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1)(1)

合集下载

生产管理1

生产管理1
1. 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以管理的层次(或级别)为基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如图 1-3 所示。
经济决策层 (战略性)
管理层
生产 销售 财务 劳资 功能 功能 功能 功能
功能结构
作业层
图 1-3 管理的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 (1)经营决策层 编制与整个系统和环境有关的总体规划,进行战略性决策。其内容有,建立企业的经营 原则;制定管理政策;确定管理目标;明确管理策略;进行长期和中期的经营规划等,是指 导生产管理的上层管理。 (2)管理层 根据经营计划所作的战略决策,编制具体的战术计划和管理。其内容有,针对管理目标 确定功能控制对象;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关系;评价生产效果等。 (3)作业层(日常管理层) 根据管理层的战术计划,决定执行日常的作业活动。其内容有,按规定方案进行生产作 业;例行处理各种日常业务;生产情况的报告,尤其是生产的异常情况报告等。 这里的管理层和作业层是生产管理所涉及的三个管理层次。 2. 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从构成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功能角度来看,可分为如图 1-3 所示的四个功能。 (1)生产(或运作)功能,通过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合理地组织生产系统,保质、保 量、按时地生产和运作社会上所需要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和劳务,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最基本 的管理。 (2)销售功能,通过市场调查,广告宣传、制定销售计划,开展销售活动、售后服务 等,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3)劳资功能,人力的组织、调配、使用和培训,以及工资,奖励和职工福利等。 (4)财务功能,为企业等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和对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与控 制。
商店
顾客、售货员、商品、仓库 吸引顾客、推销产品
满意的顾客与销售量
输入 (投 入)
生产要素 ·生产对象 ·劳动力 ·生产手段
生产信息

生产管理作业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生产管理作业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生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生产管理作业一一、选择题1、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C )P3A输入B输出C转换D整理2、生产过程需要输入的资源要素有(ABCDE )P5A人B财C物D信息E技术3、产品的品种、产量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在企业生产系统技术、组织、经济效果方面的综合表现称为( B )A生产形式B生产类型C生产流程D生产系统(P6)4、按生产工艺特性分类可将生产类型分为两大类(AD )P7A加工装配方式B生产型C劳动服务型D流程式生产E备货式生产5、按专业化程度不同,加工装配式生产类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BCE )P7A分解型生产B全能型生产C总装型生产D流水型生产E混合型生产6、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 D )P7A集合性B流程性C连续性D离散性7、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可将生产类型分为(ADE )P8A备货型生产B计划型生产C随机型生产D订货型生产E大规模定制生产8、小批量或批量生产的制约因素是( A )P12A生产数量不足B品种多C人员少D设备不足9、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BCD )P13A生产战略制定B产品设计C生产系统设计D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E质量管理10、产品的属性主要有(ABDE )P23A价格B质量C价值D使用价值E品牌11、产品外形设计的原则有(ABC )P28A美观B安全C便于搬运D豪华E便手拆卸12、服务蓝图的三条分界线是(BCE )P29A自然分界线B互动分界线C可视分界线D物理分界线E内部互动分界线13、服务蓝图中的四种行为分别是(ABCE )P29A顾客行为B前台员工行为C后台员工行为D服务行为E支持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过程的性质和组织的特点。

P3-4生产过程的性质。

(1)生产过程是一种转换的过程和人的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是一种活动,是一种通过人的劳动,有时还会借助一定的自然力,将劳动对象(资源)转化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产品的一系列过程。

转换过程中,人的劳动是核心。

生产管理(一)

生产管理(一)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生产管理(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昆明西山光大院校学号:17030621828 姓名赵岩昆(共页)一名词解释(共4道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2 综合计划(也叫总进度计划)确定企业中期(通常提前3~18个月)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的一种方法。

3 ERP是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它集成了运营管理计划与控制活动所需的来自众多业务部门的所有信息。

4 流程再造企业再造是一种企业活动,内容为从根本重新而彻底地去分析与设计企业程序,并管理相关的企业变革,以追求绩效,并使企业达到戏剧性的成长。

企业再造的重点在于选定对企业经营极为重要的几项企业程序加以重新规划,以求其提高营运之效果。

目的在为了对于成本、品质、对外服务和时效上达到重大改进。

二选择题(共10道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关于单位时间赶工成本,正确的是( D )A 为赶工情况下和正常情况下的成本差除以时间差。

B 在正常成本和赶工成本之间是线性的。

C 我们需要确定各活动的单位赶工成本最小时间并首先对其进行赶工。

D 以上所有都对。

2 批量小、品种多的生产流程是( B )。

A 连续性流程B 工艺专业化生产C 重复式生产D 产品专业化生产3 设计一个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完成时间需要21分钟。

工厂每天开工400分钟。

有5个工作站的生产线是否能每天完成100件产品?正确的阐述是( C )A 是,还多余100分钟。

B 不,4个工作站足够了。

C 不,即使是很完美的平衡线,工作站也是短缺的。

D 是,但是生产线的效率很低。

F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无法做出判断。

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不同在于:( B )A 工作扩大化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所需技能相似的任务,而工作丰富化是在工作中增加计划和控制的内容。

B 工作丰富化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所需技能相似的任务,而工作扩大化是在工作中增加计划和控制的内容。

生产管理1-3章复习题

生产管理1-3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1.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B )。

A.产品B.转换C.生产活动D.生产工艺2.医生给病人看病,这一生产过程的转换方式是( C )。

A.改变性能B.改变法律效力C.恢复原状D.改变形象3.编写教材这一生产过程的转换方式是( B )。

A.改变法律效力B.改变组合方式C.改变保管方式D.装配4.生产过程的出发点是( B )。

A.运作 B.产品 C.转换D.管理5.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B )。

A.产品 B.转换 C.生产活动 D.生产工艺6.医生给病人看病,这一生产过程的转换方式是( C )。

A.改变性能B.改变法律效力C.恢复原状 D.改变形象7.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连续性 B.平行性 C.比例性 D.均衡性E.稳定性8.生产系统的组织原则包括( AB )。

A.工艺专业化 B.对象专业化 C.柔性化 D.灵活性E.适应性9.生产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系统的( C )。

A.最高层 B.中间层 C.最基层D.执行层10.连接生产与销售的桥梁是( B )。

A.服务 B.产品设计 C.工艺设计 D.生产工艺11.连接生产与销售的桥梁是( C )。

A.工艺B.产品C.设计D.生产系统12.电视机的基本功能是( A )。

A.图像和声音 B.照明C.娱乐 D.天气预报13.某住宅小区实行人车分流,出租车也是只能停在小区门口,但考虑到有业主乘出租车购物较多时会有些不便,于是在小区入口处设置了一些手推车,者以设计体现的设计原则是( C )。

A.基本功能设计 B.辅助功能设计 C.方便使用功能设计 D.工作原理设计14.某国产电器所要求的外接电源为220V,该产品出口到欧洲国家后,无法正常使用,原因是欧洲多数国家采用的电网电压为110V,这一设计没有考虑( B )。

A.产品结构设计B.产品与环境设计 C.产品方便使用设计D.产品性能设计E.产品功能设计15.下列产品装配设计中,属于产品与环境设计的是( ABC )。

生产拉长日常现场管理守则(1)(1)

生产拉长日常现场管理守则(1)(1)

南海圣丽生产拉长日常管理守则一、产前准备(约每日下班前1小时到班后半小时)1.1、每天下班前,查看明日生产计划,了解明日产品物料情况1.2、准备好明天生产产品的工具,掌握工装情况1.3、次日要生产产品全部做好产品首件确认,核对好资料1.4、掌握好次日生产产品需要人员工序的配备,思考好产品排线工艺过程1.5、每日上班前早会,总结上次产品生产工艺问题,品质异常,本日生产产品注意事项,产能目标1.6、数量极少订单,提前考虑拆分人员作精益作业方式,不必采用流水线模式二、生产过程1、排线:2.1、按首件情况及人员情况有序安排产线工序2.2、从拉头投产到拉尾,全程跟进产品投入到产出流的各工序的生产情况2.3、确认各工序达到产品组装要求2.4、确认各工序人员掌握产品作业方法是否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2.5、从投入到产出,查看“堆积”情况,调整产线人员或工序,及工装,解决堆积问题2、异常处理2.6、从投入到产出发现工序或物料异常,及时用不同颜色物料框区别,作出标识,并报告相关部门(品质、工程)及时协助处理2.7、及时处理不良品的维修情况,与分类区隔三、生产后(每日下班前1小时或转线的1.5小时内)3.1、生产余料的清点,标识(单号:名称、数量),分类分区摆放,知会物料员退仓3.2、生产日报的填写与当班次的问题总结,并记入工作笔记3.3、每日生产订单,尾数跟时,在2天内完成相应清尾工作(需外购物料的,物料到位后)2天内完成清尾工作四、5S4.1、每日产品按计划配套领用生产配套物料,按区排放4.2、转线后前一款产品物料及时区分,做好标识(单号:名称、数量),分类摆放4.3、对小量不良品及时维修,不良物料做好标识(单号:名称、数量),安排物料员及时退4.4、对投产完成所有不用工具,物料,清除产线外,分类归放4.5、管理好生产纪律,拉线人员不能挤太近,员工间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谈论与生产无关的事情4.6、做好离岗管理,在生产不顺利情况下,拉长不能只在一个工序参与组装作业五、其他做好产品定额目标计划,提出相应绩管考核和激励思考向上级申请。

生产管理制度(汇编15篇)_1

生产管理制度(汇编15篇)_1

生产管理制度(汇编15篇)生产管理制度1为保障我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管理办法1、我场实行场长负责制,生产过程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人员任命由场长确认生效,全场所有职工,必须遵照执行。

2、技术副场长一名,场长因故不在现场,按场长指示由技术副场长负责督促日常生产的管理。

3、技术员和配种技术员也参与我场管理工作,配合技术副场长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4、饲养员按照场长指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开展日常生产工作。

5、场长、技术副场长现场检查每天猪场工作完成情况。

二、工作人员规定1、我场饲养员持有健康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准从事养猪工作。

2、对新进员工,由我场技术员现场培训,技术员参加由区兽医站组织的培训。

三、饲养饲喂1、按我场制定的操作规程规定,对不同猪群合理添加饲料,产房仔猪要少喂勤添,当日当次喂料应确保猪只能采食干净,防止饲料污染腐败。

2、根据饲养工艺进行转群时,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分别进行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猪只有充足的躺卧空间。

3、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

4、每天观察猪群健康状态。

四、灭鼠、驱虫1、定期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灭蝇、灭蚊工作。

2、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进行体内外寄生虫控制,选用药物符合国家对兽药相关规定。

生产管理制度2为规范生产管理秩序,明确岗位职责,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公司总经理对生产管理负总责。

第二条公司设立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生产技术部经理由总经理聘任,对公司总经理负责并汇报工作。

第三条生产技术部经理全面指挥生产工作,在生产管理上对总经理负总责,其主要职责是:1、对总经理负责,当好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

2、全面负责种植、田间管理、采摘收获等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3、做好公司技术措施的制定、落实和推广工作,审定技术方案和标准,积极指导科技创新,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和问题。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1)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生产技术: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通过生产设备的构成和技术性能反映生产系统的工艺特征、技术水平。

2.非结构化要素:是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业的要素。

3.生产与作业系统定位:主要是指生产与作业系统确定为何种生产类型。

4.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运转所进行的各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

5.生产服务过程:它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提供一些服务所发生的过程,比较典型的是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6.订货生产类型:主要是指按用户的订单来组织生产,一些大型、特大型产品,如船舶、大型水轮发电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7.加工装配式生产: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机械的作用,把单体的、以零件为主的物品组合成一个组合形体的加工,如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手表、缝纫机、家具等。

8.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产品中的每个产品在某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一道工序去加,由此形成一批产品中的每个产品在各道工序上平等行的进行加工。

9.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将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方式。

它既体现每道工序上产品加工是连续的,同时以采取每个产品在一道工序加工后就移到下一道工序去加工。

10.生产与作业能力:广义的生产与作业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狭义的生产与作业能力主要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在一般情况下,谈到生产能力主要强调的是狭义的生产能力,是指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即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11.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12.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

【新版】绿色食品平行生产管理制度(1)-模板

【新版】绿色食品平行生产管理制度(1)-模板

绿色食品平行生产管理制度本制度除严格遵守本企业《质量和HACCP 手册》和养殖基地《中蜂养殖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根据国家绿色食品标准遵守绿色食品平行生产管理制度。

一、绿色食品土蜂蜜原料收购管理制度1、绿色食品土蜂蜜原料基地应与普通原料基地有隔离带。

原料基地必须树立绿色食品标示牌,原料生产必须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2、绿色食品原料收购必须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专用标识器具包装、专用车辆运输。

二、绿色食品原料仓储管理制度1、绿色食品原料从基地收购点运往专用仓库时,必需用专用车辆运输,车辆要求干净、清洁、无杂物、无化学物质污染、无有毒有害物质、无异味,运输途中应有防尘、防雨淋设备。

2、绿色食品原料必须建有专用仓库,仓库远离农作物、化学防治污染源、工业三废污染源。

仓库必须保持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必须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并严禁一切火源。

3、仓库要保持整洁、卫生、干燥、通风,并有防潮、防霉、防盗措施、防鼠措施,设置挡鼠板和鼠笼,定期清除蜘蛛网、灰尘、巡查库房状况,及时进行维护。

4、所有仓库物资必须堆放整齐,按类堆放,物资之间、物资与墙壁之间有合理的堆垛距离,还应有垫板与地面隔离,防止原料包装受潮。

5、对库存物资正确采用密封、通风、遮光、防潮等方法,同时做到“四无”(无霉变、无虫害、无鼠害、无事故),以保证库存物资的完好无损。

6、绿色食品原料按照生产销售单位的不同单库专用存放,限高 2 层,每批次间四面留 1 米的间隔距离。

7、绿色食品原料要在明显位置,仔细清楚的标注、标示。

标注包括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数量、入库时间、生产地、批次、以及理化指标等。

8、所有库存物资必须遵循先入库后出库的原则,做到物资入库、出库数据准确,出入库单据手续齐全。

9、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时常检查库房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库内物品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10、储存原料运往加工车间运输工具必须是专用工具,应干净、无污染、无异味,运输应及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正常生產 1).正常生產物料在不停地流動.主要控制好投入和產出.投 入 是按標准產能上料(SMT.AI房.按整盤.整合料給予上料.做好上料 紀錄)每天核對WIP狀況.清點各种材料和WIP是否相符(這一點至 關重要). 2).轉線 生產中.由于缺料或緊急生產調整.必須轉線.第一動作就是要 求清理 各工位的材料.做好標示.檢查歸位.清點.核對.換上另一種机 種的材料上線.正常生產. 3).代用料的使用:
物料員領料
材料交領班上線
不良材料 坏 料
退料
補領料
生產
良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品
存倉
來料不良
不良品
Charge 厂商
出貨 存倉調撥入X庫
存倉調撥入R庫 作業不良
WIP為零
工單完結
2.運用生產管制工具
✓ 管制圖 ✓ 管制看板 ✓ 生產日報表 ✓ 工單的結案期最長為二周﹐結案越 快﹐材料的周轉率越高﹒效率越高
❖ 物料控制
片料.AI料)維修料盡量不要和生產線混在一起.万不得已先借 用生產線的物料.后補領歸還.
3. 物料盤點 生產中材料難免多少与帳面會有所出入,為了要确認實際 狀況及管理績效,就得以盤點來查証.盤點方式通常分為三 种.
1> 小盤點:面積較小,針對某一個物料盤點,不定期. 2> 中盤點:一般針對生產WIP而盤點,每月一次或每季 一次. 3> 大盤點:資產的全面盤點.每半年一次.
➢人員的管理
個強大 1.組織 1. 員組合
組織架構:帶兵打仗,有兵有將才能形成一
的團隊 人員組合:根據不同階次.選擇不同素質人
職責權限:制定工作職掌及職務說明書.
2.訓練----人員的管理,訓練必不可少 ﹐進行崗前培 訓和作業中訓練﹒考核合格幫助管理者完成任務﹒
在教育訓練中﹐訓練1個初學都成為優良的人員有五步 驟﹕ 1>告訴他做什麽 ? 2>教他怎麼做? 3>然後讓他做著試試看? 4>觀察他的成績 5>稱贊他的進步﹐然後從頭做起. 3.考核-----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考核對象﹐建立考核 制度﹐大有大考﹐小有小考﹐做到不管訓練什麽﹐完畢 後都得做考核﹒
a. 早晚會﹒宣導. 4.督導── b. 個別談話﹒
c. 定期總結 根據的產業的相關性能和客戶的需求﹒制定一些制度 ﹒如人事制度.作業制度等﹒
5. 5.評核──分期評核, 可分為月﹒季﹒半年度及年度評核﹒ 對每個人進行評核﹒定出等級.
對人的工作評核項目:日常工作內容和重點工作內容 6.激勵──對優升劣汰作調整﹒激勵人員的士氣﹒ 7.目標設定----目標不但可以發揮員工潛能﹐激發團體意識﹐而 且可以增進上下級感情﹐最重要的是 能”予組織的活力”﹐ 制定目標必須遵循三大原則﹕ 1).期望原則﹐所設定的目標經努力是可以達到的﹐且所設的目標 必須是循序 漸進的。 2).參與原則﹐將團隊的目標分解為個人目標﹐使大家都從中得到 3).SMART。 A. Specific: 目標要清晰明確﹐ B. Measure able﹕ 目標要可量化 C. Attainable: 目標具挑戰性﹐具可達性 D. Relevant: 目標要組織與個人能結合 E. Tine-Table: 目標要有時程 如﹕目標: 產量,交期的達成率和工單的達成率.
➢生產進度与物料控制
❖ 生產進度控制
依據生管安排的生產Schedule.和出貨 Schedule﹒再根據實際料況進行生產──進度控制 ──達成目標﹒對此各生產現場管理人員﹒必須瞭 解公司全面的運作﹒
生產線的生產都是根據工單指令運作
1.工單的流程
PC
MC
下工單
維護工單
P/L 列印補料單
W/H 倉庫備料
生產管理 生產异常管理
Prepared by Gordon.W
2002/01/15
前言
在企業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生産控 制(計劃、製造)、物流管理(分銷、採購、庫存管理)和財 務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這三大系統本身就是集成體, 它們互相之間有相應的介面,能夠很好的整合在一起來對企業 進行管理。 概括地講它的主要特徵有三:第一,強調人的作 用和以“人”爲中心,以小組工作方式,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 性和創造性。第二,以“簡化”爲手段,簡化組織機構,應用 並行工程簡化産品開發過程,簡化與協作廠的關係、簡化並消 除一切無用的或不增殖的環節,簡化産品檢驗環節,強調一體 化的質量保證體系。第三,不斷改進的“修煉”,以盡善盡美 爲最終目標,即不斷改進生産,不斷降低成本,力爭零庫存、 零廢品和産品多樣化,追求最少投入、最大産出、最多品種、 最簡單的過程、最高質量、最少浪費、最低成本、最具競爭力、 最使客戶滿意。
遇有代用料. 必須要知道是何種料替代,一定要是有代用令 單.且有品保.
工程人員簽核确認方可使用.直到到了正常料后.立即停止使用 代用料.
4).工程變更材料處理: 生產中,由于工程變更,材料要相應的變更.要核對手中的
WIP,包括材料.半成品.生管下工單.維護變更材料.
5.)坏料處理: 制程中,難免不會出現來料不良及作業造成不良等物料.
要及時整理,及時辦理退料.追蹤補料狀況,時間不得超過三天 .以免影響工單結案.
6.)挪料: 生產機種越多,共用料也會越來越多,生產臨時調整,有些
材料需從A工單挪到B工單,辦理假退假領,以求工單材料數量 正确.
7.)維修料的處理 生產中不良品要維修,必須備配些維修料,維修料有兩中
途徑: A.先借用后歸還; B.耗用維修:單价低于1.00元.開立非工單領用.(SMT貼
➢机器設備的保養
對於一個分工很明確的大型製造企業來說﹒機器設 備都有專業的工程人員來維護﹒所以各現場管理人員﹒ 預防保養之重要性卻不能不瞭解對機器保養改善。
1)機器的保養分為日保養,周保養,月保養。保養的 項目根據機器設備的性能不同而制定一些保養事項 LIST.
2)明確責任保管人.
3)制定設備管制表.
一﹒物料定位.標示: 擺放:要按机种.工單.料號擺放;
標示:要清楚了然.做到不管誰帶線都能一清二楚;
帳務:建立帳本.數量清楚和電腦帳能吻合上. 二﹒生產中材料應注意事項:
1. 加工料: 加工料:材料按料號.品名存放,加工好的材料和待
加工的料必須分開,加工好的料在包裝上注明品名.料號. 數量.發放時必須要建立帳本.領.發人要簽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