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提升训练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卷:力学实验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卷:力学实验一、实验探究题1.(3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B=m/s,打出P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P=m/s(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若要验证动能定理,除了需测量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外,还需要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求得的物理量为。
2.(3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时该同学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频闪仪每隔0.05s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b)所示(图中未包括小球刚离开轨道的影像)。
图中的背景是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带有方格的纸板,纸板与小球轨迹所在平面平行,其上每个方格的边长为5cm。
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经在图(b)中标出。
完成下列填空:(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1分)小球运动到图(b )中位置A 时,其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为 m/s ,竖直分量大小为 m/s ;(2)(1分)根据图(b )中数据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m/s 2 。
3.(5分)小李同学利用图①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打出如图②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频率为 50 Hz 。
(1)(3分)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纸带必须尽量保持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阻力作用B.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必须选择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作为起点C.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改成电火花计时器可以减少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D.可以选择较轻的物体作为重物以延长下落的时间,实验效果更好(2)(1分)根据图②中纸带的数据,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m s⁄(结果保留2位小数)。
(3)(1分)小明同学用两个形状完全相同,但质量不同的重物P 和Q 分别进行实验,测得几组数据,并作出v2—ℎ图象,如图③所示,由图象可判断P 的质量Q 的质量(选填“大于”或“小于”)。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PPT教学课件_专题五力学实验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物理 二轮专 题复习 获奖课 件:专 题五第1 7课时 力学实 验(免 费下载 )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物理 二轮专 题复习 获奖课 件:专 题五第1 7课时 力学实 验(免 费下载 )
图1
③求加速度
a.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2所示 因为 a1=x43-T2x1,a2=x53-T2x2,a3=x63-T2x3,
图2
所以 a=a1+a32+a3=x4+x5+x69-T2x1+x2+x3.
b.v-t图像求加速度 作出v-t图像,通过图像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Δv .
Δt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物理 二轮专 题复习 获奖课 件:专 题五第1 7课时 力学实 验(免 费下载 )
解得M≈0.48 kg,即小车的质量为0.48 kg.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物理 二轮专 题复习 获奖课 件:专 题五第1 7课时 力学实 验(免 费下载 )
123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物理 二轮专 题复习 获奖课 件:专 题五第1 7课时 力学实 验(免 费下载 )
(2)实验时保持悬挂钩码的质量m不变,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
2.光电门的应用
(1)测速度
光电门主要是测量速度的仪器,设小车上挡板的宽度为d,挡板遮住
光电门光线的时间为Δ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d . Δt
(2)测加速度
若已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小车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分
别为v1、v2,则a=
专题五第1讲力学实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对有测量数值且实验要求根据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的,一般 要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作图、计算、测量进行比较验证,随着 高考改革逐步深入,验证性实验试题逐渐减少,往往将验证性 实验变化为设计性、探究性、研究性实验,对于这种实验题型 的变化,我们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探究性实验 1.包括的课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2.从实验的过程上进行比较 方式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原理 ④实验步骤 ⑤数据分析 ⑥实验结论
实验 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2)弹簧秤的读数为 2.10 N,选标度 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3)经测量,合力 F 合= 3.3 N.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用图象处理数据的四个要点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和 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位数 标明数值;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物理实验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 误差 产生原因 大小特点 总是偏大或 偏小 可能大可能小 减小方法
实验仪器不精确 系统 实验原理不完善 误差 实验方法粗略
偶然 误差 测量、读数不 准确
更新仪器完善实验 原理
画图象或取平 均值
栏目 导引
3.探究性实验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内容上具有不确定
性,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
栏目 导引
高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题速练

《力学实验》专题速练1.用图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 块质量均为m 0的铁片,重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架台上安装有光电门.调整重锤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读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0;从定滑轮左侧依次取下1块铁片放到右侧重锤上,让重锤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计时器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t 2…,计算出t 02、t 12….(1)挡光时间为t 0时,重锤的加速度为a 0.从左侧取下i 块铁片置于右侧重锤上时,对应的挡光时间为t i ,重锤的加速度为a i .则0i a a =__________.(结果用t 0和t i 表示)(2)作出0i a a ﹣i 的图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 ,则重锤的质量M =__________.(3)若重锤的质量约为300g ,为使实验测量数据合理,铁片质量m 0比较恰当的取值是__________.A .1gB .5gC .40gD .100g .【答案】(1)220it t (2)02m k nk (3)C 2.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探究重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问题.(1)图2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 、B 、C…与 O 点之间的距离h 1、h 2、h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重锤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可得重锤下落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2)取打下O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锤下落不同高度h 时所对应的动能E k 和重力势能E p .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 ,纵轴表示E k 和E p ,根据以上数据在图3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k 1=2.94J/m ,图线Ⅱ的斜率k 2=2.80J/m .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________(用k 1和k 2表示).【答案】(1);(2)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 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讲 力学实验课件

其方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 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沙和沙桶,给打点 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 速运动,故 B 正确.
(2)为了使沙和沙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应 满足 m≪M,故选 C.
(3)实验数据处理可借助图象,充分利用图象斜率、 截距等的物理意义.
题型(一) 基础型实验
【典例 1】 (2017·泰安二模)在“验证牛顿第二定 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 砝码的质量用 M 表示,沙和沙桶的质量用 m 表示,小车 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 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 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 沙和沙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 一组是________.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 35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 120 g
则加速度
x4+x5-x1-x2 a= 6T2 =
(100+83-150-133)×0.001
6×0.672
m/s2≈-0.037 m/s2
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为 0.037 m/s2.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热点考向 “弹簧、橡皮条”类实验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操作关键 (1)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防止弹簧超过弹性限 度. (2)画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 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近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5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演练(2021年整理)

(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5 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5 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5 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演练的全部内容。
第1讲力学实验1.(2016·杭州质检)某同学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BCD为竖直平板,E、F两处固定了摩擦不计的轻质滑轮,滑轮的轴保持水平,所用绳子的质量可不计.第一次实验中,当装置平衡时,绳子的结点在O处,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第二次实验时,仅把右侧滑轮的位置移动到图中的G点,待稳定后,∠EOF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绳子结点O的位置将C.A.竖直向下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沿EO方向移动D.沿FO方向移动解析:仅将滑轮移动到G点,由于三力大小不变,向下的拉力方向不变,所以另外两个拉力方向不变,左侧拉力仍然沿EO方向,O点沿EO方向移动.2.(2016·乌鲁木齐诊断三)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光滑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斜槽从底端开始分成长度相等的五等份,使AB=BC=CD=DE =EF.让小球每次从不同等分点处静止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1)实验中,若小球从F点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则小球从B 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错误!。
高考复习(物理)专项练习:力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分层突破练16力学实验A组1.(2021浙江衢州高三二模)(1)图甲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两实验均需使用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名称)。
甲(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通过对拉的方法来选择两个弹簧测力计。
方案一为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为两弹簧测力计置于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进行调零B.实验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需一致C.若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D.若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使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00 N,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先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标记为O点,紧靠细绳标记A、B两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然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其拉至O点,标记紧靠细绳的C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该小组完成的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图乙中。
乙①按实验要求完成作图。
②结合图乙,分析实验过程与结果,下列措施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A.适当增加橡皮条的原长B.适当增大两细绳的夹角C.增大A、B两点到O点的距离D.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2.(2021江西赣州高三一模)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甲乙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 A和Δt 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B.此实验需要遮光片的宽度d尽量小些C.此实验需要满足m'远大于mD.此实验需要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尽量小些(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部分:力学实验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实验1.(2022·浙江绍兴·模拟预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张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试图通过弹簧秤读数获得绳子拉力的数据以减小实验误差,其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以下的实验操作有必要的是______(多选)A.平衡小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B.所挂重物质量必须远小于小车质量C.悬挂动滑轮的两侧细线应相互平行①某次实验中,小车释放后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N,其读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
①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保持悬挂重物质量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上钩码数量改变小车质量,获得两条纸带的部分点迹如下图所示,则纸带______(选填“图丙”或“图丁”)对应的小车质量较大。
2.(2022·河北衡水中学一模)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及木板的质量。
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并与计算机连接,传感器A的读数记为1F,测力端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使轻绳水平),滑块起初放在较长的木板的最右端(滑块可视为质点),长木板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光电门(图中未画出),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可记录滑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
已知木板长为L,木板一端连接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连接一测力计和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高度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测力计的读数记为2F,初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开始后向空沙桶中缓慢倒入沙子。
(重力加速度g取210m/s)(1)缓慢倒入沙子时,1F 的读数缓慢增大到3.5N 时突变为3.0N ,测出滑块的质量为1 1.5kg m =,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2)在木板开始滑动后,测出在沙桶中装有不同质量的沙子时,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 ,则木板的加速度为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在坐标系中作出221F t -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 ,则木板的质量为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物理实验
第1讲力学实验
1.(2016·淮安三模)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王同学用了两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拉力,实验之前他先检查了弹簧测力计,然后进行实验。
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和拉力F1、F2的大小及方向;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仍将结点拉到O点,再记录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最后取下白纸作图,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实验前必须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检查,以下检查项目必需的是________。
A.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B.将弹簧测力计用力拉,看是否能达到最大量程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水平互钩对拉,检测两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相同
(2)如图1是王同学研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在白纸上画出的图,根据物理实验读数和作图要求与规范,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三种错误。
图1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前必须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检查,需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将两只弹簧测力计水平互钩对拉,检查两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相同,选项A、C正确。
(2)画力的合成矢量图时,力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按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规则记录数据,辅助线用虚线,据此可以指出图中存在的三种错误。
答案 (1)AC (2)①矢量F1、F2、F未画上箭头②记录力的大小的有效数字有错误③F 与F1、F2末端连线应该用虚线
2.(2016·扬泰南三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2甲所示,某小组完成了一系列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纸带上某个清晰的点标为O,然后每两
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1、2、3、4、5、6,用刻度尺量出计数点1、2、3、4、5、6与O 点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h 4、h 5、h 6。
图2
(1)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可求出打各个计数点时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v 4、v 5,其中v 5的计算式为v 5=________。
(2)若重锤的质量为m ,取打点O 时重锤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分别算出打各个计数点时对应重锤的势能E p 和动能E k ,则打计数点3时对应重锤的势能E p3=________;接着在E -h 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如图丙所示的E k -h 和E p -h 图线,求得E p -h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 1,E k -h 图线斜率为k 2,则k 1与k 2满足________关系时,重锤机械能守恒。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实验中可用干电池作为电源
B .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重锤的密度和质量应该适当大些
C .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被拉长为短线,应适当调高电源电压
D .图丙
E k -h 图线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重锤经过参考平面时的动能
(4)关于该实验操作,你还能提出哪些注意事项?请写出1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 6-h 44T
(2)-mgh 3 k 1=k 2 (3)BD (4)重锤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或调节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3.(2016·镇江一模)某同学在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时,设计了如图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A 、B 两点处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测出A 、B 两点间距离L 。
②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左端,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③将小车从速度传感器A 的右侧无初速度释放,小车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运动,通过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记录细线拉力F 的大小以及小车经过A 、B 两点处的速率v A 、v B 。
④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操作③,测量多组数据。
⑤进行数据处理,画出如图乙所示的a -F 关系图线。
图3
(1)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_____。
(用v A 、v B 和L 表示)
(2)理论上,小车的a -F 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而本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如图乙所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
A .要保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不变
B .要保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远大于所挂钩码的总质量
C .要测出所挂钩码的质量
D .要保持细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
E .两个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要适当大些
(4)在处理数据时,某同学又记录了每次所挂钩码的总重力,并以它作为小车所受到的合力F ,画出小车的a -F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造成该图线上端发生弯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 2B -v 2
A =2aL ,
得a =v 2
B -v 2A 2L 。
(2)F =0时小车有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长木板倾角过大。
(3)该实验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故要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A 项正确;小车前端有力传感器,故不要求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所挂钩码的总质量,也不要求测出所挂钩码的质量,B 、C 选项错误;实验要保证细线的拉力不能影响小车受到的支持力,故细线方向要与木板平面平行,D 项正确;两个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经过两位置时速度变化大些,实验误差会小一些,E 项正确。
(4)以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时,就要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随着钩码质量
变大,图线上端会发生弯曲。
答案 (1)v 2
B -v 2A 2L
(2)长木板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度 (3)BC (4)随着所挂钩码数的增加,小车及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未远大于所挂钩码的总质量
4.(2016·全国卷Ⅲ,23)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4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
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 =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 。
实验步骤如下:
图4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2)将n (依次取n =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 -n 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
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 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 ,绘制s -t 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
(3)对应于不同的n 的a 值见下表。
n =2时的s -t 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5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
图5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6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 -n 图象。
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图6
(5)利用a -n 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 =9.8 m·s -2
)。
(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 .a -n 图线不再是直线
B .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 .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解析 (3)因为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图(b)中点(2,0.78)代入s =12
at 2可得,a =0.39 m/s 2。
(4)根据描点法可得如图所示图线。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 =(M +5m )a ,则a =
mg M +5m n ,图线斜率k =mg M +5m =1.005,可得M =0.45 kg
(6)若不平衡摩擦力,则有nmg -μ[M +(5-n )m ]g =(M +5m )a ,则a =mg +μmg M +5m n -μMg +5μmg M +5m ,所以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直线不过原点,斜率变大,故B 、C 正确。
答案 (3)0.39 (4)见解析图 (5)0.45 (6)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