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权威的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笔记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二、元素及化合物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
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物质的制取、分离和提纯方法。
三、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实验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方法。
四、化学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等。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反应速率等。
溶液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和浓缩等。
化学反应的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反应速率等。
五、化学与社会生活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及其防治措施。
化学与健康:营养均衡、食品安全、合理用药等。
化学与能源: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消耗,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等。
化学与材料:常见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等。
化学与科技:化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等。
六、实验探究与活动实践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七、化学史与化学文化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事件,认识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化学家的贡献和成就,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了解化学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化学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 ( 根 )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 32-CO 32-+SO4NH 42、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 ( 根 ) 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人工降雨,致冷剂2水水H2O 最常见溶剂铁锈氧化铁Fe2O3生石灰氧化钙CaO 食品干燥剂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改良酸性土壤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建筑材料、工业制取 CO3 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清洁剂盐酸( 氯化氢 ) HCl 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纯碱、苏打碳酸钠23玻璃、造纸、纺织、洗涤Na CO碳酸氢钠小苏打 3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NaHCO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 燃料酒精乙醇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 2O2 ===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2↑(4)实验室制法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Zn + 2HCl = ZnCl 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 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9)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10)生石灰 ( 氧化钙 )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化学初三知识点归纳笔记学问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根本单元, 探究学问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化学初三学问点归纳笔记, 盼望大家喜爱!化学初三学问点归纳笔记一、药品的取用原那么1、运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干脆接触药品, 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留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试验室规定的用量, 假如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取最少量, 即液体取1-2ml, 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 不要随意丢弃, 不能拿出试验室, 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试验时假设眼睛里溅进了药液, 要马上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运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马上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 将药液滴入承受药液的仪器中, 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 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穿插运用, 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 应把瓶塞拿下, 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 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运用a、取用必须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需放平稳,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 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留意:量筒是一种量器, 只能用来量取液体, 不能长期存放药品, 也不能作为反响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不宜加热。
c、读数时, 假设仰视, 读数比实际体积低;假设俯视, 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化学反应1、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②碱+酸→盐+水;③酸+盐→新盐+新酸;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⑤盐+碱→新盐+新碱。
必背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3价::Fe3+,Al3+;-1价:Cl-、OH-、NO3-;-2价::O2-、S2-、CO32-、SO42-;-3价::PO43-。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奇偶配平法(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并求出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止。
2、归一法(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3、观察法(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数法(1)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学霸笔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学霸笔记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层、核心、价电子层- 电子排布规律:壳层结构和填充顺序2.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金属、非金属、类金属- 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化合物3.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 分子的定义和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及特点- 分子键的极性和非极性- 分子量与物质的量二、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2. 饱和度和浓度- 饱和度的概念及计算- 浓度的定义及计算3. 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计量-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 化学计量关系:摩尔和摩尔比-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三、溶液和离子反应1.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溶质、溶媒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2. 离子溶液的电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离子溶液的电解和导电性四、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 热量的表示:焓变和焓变反应 - 胺基酸和燃烧反应的热量计算2.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速率常数 - 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五、常用气体和溶液1. 气体的性质和应用-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区别- 气体通用气体方程的应用-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和收集2. 溶液的浓度和溶度-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中溶质的溶度和溶解度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学霸笔记,总结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反应、溶液和离子反应、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常用气体和溶液等内容。
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化学学习水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玻璃破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食物腐败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将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收集),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 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笔记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元素-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可再分。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其他元素。
-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序号,原子量表示一个原子的质量。
2. 配位数和化合价- 配位数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配位体的个数。
- 化合价是原子参与化合时所带电荷的数值。
3. 分子和化学式-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有电子结合形成的。
-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得到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为多个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和原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三、离子反应和电离方程式1. 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电离是指物质在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 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反应。
2. 阳离子的检验-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检验。
- 检验方法包括氢气通和沉淀法等。
四、酸和碱1. 酸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 酸具有酸性溶液导电、酸味酸味、酸与金属发生反应等性质。
- 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碱的性质和碱-酸中和反应- 碱具有碱性溶液导电、苦味、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等性质。
- 碱-酸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五、氧化和还原1. 氧化和还原的定义-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氧原子的过程。
- 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氢原子的过程。
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自身还原。
- 还原剂是指能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自身氧化。
六、电解和电池1. 电解的概念和电解质- 电解是指用电流将物质分解为离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