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复杂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_省略_价_以石家庄地区滹沱河岗黄段为例_赵旭阳
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1]
![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b209af8e71fe910ef12df868.png)
摘要 在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 74 个样方中共有维管植物 70 种 ,隶属于 22 科 57 属. 种子植物中含 6 属以上的科有 菊科 (Compo sitae) 、莎草科 (Cyperaceae) 、禾本科 ( Gramineae) 、豆科 (Legumino sae) ,共有 35 属 ,占总属数的 61. 4 % ,其种 数为 42 种 ,占总种数的 60 %. 在各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 ,世界分布属具有明显优势 ,说明湿地植物区系具有非地带性 的特点. 温带亚洲分布种在该区系中占有显著优势 ,充分显示了该流域湿地植物区系的温带特性. 采用丰富度指数 R 、综 合多样性指数 (λ, H′) 和均匀度指数 E1 对该流域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 :DCA 排序的第 1 轴 ,即土壤含 水量与群系的 R , λ, H′关系密切 ,而对 E1 影响不大.
关键词 种子植物 ; 植物区系 ; 土壤含水量 ; 湿地生境类型 分类号 Q 151. 3 ; Q 948. 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乃至整个生物科学中较为集 中的研究热点 ,其研究的内容涉及宏观生物学和微观 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自 1943 年 Williams 提出生物多 样性的概念[1] 以来有关物种多样性概念 、原理 、测度方 法及形成原因或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 富 ,研究较多 、意义重大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 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4 个层次[2] . 生物 多样性的测度从传统的物种 —面积关系 ,现已提出了 许多“多样性指数”度量方法. 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 研究起步较晚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 性保护及其合理利用问题等方面[327] . 湿地植物多样性 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 ,其中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系统 定量研究亟待加强. 本文以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为研 究对象 ,对湿地植被的种属多样性 、生态型 、分布区类 型及物种多样性与群系类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水污染及生态修复探讨

要组 成部分 的岗南 、 黄壁 婀座水库 还 要承 担向北京 应急 供水 的任务。随着 该地 区社 会经 济的发展 和人 【 的不断增 长 , 7 湿地 水资源遭 到过度 开发 和破坏 , 沱河 、 滹 冶河 沿 途许 多 矿 企业
产 q 的 污 水 以 及 未 经任 何 处 理 的 生 活 污 水排 入 河 中 , 近 农 业 | 附 生 产 中使 用 的化 肥 、 药 和 除 草 剂 等 也 同 程 度 地 随 着 地 表 农 流进 入河 中 , 得 河 流 、 使 水库 受 到 小 同 程 度 的污 染 , 地 牛 态 环 湿 境 遭 到破 坏 。进 入 水 体 的污 染 物 主 要 有 有 机 类 、 金 属 类 硬 氮 重
研究区污染物主要有有机类 、 重金 属 类 及 氮 类 污 染 物 , 些 污 染 物 来 源 广 、 这 涉及 污 染 面 大 , 统 的 治 理 措 施 治理 有 难 度 , 传
适合采取 以生态修 复技 术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防 治, 这对于保护石 家庄珍贵的湿地资源 、 水资源具有重要 意 叉 [ 中图分类号 ]s5 1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0 4 (0 8 0 —03 0 0 0— 9 1 20 ) 1 0 3— 4
污 染 住 20 0 3年 最 重 ; 金 属 类 污 染 程 度 何 逐 年 下 降 的 趋 势 重 表 1 滹 沱 河 干 流 水 质 污 染程 度 评 价 结果
滹 沱 河 岗 黄段 湿 地 足 石 家 J 市 的 酉叟 地 表 水 源 保 护 地 , 1 也 是地 下水 的重 要 补 给水 源 。从 20 0 8午 丌始 , 构成 滹 沱 河 湿 地 重
冶河 是滹 沱河最大的支流 , 南北纵穿井 陉 , 的主 要 补给 水 是 源 , 水质直接关系到黄壁庄水库 水质 的优劣 冶河 的污染 物 其
滹沱河整治与修复

滹沱河整治与修复的探讨摘要: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景观生态规划是解决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要重视湿地的创建,科学制定退田还湖政策、法规,在空间布局上明确划分湿地保护区、恢复区、创建区和可转化区,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相应的生态工程措施。
石家庄滹沱河湿地是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典型的河湖湿地,对石家庄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合理整治与修复滹沱河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石家庄段滹沱河的具体情况和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整治与修复方案,从而使滹沱河更加美好。
关键词: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石家庄、滹沱河、整治与修复内容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
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 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
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是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典型的河湖湿地,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石家庄来说,是极其珍贵的生态资源和天然蓄水池,同时,也是几十万人口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基地。
通过对滹沱河岗黄段人工湿地的规划和修复,提出营造一种健康、合理、永续的城市市郊滨水生态区的思路,突出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生态规划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湿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1滹沱河岗黄段人工湿地的背景滹沱河岗黄段湿地位于太行山中段。
石家庄西部平山县境内,由岗南、黄壁庄两座水库及其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冶河下游所构成。
滹沱河岗黄段共有湿地19549.98 hm²,其中:天然湿地包括天然河流、草甸、河漫滩、芦苇地等共计10 136.66 hm²;人工湿地包括水库、池塘、稻田、农用泛洪湿地等,共计9413.32h ㎡。
区内生物物种丰富,啮齿类有蒙古兔、黄鼠、黑线姬鼠等;鸟类资源以游禽与涉禽为主,共有鸟类51科264种,是河北省仅次于秦皇岛的第二大候鸟栖息地。
滹沱河综合治理段多水源供水可行性分析

滹沱河综合治理段多水源供水可行性分析
赵勐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石家庄市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遇到偏枯年份及枯水年份,仅靠
岗南、黄壁庄两水库供水难以满足河段的补水要求。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和再生水源,采用多水源联合补水,是维持滹沱河综合治理段水环境健康的关键措施。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赵勐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石家庄 0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
【相关文献】
1.在呼兰河高漫滩辟建绥化市供水新水源的可行性分析 [J], 刘宝军
2.干旱河道的生态环境修复模式探索--以滹沱河(石家庄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为例 [J], 刘英彩;张力
3.滹沱河忻州段河道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 [J], 李霄荣
4.大荔县育红水源地供水工程可行性分析 [J], 张卫萍
5.涟源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可行性分析 [J], 朱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评价与开发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ora oAnu .c.06 3 (5 :78— 70 Junl f hi A Si20 。4 1 136 3 7
责任 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孙红忠
滹沱 河 岗黄 区湿 地 生态 旅游 资 源 功 能评 价 与开 发 研 究
Ab ta t E oo rs rste stes btnc ai c tuim t n i lme tt n.Huu vrw t dGa sr c c tuim eol ei h u sa eb sso e oo rs a i r f c o mpe nai o tof e e a | i l n
存, 古代 历史 文化 遗迹 与现代 新 兴旅 游景 点相 结合 , 且集 并
类型
区域
内容
休闲娱乐
西柏坡温塘
滹沱河芦荡泛舟
X .age a ( h R s r dE v om n i c ea r n, o ee f h i h ag S l zun , e i 5o 5 uyn l T e e u ea ni n et S e e D pr et C lg i zun , h i h ag H b o 3 ) t oc n r l a cn s t a l oS j a j a eo
tu i rste d tep eye au t n o sfn t n i i oen n ted v lp n fweln c tu im 煳 o rs eol ea h mp r vlai i u ci s mp t ti h e eo me t t d eoo rs m r n o f t o o a
Ke wo d W eln y rs t d;E oo rs a c tuim;Reo re;Fu cin eau t n suc n t vl i o a o
基于生态足迹的石家庄市生态承载力评价

( . h l f adSi cs n eho g,h aU i rt o es ecsB i g108 ,h a 1S o n c ne d cnl yC i n e i f o i e,ei 0 3C i ; c oL e a T o n v sy G c n j 0 n n
2 I n s uc s B r a f ,W u a 5 3 0 C i a .a d Reo re ue u o Wu a n n 0 6 0 , hn ;
4. 9 mJ c p C m ae i te ra , e e oo ia f  ̄f a de o gc l e c fre c e e h n t n la ea ei 6 0h / a o p dw t o r e s t c lgc c i n c l ia d f i a x ed dt a i a v rg nmotae . h c lg r h h a h l o m o i t e o s ra T e eoo - s
3Sho o R su e adE vom n l i csWua ni i , hn407 , h a .col f e r s n nin et e e, h nU v rt Wua 309 C n) oc r aS n c e y s i
A s atT ippr ae e hihag i xm l,s e e o fcl i lot mt ea a el dcr i cpcy bt c:h ae bsdO t ia un t a a ea p ue t t d o g af p l t t n a y aai r s n h S jz Cy s n e d h m h o e o c f o v u eh a i r ̄ t o ia un i . s g h e o f cl i lot m cl le eeo g a f t n,cl cl arI aai n cl c ec f h ihagCt U i e t o eo g af p a u t t l clo p teo g a cr i cpc adeo g a dfio S jz y nt m h d oc f i c adh c o o r i i o yl i g y t o l it i f Si zun un 96t20 .ei sd icm a s i hr ra a hm dam dT er usso e a t e o cl ayn hi hag r g19 6B s e,i de o pro wt o e es t o ea b a . e l wdt t eed g a cr i j a di o 0 d d in h t a n h st h h h i r g cpc f hi hagd ra dfm 03 11 2cpt 032h 2cpi 1 er w i ee l clotf c a .83h 2cpt aai o ia u e es o .66 n/ a .27m/ a 1ya h e c o a f pi i r s 24 9 m /a y t S jz n c e r u o n s lt o g h i m nee d o
生态修复引领滹沱河沿线城市创新发展

发展。
关键词:滹沱河,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地区综合提升规划》,以滹沱河生态修复为基础,创新工作思路,
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 统筹协调两岸城市建设,引导区域创新发展。
2)将小城镇的发展当作规划战略重点。
可以按照城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改造,对于农业重点的村庄可以
作为农民的转化基本结构,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小城 有序推进,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的社区服务功能。在此基础应当
镇能够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所以把 保持乡村的生态特色,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导人口的集聚,促
model,whichcancopewiththenewsituation,combinedwiththecasestudyandthedifferential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planning.The transform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duringtheperiod. Keywords:urbanization,urbanandruralplanning,peopleoriented
(1.石家庄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河北和腾城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滹沱河生态修复是石家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实现滹沱河全面生态修复。通过城
河互动、村镇建设、产业聚集、交通联系等方法,构筑以滹沱河为中心的滨河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两岸生态建设和经济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推荐-滹沱河地区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品

滹沱河流域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康少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11级会展策划与管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致使污染愈演愈烈,因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局面。
石家庄滹沱河流域的污染,就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罔顾环境保护造成的恶果。
一些专家借助遥感、CIS技术、环境监测等手段,对石家庄市滹沱河区段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提出了“以绿代水”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关键词滹沱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恢复;“以绿代水”模式一、区域研究概况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共有256条河流汇入,全长513.3㎞ 2 ,流域面积4.6×104㎞2,属海河的支流子牙河水系。
滹沱河流经石家庄市区北部,是石家庄市的水源地和一级水源保护区。
本文研究范围仅限于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即西至黄壁庄水库坝下,东至藁城市界,北至滹沱河防洪北堤外侧,南至滹沱河南部高滩地外沿、石太高速公路,全长61.335km,总面积199.51km2。
该区域位于滹沱河河漫滩地带,其地质类型属河漫滩侵蚀堆积土体结构。
土壤类型为褐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水稻土。
地形地貌特征明显,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多浅滩。
河道平均宽度为1.1km,河床面积大约为666.69㎞2。
滹沱河风光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
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
1956~1984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98×108 m³/a,1985~1988年仅为0.3×108m ³/a。
自1972年以来,该区内的泉水、洼淀和湿地陆续干涸。
地下水位也在持续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4期2008年07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27,No.4July,2008收稿日期:2008-02;修订日期:2008-05.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D200500537);河北省生态环境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0609)。
作者简介:赵旭阳(1959-),男,河北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log2008@163.com061 ̄067页基于生态复杂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石家庄地区滹沱河岗黄段为例赵旭阳1,高占国2,韩晨霞1,刘浩杰1,杨彬云3(1.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石家庄050035;2.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宁波315000;3.河北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开放实验室,石家庄050016)摘要: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系统,具有整体性、生态功能、服务功能、自我维持和调控功能。
本研究在生态复杂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的特点,从系统结构、系统状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系统协调度四个方面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评价体系及健康分级标准,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该湿地系统健康指数为0.619,处于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复杂性;滹沱河;湿地;健康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涉及到自然系统、社会经济、人类活动等领域,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88年,加拿大学者Schaeffer和Rapport首次提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定义;KumarHL的超级系统理论研究认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未受到损害,关键生态组分和有机组织被保存完整且缺乏疾病,对长期或突发的自然或人为扰动能保持着弹性和稳定性,整体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活力”[1,2]。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森林、农田、河流、湖泊、沼泽、海岸和海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诊断研究。
9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及我国开始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深入研究,美国等很多国家展开了“河流健康监测计划”研究,河流、湖泊等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热点。
对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首要的是评价标准问题,Schaeffer等探讨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度量问题、Costanza等提出一个基于系统层次的生态健康指数(HealthIndex,HI):活力、组织水平、系统恢复力[7]。
国内学者崔保山、杨志峰从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社会政治环境三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对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进行了研究[10]。
汪朝辉等认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其组织结构及自主性,在外界胁迫下容易恢复;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选择活力、恢复力、组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等8个方面[11]。
马世骏等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SENCE)”。
蒋卫国等以压力、状态、响应为模型对辽河三角洲湿地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2]。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目前生态系统健康尚无完整统一的概念;不同景观类型、不同尺度的差异使得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无统一的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尺度自然景观上,研究较多的是森林、沼泽、湖泊、河流等,而对于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小尺度水库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还不多。
过去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集中在化学和生物指标上,近年来,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主要从生态系统、流域、景观生态的角度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3 ̄6],注重自然要素,忽略社会经济与人文因素,且忽略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7卷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是石家庄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受社会经济活动强烈影响的复杂生态系统。
本文以滹沱河岗黄段湿地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查,走访专家及从系统结构、系统状态、系统构功能和系统协调度四个方面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评价体系以及健康分级标准,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以期维护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为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滹沱河湿地生态系统概况滹沱河岗黄段湿地位于太行山中段,石家庄西部平山县境内,由岗南、黄壁庄两座水库及其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冶河下游所构成,面积19549.98hm2,地理位置为113°45′E ̄114°15′E,38°09′N ̄38°30′N(图1)。
研究区由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以及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冶河下游所构成,面积19549.98hm2[17]。
按照联合国有关湿地的划分类型,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等分别由永久性河流、湖泊以及图1研究区范围示意图Fig.1locationofthestudyarea人工蓄水区及池塘、农用泛洪湿地等内陆湿地所构成。
这里有植物126科552种、鸟类51科264种、鱼类30种、浮游动物4科26种[17]。
研究区包括平山县岗黄段10个乡镇、灵寿县牛城乡、鹿泉市马山乡和黄壁庄镇以及井陉县东北部孙庄乡冶河下游段,涉及人口近30万。
研究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0.076hm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年[13,16]。
研究区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以采矿业、初级加工为主。
近年来,生态旅游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比较快,处于粗放经营方式。
该区域已经被列为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但由于这里土地资源、水资源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因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修建移民导致该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们不得不通过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渔业、副业及服务业等生存,为了发展经济,对湿地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湿地面积在逐步缩小,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退化,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8]。
2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建立2.1评价指标体系滹沱河湿地属于典型的水库型湿地,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强烈的胁迫与压力,而自然生态系统又表现出明显的响应与反馈机制,形成相互作624期赵旭阳等:基于生态复杂性的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用、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的复合关系,即社会压力———系统响应———复合状态;在水库型湿地这样的复合生态系统中,人对自然系统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人对自然系统的干扰程度也十分强烈,人———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是较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图2)[15]。
这种复合生态系统模型是构建滹沱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从生态系统复杂性观点出发,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稳定和可持续的系统结构,具备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治及对胁迫的恢复力的良好状态,对于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人———自然交互的复杂系统,除湿地的自然属性外,社会经济指标成为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必须考虑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健康的生态系统具备维持其复杂性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功能。
滹沱河湿地作为水库型湿地除了对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外,它作为石家庄市重要饮用和农业灌溉用水水源地的功能不可忽视。
所以,我们根据滹沱河湿地的实际特点,在构建指标体系时突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湿地施加的影响。
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1-系统结构:用于说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稳定性,根据系统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及数量来评价,包括景观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复种指数、群落结构。
(1)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来反映景观结构的复杂程度。
(2)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与否。
(3)农业结构:主要指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构成比例。
(4)复种指数: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5)群落结构:从群落水平尺度来反映湿地系统的健康状态,并以群落结构的复杂性、自身稳定性来衡量,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
2-系统状态:说明系统的(恢复力)免疫力,反映健康状况,是指系统在胁迫下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包括自然灾害、水土流失、水质状况、栖息地状况、物种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等。
(1)自然灾害: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外部受胁状况,本研究通过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及湿地病虫害的发生频度、破坏力度来说明。
(2)水土流失:以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总面积来表示。
(3)水质状况:反映湿地水质状况,从河流水质、饮用水水质两方面来衡量湿地系统的水质,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进行水质评价。
(4)栖息地状况:指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育雏地状况,以适宜度和所占总面积比例来表示。
(5)物种多样性: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程度以及物种数量及其分布的增减状况来衡量。
(6)植被覆盖率:从植被覆盖的角度反映湿地生态健康,本研究以森林覆盖率来衡量,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3-系统功能:说明系统(活力)功能,包括水量稳定性、水质净化功能、土地生产力、水产品生产、观光旅游功能等;(1)水量稳定性: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维持自身水量稳定的水平,以湿地水量的年变化来表示。
图2滹沱河湿地复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关系[15]Fig.2Hutuohewetlandsutilizationofthecomplexityformandrelationshipinterrelation[15]63地理科学进展27卷(2)水质净化功能:以湿地植被对污水净化率大小来衡量。
(3)洪水调控功能:以防洪附加费的增加率来表示。
(4)土地生产力:从农业生产年收获量增长情况来衡量。
(5)水产品生产:从水产品年收获量增长情况来衡量。
(6)观光旅游功能:以景观美学价值的高低及湿地旅游活动和娱乐日的增减情况来衡量,近期以来不断开发有价值的旅游景观,开展的湿地旅游活动和娱乐日有所增加。
4-系统协调度:主要是社会经济因子,说明系统行为的影响,包括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口健康状况、人口素质、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制度、环保投资指数、废水处理指数。
(1)人均纯收入:衡量研究区人民生活水平,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来统计。
(2)人口密度:反映湿地系统所承受的压力。
(3)人口健康:以死亡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