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大纲
美术欣赏绘画部分复习大纲

美术欣赏绘画部分复习大纲1、“美术欣赏”一词,最早是法国理论学家夏尔·巴托于1946年提出来的。
2、广义的美术泛指一切的艺术,狭义的美术指造型艺术,传统的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与工艺美术。
3、美术欣赏的本质:接受主义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任何艺术作品中都存在着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等待着接受者去加以填补。
接受主义美学的这个论点揭示了艺术欣赏的本质。
如果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作出了填补,就叫做艺术欣赏。
举例:唐寅的《川上图》。
4、美术欣赏的性质:A、美术欣赏具有不可穷尽性。
B、美术欣赏具有不可言传性。
C、美术欣赏具有主观差异性。
5、美术欣赏的过程:A、审美经验期待视界。
所谓定向期待,即接受者的审美经验与艺术作品的同化趋势。
所谓创新期待,即接受者的审美经验与艺术作品的异化趋势。
B、美术欣赏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欣赏;第二个环节是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欣赏;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艺术作品的意蕴与气韵的欣赏;6、美术欣赏的目的包括:认识目的、教育目的、审美目的、交往目的、娱乐目的,美术欣赏的最终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
7、史前壁画归根到底是被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因此,动物成了原始人绘画的题材。
绘画的题材由动物向植物的转变标志着人类社会由狩猎生活向农耕生活的巨大飞跃。
8、被称为“旧石器时代的卢浮宫”是拉斯科洞窟壁画。
9、冰河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旧石器时代的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走出洞穴,随之而来的壁画已经不在洞穴之中,而画在住地附近的岩壁上。
10、埃及绘画的特点?为什么?P811、希腊绘画与埃及绘画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那么希腊绘画的特点又是什么?P1012、所谓“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这个时期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中世纪的艺术主流是基督教艺术。
13、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表现至高无上的神。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校中职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净化他们的灵魂。
主要任务:本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入手,然后按照观赏性美术(绘画、雕塑)和实用性美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等)两大系统,对古今中外的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课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欣赏”、美术欣赏的性质;掌握美术欣赏的过程以及美术欣赏的目的是什么教学重点:什么是“美术”;理解美术欣赏课程的终极目的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三个环节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什么是美术欣赏第二部分美术欣赏的性质第三部分美术欣赏的过程第四部分美术欣赏的目的第一章外国绘画艺术教学目标:学生对外国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各时期代表作品赏析,代表画家的介绍。
教学难点:各时期外国绘画作品的鲜明特色。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一)史前和上古绘画1.史前绘画2.上古绘画第二部分(二)古希腊罗马绘画3.古希腊绘画第三部分(三)中世纪绘画第四部分(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五部分 17-18世纪欧洲绘画1.现实主义画派2.巴罗克艺术风格3.革命古典主义第六部分 19世纪绘画1.浪漫主义2.现实主义3.印象主义第七部分西方现代派绘画1.野兽派特征2.立体派特征3.表现主义特征4.抽象派特征超现实主义特征第二章中国绘画艺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国各时期绘画的特征,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等,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
美术欣赏课大纲

美术欣赏课一、教学目的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2.美术的社会功能;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二)中外美术名作欣赏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2.中国古代雕塑艺术;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4.中国古代建筑艺术;5.中国民间美术;6.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的雕塑与建筑艺术;7.欧洲中世纪至十九世纪的建筑艺术;8.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雕塑艺术;9.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绘画艺术;10.中外现代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11.中外现代实用美术设计;(三)必选作品中国作品:仰韶文化彩陶新石器时代《莲鹤方壶》青铜工艺春秋瓷器工艺宋、明武梁祠画像石汉昭陵六骏石刻唐龙门石窟(奉先寺)唐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魏晋、唐、元《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五代顾闳中《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宋张择端《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北宋范宽《千里江山图》(中国画)北宋五希孟《朝元图》永乐宫壁画元《杂花图卷》(中国画〕明徐渭北京故宫(建筑)明、清苏州园林明、清民间年画外国作品:《拉奥孔》(雕塑)希腊《舞王湿婆》(雕塑)印度《大卫》(雕塑)(意〕米开朗基罗《加菜义民》(雕塑)(法)罗丹《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雕塑)(法)扎特金《蒙娜丽莎》(油画)(意)达·芬奇《阿尔诺非尼夫妇》(油画)(尼德兰)杨·凡·埃克《日出印象》(油画)(法)莫奈《贺拉斯兄弟的誓言》(油画)(法)达维特《伏尔加河的纤夫》(油画)(俄〕列宾《格尔尼卡》(油画)(西)毕加索《罗马万神庙》(建筑)意大利《泰姬陵》(建筑)印度《夏特尔教堂》(建筑)法国《包豪斯校舍》(建筑〕(德)格罗皮乌斯《流水别墅》(建筑)(美)赖特三、教学要求1.高中美术欣赏课,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15个课时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课程性质:美术欣赏(简单的简笔画)
基本任务:教会孩子们基本的美术常识,使他们对美术有基础性的了解,懂得美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学会欣赏,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目的:1.通过对美术基础的介绍,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鼓励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
2.结合实际以及画作的精神,引导他们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3.通过一些趣味互动课,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创造的过程并且乐于
创造;
4.改变对美术的看法,鼓励有兴趣有天分的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
三、技能教学目标:对每个画种及其代表作有基本的认识。
心智技能目标:培养孩子欣赏美的思维,学会欣赏画作,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也使心灵得到启发。
操作技能目标:教会孩子们辨认画种,适当参与创作。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技能教学目标和课时分配
㈠介绍
技能教学目标:
课时分配:1个课时
〔二〕我画你猜
主要内容:。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美术的基本特点、美术的门类、古今中外各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著名美术家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环境、背景以及意义,理解美术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价值,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体会美术作品的情绪意境,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探究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分析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西方美术绘画部分第一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各国绘画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本章主要内容:1.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2. 尼德兰、德国、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本章重、难点—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本章参考文献:1. 《西方美术史》,范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世界风景名画鉴赏》,刘玉华,杨永胜,济南出版社,2007年。
3. 《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
4.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蔡芳芳、陈刚,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
5. 《西方美术作品欣赏——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丛书》,周绍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本章思考题:试比较分析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绘画特点的异同本章提纲: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酝酿与诞生2. 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画家3. 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4. 威尼斯画派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第三节德国的文艺复兴第四节缓慢复兴的法国美术第二章17世纪欧洲美术本章教学目的:掌握巴洛克绘画艺术、学院派绘画艺术和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画家本章主要内容:1.17世纪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和学院派绘画艺术;2. 荷兰画派和法国古典主义美术。
本章重、难点—巴洛克绘画艺术和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画家本章参考文献:1. 《西方美术史》,范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2. 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3.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学生4.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5. 总学时数:[填写具体学时数]6. 学分:[填写具体学分]7. 先修课程:[如有,填写先修课程名称]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1.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2)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历史、流派、风格及创作手法。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 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批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知识目标:(1)了解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
(2)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熟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术史、艺术流派、代表作品等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美术作品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4. 观察法: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实地感受美术作品。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课程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 理论教学:讲解美术史、艺术流派、代表作品等知识。
3. 实践教学: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实地感受美术作品。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电影美术》教学大纲【说明】1(本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方向学生的基础课。
目的在于通过对美术形式、美术种类、中外美术特点、美术欣赏方法的分析讲解,带领学生巡游于艺术世界,去领略、感悟深蕴其中的人类精神文化价值,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式感受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影视专业学生感性素质发展,为学习影视文学奠定基础。
2(本课程2课时/周,共36学时。
其中2学时用于考查。
【本文】第一章美术鉴赏入门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认识美术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和影视专业学习的关系;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作品的魅力,鉴赏者应具备的条件。
内容要点:第一节绪论(教材分析和课程说明)第二节 1.美术是一种文化(包括美术的分类和形式美)2.欣赏和鉴赏的异同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教学手段:幻灯机授课时数:5学时1第二章建筑艺术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学会欣赏建筑艺术,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建筑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功能、意义。
内容要点:第一节园林艺术第二节城市建筑艺术第三节山西传统建筑与影视剧的拍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直观法教学手段:幻灯机授课时数:6课时作业与思考:建筑对于影视剧的意义是什么,第三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鉴赏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绘画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功能、价值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创造过程,中国画的风格、流派,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赏析方法。
内容要点:第一节中国传统绘画第二节中国传统人物画作品赏析第三节山水画作品赏析第四节传统与现代花鸟画第五节花鸟画创作示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手段:幻灯机授课时数:12课时2作业与思考:1(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结合美术片谈谈山水画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2(美术的民族风格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美术片《三个和尚》和《大闹天宫》为例,也可以将他们与美国美术片《狮子王》相比较3(绘画的意境与诗词意境的异同4(传统花鸟画与现代花鸟画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发展,5(对花鸟画的创作示范过程有何体验和认识,第四章雕塑艺术教学目的:雕塑在日常生活中较其他艺术形式更为常见,但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因为没有掌握欣赏的方法,没有认识到雕塑的审美价值,通过本章的教学,力求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学会欣赏雕塑艺术,并能够对影视艺术中的雕塑艺术产生敏感。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3.期末考试:占40%,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外美术史、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十三、教学支持与服务
1.提供课程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设立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提问、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校内展览:策划并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3.校外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接触更多美术作品,拓宽艺术视野;
4.艺术讲座:邀请艺术家、评论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与鉴赏心得。
十二、教学考核标准
1.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培养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
3.定期组织实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提升实际鉴赏能力;
4.结合课堂讲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九、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课程专用资料库,收录高清美术作品图片、艺术评论文章、艺术家生平介绍等;
2.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3.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二十二、学生发展与指导
1.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指导;
2.设立学生艺术社团,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3.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对在学习、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三、教学研究与创新
1.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3.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拓展美术鉴赏视野。
七、课程模块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主要任务:本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入手,对古今中外的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课程分配
一外国绘画艺术
二中国绘画艺术
三、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欣赏”、美术欣赏的性质;掌握美术欣赏的过程以及美术欣赏的目的是什么,理解美术欣赏课程的终极目的
教学内容:美术欣赏的性质、美术欣赏的过程、美术欣赏的目的
美术那些事儿系列
前言:鉴赏美术作品很难说好坏之别或是高下之分,因为对美的印象和感受,人人不同,在这里,鉴赏一件美术作品的也许只能说欣赏她的美好,美好,除了直观感受外,还受一些理性的视觉要素、感性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走进美术馆,面对百家争鸣的艺术作品,在欣赏上望而却步,一头雾水的原因,由此,美术欣赏课的初衷就是带领我们在绘画艺术海洋中迈出自然徜徉的一步。
一、简要介绍西方绘画发展脉络(图片介绍简要说明即可)
为什么要介绍西方绘画发展脉络
原因:素描、油画形式起源于西方,现代绘画理念起源于西方。
(一)史前和上古绘画 1.史前绘画 2.上古绘画第二部分
(二)古希腊罗马绘画 3.古希腊绘画第三部分
(三)中世纪绘画第四部分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五部分 17-18世纪欧洲绘画 1.现实主义画派 2.巴罗克艺术风格 3.革命古典主义
第六部分 19世纪绘画 1.浪漫主义 2.现实主义 3.印象主义
第七部分西方现代派绘画 1.野兽派特征 2.立体派特征 3.表现主义特征 4.抽象派特征超现实主义特征
链接:西方绘画发展脉络详细说明(加上相应的图即可)
和世界其他形态的绘画艺术一样,西方绘画从原始壁画发展到现代艺术经过了漫长岁月。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发生了几次艺术上的重大转折。
到目前为止,欧洲发现的史前壁画最早都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些原始绘画中的动物形象多少都带且些客观写实的味道。
娄欧洲文明进入爱琴时期之后,公元前15世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出现了装饰壁画,其画面的自然主义倾向已经比较明显了。
公元前7世纪中叶,伟大的古希腊文明发展起来。
它所创造的美术焕发出自由、民主的精神,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古希腊绘画普遍关注“人”的主题,精心把握人全的构造,画
面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这都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西方绘画的发展。
兴盛于公元1世纪前后的古罗马美术承继了古希腊传统,不过罗马人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同,不像希腊人那样浪漫。
古罗马绘画的写实风格更浓,画家很喜欢表现出逼真的三维空间。
事实上,西方绘画发展到古罗马时代,许多基本的艺术元素都朦胧地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绘画才是西方绘画艺术的真正源头。
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了中世纪。
在这漫长的1000多年间,由于受到基督教的严格控制,西方绘画改变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传统,其创作不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开始强调精神世界的表现。
于是,一种以“光和色彩”为中心概念的基督教美学逐渐形成,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的空间序列等艺术手法也发展起来,包括绘画在内的中世纪美术实际上成为基督教美术。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14-16世纪,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勃然兴起。
西方艺术家以坚持写实主议表现方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其间,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文艺复兴鼎盛期的美术巨匠,他们的画作代表了这一时期西方绘画的最高水平。
而西方绘画也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17世纪的西方绘画在世俗化的道路上又跨出重要一步,这一进展在不同流派中有不同的表现。
以佛兰德斯的鲁本斯为代表的巴罗克绘画,强调动感与激情,注重表现人物心理和广阔浣的三维空间。
以卡拉瓦乔、伦勃朗、委拉斯贵支为代表的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现实主义绘画,直接发展了各种写实性表现手法。
以卡拉奇三兄弟为代表的意大利学院派绘画和以普桑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议绘画,则特别看中古典艺术规范,强调对自然和理性的崇尚。
18世纪,西方绘画的创作稍显平淡。
以布歇为代表的洛可可绘画最先在法国兴起,它追求感官愉悦,华现纤巧的画风虽带有浓厚的贵族气味,彻底世俗化的内容却使绘画摆脱了宗教题材。
洛可可画风衰落后,强调忠实再现生活的绘画艺术又在欧洲画坛占了上风。
西班牙的戈雅直接继承了17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从而成为18世纪最重要的画家。
19世纪的欧洲画坛再度辉煌。
继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绘画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首先,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段大革命的到来,法国掀起了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代表画家大卫、安格尔明显表现出重视理性,忽视主观感情的创作倾向。
接下来兴起的浪漫主义画,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是开山之作;它的主将德拉克洛瓦用笔奔放,画作充满激情。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年代。
法国的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形象夸张的政治讽刺画。
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的画家。
19世纪后期,法国梧桐产生了以莫奈为代表、大力推崇艺术创新的印象派绘画。
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同时受到现在科学中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开始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
于是,西方绘画又在酝酿一场重大变革。
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后印象派,是这次变革的先导。
从名称上看,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址分接近,可实际上,这两个绘画流派的艺术主张却差别很大,甚至完全相反。
在后印象派的艺术实践中,凡。
高着力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画作色彩明亮,线条奔放。
高更的绘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
塞尚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此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
进入20世纪后,西方绘画的变革得以全面实现。
一方面,欧美国坛流派迭起,创作呈千姿百态之势。
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绘画不论艺术观念还是创作实践都同两千多年来的传统分道扬镳;几乎所有的现代画家都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艺术的功利性、描述性和再现性遭到一致排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后工业社会。
伴随多种复杂因素,欧美艺术领域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潮流。
此时,西方绘画更是异彩纷呈,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创作局面逐渐形成。
古老的艺术不是渐行渐远,就是被新的潮流分解了。
二、由素描介入,以素描作品启蒙(强调素描是艺术大师成功之路的启蒙,并伴随他们一生,素描是一种艺术作品的的“日记”,附加大师经典作品赏析,引出大师其他形式的经典作品。
结合世界美术大师经典作品赏析PPT)需要添加大师素描,陆续再增加美术大师的名单。
需要说明的是,素描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只是艺术形式里的沧海一粟,却投影在绘画史上诸多艺术大师的心湖。
因此,由素描介入,以素描作品启蒙(素描是艺术大师成功之路的启蒙,并伴随他们一生,素描是一种艺术作品的的“日记”形式),来深入到艺术精神的核心,踏入到广博的艺术世界。
结语: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阶段、一项运动都会涌现出一批卓绝的引领时代的艺术家,这几乎是必然的发展规律,绘画艺术记录了每个时代的遗风,也往往是新思潮的开瑞,可以这么说,大师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大师就可能在我们身边。
美术鉴赏课让我们认识了他们,同时也告诉我们,艺术与人生,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作品里的精神会万年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