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习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1. 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H2SO4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1∶1【答案】D【解析】 A.上述过程中,NO3-最终被还原的是NO,正确;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H2SO4,正确;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NO气体,正确;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3∶2,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性强弱比较、反应现象及有关计算的知识。
2.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0.5mol·L-1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FeSO4 + KNO3+ H2SO4= K2SO4+ Fe2(SO4)3+ NxOy+ 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答案】D【解析】5.6g的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1mol FeSO4,再加入50mL0.5mol·L-1 KNO3溶液,相当于溶液中存在0.025mol的硝酸,与亚铁离子恰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SO4与KNO3的系数比是0.1:0.025=4:1,0.1mol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设硝酸根离子中N的化合价降低x价,则有0.025mol×x=0.1mol,所以x=4,则硝酸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为N2O,A错误;FeSO4与KNO3的系数比是0.1:0.025=4:1,氧化产物是Fe2(SO4)3,还原产物是N2O,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0.1mol硫酸亚铁转移电子数目是0.1NA ,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还原产物是N2O,则KNO3的系数是2,则FeSO4的系数应为8,K2SO4的系数是1,Fe2(SO4)3,的系数是4,N2O,的系数是1,根据元素守恒,H2SO4的系数是5,H2O的系数是5,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正确,答案选D。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08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②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③淀粉溶液遇到碘单质变蓝色;④溴、碘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从稀到浓)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水
四氯化碳
溴
黄→棕
橙→橙红
碘
深黄→褐
紫→深紫
实验方案:该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完好)
C.反应③中FeCl3只是氧化产物
D.根据上述三个反应可知还原性:
7.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可以生成氯气。如图甲、乙、丙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润湿的淀粉-KI试纸、润湿的品红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现象可以证明氧化性:
B.沾有品红溶液的试纸会褪色,若再对丙微热则恢复红色
B.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氧化,在反应①中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 、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3. 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 、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等量的碘,反应①和反应②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2∶5
(1)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为___。
(2)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添加药品,向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KMnO4;向B装置中加入10mLFeCl2溶液;在C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70%的硫酸,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Na2SO3;棉花浸润___溶液。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2015·山东莱州一中高三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2.(2015·合肥一中一联)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同时析出0.1molAg。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Ag+>Fe3+>Cu2+>Zn2+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C.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可以继续溶解3.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Fe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X+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假设I-与KMnO4反应的氧化产物为I2),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的X为2MnSO4B.氧化性:KMnO4>Fe3+>I2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30molD.AB段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BC段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4.(2015·重庆南开中学7月月考)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Fe3++2Br-。
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某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按Br2、Fe3+、I2的顺序氧化性逐渐减弱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 .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5.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 +H 2SeO 4=====△H 2SeO 3+Cl 2↑+H 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SO 2,有单质硒析出。
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1. 在实验室中常以草酸钠(Na 2C 2O 4)为标准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来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O 42—+MnO 4—+H +—→Mn 2++CO 2↑+H 2O 。
下列有关草酸钠滴定高锰酸钾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被氧化,草酸钠被还原B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草酸钠溶液C .该反应中,消耗的草酸钠与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 .为便于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时必须往体系中加入指示剂【答案】C【解析】C :+3→+4,被氧化,改变量(4-3)×2=2,Mn :+7→+2,被还原,改变量(7-2)×1=5,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所以在C 2O 42-前配5,MnO 4-前配2,再根据元素原子守恒:C 2O 42—+2MnO 4—+16H +===2Mn 2++10CO 2↑+8H 2O 。
草酸钠溶液水解为碱性溶液,故用碱式滴定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有颜色,可做指示。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与滴定实验。
2.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A 项中,Cl 2过量,FeI 2完全反应,2Fe 2++4I —+3Cl 2 =2Fe 3++6Cl -+2I 2,A 错;B 项中,NaOH 足量,以Mg(HCO 3)2做为离子计量标准,正确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g 2++2HCO 3—+2 OH —= MgCO 3↓+ H 2O+ CO ;C 项中,离子反应产物是HClO 和HSO 3-,HClO 是氧化性,而HSO 3-是还原性,二者不可能共存,故不正确。
3.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中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是FeCl3B.氧化性强弱比较:KMnO4>Fe3+>Cl2>Fe2+C.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答案】C【解析】 Fe2+的还原性强于Br-,因此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优先氧化Fe2+,故其氧化产物有FeCl3,也可能有Br2,A、B两项错误;表中③发生的是“归中反应”,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氯气,D项错误;根据电子守恒配平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5Cl2↑+2Mn2++8H2O,C项正确。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1. 常温下,往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 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 2++H 2O 2+2H +="==" 2Fe 3++2H 2O 2Fe 3++H 2O 2 ="==" 2Fe 2++O 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O 2的氧化性比Fe 3+强,其还原性比Fe 2+弱 B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下降 C .H 2O 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 2O 2===H 2O +O 2↑D .H 2O 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答案】D【解析】A 项H 2O 2的氧化性比Fe 3+强,其还原性比Fe 2+强,错误;B 项这两个反应的总反应为2H 2O 2=2H 2O+ O 2↑,水增多,溶液的体积略增大(酸性减弱),溶液的pH 略增大,错误;C 项H 2O 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O 2↑,错误;D 项在H 2O 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否则易导致H 2O 2的分解,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等。
2. SO 2通入足量Fe(NO 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 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 3--B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 3>Fe 3+>稀H 2SO 4 C .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D .假设通入的SO 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 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1∶1【答案】D【解析】 A .上述过程中,NO 3-最终被还原的是NO ,正确;B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 3>Fe 3+>稀H 2SO 4,正确;C .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NO 气体,正确;D .假设通入的SO 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SO 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3∶2,错误。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1.根据下列方程式(1)2Fe2++Cl2===2Fe3++2Cl-;(2)HClO+H++Cl-===Cl2+H2O;(3)2Fe3++Cu===2Fe2++Cu2+;(4)Fe+Cu2+===Fe2++Cu。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HClO>Cl2>Fe3+>Cu2+>Fe2+B.Fe3+>HClO>Cl2>Fe2+>Cu2+C.Cl2>HClO>Fe3+>Cu2+>Fe2+D.HClO>Fe3+>Cl2>Cu2+>Fe2+【答案】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1)中氧化性:Cl2>Fe3+; (1)中氧化性:HClO>Cl2;(3)中氧化性:Fe3+>Cu2+;(4)中氧化性:Cu2+>Fe2+.故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HClO>Cl2>Fe3+>Cu2+>Fe2+。
选项是A。
【考点】考查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以下几种: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
(3)在该反应条件下可推知 (填序号)。
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该反应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其中1 mol KBr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1)AsH3(2)Br2(3)ac(4)8∶55【解析】(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KBrO3为氧化剂,则X为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一、“两强两弱”规律:规律: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1: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Fe2+、I--、Fe2+、Br--、I-、Fe2+ +、I-、Br-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例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Fe2+<H2O2<I -<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SO2+2H2O=2Fe 2++SO42-+4H+ +SO2+2H2O=H2SO4+2HI +H2SO4=SO2↑+O2↑+2H2O++I2=2Fe3++2I-二、“高氧、低还、中兼”规律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A、Fe、Cl-、S2-B、Cl-、CO、Na+C、Fe2+、SO42-、NO3-D、Fe3+、O2、H2S三、“单强离弱、单弱离强”规律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____;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
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___;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
应用:利用此规律可比较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四、“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价态归中”是指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从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后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
1、利用此规律可准确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十种 比较方法及其强化练习

二十一、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十种比较方法一、根据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的难易进行比较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就越强;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就越强。
例如,还原性:Na<K,氧化性:F2>Cl2二、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比较:同一周期,自左而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相应金属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相应非金属阴离子或者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例如第三周期,还原性:Na<Mg<Al, 氧化性:Na+>Mg2+>Al3+,氧化性:Si<P<S<Cl2还原性:P3->S2->Cl-或者SiH4>PH3>H2S>HCl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相应金属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相应非金属阴离子或者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例如第ⅠA族,还原性:Li<Na<K<Rb<Cs,氧化性:Li+>Na+>K+>Rb+>Cs+第Ⅶ族,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Cl-<Br-<I-,HF<HCl<HBr<HI三、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比较金属越活泼还原性就越强,相应的金属离子氧化性就越弱。
例如,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Cu>Hg>Ag氧化性:K+<Ca2+<Na+<Mg2+<Al3+<Zn2+<Fe2+<Sn2+<Pb2+<Cu2+<Hg2+<Ag+四、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比较非金属越活泼氧化性就越强,相应的阴离子或氢化物的还原性就越弱。
例如,氧化性:F2>Cl2>Br2>O2>I2>S还原性:F-<Cl-<Br-<I-<S2- HF<HCl<HBr<HI<H2S五、根据难易律进行比较微粒的还原性越强,其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微粒的氧化性越强,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
1.在3Cl2 +8NH3 =6NH4Cl +N2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Cl2
B、NH3
C、NH4Cl
D、N2
2.在反应KI +5KIO3 +3H2S =3I2 +3K2SO4 +3H2O 中,被氧化的碘元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
B、5:1
C、6:1
D、1:6
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Br-→Br2
B、Cr2O72-→Cr3+
C、S2-→H S-
D、NO3-→NO
4.已知:2BrO3-+Cl2=Br2 +2ClO3-;5Cl2 +I2 +6H2O =2HIO3 +10HCl;ClO3-+5Cl-+6H+ =3Cl2+3H2O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 )
A、ClO3->BrO3->IO3->Cl2
B、BrO3->Cl2>Cl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lO3->IO3-
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NaW + Z2= 2NaZ + W2
B、2NaX + Z2 = 2NaZ + X2
C、2NaY + W2 = 2NaW + Y2
D、2NaZ + X2= 2NaX + Z2
6.用KClO3制氧气和用KMnO4制氧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1
B、1:2
C、2:1
D、2:3
7.在xR2++y H++O2 =m R3++n H2O 的离子反应中,m 的值为( )
A、2x
B、4
C、y/2
D、2n
8.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9.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SO2
B、H2S
C、H2SO4
D、SO3
10.在3S+6KOH =2K2S +K2SO3 +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 )
A、1∶3
B、3∶4
C、2∶1
D、1∶2
11.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 =2CO;②C+H2O =CO +H2;
③CO +H2O =CO2 +H2,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CO >C>H2
B、CO>H2>C
C、C>H2>CO
D、C>CO>H2
12.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 + 2H2O = 2NaOH +H2↑
B、2F2 +2H2O = 4HF + O2
C、H2O+Cl2 =HCl =HClO
D、2H2O2H2↑ +O2↑
13.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 +B2 =2B +A2;2C +A2 =2A +C2;2B +D2 =2D +B2;可判断(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D2 =2D-+A2可进行
D、2C-+B2 =2B-+C2不能进行
14.现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O
若FeCl2溶液中含有I-杂质,氧化除去I-杂质可加入试剂( )
A、Cl2
B、盐酸
C、KMnO4
D、FeCl3
15.有如下微粒①Mg2+、②N2、③Cu2+、④Cl2、⑤Fe2+、⑥S2-、⑦Fe3+、⑧Al,其中只有氧化性的微粒是;只有还原性的微粒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是。
16.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O3n-+6I-+ 6H+= R-+3I2 + 3H2O ,推断RO3n-中n的数值为,R元素的化合价
为,R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17.Cl2和NH3能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6NH4Cl+N2。
⑴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被氧化的NH3占参加反应的NH3的;氧化剂与作还原剂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⑵若有6.8g NH3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NH3为
g,生成氧化产物g。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18、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19、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
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20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4
+
4
2
SO4
2
(SO4)3
4
2
SO4
2
O
__C2O42-+__MnO4-+__H+=__CO2+__Mn2++__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