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与海洋工程导论
2020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
2、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 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
3、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 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4、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三个高峰时期是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清朝时期。
5、中国造船三大指标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是以下哪个年份?答案: 20106、以下哪种船型不属于船舶行业认可的三大主流船型?答案: 杂货船7、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 2018年,中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8、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9、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10、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第二章1、以下哪种船舶不属于排水型船舶?答案: 气垫船2、以下哪种船舶不属于工程船?答案: LNG船3、以下哪种不属于海洋开发船?答案: LPG船4、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 水翼艇是高速航行船,其重量由水翼的浮力支承。
5、关于船舶分类方法,哪种说法不正确?答案: 按造船材料分类可分为木船、水泥船、钢船、气垫船和铝合金船等。
6、以下哪种属于高性能船舶?答案: 小水面线双体船7、维持港口生产作业的船舶称为港务工作船。
答案: 对8、运输船、工程船、渔业船、侦察船属于民用船舶。
答案: 错9、民用船舶是指用于运输、外贸等方面的船舶。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资料

1、风的成因、影响因素2、蒲福风级表0~12十三个风级,台风的定义(相当于级及以上的风?)3、风的作用力。
4、波浪的定义,分类。
5、波浪理论(线性波理论)。
6、波浪力(莫里森方程及应用)。
7、怎样求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波高?8、潮汐的定义,潮汐静力学原理及其局限。
9、海冰对结构的作用力的特点10、沿岸泥沙运动的原理:波浪掀沙、沿岸流输沙。
海工结构物对沿岸输沙的影响。
11、以三峡工程为例,简述修建大型水坝面临的主要问题。
12、港口吞吐量排名13、世界船舶需求:2001-2015年年均需求量约为4400万-6000万载重吨14、世界造船市场份额:(2005年)中国20%,日本29%,韩国33%,其他18%。
全球贸易持续增长;船型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的船舶工业正在外移。
造船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15、国内大型船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中共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
16、主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CCS)、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劳埃德船级社(Lloyd's Register)、法国船级社(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Bureau Veritas)、德国船级社(Germanischer Lloyd)。
17、船舶分类:i)按用途可以分为民用船舶和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包括运输船、工程船、渔业船、工作船和海洋开发船等;军用船舶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
驱逐舰、护卫舰、快艇、核潜艇等。
ii)按航行状态可以分为排水型船舶、滑行艇、水翼艇、气垫船和地效应船等。
iii)按推进动力可以分为非机动船舶和机动船舶;iv)按机舱部位可以分为尾机型船、中机型船、中尾机型船等。
v)按船主体数目可以分为单体船和双体船以及SWATH;vi)按推进器可以分为螺旋桨型船、喷水推进船、吹气推进船,单桨船、双桨船和多桨船vii)按船体材料可以分为钢船、铝合金船、木船、钢丝网水泥船、玻璃钢船、橡皮艇和混合结构船;viii)按主体连续甲板的层数可以分为单甲板船、双甲板船和多甲板船。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_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_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国发明的船体建造过程中,()等技术凸显了中国古代造船的辉煌历史,推动了中国和全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活动。
参考答案:龙骨结构_车轮舟_水密隔舱_船尾舵2.船舶航行性能主要包括()参考答案: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操纵性,适航性3.海洋存在的主要载荷形式有()参考答案:风,波浪,海流,海冰,潮汐,海啸等4.现阶段,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发展方向有()参考答案:绿色船舶_深远海探索与开发装备_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_智能船舶与智能制造5.我国明朝的郑和一共()次下西洋?参考答案:7次6.船舶电力系统通常由()组成参考答案:发电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电力负载7.下面描述,表明船体结构处于“中拱”状态的是()参考答案:船的首尾吃水减小,船的甲板受拉伸8.船体上最大的总纵弯曲正应力通常出现在()参考答案:上甲板和船底部9.下述载荷,不是引起船体总纵弯曲的主要载荷是()参考答案:机器运转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力10.船体建造过程中,中间产品包括()参考答案:部件_片段_分段11.我们把船舶建造作为一个大系统,船舶建造可以分解为()三种子作业系统参考答案:船体_舾装_涂装12.船舶设计的特点是()参考答案:必须贯彻系统工程的思想_逐步近似深化_参考母型船资料_满足法规和规范要求13.海洋的专属经济区是指()参考答案:自领海基线向外宽度不超过200海里宽度海域14.船舶设计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参考答案:初步设计_详细设计_生产设计15.海洋平台专用设备系统包括()参考答案:钻井系统设备_泥浆循环系统设备_油气处理系统设备_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设备16.船舶的航行性能主要包括浮性、稳性、()参考答案:抗沉性_快速性_耐波性_操纵性17.下面哪些船属于高性能船舶()。
参考答案:滑行艇_小水线面船_气垫船_冲翼艇18.下列不属于新材料和船舶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内容的是()参考答案:结构可靠性19.下列不属于船舶电力系统基本参数的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考点整理全

上海交通⼤学船舶与海洋⼯程导论考点整理全第⼀讲:海洋环境1、海洋中的主要研究对象:海底、海⽔的物理特征、海风、海流、海浪、潮汐、内波。
2、海底的三⼤基本地貌单元:⼤陆边缘、⼤洋盆地、⼤洋中脊。
3、两种⼤陆边缘:⼤西洋型⼤陆边缘(被动⼤陆边缘)、太平洋型⼤陆边缘(活动⼤陆边缘)。
4、海⽔的基本物理特性:盐度。
在35‰左右。
5、海风:空⽓的⽔平运动形成风,蒲福风级表0~12⼗三个风级。
6、波浪:有风浪、潮汐、地震波、船波等,通常所说的海浪是指风浪。
风浪是海⾯上分布最⼴、对于船舶航⾏和海洋⼯程实际活动影响最⼤的波浪。
7、海浪主要指表层海⽔受外⼒影响⽽发⽣的起伏现象,是海洋⼯程结构物的主要动⼒因素之⼀,是海洋结构物设计中的⼀个重要⽅⾯;风浪是海⽔受到风⼒的作⽤⽽产⽣的波动,可同时出现许多⾼低长短不同的波,传播⽅向与风向⼀致。
风浪是海上分布最⼴,出现频率最多,对船舶航⾏、海洋⼯程结构物运营和海洋⼯程实际活动影响最⼤的因素之⼀。
8、取决风浪⼤⼩的条件:风速、风时、风区长度。
风速越⼤,风时越久,风区长度越长,风浪越⼤。
9、海浪的分类:表⾯张⼒波、短周期重⼒波、重⼒波、长周期重⼒波、长周期波、潮汐波(潮浪)、潮汐波(潮浪)。
第⼆讲:船舶⼯程(重点)10、世界各国贸易货物运输量的三分之⼆是由商船承运。
11、2010年全球集装箱港⼝吞吐量排名:①上海港:全球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排名第⼀②新加坡港③⾹港港④深圳港⑤韩国釜⼭港⑥宁波——⾈⼭港⑦⼴州港⑧青岛港⑨阿联酋迪拜港⑩荷兰⿅特丹港12、世界船舶需求:2001-2015年年均需求量约为4400万-6000万载重吨13、世界造船市场份额:(2005年)中国20%,⽇本29%,韩国33%,其他18%。
全球贸易持续增长;船型结构⾯临重⼤调整;发达国家的船舶⼯业正在外移。
造船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船舶⼯业正⾯临重⼤历史机遇。
14、我国⾯临的国防安全问题:海洋国⼟资源的争夺⽇趋激烈;海上⽣命线的保护迫在眉睫(我国⽯油进⼝量的80%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马六甲海峡是我国海上⽯油⽣命线);台湾海峡安全局势。
河海大学近海与海洋工程重点三

第三章 固定式海上平台第一节 概 述海洋平台是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移动式、固定式平台的统称。
利用海洋平台可以在海上进行钻井、采油、集运、观测、导航、施工等活动。
1. 固定式平台固定式平台是指上部伸出水面,用桩扩大基脚或其他方法支撑于海底,为一定的目的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固定位置的海上平台。
桩基式导管架平台:导管架平台是由钢管桩通过导管架固定于海底的海洋工程结构物。
整体稳定性好,刚度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小,抗风暴的能力强。
工作水深一般在十余米到200米的范围内,但也有超过300米的。
导管架平台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平台。
可在岸上预制好,然后到海上打桩,平台整体性好,施工快。
缺点:抗腐蚀性差。
重力式平台: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海洋工程结构,依靠其本身的重量来保持平台稳定性。
一般分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结构重力式平台、钢和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三种。
适用于较浅海域。
水深在200米内均可采用,最佳水深为100米-150米。
要求海底很平整。
优点是,抗腐蚀,防火抗暴、抵御风浪能力强,成本低。
(由上部结构,腿柱,基础组成)海洋平台 固定式平台活动式平台桩基平台 重力式平台 塔架型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浮式钻井船张力腿式平台Spar 平台导管架平台顺应式平台:包括顺应塔式平台(Compliant tower)、拉索塔式平台。
顺应塔式平台与固定平台相似,两者均具有支撑水面设施的导管架钢制结构。
与固定平台不同的是,顺应塔式平台会随着水流或风载荷移动,与浮式结构类似。
顺应塔式平台应用水深可达900-1000米,它的最佳应用范围在200-650米。
各平台的适应水深:重力式平台适用的水深较浅导管架平台适用的水深较深牵索塔式平台可以在较深的水域使用2. 活动式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由沉垫、立柱和平台甲板组成。
该平台适用于5-30m,而且海底比较平坦的场合。
沉垫可以是整体式,也可以是分离式。
又称沉浮式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是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低年级本科生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社会背景、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及发展前景。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船舶部分介绍海洋基本特征、常规与新型船舶、船体结构、总体性能及水下系统;风、浪、潮、流、冰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基本知识;海工结构物的分类、用途、特征;海洋观测仪器、材料与腐蚀的基本知识;物理模型试验的设备与方法;工程安全与道德。
The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The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ontents, analysis method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 course covers the following topics: In part of naval architecture, it includes the ocean features, conventional and novel ships, ship hull structures,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underwater systems; In part of ocean engineering, it includ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ea environment elements, such as wind, wave, tide, flow and ic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structures, basic knowledge of materials and- 1 -corrosion of marine structures, ocean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physical model tests, and engineering safety and ethics.2.设计思路:《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入门课程,可使学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及工匠情怀,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专业相关的各类基础理论与课程打下基础,同时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摘要:通过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内容与特点,针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要求和当前教材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实习、考核等方面,多角度提出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新时期,我国船舶工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高等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培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等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按照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是学生早期学习的重点专业基础课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及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
1 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和业务培养要求,使学生能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的确定、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等开展比较系统的规划。
本课程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和建造工艺等。
如图1所示,《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既有较浅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参考现用的教材,《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至少涉及的学科知识有物理、高等数学、工程材料、焊接技术、船舶设计原理等。
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并且大多属于实践性很强且非常具体的专业技术,由于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建议2.1 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梳理、归纳,合理的继承与保留传统成熟的教学内容,及时有机地纳入新知识、新技术。
浅谈面向土木工程方向的《近海工程导论》教学

浅谈面向土木工程方向的《近海工程导论》教学作者:赖马树金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6期摘要:《近海工程导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面向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拓宽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和学术视野,并使其初步掌握海洋平台等近海工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基于此,本文对《近海工程结构》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近海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171-03一、引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由于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比如水资源、海洋生物质资源、矿产与油气资源、海上航运资源、海上能源资源及海上空间资源等,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是指应用海洋基础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狭义上讲,也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和某些特殊用途所需的各种建筑物、建筑群和其他工程设施[1]。
海洋工程主要包括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
其中近海工程主要是在近海较浅水域的海上平台、人工岛等的建设工程,和在近海较深水域的半潜式平台、钻井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浮式贮油库、浮式炼油厂、浮式飞机场、张力腿平台、牵索式平台等的建设工程。
近海工程技术除传统的土木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包括造船工程技术。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加大以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战略的提出,海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为了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国际一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
然而由于我国海洋工程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内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少。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局限在陆地上的建筑结构,一般不开设海洋工程结构相关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海洋资源类型与分类海洋生物资源(植物、动物),海洋化学资源(淡化后的海水、海水常量元素提取、海水微量元素提取),海洋动力资源(热力、海水运动的势能和动能、其他能量),海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锰结核、其他矿物)2、海洋地貌的形态与特点大陆边缘: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及海沟海岸带:海陆之间的界限,又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区;当水位升高时,常淹没于水面,水位降低时,则能露出水面。
大陆架:基本特点是坡度小。
大陆架海洋资源丰富,地形有利物质沉积。
大陆架分三层:底层、中间层、表层。
大陆隆:大陆坡在到达深海以前变得较为平缓的地带,是陆坡基部向海洋深处缓慢倾斜的沉积区。
一般水深为2500~4000米左右,宽度可达1000公里之多。
大陆坡:从大陆架外缘海底地形明显变陡的地区,坡度一般为2~7度,最大深度可达2500米左右,大陆坡是地壳活动活跃地段,火山,地震集中,大陆坡最大特点是有海底峡谷。
深海底: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区大洋盆地:又称大洋床,海洋的主要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72%以上,地形广阔而又平坦,倾斜度小,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延伸到6000米左右。
横向和纵向的海岭交错绵延,海底有海槽、海盆、海底高原等,特别引人注意的则是大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陷落地带一海沟,海沟存在于二个板块之间,亦有在大洋盆地上由断陷而形成。
洋中脊:大洋中一些长长的海岭,常是地幔物质向地表溢流的地方。
3、海洋现象的形式、影响形式:风、波浪、海流、海啸、天文潮和风暴潮、半日潮、风暴潮、海冰风:实质为大气的流动。
波浪:由风引起。
风浪的影响往往使海上作业被迫停止,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海流:海水作一定方向的水平运动。
寒流使气温降低,甚至海面结冰对海上各类建筑物或装置有很大威胁。
海冰:海水结冰。
海冰首先妨碍船舶航行,影响海上各项作业的展开。
4、海域情况与大陆架特点大陆东面与南面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所怀抱,渤海为我国的内海。
这四个海的部面积为47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海面积最大,体积也最大。
我国广阔海域的海底地形与大陆一样是西高东低,总的趋势有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渤海、黄海、东海的海底地形起伏不大,比较平坦,缓缓向东南方向倾斜,直到台湾以东才驱然下降到两千米以下,南海是一个比较封闭的较深盆地。
我国的四大海域:黄海、东海、南海、渤海。
5、海洋平台:固定式海洋平台:桩基平台(导管架平台、塔架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制重力式平台、钢——混凝土组合型重力式平台)、可搬移式平台活动式海上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钻井船6、导管架型平台的结构组成与作用结构: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上部结构:指导管以上部分的梁、板、立柱结构作用:在海上为钻井和采油提供足够的场地。
基础构结:导管架和桩作用:导管架是在桩基施工时作为打桩的定位和导向,解决了海上施工时单桩定位操作上的困难。
桩的作用是用来把平台锚固于海底,除承担平台的全部垂直荷载外还承受由风波海流冰等产生的水平推力。
7、设计荷载类型:环境荷载、使用荷载、施工荷载。
8、导管架平台的主要尺寸上部结构尺度的确定:甲板面积和高程。
平台甲板面积: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工艺布置及设备的外型尺寸需要而定。
上部结构竖向尺寸的确定:与拟建平台海域的潮位和波高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基础结构轮廓尺度的确定导管架主要尺寸的确定:导管架的平面尺寸由甲板尺寸和桩的倾斜度来控制的。
导管架顶标高:考虑桩与导管联结构造上的需要和施工期间能在导管架架设临时工作平台。
导管架底标高:导管插入设计泥面以下(冲刷线以下)足够深度,以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导管架各层水平联系杆件的标高和布置:导管架水平联系支撑的层次主要取决于导管的柔度(长细比)及由桩决定的间距。
9、桩基布置及桩数的确定桩基布置:在已确定平台面积及工艺设备布置的前提下进行。
常采用双向斜桩成对称布置桩数的确定:和平台的使用条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0、重力式平台的组成和特点组成:上部结构、腿柱、罐体基础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优点(1)可发挥多种用途,钻井、采油、储油等油田的全部工作。
(2)节省钢材,用钢量比钢平台少,(3)尽管它的工程量大,但总工期并不比导管架式平台长。
(4)钻井、采油都在腿柱内进行(5)防火、抗海水腐蚀、抗疲劳等性能都比钢结构好。
缺点(1)它对地基要求高(2)木材用量大(3)抗冰性能差。
(4)结构分析较复杂,计算工作量大。
(5)要求较深的施工水域或坞坑,拖航阻力大。
钢制重力式平台优点:结构较轻巧,自重小,能适应不平坦的海底地基,受水平环境荷载小,拖航吃水较浅,对振动荷载反应比钢筋混凝土平台小。
钢——钢筋混凝土组合型重力式平台特点: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对较深的水域,海况恶劣的地区,软土地基或地震区等不利条件,均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11、重力式平台的结构设计特点与选型特点循环条件方面:海上的自然环境条件因素远较陆上的条件复杂得多。
平台的性能要求方面:设计的平台首先能满足工艺及使用要求,以及各个使用阶段或施工拖行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破坏,还有温度应力方面的影响。
结构尺寸及计算方面:尺度之大陆上钢混建筑物不能比,结构复杂。
安全度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出事后后果极其严重,需加大安全度。
施工条件方面:海上施工条件恶劣,可作业时间短,天气多变。
选型:传统的混凝土沉箱的形式,带消浪孔壁的结构形式,独腿柱到四腿柱的各种结构形式,足够结构形式。
12、罐体主要轮廓尺寸的确定罐体的平面外形:大多采用圆形,正方形,六边形或对称多边形的形式罐体的截面形式:上顶下底均为扁球壳的圆筒罐,罐顶为扁球壳,罐底为平板的方筒或圆筒罐,环形壳顶的圆筒罐,平顶平底箱型罐体截面罐体面积的确定:储油量等工艺使用要求及建造水域的水深,自然环境荷载及土质条件,施工场地大小等条件。
罐体高度及罐顶高程:罐体的高度主要与底面尺寸及要求的储油量有关。
腿柱外形及腿柱顶部高程的确定:塔形腿柱,带消浪孔壁的结构形式。
13、张力腿式平台平台结构通过收紧缆索,使浮体的吃水比静平衡浮态更向下沉使浮力大于浮体策略,该剩余浮力由缆索的张力来平衡。
形式:垂直张力腿和斜向网状张力腿两种。
14、活动式海上平台座底式钻井平台结构组成:上部结构、支撑结构、座底沉垫操作程序:拖航,就位,下沉,坐底,钻井,起浮,拖航。
尺寸确定:设计总长度L:工艺布置要求,平台水力特性的要求,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坞修能力的要求及其他因素。
设计总宽度B:工艺布置要求,底座稳定性的要求,漂浮稳定性的要求,其他因素。
设计高度H:沉垫入土深度+设计工作水深+静水面能上能下的波峰升高+波峰与上部结构底部之间的高度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组成:上部结构、桩腿结构、升降装置操作程序:拖航,就位,下桩、预压,升船,钻井,降船,拔桩,拖航。
尺寸确定:结构形式选择:三角形,矩形,五角形平台总高度h(不包括井架):桩腿入土有效深度+设计水深+波峰到静水面的距离+船体的型深+固桩架高度+桩腿备用长度平台的型宽B:平台在极限风暴式的站立稳性,平台在漂浮状态的稳性平台的型深H:舱内待布置的机械、设备最高尺底,平台双层底和其他结构的高度平台吃水深度T:T/H=0.66~0.75平台的长度S:V/(B·T)半潜式平台结构组成:上部结构、立柱与桁撑、下潜体立柱的作用:一方面与桁架共同工作将上部结构支持在下潜体上;另一方面平台潜浮时,提供一定的水线面,使平台取得稳性桁撑结构的作用:将上部结构、立柱和下潜体三者联结起来,使其成为一空间结构,有效地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平台的立柱和下潜体上,并对风浪荷载所产生的力再分布。
通常为管型水密结构,设置环形肋骨。
有水平、垂向和斜向桁撑下潜体:水密壳体结构,作用:提供浮力,支撑平台全部重量和减少平台的整体运动设计海况:设计水深:半潜式平台适应于深水,一般在10米~600米,经济水深为100~300米。
对动力定位的半潜平台,不受水深限制设计工况:1)平台满载,半潜吃水此种工况下为:静水、无波浪、平台不运动。
主要用来分析结构在重力、浮力作用下的强度。
2)满载、半潜吃水、有一定的升沉运动核算平台有升沉运动时的强度,升沉运动主要由涌浪、海啸或地震引起。
升沉运动会引起平台自重的增加,而且以向上的加速运动为结构的不利状态15、集输贮运系统类型:全陆式、半海半陆式和全海式全陆式油(气)集输系统:特点:有利于对所有的设备和装置的使用、维修保养和管理等,但所需的栈桥和管线是很可观的;而且在管道输送中出现混输的不合理现象。
适用范围:这种全陆式的系统,只是在近海低产油田才考虑是否采用。
就是说,即使是近岸低产油田也不一定采用全陆式。
半海半陆式油(气)集输系统:特点:把工作量大、设备庞杂的设施和储罐移到陆上,尽量减少海上集输和贮运建筑物。
但往往需要较多的海底管线。
适用范围:对离岸虽较远,且井数较多,产量大而稳定的海洋油田,多数采用这种系统。
全海式油(气)集输系统:台上式系统:特点:贮油制度设置于平台上受平台面积和荷载能力的限制,贮油罐的容量往往不会太大(一般约3000~5000米³)。
加上运油驳船往返航行经常收受到海上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往往由于贮存容量的限制会直接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而且台上贮油不安全。
适用范围:该系统只适用于生产量低、海洋自然环境条件又允许的海域。
平台——单点系统:国外目前正在使用的这类设施,多数贮油船容量为50000~7000吨,大的可达150000吨以上。
平台——贮罐系统:将海中油罐设置在平台附近的合适位置,油轮装油通过海中油罐。
16、海底管线设计内容:(1)设计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汇总;(2)海底管线的总体规划,特别是海底管线的轴线位置的选定;(3)管线的工艺设计:根据工艺流程对管线进行必要的水力计算和热力计算等;(4)管线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以此确定管线要求的直径、壁厚、管材、保温方式、温度补偿方式和管线防腐方式等;(5)作用于海底管线的外力和管线稳定性的设计,并确定相应的积极有效措施;(6)立管的设计与计算;(7)海底管线的施工设计,包括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分析等,特别是对管线敷设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