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立法 《产品质量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
产品质量法的宗旨和指导原则
立法宗旨
指导原则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 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 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 序。
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 贯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实行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
产品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产品质量的定义 是,产品和服务能满足规定的或者潜在需要的 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所谓总和是指在标准中规 定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使用性、可靠性、 维修性、有效性、经济型等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 合下列要求(安全性、适用性、提示性)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 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 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 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 表明的质量状况。
产品
我国规定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 于销售的产品。 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经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劳动过程; 必须作为商品投入流通领域。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规范了农产品。 建筑工程产品和军工产品等不适用产品质量 法调整,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 配件和设备等属于前述规定的产品范围。
职权
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 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法 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对从事违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 实施现场检查; (2)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 法的生产、销售活动有关的情况; (3)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 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4)对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原辅材料、 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2)认证依据
认证的依据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其他补充技术要求;对于我 国名、特产品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确认 的标准展开认证;对于我国与国外认证 机构签订了双边、多边认证合作协议的 产品,依据协议中规定的标准展开认证 工作。
(3)认证原则和机构
实行认证自愿原则 机构:国家技术监督局或由它授权的部 门认可的认证机构。
(2)认证的原则
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 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 由认证机构颁发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对企业而言,申请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 ,
是为了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或加强企业 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 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产品质量
(1)概念 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 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 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 (2)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以下性能 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 维修性。
(二)产品质量法
1、概述 (1)概念:《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因产品质 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性质:是综合性的法律规范,既包括平 等主体间产品责任关系的产品责任法,也包 括管理产品质量的产品质量监督法。 (3)原理: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平(弱 势群体保护)等。
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概述 产品质量法概述
1.2诉讼时效 2 关于诉讼时效: 关于诉讼时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 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要求赔 偿的诉讼请求权, 偿的诉讼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 交付最初消费者10年丧失 年丧失. 交付最初消费者 年丧失.
2.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我国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新的《产品 质量法》,同时,废除1993年颁布的 《产品质量法》. 新的《产品质量法》由原来51条,增加到 现在的74条.这对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水 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 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将发挥更大的 作用.
1.产品质量法概述 产品质量法概述
1.1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 1适用《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 《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产 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 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 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生产者对产品内在质量的义务
即生产者对实物产品质量所承担的义务,包括以下 三方面: 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保障 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的,应当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 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 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如何判定产品内在质量义务
⑴生产者的明示担保义务 所谓明示担保是指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对产品的 性能,质量的一种明示的声明或陈述.明示担保 性能,质量的一种明示的声明或陈述 明示担保 主要见于生产者或销售者证明其产品符合某一标 准或者要求的说明,广告之中. 准或者要求的说明,广告之中 ⑵生产者的默示担保义务 默示担保,即产品制造者虽然没有作出明示的说 明,他也应担保其产品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 使用 性能,一般的效用 效用,具有平均的品质 品质,适合某一 性能 效用 品质 特定用途且不含有隐蔽缺陷(生产的产品应当符 特定用途 合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 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产品质量法

国家质量标准
部级质量标准
产
合格
品
行业质量标准
质
量
企业自定质量标准
的 分
缺陷
类
不合格
瑕疵
劣质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二、产品质量法
产品 质量法 体系
法
法 司法
律
规 解释
民法 通则
合同法
产品 质量法
消费者 权益 保护法
工业 产品 质量条例
卫生 管理法
食品 管理法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规定: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 售的产品。
下列物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1)天然物品,如煤、油、水等; (2)农副产品; (3)初级加工品; (4)建筑工程; (5)专门用于军事的物品; (6)人体的器官及其组织体。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1985 年《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 1972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的《关 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这是解决 侵权性产品责任案件的一个国际性公约。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一部集经济关系与管 理关系、民事规范和行政规范为一体的综合 性法律。
该法对产品质量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 任作了全面规定,着重解决的是缺陷产品造成 消费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侵权赔偿问 题。《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责任和产 品质量监督管理,公法和私法规范有机结合, 体现了经济法特色。
第五章 产品质量法
《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产品是指“天然产品和工业产品,无论是
未加工的还是加工的,也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
产品质量法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
GB/T19000族标准
a)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b)GB/T19001,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 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 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c)GB/T19004,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两方面的业绩改进指南; d)GB/T19011,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 系指南。
单选题
某厂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炉具,先后制造出10件样品, 后样品在有6件丢失。2011年某户居民的燃气罐发生 爆炸,查明原因是使用了某厂丢失的6件样品炉具中的 一件,而该炉具存在重大缺陷。该户居民要求某厂赔 偿损失,某厂不同意赔偿,下列理由中哪一个最能支 持某厂立场?( ) A.该炉具尚未投入流通 B.该户居民如何得到炉具的事实不清 C.该户居民偷盗样品,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负 D.该户居民应向提供给其炉具的人索赔
单选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谁 属于该法所称的产品( )。 A.芝麻油 B.冰毒 C.大坝 D.房屋
多选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 法所称的产品是( )。 A.摇头丸 B.桥梁 C.芝麻油 D.茶杯
多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的是( A.建设工程 B.军用望远镜 C.海尔洗衣机 D.进口手机(11-12-1) )
(二)产品质量法的特点
产品责任法 产品质量管理法
(三)产品质量法律关系
主体 客体 内容
第二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产品质量法

(三)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生产、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生产、流通以及 监督管理过程中, 监督管理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各 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在中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1)在中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包括销 售进口商品,必须遵守该法; 售进口商品,必须遵守该法; 生产、流通的产品即各种动产适用本法, (2)生产、流通的产品即各种动产适用本法,不动 产不适用本法。 产不适用本法。 生产者、销售者、 (3)生产者、销售者、用户和消费者以及监督管理 机构适用该法。查工作的重点是可能危及人体健 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 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 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 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 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 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
国外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社会中介机构 国外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 社会中介机构 我国使用的三种认证标志: 长城标志、 我国使用的三种认证标志 : 长城标志 、 方 圆标志和PRC标志。 PRC标志 圆标志和PRC标志。
长城标志
长城标志又称CCEE安全认证标志,为电工产 长城标志又称CCEE安全认证标志, 电工产 又称CCEE安全认证标志 品专用认证标志。 品专用认证标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 CCEE)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 授权, (CCEE)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代表中国参加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IECEE) 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IECEE) 的唯一合法机构, 的唯一合法机构,代表国家组织对电工产品实施 安全认证(长城标志认证)。现在已经和进口安 安全认证(长城标志认证)。现在已经和进口安 )。现在已经和进口 质量许可制度(CCIB)、中国电磁 )、中国电磁兼容认证 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中国电磁兼容认证 EMC)三合为一,形成新的中国CCC认证。 CCC认证 (EMC)三合为一,形成新的中国CCC认证。
第四章产品质量法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 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 的质量状况。
2024/6/19
产品标识表示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2024/6/19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 产品质量认证,指认证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和相 应的技术要求,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检验,经确 认合格并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活动。
• 认证对象:实物产品
• 认证依据: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其他技术性要求
• 认证种类: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
• 认证原则:(1)自愿原则 (2)第三方认证的原则
2024/6/19
(4)生产者免责条件(第29条)
2024/6/19
1.含义
产品责任,又称产品缺陷责任,指生产者、 销售者生产或销售有缺陷的产品而使该产 品的购买者、使用者乃至其他相关者遭受 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应当承担的不利的 法律后果。
2024/6/19
• 《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 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 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 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 成文法 (1)《美国统一商法典》 (2)《美国买卖法》 (3)《麦格森—摩斯法》 (4)《统一消费者买卖实物法案》
2024/6/19
• 欧洲 • 1985欧共体理事会《产品责任指令》 • 1987英国《消费者保护法》 • 1989德国《产品责任法》
• 国际公约 • 《斯特拉斯堡公约》 • 《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一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三条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第四条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五条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第六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修性,是指产品在发生故障以后,能够迅速维修 恢复其功能的能力。 安全性,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身及环境的安全 保障程度。 经济性,指产品经济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的多少 。 (2)外观质量:即产品的外部属性,包括产品的 光洁度,造型,色泽,包装等
2、我国产品质量的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 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 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 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 明的质量状况。 ——《产品质量法》第26条
(一)作为的义务 1、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2、采取措施,保持产品质量
3、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志符合法定要求
(二)不作为的义务
1、销售者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 2、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 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3、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 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4、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 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 冒充合格产品。
3、对人的适用范围
(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从事产品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 (3)消费者 (4)受害者 (5)用户 (6)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
4、对地的适用范围 在中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 不论是从事生产出口产品的生产者还是 销售进口产品的销售者,均受本法的调 整。
其他推定情形
产品无名称、厂址、生产日期、批准文号 生产者无资质 同批次产品均有缺陷 先前有同类问题出现
(三)承担产品责任条件
2、有损害事实存在
3、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
案例讨论
原告周某某头发原呈青黑色,无脱发现象。2007 年3月22日。原告在单位洗澡时,借用了同事的洗 发用品——由被告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某牌号 氨基酸型香波和某牌号柠檬护发素。 第二天原告感到头皮瘙痒难忍,数日后原告发觉头 皮出现小疙瘩,并开始脱发。 同年3月 27日起,原告去医院就诊后,诊断为“头 皮接触性皮炎后脱发”;皮肤病防治所诊断为全秃 (与外用洗发、护发用品有关)。 5月份后原告的眉毛、眼睫毛、胡须全部脱落,腋 毛、汗毛等体毛也近乎全部脱落。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一)产品 1、产品的概念 自然属性:“产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获得的具 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 产品营销:产品是指市场上任何可以让人注意、 获取、使用、或能够满足某种消费需求和欲望的 东西。 法律属性:“产品”是指经过某种程度或方式加 工用于消费和使用的物品。
2、对事的适用范围
(1)只调整生产和销售这两个环节
(2)在仓储、运输当中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 不和消费者发生直接关系。
(3)生产者、销售者可向承运人或者仓储保管 人追偿。
3、对人的适用范围
(1)产品质量责任主体
王某在某商店购得“幸福牌”电冰箱一台。使用不足1个月, 就出现不制冷的故障。王某前往商店下属的维修部维修;没 几日又不制冷,再送去修,往返三次,仍不能用。 维修部认为冰箱制冷系统管线漏气,经过一番焊接、改造, 待运回家时,发现冰箱的冷藏室也变成了冷冻室,整个冰箱 成了个“冰柜”。 王某心想,冰箱修理一次不容易,不仅搬上爬五楼,还要误 工误时地请假跑维修部。时值盛夏,只要制冷就凑合用。 数日后,该“冰柜”突然自行起火,当时正值家中无人,这 场大火造成王某财产损失达10万元之巨,并证明火灾是由于 “冰柜”所致。
原告观点
1、热果珍饮料温度偏高,存在危及人身 安全的危险; 2、托盘内放广告单,热果珍放置其上, 服务方式不对; 3、座椅固定,导致原告躲闪不及。
被告观点
1、国家没有关于热饮温度的法定标准; 2、果珍杯身“热饮烫口,请勿用吸管” 的警示符合消法要求; 3、广告单的放置方式和座椅等服务方式 无任何缺陷; 4、一切皆由原告自己疏忽造成。
各国立法中的产品
一切经过工业处理过的东西,不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 动的,工业的还是农业的产品,经过加工的还是非经过加工 的,任何可销售或可使用的制成品。 ——美国《产品责任法》 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和狩猎物以外的所有动产 。 ——欧盟《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我国《产品质量法》
引发此次事故的是原告使用被告生产的气筒, 在遇有气路不畅、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活塞及 拉杆被反弹出气筒外,伤害了原告。
该气筒在设计上未能增加保护装置,产品设计 存在缺陷。
(2)警示缺陷
定义:产品的正确使用方式和产品使用危险 未有适当说明和警告而使产品具有不合理危 险。 A、警示内容有缺陷: 指示作用缺陷:说明产品的基本情况,指导 产品的使用 警告作用缺陷:告知产品的内在危险、不当 使用引发的危险和预防措施
香烟警示语
1、焦油含量低(中) 1、吸烟有害健康 2、吸烟会导致癌症 2、吸烟有害健康 3、吸烟会导致肺癌、心 血管疾病及肺气肿 4、孕妇吸烟易导致胎儿 早产及体重不足 5、吸烟害人害己
长寿香烟外包装
B、警示方式有缺陷:
警示位置不合理 未合理使用警示的文字、图形和标识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1、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
2、产品质量责任关系 3、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系
(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1、产品的范畴 适用于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以下产品除外: (1)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 (2)初级农产品; (3)军工产品; (4)建设工程。
根据查明的事实,王某所购“幸福牌”冰箱产 品内在质量问题严重。 但维修部对冰箱进行焊接修理时,未严格按照 标准规定进行,而是擅自对冰箱进行了改造, 致使冰箱性能变化、负载加重,为日后发生火 灾埋下隐患。
法院判决: l、某商店一次性赔偿原告王某财产损失费8 万元人民币; 2、幸福冰箱厂一次性赔偿原告王某财产损失 费2万元; 3、诉讼费2800元,由某商店承担2000元, 幸福冰箱厂承担800元。
法院认定
1、热果珍产品存在缺陷 (1)设计缺陷:被告在出售果珍时应适当调 低温度; (2)警示缺陷:没有明确表示产品的危险程 度。 2、已经发生了损害事实 3、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警示缺陷认定的注意事项
A、对公众通常知悉的危险未为警示是否构成 缺陷?
B、针对少数人或发生率低的危险未为警示是 否构成缺陷? C、不可避免的危险未为警示是否构成缺陷?
某单位技术人员张某使用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突然 “嘭”的一声,气筒拉杆及活塞弹出,手柄与拉杆脱 落,拉杆顶部打在张某左眼下部的三角区,张即刻倒 地。 后经医院诊断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内出血, 颅底骨折”。经手术治疗后,张某一直神志不清。 造成此事故的气筒为外埠气筒厂生产,本市某商厦经 销。 张某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产品的生产 者、销售者对缺陷产品造成的侵权损害进行赔偿。
第四节 产品责任与损害赔偿
一、产品责任
(一)产品责任概述 1、概念 产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 险,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或者除缺陷产品以 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 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
(二)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1、过错原则,即由于生产者或销售者的疏忽大意, 造成产品缺陷,致人身、财产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由于生产者、销售者应当知道而 不知道产品有缺陷,将产品投入流通,从而造成他人 人身、财产损害的,推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主观上有 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因缺陷 而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不论生产者是否有过 错,均应向受害人赔偿。
(三)承担产品责任条件
1、产品有缺陷 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 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设计缺陷 制造缺陷 警示缺陷
(1)设计缺陷
定义:由于设计因素导致产品存在不合 理危险。 A、原材料、零部件设计缺陷 B、构造设计缺陷 C、其他工艺设计缺陷
案例分析来自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自学)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一、产品质量责任的概述
1、产品质量责任概念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 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 务,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包括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3)制造缺陷
A、材料、部件制造缺陷
B、制造工艺缺陷
制造缺陷的认定方法
A、根据产品标准认定制造缺陷 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认定有制造缺陷 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认定有制造缺陷 不符合高于强制标准的企业标准的,认 定有制造缺陷
B、制造缺陷的推定
(针对产品灭失或不能鉴定品质的情形) 构成要件: 受害人按照通常、正常的方法使用了争议产品 因争议产品的使用遭受了损害 根据产品的设计目的,此类损害不应当发生
案例讨论
李女士前往某市肯德基用餐,在坐下取餐盘 中的餐巾纸时,误将餐盘中的广告单一并带 出,使得放在广告单上的整杯热果珍饮料打 翻,因座椅固定,李女士来不及躲避,所以 大腿两侧均被烫伤,造成Ⅱ度烫伤。 李女士要求肯德基公司赔偿医药费、误工费 和精神损失费,共计15000元。双方在法庭 上,据理力争,各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