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的六大天敌
饮食中需要控制的六大营养素

饮食中需要控制的六大营养素现代人对于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解到了饮食中需要控制的六大营养素。
这六大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它们是人体必须要通过饮食获取的营养成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吃饭不注意饮食中的六大营养素的平衡,就会导致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
对于过量摄入的营养素,会增加人体的负担,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而对于摄入不足的营养素,则容易导致人体缺乏能量、免疫力下降、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合理调整饮食中六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对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六大营养素需要注意的细节。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其中,淀粉和葡萄糖是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淀粉广泛存在于粮食、豆类、薯类和部分水果中,葡萄糖则存在于糖果、蜜饯、蜂蜜等甜食中。
但是,过多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会使人体吸收不良,最终导致体内养分被浪费。
此外,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还容易使身体过度胖,甚至引发糖尿病等慢性病。
因此,建议在日常饮食中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多食用谷类、蔬果,少喝甜饮料等高热量食物。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器官、肌肉、皮肤等组织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体吸收蛋白质后,可以分解为氨基酸,提供给人体各个部位使用。
人体饮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等食物中的蛋白质。
然而,蛋白质过度摄入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肾功能下降、肾脏疾病等。
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均衡摄入蛋白质,以保证人体的正常运作。
3、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可以为人体提供最多的能量,并具有维护体温、保护内脏器官和激素合成等功能。
然而,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升高血脂等健康问题,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因此,在饮食中要谨慎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建议尽量少食用油炸、油炒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选择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饮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营养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深入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我们优化膳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至关重要。
1. 蛋白质和维生素相互作用蛋白质是身体构建和修复的基本组成部分,而维生素则发挥着调节代谢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需要维生素的参与,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对于蛋白质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这些维生素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紊乱,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2. 脂肪和维生素相互作用脂肪作为能量储备的主要来源,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
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和转运需要脂肪的存在。
脂肪的缺乏可能导致这些维生素的吸收不足,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3. 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相互作用碳水化合物是膳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而维生素C则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维生素C也参与了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确保能量的正常释放和利用。
4. 矿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质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功能,如骨骼构建、神经传导、体液平衡等。
不同矿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钙和镁、钠和钾之间的相互影响。
适当的矿物质摄入可以促进它们之间的平衡,确保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5. 能量和营养素的相互关系营养素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营养素通过食物摄入提供能量,而能量的摄入需要依赖于各种营养素的存在。
合理的能量摄入需要通过均衡的膳食结构来实现,确保各类营养素的充足摄入,从而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
综上所述,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对于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这些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优化膳食结构,合理选择食物和营养素的搭配,确保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维生素C最怕光和热偷走你的营养素的19件事

维生素C最怕光和热偷走你的营养素的19件事原标题:维生素C最怕光和热 19件事偷走你的营养素体内的各种营养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的重要成分,它们都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各种营养素的补充。
但是就算你在生活中注重营养素补充,你还是可能会缺乏营养素。
原因就在于,你忽视了那些导致营养素流失的小细节。
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偷走了你身上的营养素呢?【B族维生素易流失】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
缺乏B族会导致胃肠蠕动无力、消化不良、情绪焦虑等后果。
1、淘米、切菜流失最多。
B族维生素包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它们都是水溶性的,所以最容易被洗掉。
2、吃糖太多消耗B族维生素。
糖的代谢过程需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参与,如果糖摄入过量,糖代谢就会需要消耗更多的维生素 (特别是维生素Bl)和微量元素。
3、喝酒喝掉B族维生素。
酒精要在体内正常代谢,必须有足量的B族维生素参与,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供应不足。
经常饮酒的人应该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4、抗生素易造成维B流失。
长期服用抗生素者,会流失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影响肠胃功能。
专家支招:喝酒、爱吃甜食的人需要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孕期女性要提前补充B族维生素;多吃糙米、粗粮;注意烹调方式,蔬菜先洗后切,淘米次数不能超过3次。
【维生素C最怕光和热】维生素C有分解皮肤中黑色素、预防色素沉着,防治黄褐斑、雀斑发生,使皮肤保持洁白细嫩的功能,并有促进伤口愈合、强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
1、蔬菜久不食用。
蔬菜晒太久、切开太久、加热太久都会造成维生素C流失。
2、香烟“吸”走维生素C。
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大量耗损维生素C,每抽一根烟就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
如果是被动吸烟,维生素C的损耗量更大。
所以有抽烟习惯或是二手烟被动吸入者平时应多吃西红柿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3、运动流汗。
免疫力的天敌炸鸡与油炸食品

免疫力的天敌炸鸡与油炸食品天气渐渐变热,忍不住对外面的美食敞开大门,一系列油炸食品也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
美味无疑让人忍不住,但是我们的免疫力是否能够承受油炸食品的挑战呢?油炸食品,无论是炸鸡、炸薯条还是炸虾,都有一样的热量黄金三角:高油分、高糖分、高盐分。
这些食物的独特口感和诱人香气,背后却隐藏着让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油炸食品的高热量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除此之外,油炸食品的高糖分容易引发血糖波动,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不利影响;高盐分则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挑战。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绝对是免疫力的天敌。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油炸食品的问题,但是面对美味,我们很难抵抗诱惑,这个时候就要考验我们的控制力了。
一旦食用油炸食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缓解油炸食品对免疫力的负面影响。
首先,合理搭配食物。
光吃油炸食品,不仅容易引起营养失衡,还无法满足我们身体对其他营养素的需求。
因此,在享用炸鸡之余,我们可以配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
这样的搭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保持免疫力的完善。
其次,掌握适量原则。
合理控制食用油炸食品的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充盈的胃不一定代表满足的胃,当我们吃下过多的油炸食品时,摄入的油脂、糖分和盐分等将超出身体正常代谢的负荷,从而给免疫系统带来压力。
因此,尽量以小份量的油炸食品满足自己的味蕾,同时也给予身体更多的健康关怀。
第三,寻找替代品。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寻求更为健康的替代品。
例如,可以选择使用空气炸锅或者烤箱来烹制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油脂摄入;可以换用全麦面包或者土豆块代替常规的薯条,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只要我们积极寻找并尝试更健康的替代品,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其中包括了油炸食品。
尽管油炸食品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人口感,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它们对免疫力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个坏习惯“赶走”营养素

四个坏习惯“赶走”营养素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第9期文/ 吉学锐生活中,一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丢失大量营养素。
例如,大量摄入含磷元素的食物将导致钙磷失衡。
生活中,你是否忽视了这些细节呢?1.膳食纤维过量令钙质流失过多的膳食纤维会使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从而导致钙的吸收率降低。
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饮食,如果从每顿食用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纤维含量过高的粗面包,再摄入其他高纤维的食物,钙(镁、锌和磷)会出现负平衡。
2.钙磷失衡会缺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为2∶1。
当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就会使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的10 倍以上。
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拼命把钙“赶”出体外,令钙缺失。
3.抽烟喝酒营养溜走长期抽烟、喝酒会破坏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的吸收。
抽烟会破坏体内维生素C———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营养素。
每天抽半包烟就会破坏体内25~100 毫克的维生素C。
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鸡尾酒,将消耗体内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叶酸,而酗酒者缺乏维生素B1 也相当普遍。
4.补钙不补镁吃完会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还要补充镁。
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 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等)、黄豆、瓜子(向日葵子、南瓜子等)、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鲑鱼、鲭鱼、小虾、龙虾)等。
妨碍营养吸收的“捣蛋鬼”

妨碍营养吸收的“捣蛋鬼”
作者:暂无
来源:《烹调知识》 2015年第6期
芮莉莉/文
反式脂肪酸。
藏身食物:含氢化植物油配料的食品,特别是焙烤食品、油炸食品和甜点、冷饮、奶茶。
它能让食品保质期延长,还会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卖相,例如让面包更起酥,让饼干更薄脆等。
它们是一类异常的脂肪酸,会干扰体内正常的脂肪酸平衡,增加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危险。
磷酸盐。
藏身食物:可乐、甜饮料、加工肉制品。
它能让食品口感改善,保水性更强。
磷酸盐严重干扰钙、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的吸收,促进其排出。
摄入过多的磷酸盐不仅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贫血的危险,而且对高血压和心脏病也有不利影响。
合成色素。
藏身食物:各种颜色美丽的零食、甜点、饮料。
它能使食物的颜色更加逼真诱人。
部分合成色素能与多种矿物质如锌、铬等形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从而加剧微量元素的缺乏。
有研究提示,这种状况会加重儿童的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能集中、多动、攻击他人、学习困难等。
亚硝酸盐。
藏身食物:加工肉类食品和腌制食品,如香肠、火腿、腊肉、红色酱肉等。
它能让肉颜色粉红、别有风味、不易腐败。
亚硝酸盐会与血红素铁结合,妨碍人体的血红蛋白转运氧气,甚至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增加患癌风险。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营养素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关系研究
总结词
研究营养素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 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素,为膳食补充剂的开 发提供理论支持。
详细描述
除了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外,营养素与其他生物活 性物质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些生物活 性物质包括植物化合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通过研 究这些物质与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现新的 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素,为膳食补充剂的开发提供理 论支持。同时,这些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食物与健 康之间的关系,为膳食补充剂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 作用
目 录
• 营养素概述 •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 •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膳食平衡 • 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 • 研究展望
01
CATALOGUE
营养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各类物质,包括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
分类
蔬菜和水果
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应作为主 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肉类和豆类
提供优质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适量摄 入以满足身体需求。
奶类和蛋类
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适量摄入有助 于骨骼健康。
个体差异与膳食调整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营养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年龄特点调整膳食。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性别特点调整膳食。
协同作用
钙与维生素D
蛋白质与维生素B6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增加钙的 生物利用率,促进骨骼健康。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促进维生素B6的 吸收,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
铁与维生素C
重要营养素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重要营养素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营养素之间相生相克的说法。
那么,究竟哪些重要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探讨维生素C和铁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的损害。
而铁是人体内的重要矿物质,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氧气的运输。
然而,维生素C与铁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但同时也会与铁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铁的吸收效果。
因此,在摄入含有丰富铁元素的食物时,适量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铁的吸收效果,但过量的维生素C则会逆转这种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钙和镁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而镁则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钙和镁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适量的镁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钙的生物利用率。
同时,钙和镁还可以相互竞争吸收,高钙摄入会降低镁的吸收效果。
因此,在补充钙的同时,适量的镁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蛋白质是人体构建肌肉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而碳水化合物则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过程中。
在摄入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胃酸的分泌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因此,合理的膳食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也要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以确保营养的平衡。
最后,我们来探讨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维生素A是维持视力和皮肤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而维生素D则是维持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关键。
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
维生素A的摄入量过高会抑制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的过量则会加速维生素A的代谢。
因此,在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食物时,适量的摄入非常重要,以保持两者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素的六大天敌
对于世界万物来说,“天敌”是一个可怕的存在。
虽然营养素藏身于食物之中,但如果烹调或存放不当,也会有被“追杀”的危险。
然而,最让营养素害怕的“天敌”有哪些呢?
天敌一:热
多数营养素害怕高温,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生物素等。
尤其在长时间高温油炸或煎炒的条件下,这些营养素大部分会遭到破坏,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生成致癌物。
因此,在烹调时要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
另外,烹调时加一些葱、姜、蒜可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营养素损失。
天敌二:光
在强光照射下,维生素C、叶酸、泛酸、维生素E、维生素K等营养素会被破坏。
因此,无论是刚买回来的食物,还是已经烹调好的食物,储存时都应该避免阳光直射,放在阴凉通风处或者冰箱里。
天敌三:水
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水溶性营养素容易随水流失,比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淘米时,某些B族维生素会流失等。
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淘米时,不要反复搓洗,正确的做法是,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
天敌四:氧
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叶酸等维生素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
而且维生素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
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粮食被研磨后暴露在空气中,很多营养素会被氧化破坏。
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应尽快烹调或吃掉。
研磨后的粮食不要开口放置,应放在密封好的容器中。
天敌五:碱
碱是很多营养素的天敌,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等。
此外,黄酮类、茶多酚、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会改变结构,抗氧化活性会降低。
北方很多地区的自来水通常会呈现弱碱性,因此在泡茶、煮绿豆汤时最好用纯净水,能更好地保证抗氧化物质的活性。
另外,如果想要保护营养,和面、煮粥、炖肉加碱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天敌六:酸
对于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素来说,酸是它们的保护神,但却是叶绿素的天敌。
绿色蔬菜中含大量的叶绿素(其中含有镁离子),如果加醋烹调,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这种重要的营养素就被“偷”走了。
因此,烹制绿叶蔬菜时,不要放太多醋,最好不放醋。
营养素藏在哪儿
营养素一般都藏身在哪儿呢?
维生素A。
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以及水果中的杏、柿子等。
B族维生素。
酵母、全麦、燕麦、花生、猪肉、甘蓝类蔬菜、牛奶、动物肝脏、鱼、蛋类。
维生素C。
主要来源为新鲜果蔬,其中柑橘类水果和番茄是维生素C的好来源,青椒、菠菜、猕猴桃、鲜枣含量也很丰富。
维生素D。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并不多,只有鱼肝油、肝脏、肾脏、全脂奶、黄油、多脂鱼等少数来源。
维生素E。
几乎所有的植物种子都富含维生素E,比如各种坚果以及花生、芝麻等,大豆、淀粉类豆子和谷胚也是维生素E的好来源。
维生素K。
主要来自绿叶菜、蛋黄、动物内脏、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