探索提升品质管理体系。

2017年,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其中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标杆、大型的标准化、规模化牧场达1200家,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达到100%;与多家认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不断改进提升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坚持“质量领先3210战略”,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控“三条线”,全面实现卓越品质管理。

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服务高标准的赛事。

伊利在董事长潘刚“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的决心之下,动员上下力量支持国家发展,打造与奥运品质相匹配的系列产品。

通过研究、开发和优化,伊利在液态奶、酸奶、奶粉、冷饮等多个产品领域推出了高品质产品。

此外,伊利持续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三级研发体系,打造了“基础研发-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的三级研发平台,建立了多个专项技术研发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开辟了多种创新性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开发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最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世界带来营养健康与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
伊利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

其品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伊利主要以小规模的奶制品生产车间为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利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并逐步实现了设备的更新和自动化生产。

这一举措使得伊利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伊利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并积极与国际品牌进行合作。

这一时期,伊利着力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开始推出多种新产品,如酸奶、奶粉等。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利加大了对运营管理的投入,实施了全面的品牌战略。

通过广告、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活动,伊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5年,伊利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

这一举措为伊利的资本运作和品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近年来,伊利继续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并积极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伊利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水平。

同时,伊利也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该公司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并参与环境保护和精准扶贫等活动,为社会做
出了积极贡献。

伊利的品牌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伊利始终坚持以高品质产品和良好服务为市场导向,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乳制品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