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

合集下载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精选5篇)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精选5篇)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 篇5
早就听说过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却一直没有勇气去观看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知道影片承载的历史过于厚重,也许是我还缺少直面痛苦的勇气。而昨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9月3日大阅兵之前,在"8.12"特大火灾爆炸后耳闻目睹了武警、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如此众志成城地救灾抢险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终于鼓起勇气报名观看了这部电影。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那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个性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一想到如今祖国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迫害,中国可能还是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 篇2
期盼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最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但是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向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

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南京南京的相关内容推荐↓↓↓南京南京观后感高中生范文南京南京观后感高中生作文南京南京观后感初一作文《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分享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南京南京观后感1已经看过电影《南京!南京!》,是在酝酿了很久之后才终于走进电影院的,因为预先就知道这一次的观影经历不会是轻松的,可能是压抑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

其实我不是太赞成文以载道那一套,觉得文学文艺的东西不必承载太多政治说教之类,甚至什么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大体上总是犯了小瞧人的毛病,你以为别人是那么好被教化被引导的吗?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表达出来,只有在外界与自己契合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看过《南京!南京!》后还是被很深的影响到,感观和心理都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说。

经过几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有诚意,有责任,有思考,这些都是当下比较稀缺的东西,陆川凭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为我们70后赢得了尊重。

现在舆论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实真正开始占据舞台中心并掌握话语权的应该是70后,80后也顶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两点担心:一是陆川对如此沉重历史题材的掌控能力。

毕竟三十刚出头仅拍过两部小成本电影,光凭一腔热情做事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现在看起来,陆川还算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大体平稳,没出什么大的方向问题,用力过猛的情况确是有一些。

二是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态度问题。

之前已经有人评论陆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观,三流的历史观”,这也是我所担心的。

《南京南京》观后感6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6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6篇《南京南京》观后感1《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

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

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

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

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

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

《南京南京》观后感2《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

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南京南京观后感10篇完美版

南京南京观后感10篇完美版

南京南京观后感10篇完美版1. 刚刚去参观了南京街,实在是太棒了!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南京街是极具特色的充满古典气息的古建筑,一眼望去也只能感受到它浓浓的气息。

每幢房子都刻画着完美的建筑轮廓,古建筑的气势宏伟壮观,展现出它的设计和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2. 作为一位南京历史爱好者,走在南京街上,总是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街道曲折盘转,沿途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庙宇和别墅,还有一些贴近当地文化的纪念碑,让人流连忘返。

当我虔诚地拜访了南京城的知名景点时,我意识到了南京城精美的建筑和设计,以及古典文化的底蕴与精髓。

3. 与此同时,南京街上有极具特色的商店、餐厅、博物馆和各种文化活动,满足了各式各样的需求!游览南京街的许多景点,让我尽情地体验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在参观中国最古老的博物馆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国文明史上庞大的积淀。

4. 最后,参观南京街让我见识到中国依然维持自身历史文化的力量。

与这座古老的城市及其博学精深的文化结合起来,我不禁要对南京的新陈代谢感到赞叹,深以为此。

5. 南京街的游览,更是让我完全融入到这座古城的风情中,进入到一个精致的古老文化的世界中。

从古建筑、艺术展览和历史博物馆中,让我走进了中国优雅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建筑大门,勾留住古老文化和精神精髓,为记忆增添了另一份美丽的片段。

6. 在当代发展的今天,南京处处透着古建筑的气息,参观南京街让我感受到了过去文化的痕迹,让我体会到历史的奥妙广阔,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千百年前的静止画面。

7. 南京街上无处不在的古老建筑让我赞不绝口,非常值得一去,它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文明的深厚底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和遗产。

8. 体验过南京街的欢乐后,回到现在,南京街仍然古朴雅致,令我心潮澎湃不已。

历史的气息未褪,文化的底蕴未改;历史的渊源未尽,完美的记忆永久留在我心中。

9. 在南京街上,望见无数风景于眼前,置身古建筑精致的四周,闻到浓浓的古典气息,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观光的享受,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优雅大气。

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初中精选作文5篇

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初中精选作文5篇

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初中精选作文5篇1937年12月12日,日军攻陷中国南京,使南京变成一座死城。

人民的哀嚎,日军的屠杀,这一幕幕,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南京南京观后感(1):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挣扎了良久,才走进电影院,以为自我很坚强,很久都没有片子让我哭了,更加没有片子让我从头哭到尾,《南京!南京》做到了,我不明白片子拍的手法好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精力去客观分析,我一向在哭,一向在哭。

能感动人的片子就是好片子,《南京!南京》无疑是部很好的片子,身为一个南京人,当我走出电影院昏暗的放映厅,来到行人如织的大街,抬头仰望那灿烂的阳光的时候,恍如隔世。

这是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是一片苦难深重饱经风霜的土地,这是一片顽强而执着的土地,南京,我的故乡。

看着繁华的山西路,想想1937年那残垣断壁,我的泪汹涌,当中山先生的铜像倒地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中华民族在哭泣,然而,眼泪是战争中最无奈的最剩余的东西,哭又如何?降又如何?当侵略者来到的时候,我们应当站起来反抗,而不是坐在那等着被屠戮,作为一个南京人,当我看到那些军人喊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酸楚,那是怎样的呐喊,为了自我爱的土地,战死,或许是最大的荣耀,我难以想象,如果中国真的亡了,如果中国真的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是多么庆幸中国胜利了,在付出了那么多鲜血与生命之后,中国在一片废墟之上重新站立起来。

我好恨!当那个汉奸用标准的南京话喊着:“皇军说了,军人要自首,否则立刻枪毙。

”的时候,我好恨!真的好恨!南京的败类!中国的败类!南京话虽然没有吴侬软语那么动听,可是她也是有尊严的,她怎样能够用来说这样的话语!羞耻与屈辱将永远留在南京的历史之中,因为这些败类。

男人们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那些女人们呢?选择了抗争,当小江第一个举起手,当姜教师说:“shootme”的时候,这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在强烈的屈辱与血腥的镇压之下喷薄而出,我不明白如果我在那一群女子中间的时候,我会不会选择去做慰安妇,我不敢想象,中国的男人们,当你们国家的女人需要为了一些食物和煤,去给一群禽兽一样的侵略者做慰安妇的时候,你们又在干什么!如果中国和日本开战,我会捐我的一条命,必须会,不管我能够做些什么,可是,宁死不当亡国奴!生命是可贵的,我爱我的生命,可是我更爱我足下的这片土地,更爱的我的国家,我亲爱的祖国。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今天我观看了由刘烨,秦岚,高圆圆等主演的《南京!南京!》,就简单讲一讲我自己的感受吧。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一】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

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了人类道德的底线。

战争就是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知道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

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

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

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

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

”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

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了良知的电影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

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

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

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接受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5篇《南京!南京!》中的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1《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

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

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

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

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

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

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

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2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

《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5篇《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1中学的时候曾读过一本南京大屠杀纪实的书,当时对日本军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罪恶行径痛恨至极。

《南京南京》首映当天,在那些触目惊心的黑白画面的冲击下,我哭了。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生死之城”,去探寻民族灵魂上血迹斑斑的烙印。

那蔓延至海平线的尸体,那些遭受践踏的生命,在让我对日本军愤怒和仇恨的同时,更多的是重新反思这段历史。

和以往的抗日电影相比,陆川导演增加了“角川”这个日本兵的角度,让那些“日本鬼子”有了“人性”,有了这部从一种崭新的视角去重新思考历史的《南京!南京!》。

换个方式来讲述,比单纯地从中国人的角度,单纯的描写日军残暴罪行,更能还原它的真实性。

《南京!南京!》不是只拍给中国人看的,它更要给日本人看,让那些嚣张的日本右翼势力承认历史,让那些被掩盖的真实得以在日本民众中了解、反省,在日本和世界上还30万中华冤魂一个历史公道。

此后我观看了影片主要中日演员接受访谈的电视节目。

日本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及拍摄结束后,无不像片中的“角川”一样难过和压抑,他们克服了很多日本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接受了被国家欺瞒的事实。

日本人的战舞和祭祀,几乎是全片最富生机的段落。

可祭品呢?是中国人的血肉。

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却在当时,由于政府的软弱,备受强国侵略。

相信当时的南京人民中,绝对不乏如刘烨等人所演的热血男儿,少数人的英勇却无法改变南京的命运。

陆川在开幕前曾说,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是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生命权利的肆意践踏,更是对人们身心的极大摧残!x多年前的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一方是灾难的承受者,一方是灾难的施加者,但这是降临在两个民族之上的共同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南京》观后感
70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万古萧疏鬼唱歌。

当第一幕上映时,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逃跑的百姓,挹江门下是仅剩不多的战士们在堵住城门,陆剑雄带着弟兄们对着冲过来的散兵游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我唯一想到的是:“当官的都跑了!” 在陆剑雄的角色里,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反抗和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抵抗,而不是屈服。

更是让我震撼的是,看到在最后被俘,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在日军的集中营中,中国军官陆剑雄脸上写满了坚毅混合着战争痕迹和一个小男孩有默契的对望,他们赴死的决心和一大群残兵连战士放弃了生的希望坚定的肩并肩抵抗敌人,一个应该要享受家庭快乐和需要长辈爱护的孩子却突然变得很懂事般的,我感觉他已经不是小孩了,而是像一个男人般站立。

一群宁死不散抵抗到最后的中国英雄,无畏地喊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是最后的呐喊,壮烈的呐喊,令人震撼的呐喊。

陆剑雄到死也一直睁着眼睛,死前愤怒的眼睛中透露出对日本人的憎恨,沉默的他已经用尽他最后的力量了
兵荒马乱、血流成河,战火袅袅,充满了死气和杀戮,连天空都失去色彩的南京,懦弱的当官者,军阀都跑光了,连弱小的群众都保护不了。

在日本人进入那个教堂,当麻木无知与不仁的中国人都举手以示投降,连不懂事的小孩也模仿地举起了自己的手,那是他从他的长辈那里学到的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

在大街上,日本兵呼喊道:“支那兵!支那兵!”,我想到我们现在中国台湾,依然有台湾成我们大陆人为支那人。

多么可笑,这就是日本人教育台湾人这样称我们的。

断壁残垣的南京,像人间地狱。

在那个有些许恻隐之心的角川正雄的角度去看,在日军所到之处,逢中国人必杀,场景还看到那些至死都不闭眼睛的中国人们的头颅像串珠一样用一条绳子串在一起。

当我们是什么?在史料中,屠杀可不只这些,还有更为残忍的活体实验。

看见被凌辱的妇女被车拉走,在那个时代,哪有这么被拉走的,都是死无全尸的。

一大群一大群无力反抗的中国人被捆在一起,等待是他们的火烧,土埋,乱穿射击,水淹等等各种各样的死法。

影片中,有了这么一个温馨的家庭的场景,唐天祥先生,这个带着黑框眼镜、有点口音的矮矮胖胖的南京中产阶级男子,竟然天真以为有拉贝先生的保护下,可以安全和他的一家避免日本人的祸害,问他妻子睡哪间房。

还以为乖乖的,日本人就不会杀像他们一样的平民。

在和日本人交接的时候,老说什么“tomotachi”(朋友)以示友好,在房外的一声炮弹声响,一个稚声响起说:“爸爸,外面放炮竹啦”,可以看出他们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在他出卖中国来保全自己家的时候,灵魂变得污秽不堪。

当日本人来他家说借几个女人,当日本人要把他妻子和小妹带走,当日本人把他的女儿扔出窗外时,却无比地无能为力。

当拉贝先生不得不离开南京回国临行前,在只允许带走两个人的情况下,他把机会让给另一个随从时,在和他妻子隔着铁栏道别时,他一直笑对他的妻子,希望他妻子能安心离开,他的那个微笑是不加任何功利,不再自私的笑,是这个剧中最好看的微笑了。

在行刑前,慷慨赴死,最后的一句话是:“我太太又怀孕了”以表示中国人还有希望,我看到他的人性的觉醒和自我蜕变。

给我印象最深的女子,就是那个教区老师,一个伟大的女子:她叫姜淑
云。

她是一个柔弱女子,却又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

她一生都有着崇高的信仰,即使绝望,也始终不会放弃传播希望的种子,在被日军架走的那一刻,她那么坚定,她不容许别人玷污她,向着有过几次面缘的角川说:“杀了我”,她宁死不屈,她的一生都在诠释了女性的伟大!
还有一个便是那个妓女--江香君,拉贝保护下的难民区中的所有女性都要把头发剪掉,换上男人的衣服,偏偏她就说不。

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那头发看得那么重,不明白为什么尽自己的能力去伪装自己获得保护,觉得她很傻。

如果可以伪装,她就可以免受一次日军的强奸了。

不过,姜淑云和她携手同行时,我又似乎看到姜淑云似乎能理解她,我想那可是她作为中国女性,她要捍卫她的尊严。

在安全区挑选慰安妇的场景,我看到了妇女们的奉献和无私,特别是当她在第一个举起手来,我渐渐佩服她的无畏,她流着泪往后看,那是她最不舍的地方。

在她的带领下,一只只手举起来了,她们无畏地牺牲自己以换的难民营所有难民的物资和安全……
在那个日本人角川正雄的角色里,我看到了一些日本人当时侵犯中国,人性并未沉沦,在群体中还保持着个体意识,保持着人性的思考。

他想获得心灵的救赎,他放走了两名中国受难者,“活着比死更好吗?”他就这样一直在反思。

他坐在草地上痛苦地留下眼泪,举起枪自杀,也许面对别人的屈辱和死亡,有着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

相信很多参战日本人到最后都会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

小豆和那个胖胖的叔叔在角川正雄自杀的枪击声响后,还真不敢相信自己活着的样子检查自己和对方,确认还活着,才展示久违的笑容,奔跑在原野上躲过死亡的他们,逃出去估计又是中国的一个希望,这使我感到温暖……
《南京南京》结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想起高三看到的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我们不能选择逃避,不能选择妥协,不能选择听天由命,我们不仅要面对,还要低下头反思,然后勇敢的站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