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鸡育成率七措施
养鸡要想提高成活率,这几个措施不能少!

养鸡要想提高成活率,这几个措施不能少!家里养过鸡的人估计都知道,有时候突然就看到有鸡一动不动在那边呆着,一般是得了某种病,这时就需要对症下药了,不然可能会死掉。
大家估计都希望自家养的鸡成活率高吧,那么想要高的话,有几个措施是不能不做的,下文专业人士就来给大家介绍下吧!养鸡提高成活率的措施:1、选好种源果园养鸡的品种以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土鸡为宜,不适宜饲养艾维茵等快大型鸡种;鸡苗选择应健康活泼,并已接种马立克氏疫苗。
2、严防中毒果园喷过杀虫药或施用过化肥后需停止7天以上才可放养,雨天可停5天左右;果园附近不要有农药污染的水源,以防中毒。
放养时把鸡赶到安全的地方,以免鸡采食喷过杀虫药的果叶和被污染的青草发生中毒。
最好用尼龙网或竹篱笆圈定放养范围,以防鸡到处乱窜。
果园养鸡应常备解磷定、阿托品等解毒药物,以防万一。
3、避免应激苗鸡购入后先在鸡舍内按常规育雏,待逐渐脱温至接近环境温度后再转移到果园里放养。
开始放养时,时间宜短、路宜近,以后慢慢延长。
放养的最初几天,由于转群、脱温等影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
果园中常养狗以看守,在鸡放养时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鸡群,以防惊吓。
4、严防兽害野外养鸡要特别预防鼠、黄鼠狼、野狗、山灌、狐狸、鹰、蛇等天敌的侵袭。
鸡舍不能过分简陋,应及时堵塞墙体上的大小洞口,鸡舍门窗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好。
同时要加强值班和巡查,检查放养场地兽类出没情况。
5、注意防疫不要认为果园养鸡与其他养鸡场隔离较远而忽视防疫,果园养鸡同样要注重防疫,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做好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病等重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同时还要注重驱虫工作,制订合理的驱虫程序,及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果园若要施用有机肥,特别是使用鸡粪作为肥料,应将有机肥充分发酵后再施到果园中,防止有机肥中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给鸡。
6、重视消毒不能重防疫轻消毒,消毒在鸡的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位置,消毒是在鸡体外杀灭病毒和病原菌的唯一手段。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 高 肉 鸡 养 殖 致 益 的 技 术 措 袍
当前 ,除 肉鸡 龙头企业 自有养 饲料 。如果采 用 自配料 ,则要 根据 殖场 外 肉鸡养殖 的主体仍是 以家 肉鸡 各 个 阶段 的 营 养需 求 进 行 配 庭 为单位 的养殖场 户 ,存在 养殖环 制 ,并根据 日龄 、生长速度 、饲养 境差 、技术水 平有 限 、疫病 防控能 密度 、季节 等因素进 行适 当调整 。 粉 料 和颗粒 破碎 料会 降低 日料 力低等 问题 。当前 ,肉鸡养殖
童
时 ,料槽 内的饲料 量要根 据鸡 只的 可 以防止粉 尘刺激 鸡呼 吸道从 而诱 采 食量 而进 行调 整控制 ,饲喂饲 料 发 呼吸道症 状 的疾 病 ;湿 度过 高则 不 宜过多 ,以免造 成浪 费和降低 饲 会 引起 呼 吸困难 ,消弱血 液运输 氧 料转化率 。 气 的能力 。 做 细 日常管理 环 境 温度对 饲 通风 肉鸡 的快速 生长 和旺 盛 料转 化影 响 比较 明显 。当温度低 于 的新 陈代谢 需要有 足够 的通风量 。
的几率 。为了保 证进鸡 后鸡舍 内温 停 电不至 于发生拥 挤 ,光 照强度 在 度 达标 ,需要提 前进行 预温工作 。 5 0 勒克斯左 右 。随后逐步 缩短光 照 随着鸡 只 日龄 的增 加 ,舍 内温度 平 直 至 自然状 态 ,同时减低 光照强 度
稳 下降 ,一般 4 7 日龄3 2 3 0 ℃;
鸡 只 的舒 适温度 时 ,鸡 只会通 过增 风量 小 ,鸡 群 的排泄物产 生 的有 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 采食量 ,转化能 量来 维持 自身 温 气体会 造成鸡 舍 的空气污 浊 ,影 响 度 ;而温 度过高 时 ,鸡 只采食量 下 鸡群 的健康 和生 产性能 。事实上 , 降 ,影响 生产速 度 ,增加 饲料转 化 很 多鸡场 的通风量 都不够 , 即使 是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具体措施

提 后 “发 大 财 ” 。育 雏 的重 要 性 在 于 要 开
个 好 头 ,并 把 这 个 好 的 开始 延 续 下 去 ,
是 “ 钱芽 ” ,把 小 鸡 照 顾 好 就 是 为 了 以
和 自动 化 。技术 不 同于 管理 ,技术 关注 的是动物 的
生理 、病 理 和 生 长 模 式 ,而 管 理 关 注 的 是 人 的心 理 、情 感和 激励 模式 。
殖 2
案。 限饲 的意 义 对 种鸡 来 讲 限制 饲 养 的 目的在 于控
效 饱 、 让鸡 长 的 “慢 一 点 ”。种 鸡 的 限 制
饲 养贯 穿整 个 养殖 过 程 ,限制 措 施 主 要 是 “ 限量 ”供 应饲 料 ,但 提供 给 种 鸡 的
制 种 群 的 体 成 熟 和 。根 据鸡 群 健康 状况 结 合
药敏 试 验决 定 是 否用 药 和 具体 的用 药 方
来 的生产 水平 往往 与 品种 标准 有较 大 差异 ,这 就 是
生产潜 力 发挥 不好 ;当然 在有 些情 况 下我 们得 到 的 阶段性 的或批 次生 产 指标 也有 达 到甚 至超 过 品种 标 准 的 ,这 就 是 生产 潜 力 发 挥 理 想 的具 体 体 现 。 在 实 际生产 中 ,要获 得 理想 的 生产潜 力 ,我 们 必须 创 造 理想 的生 产 条 件( 饲料 、饮 水 、合 理 的 温湿 度 和 配套 的通 风 、应激 控 制 、管 理规 范化 、有 效 的消 毒 和 科 学 的免 疫接 种 等) 。 生产 潜 力 不 同 于简 单 的 生 产指标 ,是综 合性 的一种 生产 性 能 的评判 ,这种 潜
的 的 限 制饲 养 主 要 还 是 在 2~4周 , 限制
蛋鸡饲养管理-提高肉蛋杂交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蛋鸡饲养管理-提高肉蛋杂交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不仅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肉蛋杂交鸡具有肌肉丰满,肉质较为细嫩,鸡味鲜美,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饲养户的青睐。
但肉蛋杂交雏鸡对外界环境各种因素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因此对雏鸡的培育是养肉蛋杂交鸡成败的关键。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
总结出提高肉蛋杂交鸡育雏成活率的几项措施,以供。
1、做好育雏前消毒预温工作首先,对育雏室每立方米空间用15g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30ml进行熏蒸消毒,熏蒸前关好门窗,熏蒸24h后打开门窗,将剩余的甲醛气体排除干净即可使用;其次,将雏鸡舍内所有用具用0.1%的高锰酸钾漂洗消毒清洗干净后放室内,并进行舍内预温,使育雏室内温度达到23~25℃。
2、适宜的温度雏鸡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如果温度过低,会怕冷而密集,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的造成感冒、腹泻甚至死亡;温度过高,则食欲减退,体质较弱,发育缓慢。
因此,要求温度适宜并稳定,昼夜不能有大的变化,第一周内应保持33℃,以后每周降低1.5℃,5周后降至21℃左右。
温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雏鸡活动状况来判断。
雏鸡行动活泼,饮水适度,均匀分布则表示温度适宜;雏鸡呼吸增加,频频喝水,两翅张开下垂时则表示温度过高;雏鸡密集成堆,不太活动,常发出叽叽叫声时则表示温度过低。
3、适宜的湿度室内空气过于潮湿或干燥,对雏鸡生长都不利。
过潮则水分蒸发和体热散发困难,冬天小鸡容易感冒,夏天则易引发球虫病和霉菌病;过于干燥,会过多地消耗体内水分以致厌食,对生长不利;湿度适宜,则小鸡舒适,食欲良好,发育正常。
因此,一般要求相对湿度60%为宜。
4、适宜的密度适当的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密度过大使室内空气污浊,卫生环境差,生长发育不整齐;密度过小,饲养成本增高。
合理的密度为1~2周龄25~30只/平方米,3 ~4周龄20~25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养殖管理技巧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养殖管理技巧养土鸡养殖是目前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产业,提高肉鸡养殖效益是每个养殖户都追求的目标。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养殖管理技巧。
一、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比饲料是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合理的配比对于提高肉鸡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饲料应选择优质原料,并经过科学加工制作。
同时,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满足肉鸡的生长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二、良好的养殖环境肉鸡养殖环境对于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建立良好的鸡舍结构,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其次,保持鸡舍内的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及时更换鸡舍内的鸡粪,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并保证饮水畅通,以及提供适宜的饮水温度,可有效提高鸡只的生长效益。
三、合理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鸡只的数量,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肉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鸡只过度拥挤,影响饲料的摄入和生长发育,还容易造成鸡只间的争斗和伤害,从而降低生产效益。
因此,根据鸡只的种类和体型,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鸡只之间的正常生长空间,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
四、定期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疫病是影响肉鸡养殖效益的重大因素之一,合理的疫病防控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肉鸡的生产能力。
首先,定期进行鸡只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增强鸡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其次,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避免疫情扩大。
另外,注意鸡只的营养平衡,提高鸡只的抵抗力,减轻疫病的发生。
五、合理的饮水供应饮水是鸡只生长的基本需要,合理的饮水管理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益。
首先,确保饮水源的清洁和水质的新鲜,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
其次,注意饮水温度的控制,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造成鸡只饮水不畅。
另外,合理控制鸡只的饮水量,可以适当限制饮水的时间和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加肉鸡的生产能力。
怎样提高肉鸡成活率

国畜禽种业中2020.11
资源育繁|禽业技术作者简介院张锋渊1973.12-冤袁男袁陕西省商洛市人袁大专袁兽医师袁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遥怎样提高肉鸡成活率张锋[陕西省商洛市高新区渊商丹园区冤社区管理办事处726000]
摘要院在肉鸡饲养管理中核心问题是如何减少用药成本尧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遥要想完成这一目标袁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袁给肉鸡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袁尽量增加肉鸡采食量和体重增加速度袁然后控制好鸡舍湿度袁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分化和促使羽毛良好发育袁避免生长期发生呼吸道疾病或增加饲料需求量遥同时加强通风管理袁给肉鸡提供充足新鲜的空气袁进而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目的袁文中分析管理中的一些重点事项遥关键词院肉鸡曰成活率曰科学饲喂
在肉鸡饲养管理中袁要想提高肉鸡成活率袁就需要保证肉鸡体质健壮和减少疾病发生遥因此袁应供给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袁不仅可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鸡群采食量袁进而降低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袁还可以防止肉鸡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袁引起呼吸道黏膜发炎袁出现甩鼻尧打呼噜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遥同时加强通风管理袁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和肉鸡健康状况遥1供给合适的温度决定肉鸡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袁育雏早期舍内温度要求达到32耀32益为宜袁随着肉鸡日常的增长需要逐渐降低鸡舍温度袁4耀7d需要维持在30耀31益袁以后根据鸡群体质尧鸡舍条件和外界温度变化等袁大约每周降低2耀3益袁在4耀5周时肉鸡头部和颈部绒毛脱换成羽毛后袁说明肉鸡的体温调节能力逐渐健全袁体表有一定的保温能力袁这时就可以脱温袁鸡舍温度可以维持在20耀25益为宜遥鸡舍温度太高影响肉鸡食欲和采食量袁致使体重增加缓慢尧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袁甚至引起热应激造成死亡现象遥如果温度太低肉鸡采食量增加袁转化为能量来弥补向外散失的热量袁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饲料利用率袁影响养殖效益遥2控制好湿度肉鸡在入舍后前5d是呼吸系统分化的关键时期袁为了促使呼吸道系统充分发育袁建议在育雏1耀3d湿度维持在70%以上袁还有利于雏鸡羽毛的良好发育遥在第4耀7d时需要将湿度降低到60%袁在第二周开始将湿度维持在50%耀55%为宜遥如果在育雏早期温度高尧湿度低袁就会损坏雏鸡呼吸道黏膜袁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受损的呼吸道黏膜感染鸡只引起发病袁刚开始上呼吸道发生炎症袁雏鸡发生甩鼻和打喷嚏症状尧然后气管发生感染尧分泌物稀薄雏鸡发出水样啰音或打呼噜袁进而稀薄分泌物干燥后引起咳嗽和怪叫袁最后支气管栓塞后造成气喘遥以上是肉鸡呼吸道受到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袁主要由高温低湿造成的遥高温高湿不同条件下袁不仅致使肉鸡散热困难尧引起缺氧和腹水症袁而且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袁容易诱发肉鸡发生大肠杆菌尧沙门氏菌尧支原体等疾病袁尤其是极易引起球虫病的爆发袁因为球虫卵囊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袁容易发生孢子化形成具有感染性的球虫卵囊遥但是低温低湿条件下袁肉鸡容易受凉发生感冒和腹泻袁体质变差和抗病能力下降袁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袁由此可见湿度控制不好给肉鸡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遥3通风管理
肉鸡育肥方法:告诉你肉鸡育肥的关键有哪些

肉鸡育肥方法:告诉你肉鸡育肥的关键有哪些肉鸡育肥方法是否正确,事关肉鸡生长速度与健康,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今天我就告诉你肉鸡育肥的关键有哪些,让你发大财!一、正确更换饲料在肉鸡育雏料剩余2天的料量时,由饲喂肉鸡育雏料过渡到肉鸡中期料,具体换料配比为2:1,1;1,1:2直至全部过渡完成,方可饲喂肉鸡中期料,这一时期鸡只骨胎生长较快,应饲喂比育雏料蛋白质含量低但能量含量高的饲料。
二、适当添加药物1、添喂多酶片:雏鸡开食后第3天,在饲粮中加入0.04%的多酶片(研细、拌匀),连喂2周,可使雏鸡日增重提高8%~10%,饲料转化率提高4%以上。
2、添喂盐酸氯丙嗪:此剂对肉鸡有镇静、促进增重作用。
每只鸡每日添喂3毫克~5毫克,连喂15天,可提高增重15%~20%。
3、添喂肥鸡粉配方:肉桂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熟黄豆粉6%、硫酸亚铁8%,每只鸡每次喂此剂0.5克~1克,拌料喂给,两天投喂一次。
三、保证采食饮水肥育期鸡只生长速度快,因此应满足水料供给,井调整饮水器和料桶高度。
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11时至下午14时)停止给料,减弱光照强度,抓好早晚凉爽时间补料,不仅有利于减轻热应激,提高成活率,同时可提高增重速度和鸡群整齐度。
四、做好温湿度管理肥育期鸡群最低温度应不低于18℃~20℃,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
除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外,良好的通风是确保成活率、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达到高水平的重要条件,可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
五、抓好卫生防疫切实抓好卫生防疫工作;每天清理鸡粪,饮水器要每天探洗2次,消毒池、消毒垫定期更换或补加消毒药,坚持每天带鸡消毒,细心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肉鸡管理技术要点

今日畜牧兽医53肉鸡管理技术要点王金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1500)
摘要:饲养肉鸡的效益由鸡群成活率和料肉比决定的,因为成活率越高、料肉比越低,养殖效益越大。而影响成活率和料肉比的主要因素是疾病,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一般很少发病,大多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因此必须重视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养鸡场的整体效益。关键词:肉鸡;成活率;料肉比;出栏;效益
1 科学饲喂1.1 及早开食开水 育雏早期是肉鸡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呼吸系统等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需要保证雏鸡入舍后就能采食到饲料和饮用到新鲜的饮水。所以说育雏早期首先要做到的工作之一是尽早的开水和开食,饲养人员应在雏鸡到达前0.5~1h,将饲料撒满料盆和垫纸,在饮水器和水线中添加好饮水。这样肉鸡入舍后就可以到达能采食容易消化的雏鸡饲料和获取充足的饮水,不仅能够刺激肉鸡产生良好的食欲,尽量提高肉鸡采食量,还有利于促进肉鸡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尤其是小肠发育最为明显。实验证明:开食开水良好的肉鸡在生长到一周时,小肠绒毛的发育程度相当于刚出壳时的600%,由此可见及早开食和开水对肉鸡提高肉鸡料肉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2 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 育雏前2d可以在垫纸和料盘撒满饲料,帮助雏鸡尽快找到饲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食欲。2d后就可以将垫纸撤换下来,只在料盘或料槽添加饲料,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由最初的自由采食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一般4~22d每天饲喂4次,根据生长发育的需求逐渐增加饲喂量。切忌一次饲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和降低料肉比,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影响肉鸡的消化机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菌群失去平衡,严重时还因肉鸡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发生[2]。雏鸡采食量过多时往往表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嗉囊胀满饲料,闭眼打盹,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精神不振、并且从口角流出又酸又臭的液体。这样因为饲喂管理不善,就会将一批健壮的肉鸡养成弱雏了。建议从第2~3周适当进行限制饲喂,按照饲养管理指南上面的标准,每只肉鸡每天将正常饲喂量减少3~5g,这样不会影响肉鸡的消化功能,还可以适当减缓肉鸡生长速度,避免发生猝死、腿病和腹水症的现象。因为肉鸡生长速度较快,而骨骼和心肺功能的发育与肌肉的快速生长不匹配,致使腿部病变、猝死和腹水症的发生。为了促使肉鸡尽快达到出栏体重和提高饲养效益,需要在3周末开始恢复正常饲喂量,生长到4周末以后到出栏,需要每天增加5g的饲喂量,这样不仅可以获取较高的料肉比,还能够保证肉鸡适时出栏[3]。2 加强卫生防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肉鸡育成率七措施
作者: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年第11期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进雏前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
溶液或0.5%百毒杀溶液、3%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密闭较好
的育雏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 1小时,熏
蒸时可将饲料槽、饮水器和其它用具放在育雏舍内同时消毒。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让其空气对
流1天。育雏舍经消毒后,严禁未经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内,以免重新污染。
二、选择健康雏鸡
雏鸡要进行个体选择,选择的标准是:
1.肛门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粪粘着。
2.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存在。
3.腹部收缩良好,不是大肚子鸡。
4.喙、眼、腿、爪等不是畸形。
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就是健康雏鸡,其中一条标准不符合就不能选用,因为弱雏成活率低,
生长速度慢,不宜饲养。
三、确保合适的育雏温度和湿度
1.温度: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第一周育雏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约经
过6周时间,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了。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只是用温度计测量,重要的是
看雏鸡的活动表现,做到看鸡施温。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
加;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造成
大批雏鸡压死现象。温度适当,则雏鸡活泼自如、饮食正常、精神良好。实践证明,保持适当
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雏鸡育雏成
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2.湿度:育雏舍的湿度要通过干湿度计来指示,过高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比较
理想的湿度是第一周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湿度过低,舍内灰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羽屑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病,羽毛发育不良;湿度过高时,有害气体增加,有利于病原微生
物的生存和寄生虫卵的发育,雏鸡易患各种疾病。
四、供给充足的饮水
农村传统养肉鸡,往往不敢给雏鸡饮水,说是雏鸡饮水容易造成小鸡拉肚子。实际上,雏
鸡出壳进入育雏舍应先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每羽1千单位,2小时后再饮3%的红
糖水,以后换用温开水,在温开水中可加入适量的浓复合维生素B溶液。另外要防止缺水和间
断给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缺水、间断饮水使雏鸡干渴造成抢水,引起雏鸡
暴饮而导致死亡。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出现发冷扎堆压死的现象,如不及时
发现,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五、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喂
当鸡群有1/3的雏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通常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饲喂雏鸡要
做到: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次数一般是前2周每天喂7次,3—4周龄时每天喂
6次,5周龄时每天喂5次,6周龄后每天喂4次。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不可过食。过食会引
起消化不良,造成消化道疾病,所以喂八成饱就可以了。从第三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
干净细砂喂雏鸡,以便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
六、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
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与饲养密度和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
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
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
发育有利,但不利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
般情况是第1周每平方米30只,第2周25只,第3周20只,第4周15只,5—6周时10只
左右。
七、做好雏鸡防病驱虫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
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菌病,用菌敌(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菌敌2毫升)可预防沙门氏
菌病的发生。雏鸡15天龄后易患球虫病,用灭球液(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灭球液5毫升),可
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60毫克的琥珀酸盐,
连用10天,或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5毫克的维生素K制剂,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
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特别是驱除蛔虫,可用驱蛔灵、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
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冯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