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资料

合集下载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音乐欣赏教学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为此,国家教育部门也针对音乐欣赏教学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教学目标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想象力,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来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全面素质。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能够辨别和评价不同风格音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4.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情趣和艺术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精神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两个方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让学生通过听、观察、分析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音乐风格、结构和表现手法。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们。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传统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通过播放、表演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 国外音乐剧和歌曲的欣赏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比较新的一个内容,也是相对比较流行的内容。

教师可以适当选取一些经典的音乐剧歌曲,如《猫》、《音乐之声》等,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音乐和歌词,并结合相关的情节或背景来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4. 民间音乐的欣赏民间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广泛的一类音乐,它大多数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审美。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第一章:西方音乐概述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1.2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1.3 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符、休止符、连音线等符号的意义第二章:中世纪音乐2.1 概述中世纪音乐的特点中世纪音乐的时期划分2.2 宗教音乐弥撒曲圣咏经文歌2.3 世俗音乐世俗歌曲的形式与特点游吟诗人的音乐贡献第三章:文艺复兴音乐3.1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声与对位的进展3.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奥克冈约斯坎·德普雷皮尔卢易吉3.3 音乐形式的发展弥撒曲的新形式牧歌与尚松经文歌的发展第四章:巴洛克音乐4.1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旋律的装饰性和声的复杂性对位的运用4.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4.3 巴洛克音乐的体裁歌剧康塔塔奏鸣曲协奏曲第五章:古典音乐5.1 古典音乐的特点形式的规范化旋律与和声的发展5.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5.3 古典音乐的体裁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歌剧第六章:浪漫主义音乐6.1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情感表达的自由化音乐形式的个性化音乐的兴起6.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弗朗茨·舒伯特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6.3 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钢琴曲交响乐歌剧艺术歌曲第七章:现代音乐7.1 现代音乐的特点音乐材料的拓展音乐形式的实验性音乐观念的革新7.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克劳德·德彪西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保罗·勋伯格7.3 现代音乐的流派表现主义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第八章:二十世纪音乐8.1 二十世纪音乐的特点多元文化的融合音乐技术的创新音乐形式的多样性8.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贝尔格欣德米特潘德列茨基8.3 二十世纪音乐的流派十二音音乐爵士乐摇滚乐世界音乐第九章:音乐欣赏与分析9.1 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理解音乐的背景与文化内涵感受音乐的形式与结构9.2 音乐分析的方法曲式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9.3 音乐作品的深度欣赏解读乐谱聆听演奏分析乐曲的情感与风格第十章: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关系10.1 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音乐形式的借鉴音乐教育的传播音乐文化的交流10.2 中国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元素的融合音乐创作的启发音乐观念的碰撞与融合10.3 东西方音乐的相互借鉴与创新跨国合作的作曲家与作品音乐节的交流活动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发展第十一章:当代音乐与跨文化音乐11.1 当代音乐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与新媒体的运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实验性与前卫性11.2 跨文化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世界各地音乐的融合跨国合作与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音乐创作11.3 当代音乐的体裁与流派电子音乐嘻哈与说唱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实验音乐与噪音音乐第十二章: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12.1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色彩与和声的关系构图与旋律的关系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关系12.2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节奏关系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音乐与舞蹈的编舞与表演12.3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歌剧与音乐戏剧电影音乐与音效音乐剧场与跨媒体艺术第十三章: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13.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培养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音乐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13.2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音乐与情绪的关系音乐与认知的过程音乐与记忆的关联13.3 音乐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传统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教育的结合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技术的运用第十四章:音乐产业与音乐市场14.1 音乐产业的基本构成音乐制作与录制音乐出版与发行音乐表演与演出14.2 音乐市场的运作音乐版权的管理与保护音乐市场营销与推广数字音乐与流媒体的发展14.3 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关系独立音乐的制作与发行主流音乐的产业模式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互动与影响第十五章:未来音乐的发展趋势15.1 科技对音乐的影响与音乐创作虚拟现实与音乐体验音乐制作技术的未来15.2 音乐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音乐与社会运动的结合音乐与环境保护的关联音乐与性别平等的议题15.3 音乐未来的展望音乐形式的创新与演变音乐跨领域的合作与融合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教案中涵盖了西方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记谱法以及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主要作曲家与作品、音乐形式和体裁等内容。

大学音乐教学教案:西方音乐史与古典音乐欣赏

大学音乐教学教案:西方音乐史与古典音乐欣赏

大学音乐教学教案:西方音乐史与古典音乐欣赏1. 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音乐史以及培养他们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通过深入讨论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提供经典作品的欣赏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审美素质。

2. 西方音乐史2.1 古代音乐: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简要介绍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创作方式和流派,如教会音乐和宗教性歌剧。

•分析并解释该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和他们的重要作品。

•提供相关欣赏材料,以便学生直观感受这段时期的音乐风格。

2.2 巴洛克时期•解释巴洛克时期的特征,包括复杂的旋律、多声部处理等。

•探讨巴洛克风格在器乐和声樂方面的表现,并列举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

•提供欣赏材料,让学生对巴洛克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

2.3 古典主义时期•探讨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如平衡的结构、对称感和简约性。

•研究著名古典主义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并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

•提供多种欣赏材料,让学生熟悉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音乐。

2.4 浪漫主义时期•解释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如情感表达、个人风格和艺术自由度的增加。

•讨论浪漫主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如肖邦、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

•呈现各种欣赏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浪漫主义音乐。

3. 古典音乐欣赏3.1 曲式与结构•详细介绍古典音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如奏鸣曲形式、交响曲形式等。

•通过分析著名作品,解释这些曲式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2 音乐元素与表达•探讨古典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对表达的重要性。

•分析针对不同情感和主题所使用的音乐手法,并提供相应的欣赏材料。

4. 教学方法与资源4.1 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以及听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史和古典音乐的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并展示个人欣赏体验。

4.2 资源推荐•推荐一些有关西方音乐史和古典音乐欣赏的经典教材、专业出版物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412011,412012学分:4分总学时:72学时适应专业:音乐学先修课程:音乐基础知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是音乐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专门阐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高等音乐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从宏观上掌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品,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音乐历史中的事件、人物和作品,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

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音响、文物以及文献等史料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整体框架与基本线索。

了解中国音乐史的背景,感知中国音乐史的时代风格,并初步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规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学年,开课时间在第四、第五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第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4学时)1、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以及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2、理解并掌握原始社会时期“乐舞”出现的主要原因和远古音阶;3、了解并掌握我国远古时期民歌、乐舞和乐器的概况;4、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宫廷音乐、音乐家、音乐文化交流和音乐教育;5、重点掌握《葛天氏之乐》,《弹歌》。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8学时)1、正确理解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等级制度;2、了解《诗经》、《楚辞》、《成相篇》的艺术特征和贡献;3、掌握八音分类法、五声与三分损益率以及旋宫转调理论;4、重点掌握周代“六代乐舞”的内容、用途,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的作用,我国音阶的产生和先秦音乐美学的典范——《乐记》的内容;5、理解并掌握周秦时期“儒”、“墨”、“道”三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名称(英文):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0610011周学时:2 总学时:64 学分: 3先修课程:基本乐科、和声授课对象:音乐表演专业大二学生三、课程简介这是一门面向我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绩点课程、学位课程。

介绍西方艺术音乐自远古至现代的发展脉络,将先后涉及七个历史断代: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远古)、中世纪(中古)、文艺复兴、巴洛克(近古)、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近代)、二十世纪(现代)。

此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在作曲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与流派,以及经典杰作等方面的音乐素养,使其认识到不同时期音乐风格、不同体裁样式之间的本体性差异,强化其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通过介绍西方艺术音乐自远古至现代的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分期、主要流派,不同音乐体裁的基本规则,不同音乐风格之间的差异、重要作曲家及经典作品的价值与特色,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其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为其日后在社会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院校、培训机构以及文化企业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铺垫必要的业务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学期:第一讲1. 课时数:2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远古时期(1)。

学科概述。

古希腊音乐概述。

音乐与神的崇拜,古希腊悲剧与抒情诗,古希腊乐器。

3.学生学习任务掌握古希腊悲剧和抒情诗两种体裁的知识要点。

4.教学方法知识讲述、音像视听、专题讨论。

5.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维基百科全书》“古希腊音乐”条目。

第二讲1. 课时数:2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远古时期(2)。

中外大学生音乐欣赏教案

中外大学生音乐欣赏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中外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艺术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 介绍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及本课程的目的。

2. 简述中外音乐的发展历程及风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音乐类型,如古典、民族、流行等。

第二课时:西方古典音乐欣赏1. 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曲家。

2. 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

3. 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中国古典音乐欣赏1.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曲家。

2. 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如古琴曲《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等。

3. 分析作品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四课时:民族器乐欣赏1. 介绍民族器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乐器。

2. 欣赏民族器乐作品,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笛子曲《梅花三弄》等。

3. 分析作品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五课时:中国近现代音乐欣赏1. 介绍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曲家。

2. 欣赏近现代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钢琴曲《梁祝》等。

3. 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第六课时:西方浪漫音乐欣赏1. 介绍西方浪漫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曲家。

2. 欣赏浪漫音乐作品,如肖邦的《夜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等。

3. 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第七课时:流行音乐欣赏1. 介绍流行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欣赏流行音乐作品,如周杰伦的《青花瓷》、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等。

3. 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流行因素。

第八课时:音乐欣赏总结与实践活动1. 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回顾中外音乐的发展历程。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如举办音乐沙龙、音乐鉴赏比赛等。

中音史教学大纲

中音史教学大纲

中音史教学大纲中音史教学大纲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教育中,中音史是一个关键的学科,它涉及到中音乐的发展历程、重要作曲家和作品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中音史教学,制定中音史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音史教学的重要性中音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音乐。

中音乐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音乐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而对中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中音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中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和作品。

在中音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他们的作品对中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他们的作品。

最后,中音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中音乐,从而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制定中音史教学大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大纲的制定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中音史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有限,因此大纲的内容和难度应该适当,不宜过于深入和繁杂。

其次,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音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鉴赏。

因此,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通过听音乐、观看演出等方式进行实践。

最后,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与时俱进。

中音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新的作曲家和作品不断涌现。

因此,大纲的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保持与时代的同步,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中音乐发展动态。

三、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内容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要作曲家和作品、中音乐的流派和风格等。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学科。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欣赏各种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和特点。

2、培养学生听辨和欣赏不同风格音乐的能力,提高其对音乐美的感知和欣赏水平。

3、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各种音乐文化及其发展历程。

4、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激发其音乐创新精神。

5、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评价和鉴赏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三、课程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音高、音程、和声、节奏、节拍等。

2、音乐风格介绍:古典、流行、摇滚、爵士、民间等。

3、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史等。

4、音乐作品鉴赏:分析、欣赏和评价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器乐等。

5、音乐表演实践:歌唱、演奏、舞蹈、作曲等。

6、音乐与社会文化: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心理、音乐与教育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介绍各种音乐风格和发展历程。

2、演示: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欣赏和评价。

3、实践:组织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参与歌唱、演奏、舞蹈等表演实践。

4、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音乐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5、互动: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五、评估方式1、作业:布置听音乐作品并撰写听后感等作业,考察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考试:进行定期测验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3、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估其歌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

4、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估其音乐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5、其他: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学安排1、每周2课时,共计1学分。

2、一学期按16周计算,共计32课时。

3、每周安排一次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五年制)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音乐史是高职音乐专业必修的音乐基础课程。它是一门概要的学习、了
解中国外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传统和遗产的音乐史论课程。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
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开阔艺术视野,使之对中外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
为系统的认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把原来传统教学中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课内容加以整合,使学生对音乐
史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尤其是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
曲家的音乐作品理解的更为深入。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二、课程内容、目的、要求
(一)中国音乐简史部分
1、教学内容:原始社会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起源和远古音乐的状况。
(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教学内容:先秦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先秦音乐的主要内容作以了解。
(2)、先秦历史作以简介。
3、教学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何承天的<<声无哀乐论>>。
(2)、理清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延续和创新。
4、教学内容:隋、唐音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隋、唐音乐及历史的辉煌,并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对唐代大曲重点介绍。
5、教学内容:宋、元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中国戏曲音乐作重点掌握。
(2)、各个戏曲门派代表人物着重介绍。
6、教学内容:明、清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明、清音乐概况。
7、教学内容:中国近代、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堂乐歌。
(2)、了解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同。
8、教学内容:中国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是对器乐创作和音乐社团的了解。
9、教学内容:五、六十年代的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五、六年代的代表作曲家、作品。
10、教学内容:七、八十年代前后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七十年代社会现状从而理解当时音乐发展缓慢的原因
对歌剧、合唱作重点介绍。

(二)外国音乐简史部分
11、教学内容:古希腊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产生和特点。
(2)、与中国同期音乐相比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教学内容:中世纪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世纪,及其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特点。
(2)、对中世纪建筑、绘画作以介绍。
13、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及巴洛克时期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主要掌握文艺复兴代表作者。
(2)、通过介绍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美术领域出色人物加深对音乐领
域的理解。

(3)、掌握巴洛克的器乐、声乐主要作者。
(4)、重点介绍巴赫和亨德尔。
14、教学内容:维也纳古典乐派。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作品重点介绍。
(2)、理清三个代表人物作品风格的延续和创新情况。
15、教学内容: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用马列主义方法论掌握浪漫乐派的代表作曲家。
(2)、重点介绍舒曼、肖邦、李斯特。

(3)、通过学习民族乐派作曲家,学习他们的民族情怀和爱国品质。
16、教学内容:二十世纪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二十世纪音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教学课时安排与分配
总学时量64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共32学时

理论教学32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形式及场所
1 原始社会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2 先秦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3 秦、汉、魏、晋、南北朝 2 教室 理论讲授
4 隋、唐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5 宋、元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6 明、清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7 中国近代、现代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8 中国现代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9 五、六十年代的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10 七、八十年代前后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11 古希腊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实践教学共32学时
12 中世纪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13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及巴洛克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14 维也纳古典乐派 2 教室 理论讲授
15 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 2 教室 理论讲授
16 二十世纪音乐 2 教室 理论讲授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形式及场所
1 原始社会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2 先秦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3 秦、汉、魏、晋、南北朝 2 教室 实践欣赏
4 隋、唐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5 宋、元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6 明、清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7 中国近代、现代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8 中国现代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9 五、六十年代的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10 七、八十年代前后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11 古希腊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教材与参考书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冯志平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田可文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欧洲音乐简史》钱仁康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音乐史》陈秉义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中国音乐史》藏一冰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2 中世纪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13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及巴洛克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14 维也纳古典乐派 2 教室 实践欣赏
15 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 2 教室 实践欣赏
16 二十世纪音乐 2 教室 实践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