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详解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
1. 排列顺序,在矿物化过程中,矿物的生成顺序往往与它们的
排列顺序有关。
比如在矿脉中,较早生成的矿物往往位于底部,而
较晚生成的矿物则位于顶部。
2. 包裹体,一些矿物在形成过程中会包裹住早期生成的矿物或
岩石碎屑,这些包裹体可以提供关于矿物生成顺序的重要信息。
3. 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矿物的生成顺序往往与岩石
的变质程度有关,比如伊利石和绿泥石通常是早期生成的矿物,而
石英和长石则是后期生成的矿物。
4. 成分变化,矿物生成的顺序也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比如在热液矿床中,矿物的成分往往会随着流体的温度、压力
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5. 结构关系,一些矿物在形成过程中会显示出特定的结构关系,比如双晶、包体关系等,这些结构关系可以揭示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
总的来说,矿物生成顺序的辨别标志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通过对矿物生成顺序的准确辨别,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探人员更准确地理解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矿床知识点总结

矿床知识点总结一、矿床形成的基本过程地球上的矿床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也是地球演化的产物。
矿床的形成一般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矿源的形成、矿化作用、成矿作用等过程。
1. 矿源的形成矿源是矿床形成的第一步,它是形成矿床的必要条件。
矿源的形成涉及到地质物质的起源和富集过程,形成矿源的方式主要有地壳物质的迁移、聚集和富集。
2. 矿化作用矿化作用是矿床形成的重要过程,它指的是地质物质中一些元素的赋存状态发生了变化,以产生矿化体为主要表现的地质过程。
矿化作用包括了成矿流体的运移、矿石物质的富集和矿床内部组构的形成过程。
3. 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是地球内部热液活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现象,使在地壳中原有散布的矿物质和元素重新聚集、富集而形成矿床的过程。
成矿作用包括了构造热液作用、岩浆热液作用、沉积成矿作用等。
二、矿床的分类矿床按成因、地质时代和地质构造特点等不同来分类,通常可以分为矿床的类型和矿床的类别。
1. 矿床的类型按照矿床形成过程和表现特征的不同,通常可将矿床分为构造矿床、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等几种不同类型的矿床。
- 构造矿床:由构造活动引起的地质构造变形和断裂,形成各种规模形态和产状的矿床;- 岩浆矿床:在岩浆活动作用下形成的富集矿床;- 沉积矿床: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大规模富集的矿床;- 变质矿床: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矿床,主要是由岩石变质后与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
2. 矿床的类别按照矿床的地质时代和地质构造特点的不同,矿床可以分为原生矿床、沉积矿床和分异矿床等几种不同类别的矿床。
- 原生矿床:由地球内部活动形成的矿床;- 沉积矿床: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 分异矿床:由岩石矿物或地球化学作用引起的富集矿床。
三、矿床的特点1. 矿床的地质特点矿床的地质特点是指矿床所处的地质构造、地质时代、地质体制和产状等特征。
地质特点对矿床的成因、规模和品位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矿床的矿物学特点矿床的矿物学特点是指矿床中的主要矿物种类、组合、产状和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
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化生成顺序与矿石结构、构造的关联性 (1)

交错脉状构造 注释:第一阶 段的长石-石英黄铁矿矿脉被第 二阶段的石英-黄 铁矿矿脉穿插, 而第二矿化阶段 又被第三矿化阶 段的石英-黄铁矿 -辉钼矿矿脉穿切。
似条带状构造1 注释:早阶 段形成的块状 磁黄铁矿被晚 阶段的方铅矿 交代呈似条带 状构造,反映 不同成矿阶段 产物Biblioteka 叠加。+ 似条带状构
+ 确定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1、矿物先后形成的标志 2、矿物同时形成的标志 3、矿物超覆生成的标志
+ 1、矿物先后形成的标志
①穿插关系及有关的结构:一种矿物呈细 脉或网脉穿插另一种矿物的颗粒,被穿插 的矿物形成得早。 ②交代关系及其有关的结构:被交代的矿 物形成早(交代矿物常以尖角状插入被交 代的矿物中;被交代的矿物常呈港湾-孤岛 状;被交代矿物的颗粒内部或边缘具明显 的溶蚀边)。 ③填隙关系及某些结晶结构
2.
划分矿化阶段的标志
(1)、野外研究矿脉的产出特点 ①注意矿脉的穿插关系:晚阶段形成的矿脉穿插早阶段 的矿脉 ②注意矿脉的内部构造:晚阶段的矿脉沿早阶段的矿脉 的同一方向在早阶段矿脉内部穿插,形成内部带状构造。 ③注意矿体的控制因素及近矿围岩蚀变特点。
③注意矿体的控制因素及近矿围岩蚀变特征:不同矿化阶 段中矿体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深度等)和近矿围岩蚀 变通常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矿脉间的穿插关系和矿脉的 内部构造无明显特征的一些矿体中,应注意查明矿体的控 制因素及围岩蚀变的变化规律。 如某些矿体产出受层间裂隙控制突变为由穿层裂隙控制; 或矿化固定与某种围岩蚀变关系密切,转变为与另一种蚀 变有关等等,注意可能属不同阶段的矿化产物。
一
1.
矿化期(成矿期)
基本概念:指发生矿化作用的地质成矿时期。 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矿化期与矿化作用的关系密不可分,矿化期是根据 成矿地质作用划分的,划分为六大矿化期,它们是: 岩浆矿化期 伟晶矿化期 气水热液矿化期 风化(表生)矿化期 沉积矿化期 变质矿化期 不同的矿化期在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上是 极不相同的,同时,各矿化期之间往往具有很长的时 间间隔。
10第十章 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

第十章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矿床是经过较长的地质时期,在一定的成矿作用下产生的。
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等能反映矿床、矿体、矿石及其组成矿物等的形成作用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化特征。
因此它们能为恢复成矿历史和确定矿床成因等提供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一节矿化期及矿化阶段一、矿化期(一)矿化期的基本概念矿化期也称成矿期,是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不同的矿化期反映了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有显著的差别,同时各成矿期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根据成矿作用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岩浆矿化期、伟晶岩矿化期、气成热液矿化期、风化矿化期、沉积矿化期以及变质矿化期等。
如与某个岩浆源有关的高温深成条件下,岩浆成矿作用的全过程即为岩浆矿化期。
于常温常压下,在水盆地中的沉积成矿作用的过程为沉积矿化期等等。
矿床的形成可以经历一个或多个矿化期,但有经济价值的,主要造矿矿物沉淀的矿化期往往是比较集中,并是由它们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成因。
例如安徽某硫铁矿矿床的形成是经历了滨海一泻湖沉积矿化期、气水热液矿化期以及表生矿化期等,主要造矿矿物产于沉积期与热液期,矿床系沉积-热液改造成因的。
(二)矿化期的确定不同矿化期中,由于它们的成矿作用、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反映在矿床的产状、矿体和矿石的特点上亦不相同,确定矿化期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1.必须对矿床的基础地质进行观察分析,了解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的产出特点.如甘肃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矿床产于寒武纪变质的中酸性火山沉积岩系中,包括火山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等交互成层,并夹有千枚岩和大理岩。
于火山沉积期形成块状黄铁矿化,矿体的直接围岩为凝灰岩,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反映沉积成矿作用的特点。
以后由于中酸性火山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产生了铜矿化、黄铁矿化并伴有金矿化,从而形成了主要由网脉状和浸染状矿石构成的含铜黄铁矿矿体,一些富铜矿脉明显受构造控制。
围岩有强烈地硅化和绢云母化现象,显然具有热液矿床的特点。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藏,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深处。
与地球的演化过程紧密相连,矿物生成顺序也成为了研究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一、岩浆活动标志1.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深部岩浆活动的直接表现。
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浆岩,其中含有矿物质。
2. 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凝固而成,其中包含着富含矿物质的矿脉。
3. 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含铁镁的火山岩,其中的橄榄石和辉石是火山活动的标志。
二、沉积作用标志1. 河流冲刷:河流冲刷岩石时,会将矿物颗粒带到下游,形成河床沉积物。
其中的砂砾和沙粒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2. 河流沉积:当河流流速减慢时,会形成河流沉积物,其中的粘土和泥沙中含有矿物质。
3.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的颗粒和溶解质。
三、变质作用标志1. 片麻岩:片麻岩是由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
2. 片岩:片岩是一种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其中的矿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3. 花岗岩:花岗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变质作用而形成。
四、热液作用标志1.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由地壳深部的热液活动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是由热液中的溶解物沉淀而成。
2. 硫化物矿床: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热液矿床,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硫化物矿物组成的。
3. 氧化物矿床:氧化物矿床是由氧化物矿物沉淀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氧化物矿物组成的。
总结起来,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主要包括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热液作用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标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矿物的生成和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物生成顺序与结构

矿物生成顺序与结构一矿物的生成顺序在同一矿化阶段中,各种矿物结晶的先后次序称为矿物的生成顺序。
矿物结晶先后顺序大致可归纳为:先后生成、同时生成、超复生成。
(一)先后生成的标志1.交代溶蚀结构以交代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矿石结构,是确定矿物先后形成的可靠证据,即被交代矿物线生成,交代者后生成。
后生成的矿物往往呈尖楔状或细脉状,指向或穿插早生成的矿物。
(1)浸蚀(包括星状结构)和交叉结构。
被交代呈港湾状及星孔状或被交叉细脉穿插的矿物,必形成在前,造成上述形状并取而代之者,则生成于后。
(2)交代残余结构和似文象(即交代文象)结构。
被交代矿物在交代矿物中,呈无明显棱角的孤岛状或“文象”状者,被交代矿物线与交代矿物。
(3)骸晶结构。
具原晶形之残景者,生成在先,交代者生成于后。
但应特别注意勿与交代不完全的代晶(交代成因的自形、半自形晶结构)相混,因代晶有时也呈骸晶状者,然而他们是后生的。
(4)交代格状、网状结构。
构成格状或网状的实体者为后生成,呈大片出露的主体—被交代者生成在先。
(5)假象结构。
先生成的矿物晶粒,完全被后生成的矿物所交代,但仍保留先生成的矿物晶形。
其先后关系往往可以从假象颗粒中残留极少量的被交代矿物的残留体、或相邻两种被交代矿物晶粒中的交代残余结构加以判断。
2.他形填隙结构海绵陨铁及其他填隙结构中.,被填隙的矿物生成在先,填隙者生成于后。
3.充填形成的矿石构造充填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如梳状、环状、晶洞状、和条带状构造等,可用来确定矿物的生成顺序。
在梳状、晶洞状、和条带状构造里,靠近脉(洞)壁者生成在先,逐渐远离者,依次形成于后。
而环状构造者,则以最靠近角砾内环的矿物为先生成,愈向外环,则其生成时序愈晚。
(二)同期生成的标志1.固溶体分离结构。
构成固溶体分离结构的主、客体矿物,都被视为同期形成的。
2.共生边结构。
两种矿物的接触界线,无明显的凸出和凹入,而是呈平滑或舒缓波状,并无交代溶蚀现象者,为共边结构。
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1. 矿化期矿化期(metallogenic epoch)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它是根据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显著变化来确定的,也就是说不同成矿期形成的热液矿物,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有明显差别,例如,宁芜地区玢岩铁矿中磁铁矿主要形成于高温热液期,温度为5500~3500C,硫的活度较低;而黄铁矿则形成与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温度为150~300℃左右,硫的活度较高,只形成于中-低温热液成矿期。
内蒙白云鄂博铁、稀土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和岩浆热液等三个成矿期。
不同成矿期形成的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伴生组分、矿石结构构造,甚至矿体形态、产状都可能有明显差别。
2. 矿化阶段矿化阶段(metallogenic stage)为成矿期内进一步划分的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它常紧密地与热液的演化、构造裂隙的阶段性脉动,以及与此有联系的间歇性热液活动有关。
每一个矿化阶段代表一次构造一热液活动,不同矿化阶段的产物可以产于同一裂隙系统中,也可出现于不同方向的裂隙系统中。
划分矿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①交截矿脉:早阶段生成的矿脉被晚阶段矿脉所交截,并使早阶段矿脉错动;②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构成细脉,穿切了早阶段矿物组成的脉体,并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③早阶段生成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破碎成角砾,并被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所胶结;④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交代早阶段形成的矿物集合体;⑤矿脉内或矿体内出现不对称条带状或条纹状平行矿脉或交切矿脉,条带或条纹中矿物属于晚阶段产物。
除上述5 种主要标志外,不同矿化阶段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的成分、结构、晶型、颜色、分布规律或其他特征可有明显不同;不同矿化阶段产生的围岩蚀变可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矿化阶段含矿裂隙的力学性质、分布、产状也可有一。
第十章 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

港湾—孤岛状结构
尖角状交代结构
Gal Sph
溶蚀边结构
Gal
Py
毒砂的交代残余结构
自形代晶结构
硫砷铜矿 Q
3)填隙关系及某些结晶结构:晚形成的矿物沿早期颗粒间
隙或其他空隙充填交代,结晶作用形成的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斑状结构以及包含结构等
可以作为矿物形成先后的标志
半自形粒状结构
高温矿化阶段:黑钨矿-锡石-辉铋矿 中温矿化阶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低温矿化阶段:辰砂-辉锑矿-雄黄-雌黄
4)矿化阶段的形成可以由构造的多次活动、岩浆多期次侵
入、矿液性质的阶段性改变等造成
5)一个成矿期可以有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
例如:矽卡岩型矿石 矽卡岩期: ①干矽卡岩阶段 ②湿矽卡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 ③铁铜硫化物阶段 ④铅锌硫化物阶段
A B
四、矿物的世代
1.概念:同种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晶出,每次结晶沉淀的矿物
称为该矿物的一个世代
矿物世代可在同一矿化阶段中产生,亦可于不同矿化阶段中产
生
不同世代的矿物,在结晶程度、结晶粒度、内部结构、晶形、
颜色等方面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矿物世代受控于物理化学条件和金属组分浓度的周期性变化
毒砂
黄铜矿脉
网脉结构
Py
Cp
斑铜矿
细脉交叉状结构
毒砂
Cp
2)交代关系及其有关的结构: 被交代的矿物形成早 交代矿物常以尖角状插入被交代的矿物中
被交代的矿物常呈港湾-孤岛状
被交代矿物的颗粒内部或边缘具明显的溶蚀边 主要的交代结构:残余结构、骸晶结构、镶边结构、假象结构、 代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铅矿
毒砂
3.矿物同时形成的标志
1)固溶体出溶结构:固溶体出溶的矿物其接触边缘平滑,无锯
齿状接触边,格状交叉处不加宽;乳浊状结构、叶片状结构、 格状、结状结构
定向乳浊状结构
乳浊状结构
Sph Tet Cp
雪花状结构
格状结构
2)共结边结构:矿物接触边界平直或呈舒缓波状,无相互插入 或溶蚀现象
期,主要形成各种钙、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以及氧化
物;石英硫化物期,以形成石英和大量的硫化物为特征
3.确定矿化期的标志 ①对矿床的基础地质进行详细的野外研究,了解矿床形成条件
和矿床产出特点
②典型的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特征
如鞍山式石英-磁铁矿矿石产于前寒武系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 一定的层位中, 具有特征的条带状和皱纹状构造,常见磁铁矿
2.确定矿物世代的标志 1)矿物的形态特征及颗粒性质
黄铁矿的 不同世代
2)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3)晶粒内部结构和典型结构
4)矿物化学组分和物理性质的差异
五、矿物生成顺序表
1.概念: 将野外、室内收集的有关矿床的矿化类型及矿化演化特征
等的实际资料,以简明的图表方式表示
2.矿物生成顺序表的内容 1)矿化期、矿化阶段(如有可附测温资料) 2)主要矿物及其世代 3)各主要矿物含量及其生成顺序 4)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组构,各矿化阶段标型元素等 3.矿物生成顺序表的编制实例
第十章 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
一.矿化期(成矿期) 二.矿化阶段(成矿阶段) 三.矿物的生成顺序 四.矿物的世代
五.矿物生成顺序表
一、矿化期
1. 概念:较长的矿化作用过程, 成矿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条件 差异明显、时间间隔较长
2. 特点:
1)矿化期对应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有明显差异: 岩浆矿化期,温度几百-上千度,深度十几-几百千米 伟晶岩矿化期,温度几百-近千度,深度几-:黑钨矿-锡石-辉铋矿 中温矿化阶段: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低温矿化阶段:辰砂-辉锑矿-雄黄-雌黄
4)矿化阶段的形成可以由构造的多次活动、岩浆多期次侵
入、矿液性质的阶段性改变等造成
5)一个成矿期可以有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
例如:矽卡岩型矿石 矽卡岩期: ①干矽卡岩阶段 ②湿矽卡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 ③铁铜硫化物阶段 ④铅锌硫化物阶段
共结边结构(淡红银矿与方铅矿)
共结边结构(辉银矿与方铅矿)
辉银矿 Gal
3)重结晶结构: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各种变晶,接触边界平直。
花岗变晶和放射状变晶结构
4.矿物超覆生成的标志
两种矿物形成时间有重叠,既有同时形成的标志,也有先后 形成的标志 如:同时形成不同时结束 先后形成同时结束
A B
A B
某种矿物未结束,另一种矿物开始
3.划分矿化阶段的标志
1)查明矿化地质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脉体间的穿插、脉 体内部由早到晚的分带构造、矿化地质体的控制因素和蚀 变特点
2)查明稳定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矿物共
生组合沿矿体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同组合之间的相互穿 插或交接关系 例如:矽卡岩型铁铜矿化的矿物共生组合 ①硅灰石-透辉石-石榴子石-------------干矽卡岩阶段 ②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磁铁矿--------湿矽卡岩阶段 ③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铁铜硫化物阶段 ④方铅矿-闪锌矿-石英-方解石-----------铅锌硫化物阶段
实验十七
一、实验目的要求
矿物生成顺序
掌握判断矿物生成顺序的主要标志 二、实验内容 1.观察一组矿石结构光片,学会利用结构关系判断矿物形成的先后 顺序
2.独立研究一张矿石光片,鉴定出主要矿物并判断它们的生成顺序
1)用简易鉴定的方法鉴定出4种金属矿物,并写出各矿物的主要 鉴定特征 2)描述该光片中主要的结构类型及它们所反映的矿物生成顺序标 志,并画出2张典型的镜下素描图。 3)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矿物生成顺序简表
港湾—孤岛状结构
尖角状交代结构
Gal Sph
溶蚀边结构
Gal
Py
毒砂的交代残余结构
自形代晶结构
硫砷铜矿 Q
3)填隙关系及某些结晶结构:晚形成的矿物沿早期颗粒间
隙或其他空隙充填交代,结晶作用形成的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斑状结构以及包含结构等
可以作为矿物形成先后的标志
半自形粒状结构
富矿脉和黄铁矿-石英脉穿插,说明它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变
质期和热液期
成矿期的组构标志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的皱纹状磁铁矿矿 石被后期热液作用
而成的黄铁矿-石
英脉穿插交代,表
明矿石经过两个矿
化期
辽宁鞍山
成矿期的组构标志
热液期的磁铁矿、赤 铁矿、黄铜矿与表生
期的孔雀石(呈细
脉)、褐铁矿伴生,
反映了两个成矿期
A B
四、矿物的世代
1.概念:同种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晶出,每次结晶沉淀的矿物
称为该矿物的一个世代
矿物世代可在同一矿化阶段中产生,亦可于不同矿化阶段中产
生
不同世代的矿物,在结晶程度、结晶粒度、内部结构、晶形、
颜色等方面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矿物世代受控于物理化学条件和金属组分浓度的周期性变化
通常情况下:
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氧化物和含氧盐硫化物和砷化物
砷、锑硫化物以及金、银硒化物和碲化物 脉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不含水硅酸盐含水硅酸盐 石英 碳酸盐 、硫酸盐
2.确定矿物先后形成的标志
1)穿插关系及有关的结构:一种矿物呈细脉或网脉穿插另 一种矿物的颗粒,被穿插的矿物形成得早
细脉穿插结构
风化矿化期,地表温度和压力,pH和Eh因素重要
沉积矿化期,地表温度和压力,pH和Eh因素重要
变质矿化期,温度和压力宽泛
2)各矿化期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矿化期强调较长的成矿作
用过程
前寒武纪矿化期/加里东矿化期/华力西矿化期/印支矿化 期/燕山矿化期/喜马拉雅矿化期
3)矿床形成可以经历一个或多个矿化期,但成矿物质的集 中形成以某一期为主 如: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多经历了两个矿化期:矽卡岩
二、矿化阶段
1.概念:矿化期内较短的、相同或相似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
成一组或多组矿物的成矿作用过程
2.特点: 1)不同矿化阶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有一定差异 2)各矿化阶段之间有较短的时间间隔 3)同一矿化阶段形成的一组矿物属于一个共生组合,反映基
本条件相同、同一次成矿过程的产物,例如:岩浆热液矿石
毒砂
黄铜矿脉
网脉结构
Py
Cp
斑铜矿
细脉交叉状结构
毒砂
Cp
2)交代关系及其有关的结构: 被交代的矿物形成早 交代矿物
被交代矿物的颗粒内部或边缘具明显的溶蚀边 主要的交代结构:残余结构、骸晶结构、镶边结构、假象结构、 代晶结构
残余骸晶结构
py
矿化阶段: 角砾状构造
早阶段形成的闪锌矿、 方铅矿角砾被晚阶段 形成的方铅矿、闪锌
矿、石英等胶结,表
示两个矿化阶段的叠 加。
三、矿物的生成顺序
1.概念:同一个矿化阶段内各种矿物形成的时间关系(先后关 系、同时关系、超覆关系) 受控于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符合能量降低原则
也受介质浓度、温度、压力、pH值、Eh值等因素影响
矿化阶段
早阶段形成的黑
钨矿-石英组合被
晚阶段的黄铜矿、 闪锌矿等硫化物 共生组合交代, 表明两个阶段的
不同矿物共生
组合间有叠加
3)注意典型的矿石组构:脉状、交错脉状和网脉状,角砾
状和环状构造,交代残余构造
早阶段的黄铁矿化 蚀变岩石被晚阶段 的闪锌矿-黄铁矿-
锡石等细脉穿插,
表明矿石经过两个 矿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