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尤其是产后2-6周的高峰期。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详细介绍。
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乳汁的合成和生产,如果摄取的饲料中能量不足,就容易发生酮病。
2. 糖利用不良:产后哺乳期由于能量需要的急剧增加,奶牛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导致肝脏解合成脂肪的速度大于其氧化消耗,从而产生大量乙酰CoA。
3. 体内饲料转化异常:产后奶牛饲料转化率下降,导致体重减轻,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储备到产奶高峰期,乳汁产量下降。
临床表现:1. 食欲不振:患牛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不爱咀嚼。
2. 体重减轻:产后奶牛因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不均衡,体重下降明显。
3. 乳量下降:奶牛酮病患牛在产后发病的几个星期内,乳量下降明显。
4. 呼吸困难:酮病牛由于能量不足,导致肝脏产生大量的酮体,酮体在呼出气中挥发,导致患牛出现乙醇呼吸的现象。
5. 长毛、贫血:奶牛酮病时,患牛毛发变长、呈干枯无光泽,皮肤弹性变差,贫血现象明显。
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患牛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2. 尿液测试:通过尿液测试检测酮体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可以确认酮病。
3. 血液测试:通过血液测试检测血液中的酮体含量和糖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酮病。
防治:1. 饲料管理:给予充足而均衡的饲料,提供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和矿物质,以满足产后奶牛的需要。
2. 补充营养剂:通过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剂,提高奶牛体内的能量水平。
3. 运动管理:合理安排奶牛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和代谢。
4. 环境管理:保持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压力和恶劣条件,有利于减少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
其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糖利用不良和体内饲料转化异常。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乳量下降、呼吸困难、长毛和贫血。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在泌乳期的奶牛中。
它通常在产后的前两至三周发病,以高产奶牛较为常见,可能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会面临高能量需求,而随着泌乳量的增加,能量供应可能无法满足。
奶牛维持能量平衡,主要依靠体内储备的脂肪。
如果脂肪储备不足,奶牛将无法摄取足够的能量,导致代谢紊乱,引发酮病的发生。
2. 瘤胃功能障碍:奶牛的瘤胃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瘤胃发生任何异常,如饲料消化不良、瘤胃酸度异常、饲料通畅性差等,都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异常,从而引发奶牛酮病。
3. 产后内分泌失调:产后的奶牛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瘤胃激素(胃动素和胰岛素)水平下降,导致能量代谢失衡。
甲状腺功能也可能发生异常,进一步加剧奶牛酮病的风险。
4. 饲喂管理不当:奶牛的饲喂管理直接影响其营养供应和能量代谢。
如果饲喂不当,如饲喂高能高蛋白的饲料、不合理的日粮设计、饲喂过多的快速回转糖源(如玉米浆)、饲喂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能量代谢失衡,增加奶牛酮病的风险。
5. 高产乳牛品种:高产奶牛对能量的需求更高,更容易发生能量代谢失衡。
高产乳牛更容易发生酮病,需要特别关注其饲喂管理和营养供应。
为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均衡的日粮,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
- 确保瘤胃功能良好,避免瘤胃疾病的发生。
- 监控乳牛的体重和体况得分,及时调整饲喂策略。
- 提供良好的饲喂管理,确保奶牛按时及充分摄取饲料。
- 配备专业兽医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酮病患牛。
- 注重产后营养调整,确保奶牛在泌乳期能够获得合适的能量供应。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饲喂管理、营养供应和内分泌调节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饲喂管理和营养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新旧交替期奶牛代谢性疾病。
发病主要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引起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机体迅速降解脂肪酸产生大量酮体蓄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反应。
奶牛酮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就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饲料不足新旧交替期奶牛在生产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饲喂不足,就会出现奶牛不肥、乏力、蹭墙等饥饿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导致体内能量代谢失衡,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2. 奶牛营养不良奶牛缺乏充分、均衡的营养物质供应,容易引起葡萄糖不足,脂肪分解过多,使奶牛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严重时引起产瘤和子宫内膜炎等代谢障碍疾病。
3. 奶牛环境不佳高温多湿、空气浑浊、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都容易导致奶牛生理精神紊乱,减缓畜体代谢功能,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1. 食欲不振奶牛食欲不振,减少了饲料和能量的消耗量,使奶牛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2. 心跳加速由于酮体的产生过多,会引起心跳加速,表现为奶牛烦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状态。
3. 奶产下降新旧交替期奶牛在酮病时,其产乳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废奶退出高峰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 脱水和便秘奶牛酮病后,由于饲料的减少,会导致奶牛腹内积食,出现便秘现象,长时间不能排泄,容易引起脱水和衰弱状况。
5. 脂肪肝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奶牛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异常脂肪积累,形成脂肪肝,需要及时治疗。
1. 均衡饮食在新旧交替期奶牛高峰期,需要合理计算牛的饲料消耗量,按照奶牛要求提供所需蛋白、脂肪、碳水化物等营养物质,并留出适当的空间用于饲喂青贮饲料、玉米粉和浓缩饲料等。
2. 加强运动锻炼酮病的奶牛可以采用适量的逼迫活动来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能量代谢,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3. 养殖环境优化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通风、清洁卫生,合理施用药物,防止环境污染和细菌繁殖。
奶牛酮病判断标准

奶牛酮病判断标准《奶牛酮病判断标准:奶牛健康的“信号灯”》嘿,你有没有想过奶牛也有自己的健康密码?就像超级英雄要有独特的超能力识别器一样,奶牛健康与否也有着严格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奶牛酮病这一“大反派”来袭的时候。
要是不能准确判断奶牛酮病,那奶牛养殖场就像是一艘在大海上失去导航的船,随时可能触礁沉没,损失惨重呀!所以,搞懂奶牛酮病判断标准那是相当重要滴。
一、尿液“小侦探”:酮体含量是关键“尿液啊尿液,你可别藏着掖着,把酮体的秘密都透露出来吧!”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就像是隐藏在奶牛身体里的小间谍。
正常情况下,这个小间谍应该乖乖躲在暗处,含量极低。
但是一旦奶牛得了酮病,这个小间谍就开始兴风作浪啦。
你可以把奶牛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小王国,当王国的能量供应出现问题时(就像粮草短缺一样),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个过程就会产生酮体,酮体就随着尿液这个“排水管道”排出体外。
一般来说,如果在尿液检测中发现酮体含量过高,那就像是发现了敌人入侵的信号,这可是奶牛酮病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呢。
比如说,当尿液中酮体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如+++以上,那就很有可能是奶牛酮病在作祟啦。
二、牛奶“小信使”:脂肪和酮体异常“牛奶呀牛奶,你可不仅仅是我们早餐桌上的美味,还是奶牛健康的小信使呢!”正常的牛奶,那是营养丰富又健康的。
可是一旦奶牛患上酮病,牛奶里就会出现“异常分子”。
牛奶中的脂肪就像是牛奶王国里的财富宝藏,正常情况下是稳定且充足的。
得了酮病的奶牛,就像这个王国遭遇了经济危机,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会出现异常变化,可能会减少。
同时,酮体这个不速之客也可能会悄悄溜进牛奶里。
这就好比原本纯净的牛奶湖混入了一些“小怪兽”。
如果检测到牛奶中脂肪含量过低,并且发现了酮体的踪迹,那就像是收到了奶牛酮病的“警告信”。
就像有的奶牛场发现牛奶的乳脂率突然下降,同时检测出微量酮体,这时候就得警惕奶牛酮病啦。
三、食欲“晴雨表”:突然下降要注意“食欲呀食欲,你可是奶牛健康的晴雨表,可别突然‘变脸’呀!”在奶牛的世界里,食欲就像一把衡量健康的尺子。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

免疫疗法
主动免疫
利用抗原(病原体或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奶牛酮病,可 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被动免疫
利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给病牛注射抗酮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基因治疗
•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 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目前,在奶牛酮病的治疗 中,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
临床效果评估
治愈率:最新疗法二的治愈率达到了85%左右,相比传 统疗法有显著提高。
操作简便:相比传统疗法,最新疗法二的操作更为简便 ,易于在基层推广。
最新疗法二:具体效果
创新性:最新疗法二是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利用了 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奶牛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畜牧业前景展望
奶牛产业的发展
供了良好的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01
02
03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奶牛酮病的病因进行 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预 防和治疗此病。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 疗方案。
提高诊断技术
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诊断 技术,以便更早地发现和 治疗此病。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回顾
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 现为酮血、酮尿、食欲减退等症状,对 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染。
中西药结合制剂
穿心莲内酯滴丸
该药物由中药穿心莲提取物与西药潘生丁合成,具有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复方丹参注射液
该药物由中药丹参提取物与西药双嘧达莫合成,具有 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奶牛酮症是一种常见的新生产奶牛疾病,通常发生在哺乳期间的前几周,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体温下降、乳量减少、体重减轻、行动迟缓等症状。
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饮食管理、产后能量负平衡、产后应激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
1. 饮食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的几周内是一个高能量、高蛋白质需求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奶牛的饮食管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奶牛发生酮病。
一般来说,奶牛在产后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哺乳期的需求,如果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不足,就会导致奶牛身体处于负平衡状态,使得脂肪代谢异常,产生大量的酮体,从而引发酮症。
2. 产后能量负平衡奶牛在产后往往会出现能量摄入不足的状态,这是由于分娩后奶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产奶和康复,而饲料的摄入量还未能配合上,导致能量供给不足。
当奶牛的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时,就会产生能量负平衡,最终导致酮症的发生。
3. 产后应激奶牛在分娩后会经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包括产后恢复、泌乳等。
在这些应激的过程中,奶牛的代谢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造成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增加了奶牛患上酮症的风险。
4. 肥胖和高产奶牛肥胖和高产奶牛更容易患上酮症。
肥胖奶牛由于脂肪堆积在体内,使得葡萄糖产生和利用被抑制,导致体内葡萄糖水平下降,容易导致酮症。
而高产奶牛由于哺乳期间产奶量大,体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脂肪来支持产奶,使得脂肪分解过多,易产生酮体,增加患病风险。
5. 疾病和环境因素奶牛在分娩后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例如产后感染、胃肠道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奶牛患上酮病的风险。
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奶牛的饲养与生活条件,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空气湿度过大等,都会影响奶牛的食欲及摄食量,降低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增加了奶牛患上酮病的风险。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饮食管理、营养代谢、应激反应、健康状况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营养
奶牛在繁殖期需要大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产生足够的乳量。
如果奶牛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就会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导致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和产能方
面出现问题。
2.脂肪堆积
过度摄入的营养物质包含大量的脂肪和糖分,催生了奶牛体内脂肪堆积的现象,形成
了脂肪肝。
过重的脂肪堆积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肝细胞失去了正常的代谢功能,对血浆中
的葡萄糖转化为乳糖的能力降低,导致奶牛不能在葡萄糖缺乏时得到足够的营养,从而导
致酮病发生。
3.产后负担
还未恢复体力的奶牛在分娩后存在更多的处于应激状态的因素,因此更容易发生代谢
紊乱。
奶牛在产后2到4周内处于转化期,这段时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
果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充,就容易发生酮病。
4.环境因素
奶牛繁殖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酮病的发生。
例如,酥脆的干草会对奶牛的摄食
量产生影响,过硬的地面会影响奶牛的步态,从而影响奶牛食欲。
综上所述,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营养过剩、脂肪堆积、产后负担和
环境因素等,饲养者需注意控制奶牛的营养平衡和环境等因素,提高奶牛的饲养条件以预
防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通常出现在泌乳高峰期的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往往与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运输应激、繁殖问题等因素有关。
发生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高产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如果饲料的营养不足,会导致奶牛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酮病。
此外,如果饲料过度精细化处理,造成饲料纤维质量下降,也会增加酮病的风险。
2. 运输应激奶牛在运输过程中,会遭受很大的应激,长途运输、天气变化等因素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酮病。
3. 繁殖问题奶牛在怀孕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支持,如果在这一时期饮食不良,可能会导致酮病产生。
临床症状:1. 乳量下降酮病发生后,奶牛会出现乳量下降现象,乳量常常会降至10-30%。
2. 食欲减退奶牛酮病发生后,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奶牛的食欲会出现减退现象,严重者甚至会拒绝进食。
3. 呐喊、焦虑奶牛在酮病状态下,情绪会不稳定,会出现呼唤、呐喊、焦虑等症状。
4. 精神萎靡酮病奶牛通常表现为一种精神萎靡的状态,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5. 尿液变化酮病奶牛的尿液会变得酸性,常常会出现酮体。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酮病,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和营养计划,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且不要在运输、繁殖等重要时期影响到奶牛的营养。
2. 注意管理提高奶牛舒适度和减少运输应激等原因,可以预防酮病发生。
3. 适时治疗如果奶牛已经出现酮病症状,需要马上进行治疗,采用正常饲养、补液等措施,以及补充葡萄糖、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尽早有效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预防酮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 满足奶牛日常需求平时要给奶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培养奶牛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积极的营养补给,可大大降低酮病的风险。
奶牛酮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饲养人员在平时的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奶牛的饮食、运输、繁殖等方面,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帮助奶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酮病 1.摘要 2.问题的提出
问题1:请根据上述资料提供的指标,计算各指标在酮病发病率中的权重,并建立每头
奶牛酮病发病风险指数数学模型,以此评估围产期奶牛酮病的发病风险。 问题2:请根据您所构建的酮病发病风险指数模型,利用附件4中的数据计算每头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风险指数,并对50头奶牛的风险指数进行排序(由大到小)。 问题3:请您根据上述单头奶牛的发病风险指数数学模型,构建奶牛养殖场群体酮病发病风险指数数学模型,并进行预警。 3.问题假设 1.每头牛的粗纤维和粗脂肪都是达标的; 2.假设牛的BHBA值在0.6以下时,按照发病风险率为10%计算; 3.所选取的奶牛在血样采集前已确定为近期内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并经兽医人员确认无任何异常状况; 4.其他病并不会影响酮病的发生; 5.奶牛生完产后的身体虚弱对发病没有影响; 6.
4.符号说明 符号 说明 wi 第i个指标的权重
xi 第i个指标的带入值
yj 第j种情况的发病风险指数
Y 种群的发病风险指数
5.问题分析 根据数据,首先对奶牛的生产期进行区分,将奶牛分为泌乳期和非泌乳期两个时期,又因为表1中注1这句话:当BHBA水平在0.6~0.8和0.8~1.2范围时,奶牛处于异常但未发病状态,诱导的酮病发病风险率分别为10%和25%。再次对奶牛进行分组,按照BHBA的的值再分为0.6~0.8和哦,0.8~1.2和>1.2三种情况:诱导的酮病发病风险率分别为10%和25%和100%。 我们大胆假设各主要指标与发病风险指数的关系依次为线性关系,则可以列出方程式:为指标个数,nwixiyjni,0其中wi是各指标的比重,即我们接下来要算的权重。
而权重我们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权重,层次分析法主要作用是将各个目标层分开,通过将同一层之间的各个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可以将本来模糊的定性判断能够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量化判断标准。在本文中主要应用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而因为上一段将情况分为六种:泌乳,0.1;泌乳,0.25;泌乳,1;不泌乳,0.1;不泌乳,0.25;不泌乳,1,所以会算出六组方程式。 这是个体的模型,在建立群体的模型时,要考虑这六种情况的比重,以附件4的数据为准,因为是随机抽取的,有一定的随机型和代表性,所以用50头牛的比重来计算,列出式子:
yjyjyjyjYjj606
050频数总数频数
此为种群的模型。 我们采用等级制,即每一种指标都有5个等级,其中的未知数将采用数据所在的等级数。 以2、3为界,1和2为较为健康的范围,3和4和5为开始发病的范围。所以,结果在1~5之间,以2,3为界,将结果进行区分。 根据数据,我们对其等级有不同范围: 1 2 3 4 5 x1 BCS <2.5 2.5≤<3 3≤<4 4≤<4.5 ≥4.5
x2 BHBA <0.6 0.6≤<0.8 0.8≤<1.2 1.2≤<1.5 ≥1.5
x3 NEFA <0.4 0.4≤<0.5 0.5 0.5<<0.7 ≥0.7
x4 Glu 2.8≤<4 2.65≤<2.8 2.5≤<2.65 2.24≤<2.5 1.12≤<2.24
x5 AST <63.31 63.31≤<85.2 85.2≤<99.6 99.6≤<110.7 ≥110.7
x6 泌乳早期乳脂/乳蛋白率 <1.4 1.4≤<1.5 1.5≤<1.51 1.51≤<1.53 ≥1.53 x7 泌乳早期乳脂 <4.4 4.4≤<4.8 4.8≤<4.81 4.81≤<4.82 ≥4.82 x8 泌乳早期乳蛋白最低值 ≥3.25 3.15≤<3.25 3.05≤<3.15 3≤<3.05 ≤3 x9 预产期前2-14天血中 BHBA <0.5 0.5≤<0.6 0.6≤<0.7 0.7≤<0.9 ≥0.9
x10 预产期前2-14天血中游离脂肪酸 NEFA <0.3 0.3≤<0.4 0.4≤<0.45 0.45≤<0.5 ≥0.5
x9 泌乳早期血中 BHBA <1.2 1.2≤<1.3 1.3≤<1.4 1.4≤<1.5 ≥1.5 x10 泌乳早期血中游离脂肪酸 NEFA <0.4 0.4≤<0.5 0.5≤<0.6 0.6≤<0.7 ≥0.7
x11 干物质采食量(摄入/需要) 1 0.95≤<1 0.9≤<0.95 0.85≤<0.9 0.8≤<0.85 x12 能量需要(摄入/需要) 1 0.95≤<1 0.9≤<0.95 0.85≤<0.9 0.8≤<0.85 x13 蛋白质需要(摄入/需要) 1 0.95≤<1 0.9≤<0.95 0.85≤<0.9 0.8≤<0.85 x14 乳糖 然后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发病风险指数,因为权重之和为1,所以结果在1~5之间,可以最终进行一个评级,评估出奶牛的发病风险大小。此种需要六组权重。 设置如下: 1≤<2 2≤<3 3≤<4 4≤<5 健康 可以 较容易发病 很容易发病
6.模型建立 模型Ⅰ(个体) 首先先计算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判断出它们对发病的影响程度。
为了定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我们采用依据各指标的诱导酮病发病风险率表示它们的影
响程度,在利用层次分析中的判断矩阵,将每一个因素两两比较。 判断矩阵:
nnnnnnnnaaaCnaaCaaaCCnCC11121112112
1
21
其中)(aAij, jiij/cca 71jjiaR
i, 71iiiiR/RW
wi为此指标权重。 因为通过是否在生产期和BHBA的量进行分组,也就是一共有六组,即6,5,4,3,2,1yyyyyy六个方程式,即泌乳,0.1;泌乳,0.25;泌乳,1;不泌乳,0.1;不
泌乳,0.25;不泌乳,1这六组。 W(泌乳,0.1)j=1 W(泌乳,0.25)j=2 W(泌乳,1)j=3 W(不泌乳,0.1)j=4 W(不泌乳,0.25)j=5 W(不泌乳,1)j=6 0.036181895 0.034972156 0.029523481 0.048231511 0.04601227 0.037406484 0.024121263 0.058286927 0.196823204 0.032154341 0.076687117 0.249376559 0.165279948 0.159447629 0.137776243 0.225080386 0.214723926 0.174563591 0.180909475 0.174860781 0.147617403 0.241157556 0.23006135 0.187032419 0.07236379 0.069944312 0.059046961 0.096463023 0.09202454 0.074812968 0.021709137 0.020983294 0.017714088 0.057877814 0.055214724 0.044887781 0.021709137 0.020983294 0.017714088 0.057877814 0.055214724 0.044887781 0.021709137 0.020983294 0.017714088 0.064308682 0.061349693 0.049875312 0.14472758 0.139888625 0.118093923 0.128617363 0.122699387 0.099750623 0.14472758 0.139888625 0.118093923 0.048231511 0.04601227 0.037406484 0.048242527 0.046629542 0.04476567 0.082136635 0.078159368 0.065593446 0.036181895 0.034972156 0.029523481
式子:niwixiyj0,取xi为各指标等级数。 y1=0.03618x1+0.02412x2+0.1653x3+0.1809x4+0.07236x5+0.02171x6+0.02171x7+0.02171x8+0.1447x9+0.1447x10+0.04824x11+0.08214x12+0.03618x13;
y2=0.03497x1+0.05829x2+0.1594x3+0.1749x4+0.06994x5+0.02098x6+0.02098x7+0.02098x8+0.1399x9+0.1399x10+0.04663x11+0.07816x12+0.03497x13;
y3=0.02952x1+0.1968x2+0.1378x3+0.1476x4+0.05905x5+0.01771x6+0.01771x7+0.01771x8+0.1181x9+0.1181x10+0.04477x11+0.06559x12+0.02952x13;
y4=0.04823x1+0.03215x2+0.2251x3+0.2412x4+0.09646x5+0.05788x9+0.05788x10+0.06431x11+0.1286x12+0.04823x13; y5=0.04601x1+0.07669x2+0.2147x3+0.2301x4+0.09202x5+0.05521x9+0.05521x10+0.06135x11+0.1227x12+0.04601x13; y6=0.03741x1+0.2494x2+0.1746x3+0.1870x4+0.07481x5+0.04489x9+0.04489x10+0.04988x11+0.09975x12+0.03741x13;
此为模型。 模型Ⅱ(群体) 因为六种情况的奶牛的数量的不同,说明不同情况所占的比重不同,所以我们在构建群体模型时,将比重考虑进去,列出式子为:
yjyjyjyjYjj606
050频数总数频数
根据附件4的数据,泌乳,0.1:9;泌乳,0.25:9;泌乳,1:14;不泌乳,0.1:14;不泌乳,0.25:4;不泌乳,1:0; 则列出式子: Y=1/50(9y1+9y2+14y3+14y4+4y5+0y6)=0.18y1+0.18y2+0.28y3+0.28y4+0.08y5 =0.0383x1+0.0850x2+0.1773x3+0.1913x4+0.0764x5+0.0421x6+0.0127x7+0.1048x9+0.1048x10+0.0526x11+0.0931x12+0.0383x13 此为群体模型。 7.模型求解 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