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嫦娥奔月自学2

合集下载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嫦娥奔月》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领会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和善、舍己为民的品质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充分感悟教学难点:感悟朗读表演教学预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同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争论:"苦难'是什么意思?(苦痛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留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患病的苦难。

4.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

(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留意突出这些词。

5.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6.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其次段1.默读课文其次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争论:逢蒙的奸诈贪欲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欲)3.嫦娥的和善机灵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常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和善机灵。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教案:《嫦娥奔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嫦娥奔月》。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包括嫦娥的美丽、善良,以及她为了拯救人类而奔月的英勇行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到我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向往和神话传说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传说世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讲解生字词,解释神话传说的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和英勇。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嫦娥奔月美丽善良英勇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 思考:你认为嫦娥为什么选择奔月?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嫦娥的美丽、善良和英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嫦娥奔月》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嫦娥奔月》的文本。

2. 与嫦娥奔月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嫦娥奔月的图片或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2)讲解嫦娥奔月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5. 练习与拓展(1)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嫦娥奔月》2PPT课件

《嫦娥奔月》2PPT课件
后羿文“时你读是中苦要能了怎老难注这用这样百”意些哪一为姓是突词些段老遭什出写词,百受么这出夸你姓了意些了夸知解怎思词后后道除样?,羿羿了(苦的痛读的?什难苦苦出力么的(难和壮大?力??灾美神请大难。勇画无的,出比意读有、思书关为)的民造动福词)。精读课 Nhomakorabea第二段。
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
逢蒙是个怎样的人? 奸诈贪婪 嫦娥是个怎样的人? 善良机智
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体会逢蒙的奸诈贪婪: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 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 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 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 后羿的门下。
体会逢蒙的奸诈贪婪: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 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 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 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 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 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
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 找妻时的急切心情。
谁能把后羿找妻子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精读课文第三段。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 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 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 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 大家会说些什么? 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以怀念之情朗读这一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揭示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感悟嫦娥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正义、勇敢、关爱他人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6.反馈评价,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嫦娥奔月》。
1.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月夜画面,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月亮的美景。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嫦娥奔月》2故事课件

《嫦娥奔月》2故事课件
嫦娥奔月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嫦娥因误食仙丹而飞升月亮,成为月宫中的仙女 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神秘感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故事发展
嫦娥身体轻盈,飘然升空
嫦娥被逼无奈,吞下仙丹
众仙合力施法,阻止嫦娥返 回
嫦娥奔月后,成为月宫仙子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嫦娥奔月后,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后羿思念嫦娥,每年八月十五都会摆设嫦娥喜爱的食物 嫦娥与后羿在月宫中相会,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嫦娥的宠物玉兔成为了月宫中的重要角色
传承发展
传承方式:口头传承、文字 记载、艺术表现等
故事起源:中国神话故事,嫦 娥为了保护仙丹,吞下仙丹并 飞向月亮
现代传承:通过电影、电视剧、 动画等形式传播,成为中国文 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世界影响:嫦娥奔月的故事在 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中外文
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Part Five
嫦娥奔月的故事创新
对社会的影响
激发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丰富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后来的航天事业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Part Four
嫦娥奔月的故事传承
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通过口 耳相传,将嫦娥奔 月的故事传递给下 一代。
文字记载:古代文献 中记载了嫦娥奔月的 故事,如《山海经》、 《淮南子》等。
Part Two
嫦娥奔月的故事寓意
爱情与忠贞
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爱情的坚守和忠贞不渝 嫦娥为了爱情,不惜吞下仙丹,飞升月宫,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嫦娥与后羿的分离,体现了爱情的悲剧美,强调了忠贞不渝的珍贵和重要性 嫦娥奔月的故事寓意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价值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嫦娥奔月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寓意。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嫦娥奔月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5. 课堂活动:(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故事情感。

(2)邀请学生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嫦娥奔月的画。

2. 拓展作业:(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阅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2)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分享自己的感悟。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嫦娥奔月》一文。

文章详细描述了嫦娥为了拯救苍生,不畏艰险,吞下仙丹,飞升月宫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的英勇和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嫦娥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中秋节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嫦娥奔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生细读课文,思考:嫦娥为什么要吞下仙丹?她飞升月宫后,人们怎样纪念她?(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理解嫦娥的献身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嫦娥奔月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4. 课堂小结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嫦娥奔月英勇献身爱民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答案:嫦娥为了拯救苍生,吞下仙丹,飞升月宫,成为了月宫仙子。

人们为了纪念她的英勇和献身精神,过中秋节时,都会赏月、吃月饼。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

答案: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拯救他人,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我们要学习嫦娥的英勇和献身精神,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立人学校六年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谢昱泽 审批人:黄欣欣 授课时间: 编号:5
课题
嫦娥奔月
课型 自学2 教学手段
三、【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感知人物形象:1、从文中找出评价人物的关键性词语。

2、通过典型
事例进行概括。

《嫦娥奔月》是个民间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后羿:力大无比 射技高超 嫦娥:温柔美丽 心地善良 逢蒙:奸诈贪婪 四、【训练验收】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B ) A 、后羿力大无比,射技高超 B 、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偷偷吃了仙药 C 、逢蒙是后羿的一个弟子
D 、中秋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嫦娥、期盼团圆的节日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 忧心忡忡 ) (2)原指神话小说主人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

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 兴风作浪 )
(3)内心有所感动而表现于面容。

( 为之动容 ) (4)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

形容十分慌张或愤怒。

( 气急败坏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有一年,天上突然出现了10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人们热的喘不过气来,不少人都被折磨死了。

加点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后羿射日的原因。

五、【归纳小结】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人物形象:后羿:力大无比
嫦娥:美丽善良
逢蒙:奸诈贪婪
六、【教学反思】 不足:个别学生在讲自己生活事例时,不够积极主动。

教 师 续 备
反思:教者在教学过程在应运用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习
目标
1、品析句子,分析其使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重点)
2、学会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3、体会古代神话表达的美好愿望。

(难点)
温馨 提示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
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
情感活动的描写。

一、【复习巩固】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我国古代先民的美好品质?从中能够体会到什么?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品析下面句子,分析其使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一1、嫦娥想到这里,暗暗坚定了同他抗争到底的决心。

(心理描写) 2、逢蒙一听,勃然大怒,一把推开嫦娥,翻箱倒柜,自己动手找起要来。

(动作描写)
3、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功,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天下造福。

” (语气描写)
4、“这人面兽心的家伙,他若吃了长生不老药,百姓岂不要遭殃?”这是嫦娥的心理
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嫦娥善良正直的品质。

5、“眼看逢蒙就要搜到百宝匣了,情急之下,嫦娥来不及多想,她疾步向前,抢先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这句话突出表现嫦娥机智勇敢的品质
嫦娥奔月
课题
嫦娥奔月
课型
自学2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感知人物形象:1、从文中找出评价人物的关键性词语。

2、
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概括。

《嫦娥奔月》是个民间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后羿: 嫦娥: 逢蒙: 四、【训练验收】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 、后羿力大无比,射技高超 B 、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偷偷吃了仙药 C 、逢蒙是后羿的一个弟子
D 、中秋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嫦娥、期盼团圆的节日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 ) (2)原指神话小说主人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

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 ) (3)内心有所感动而表现于面容。

( ) (4)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

形容十分慌张或愤怒。

(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有一年,天上突然出现了10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人们热的喘不过气来,不少人都被折磨死了。

加点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目标 1品析句子,分析其使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重点) 2、 根据典型事例,概括人物形象。

(重点)
3、体会古代神话表达的美好愿望。

(难点) 温馨
提示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身体形态、衣饰、姿势、
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
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

一、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品析下面句子,分析其使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神态描写。

1、嫦娥想到这里,暗暗坚定了同他抗争到底的决心。

( )
2、逢蒙一听,勃然大怒,一把推开嫦娥,翻箱倒柜,自己动手找起要来。

( )
3、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功,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天下造福。

” ( )
4、“这人面兽心的家伙,他若吃了长生不老药,百姓岂不要遭殃?”这是嫦娥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嫦娥 的品质。

5、“眼看逢蒙就要搜到百宝匣了,情急之下,嫦娥来不及多想,她疾步向前,抢先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这句话突出表现嫦娥 的品质
我 的 收 获
沈阳市立人学校六年语文学案 编号: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