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报告
精确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示范应用总结

精确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示范应用总结摘要根据多年土壤定位监测结果,重点从水稻目标产量需肥量、籽粒吸氮量、化肥利用率等3个指标着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精确施肥在比常规施肥减少用氮量的基础上,产量同常规施肥基本持平,而化肥利用率提高,降本增效的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水稻;精确施肥;应用近年来,为了追求水稻的高产,用肥水平不断攀升,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带来了水稻品质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弊端。
为了减少氮肥的施用,提高水稻单产与品质,减少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004年,笔者在省土肥站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确施肥的示范与应用,为江宁区进一步大规模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与水稻品种试验地点:汤山街道插花行政村,示范面积20hm2。
土种:黄刚土。
试验前土壤耕层养分测定:有机质21.7g/kg,全氮1.35g/kg,碱解氮112.0mg/kg,速效磷9.2mg/kg,速效钾89.5mg/kg。
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于5月16日播种,常规旱育秧,6月24日手工移栽,10月28日成熟收割。
移栽密度22.5万穴/hm2时,基本苗72.75万苗/hm2。
防病治虫、水浆管理等统一进行。
1.2试验设计设3个处理:精确施肥区、常规区、氮空白区。
施肥量的确定:精确施肥区,根据我区黄刚土历年定位监测点的统计资料平均,常规区水稻100kg籽粒吸氮量为2.10kg,土壤供氮量为135.75kg/hm2时,氮肥当季利用率为27.75%,示范方历年实收水稻产量,确定精确施肥区目标产量为10.2t/hm2,按照斯坦福方程计算,精确施肥区施氮为282.6kg/hm2,面积为4.8hm2。
常规区,按照当地常年施肥习惯,确定常规区施氮量为360.0kg/hm2,面积1.6hm2;氮空白区,不施任何氮肥,磷、钾肥照施,为了使氮空白区有重现性,今年设了2个空白区,面积各为67m2。
3个区的施肥量见表1。
水稻平衡配套施肥效应研究

水稻平衡配套施肥效应研究摘要进行了水稻N、P、K平衡配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肥平衡配套施肥的处理,水稻长势旺盛,生长整齐,抗病虫能力提高关键词水稻;平衡配套施肥;对比试验随着稻田复种指数的提高,在水稻施肥方面出现了重氮轻磷、轻钾甚至无钾的现象,造成稻米品质下降,影响了稻米产量为此,笔者进行水稻N、P、K平衡配套施肥试验,探索稻田最佳施肥方案,以期充分发挥肥效,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为水稻大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情况试验在湄潭县天城乡天城村胡文昌责任田进行海拔880 m,土壤肥力中等。
试验田面积0.147 hm2。
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
处理①:尿素391.5 kg/hm2,普钙600 kg/hm2,氯化钾235.5 kg/hm2。
其中普钙、氯化钾和60%的尿素作底肥。
30%的尿素作穗肥,10%的尿素作粒肥;处理②:3种肥料用量同上,但施用方式不同,即普钙、氯化钾和20%的尿素作底肥,80%的尿素作分蘖肥;处理③:尿素244.5 kg/hm2,普钙450 kg/hm2,不施钾肥。
其中p全部作底肥,N全部作分蘖肥;处理④:空白对照(CK)不施肥。
4个处理的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小区面积68 m2。
1.3试验经过育秧方式为旱育秧。
栽插规格为(33 cm+20cm)×26cm,每窝栽2粒谷苗,每粒谷苗平均带蘖4.9个。
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
各处理间分别用厚膜筑田埂,防止肥力互渗。
及时观察记载水稻生育期和分蘖情况,成熟后各处理单打单收,室内考种,计测产量。
2结果与分析2.1经济性状各处理水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及表现因施肥水平不同而异,各性状以处理①表现最佳。
处理①~④依次降低,各处理间千粒重表现一致,均为27 g。
处理①平均株高比对照高2 cm,穗长平均比对照长4.0 cm,有效穗平均比照增加36万穗/hm2,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增加34.1粒,结实率平均比对照提高29.25%(表1)。
水稻营养研究及施肥技术研究

水稻营养研究及施肥技术研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实现粮食丰收和食品安全,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研究水稻的营养和施肥技术。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水稻营养研究水稻营养研究是指研究水稻从土壤、肥料中吸收和利用元素的生理代谢过程,包括养分来源、吸收、转运、分配和代谢等方面。
这些研究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提高粮食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养分来源水稻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元素,其中氮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元素。
因此,研究氮的养分来源对水稻的长期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合理利用有机肥、农家肥和化肥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1.2 养分吸收养分吸收是水稻的基本生理过程,养分吸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和品质。
养分吸收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过程,比如根系形态、水分状态、温度等,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养分吸收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1.3 养分转运和分配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养分需要通过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内部代谢过程进行转运和分配。
因此,养分转运和分配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养分转运和分配的规律,可以为水稻肥料管理和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4 养分代谢水稻养分代谢是指水稻在代谢过程中对养分的利用和消耗。
其中氮代谢是最为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它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品质。
因此,研究水稻养分代谢过程对优化氮肥利用、提高水稻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施肥技术研究水稻施肥技术研究是指研究如何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优化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1 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配合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各有优缺点,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结构和肥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形成长效养分,增加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摘要进行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钾肥>磷肥;施肥以N2P2K2处理,即N∶P∶K=1∶0.26∶0.52为最佳施肥配比,产量最为经济。
关键词水稻;平衡施肥;“3414”试验为配合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探索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优质专用水稻氮、磷、钾肥最佳配比,提高水稻单产和肥料利用率,白蒲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了水稻平衡施肥参数试验,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宁粳3号。
供试肥料:氮素为碳铵(含N 17%)、尿素(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 12%);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
1.2试验设计试验采取“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氮、磷、钾3个因素,0、1、2、3 4个水平,共14个处理,不设重复,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
小区面积33.3 m2,每小区全部筑埂并用塑料薄膜裹埂隔肥。
茎蘖肥∶穗肥=6∶4,拔节孕穗肥分别在倒4叶和倒2叶时施用,各处理40%氮肥(碳铵)、全部磷肥(过磷酸钙)、钾肥(氯化钾)均作基肥,60%氮肥(尿素)作追肥,其中苗肥占20%,并在3叶时追施;穗肥占40%,各处理其他栽培措施基本相同。
1.3试验过程试验安排在白蒲镇松杨村6组吴建云责任田,于5月20日播种,播种量为52.5 kg/hm2,6月21日施基肥,6月22日移栽。
6月29日施分蘖肥,7月22日施穗肥,8月5日施保花肥[1-6]。
2结果与分析2.1对产量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产量以N3P2K2处理最高,达10 533.00 kg/hm2,以N0P0K0处理最低,为6 413.70kg/hm2。
2.2互作效应分析2.2.1磷效应。
在氮、钾肥一定水平时(N2K2),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幅有所提高,但P2O5施用量为135kg/hm2时,则有下降的趋势。
由此,N、P、K最佳配比(N2P2K2)为1∶0.26∶0.52。
平衡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李生晓梦晓李飞刀制作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再上传必究平衡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正确判断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阶段,了解作物吸肥的高峰期,应是施肥的根本原则,水稻吸肥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在分蘖盛期,第二高峰期在枝梗分化期(幼穗分化至抽穗期)。
用肥必须与这两个高峰期相协调,总用肥量确定后,根据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安排其追肥比例,对土质粘重或肥力较高的土壤,保肥性能好供能力差的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可采取“重基早追法”,以保证水稻前期吸收,基肥用量(含有机肥)占80—100%,穗肥20%或不施;土质壤性或肥力中等、保肥力较弱、供肥较强的,表现前期发蔸快、后期常有脱肥情况,可采取“控前攻后法”,基肥用量可减少到60—70%,增加穗肥比重;土质沙性或肥力较差的土壤肥效反应快,但保肥力差,可采用“多次追肥法”,基肥用量不宜超过50%,安排苗肥20%,穗肥30%,重视粒肥的施用,有孕穗到齐穗期和NPK叶面肥(KH2PO4)喷施1—2次。
例杂交中稻“籼优63”高产栽培施肥技术要点,在我县生产期一般在145—150天,秧龄弹性大,可在30—40天,分蘖能力强,穗型偏小(每穗150粒左右),结实粒、千粒重均较高的。
明光市水稻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水稻 配 方 分 别 为 N10 P 5 2 Z 1 B Mo0 u 5 50, 8 7 K10 n 8 9 3 C 1 m 2 0
一
设计。化肥利用率按公式 X=( 实产 一 白产 量)0 a/ 空 10 l
a 计算 , 2 a 1为每 lO g O k 经济 产量 所需 肥 量 , a 2为实 际 化肥
投入量。水 稻氮 磷钾 肥 的 a 1值分 别 为 2 0g 1 0 g .k,.k,
15g .k。施 肥方案 见表 1 。
表 1 小 区施肥方案表 单位 : 小 区 克/
半采用 当地群 众 的传统 施 肥方 法, 稻施肥 水平 为 水
N 8 7 。移栽前要对耕层土样进行常规化验。大 田示 10P5 范地要做到统一方案、 统一供种 、 统一供肥, 统一栽培技术 措施 , 认真观察记载各生育期生长情况及有关经济性状 ,
计, 三次重复 , 磷钾肥 、 有机肥 、0 7%氮肥作基肥使用。观
察 记 载经 济性状 , 分析增 产效 应 、 济效应 和 化肥 利 用 率 。 经 化 肥 利用 率计算 同 1 1 .。
1 3 平衡施肥 示范 .
钾 8 m /g 6 gk 。各处理除施肥水平不同外 , 其它栽培条 件完
度为 4 O万穴/ m , h 单本栽 , 秧龄 3 d6月 2 追肥 , 4, 0日 9月
表 2 20 05年 使 用 测 土 配 方 肥 效 果
小区试验结果列于表 3可知 F F . 1差异极显著 , , > 00 , 用新
复极差 法 ( S L R法 ) 验各 处理 的差异 性 表 明 : 2之 间 检 1与
水稻平衡施肥方法与技窍

水稻平衡施肥方法与技窍
为探讨平衡施肥技术,促进水稻增产增收,于去年早季进行了此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水稻品种为汕优77。
肥料种类有碳铵,尿素,过钙,氯化钾。
试验地选择在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土壤为灰泥田。
试验设计为稻田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4种施肥水平。
每667平方米的施肥量:氮0,6,12,18千克;五氧化二磷0,3,6,9千克;氧化钾0,5,10,15千克。
有如下14个处理:(1)n0p0k0;(2)n0p6k10;(3)n6p6k10;
(4)n12p0k10;(5)n12p3k10;(6)n12p6k10;(7)n12p9k10;(8)n12p6k0;
(9)n12p6k5;(10)n12p6k15;(11)n18p6k10;(12)n6p3k10;(13)n6p6k5;
(14)n12p3k5(肥料代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相应肥料种类每667平方米施用的千克数)。
各种肥料的60%用作基肥,40%用作追肥。
小区面积16.67平方米,两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小田埂相隔,每小区基本苗一致,其它栽培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于2003年3月8日播种,4月6日插秧,4月13日施除草剂,4月17日追肥,7月17日收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分蘖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不施氮肥(处理1,2)的最终分蘖数分别为7.8,8.1个/丛,两者平均为8.0个/丛;少施氮肥(6千克/667平方米)即处理3,12,13的最终分蘖数分别为
1。
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摘要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处理中以大配方小调整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大配方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产量相近,说明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推广配方施肥越来越被农民接受,施肥越来越科学合理。
同时说明根据田块实际肥力状况对大配方进行优化调整很有必要。
关键词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试验通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客观评价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现将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2013年6—9月,在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及渔河村安排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试验田为稻—油两熟制,前茬是杂交油菜,产量3 t/hm2,施肥量中等,基肥主要以三元复合肥为主,追肥为尿素。
试验田地势平坦,呈规则长方形,灌溉条件优越,旱涝保收,同时试验地是当地普通的田块,有较强的代表性。
耕地土壤为表潜灰泥田,耕层的厚度为20 cm左右,地下水位较低。
西河村试验田土壤状况为:有机质22.0 g/kg、全氮1.65 g/kg、有效磷12.4 mg/kg、速效钾83 mg/kg、pH值5.7;渔河村点试验田土壤状况为:有机质25.7 g/kg、全氮1.64 g/kg、有效磷21.5 mg/kg、速效钾76 mg/kg、pH值6.5。
1.2 供试材料配方肥为当涂县土肥站提供配方、司尔特公司生产的三元复合肥(18-12-15),氮肥为尿素(含纯N 46%),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农户习惯施肥购买的复合肥为市售的三元复合肥(15-15-15)。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皖稻119。
1.3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处理即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大配方施肥和配方校正施肥(小调整施肥)。
农民习惯施肥区:西河村点基肥用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 kg/hm2、穗肥施尿素37.5 kg/hm2;渔河村点基肥用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 kg/hm2、穗肥施尿素60 kg/hm2、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 品专 用 肥
金 坷 垃 绿 色
水 稻
70 5
5 1 .0
‘
底 肥
9 7 23
88 93
200 9 .
32 .
118 0 0
9 0 88
.
30 0
31 .
食 品专 用 肥
l 9  ̄ 39 l
水稻
35 7
5 1 .5
底肥
83 12
肥 时期等 :三 是 品 质研 究 。经 2 0 - 2 0 03 05年 3 试 a
验 、 范 、 究 , 得 了 较 好 的 应 用 效 果 , 见 表 1 示 研 取 详 。
‘
2 1 绿 色食 品肥料 筛选 结 果 .
经 20 0 3年肥 料 品种 筛 选 试 验 , 水稻 上 表现 较 在
调 控 原 有 氮 、 、 比例 , 加 水 稻 必 需 营 养 元 素 硅 磷 钾 增 及 选 择 最 佳 用 量 、 肥 时 间 、 肥 方 法 等 以 上 诸 多 施 施
用 时 期 等 ; 三 步 : 0 5年 , 2 0 第 20 对 04年 的优 势 肥 料
品种 在水 稻 上进 行 肥 效 重 演试 验 和 大面 积应 用 , 为 今 后 推广 应用 提 供 可靠 依 据 。
土 稻 施 用 八 达 岭 绿 色 食 品专 用 肥 3 优 质水 稻 平衡 施肥 技 术研 究 与应 用 的主要 技 术 ( )
增 产 幅 度 为 32 , 收 幅 度 为 31 ; 佳 用 量 为 .% 增 .% 最 4 0- 5 .k /m2合 理 施 用 方 法 为 底 肥 , 用 时 期 5- 075 g - 1 h , 施 为 播 种 前 即 4月一 5月 中 上 旬 ; 稻 施 用 金 坷 垃 绿 水 色 食 品 专 用 肥 增 产 幅 度 分 别 为 1 .% , 收 幅 度 分 03 增 别 为 1 .% ; 佳 用 量 为 3 0, 5gh , 理 施 肥 02 最 0. 7k /m2 合 - 3 方 法 , 肥 时 期 同 八 达 岭 肥 ; 稻 施 用 大 田 39增 施 水 9 产 幅 度 为 93 , 收 幅 度 分 别 为 68 , 佳 喷 施 .% 增 .% 最 措 施
20 - 2 0 03 0 5年 全 区 共 落 实 试 验 、 范 、 广 应 示 推 用 面 积 604 6 00亩 , 布 在 秦 家 、 河 、 营 、 河 、 分 双 五 三
东津、 太平 川 、 安等 十 几个 乡镇 , I永 通过 应 用优 质 品 种 如 绥 粳 4号 、 育 1 1 垦 稻 1 空 3、 0等 ; 质 肥 料 如 优 水 稻 绿 色 食 品 专 用 肥料 、 公 害 专 用 肥 料 、 机 肥 无 有 料、 生物 肥 料 等 ; 化 技 术 如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完 善 和 优
一
6 8一
中国农村小 E 胃科技 20 年第7 06 期
B a c a on 2 眦 地址 10 北 市 用 麦 店 2 农 部 办 区 i ∞d h x k ̄1.n ’ ii a 6 na o :06 京 朝 区 子 街 0 生 北 公 莩 02 号
维普资讯
明显 。
方 面 , 现 了水 稻优 质 、 产 、 收 的 目的 。 实 稳 增 20— 20 o3 0 5年 3 a平 均 与 常 规 施 肥 相 比增 收 达 1 % 以上 , 按 普 通 水 稻 15 0 .0元 /g 优 质 水 稻 18 k、 .0 元 /g计 算 , 均 亩 增 收 可 达 1 .0元 , 增 收 达 k 平 4 0 6 一 总
维普资讯
土 壤 肥 料
优质水稻平衡施肥技术研 究与应用技术报告
揣 敬 平
( 龙江省 绥化市北林 区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12 6 ) 黑 5 0 2
水 稻 是 黑 龙 江 省 绥 化 市 北 林 区 的 主 栽 粮 食 作 物 ,水 稻 生产 在 全 区农 业 生 产_ 占有 重要 位 置 , 中 而 优 质 水 稻 生 产 已 成 为 各 级 领 导 和 广 大 农 民 的 共 同 关 注 点 。 衡 施 肥 技 术 在 优 质 水 稻 生 产 中 的应 用 已 平 成 为 重 中 之 重 的 技 术 措 施 。 实 践 证 明 , 项 技 术 的 这 研 究 与 应 用 进 一 步 提 高 了 黑 龙 江 省 绥 化 市 北 林 区 水 稻 的 生 产 水 平 , 其 是 在 提 质 增 效 方 面 表 现 尤 为 尤
7 7 35
77 5
1 . 03
8 7 27
7 1 53
74 6
1. 02
c 础 叶
水 稻
叶喷
卿 。
。。 。
。 。
4
嘟 。
64
6。 .
该 项研 究从 三 方 面 内容 入 手 ,一 是 品种 筛 选 ; 二 是 平 衡施 肥 技术 , 括 最 佳 用量 、 施肥 方 法 、 包 施
2 研 究 内容 与应 用 效 果
表 1 几 种 优 势肥 料 最 佳 使 用 技 术 及 增 产 、 收 结 果 增 ( 单位 : g hI m /I 、 、 元 ) k/ I、 lhI 月 日、 I 2 I 2
品 物 肥 : 竺 理 增 嚣 作 施 薹霎 处量 产 处入 收 量 照 理 增 种 = 产 对 照 收 对
60 9 4万 元 。
1 研 究 程 序 与 应 用 面 积 笔 者 将 该 项 研 究 分 3 , 步 进 行 第 一 步 :0 3 a三 20 年 , 担 了 省 土 肥 站 绿 色 食 品 肥 料 品 种 在 水 稻 上 应 承 用 筛 选 试 验 , 供 试 面 积 12亩 ; 第 二 步 :0 年 , 3 20 4 在 20 03年 筛 选 出 的 优 势 肥 料 基 础 上 , 进 ・ 步 做 了 各肥 料 在水 稻 上应 用 效 果 试 验研 究与 示范 工作 , 确 定 了 所 选 品 种 的 最 佳 用 量 及 合 理 的 施 肥 方 法 和 施
好 的 肥 料 品 种 为 A 级 绿 色 食 品 植 物 特 效 肥 大 田 A
3 9 八达 岭 牌绿 色 食 品专 用肥 和 金坷 垃绿 色 多功 9、
能复合 肥等 共计 3 。 种 2 2 施肥 技 术研 究 结果 .
20 0 4年 对 2 0 03年 的 3个 优 势 肥 料 品 种 进 行 了 施 肥 数 量 、 肥 方 法 和 时 期 的 综 合 试 验 研 究 , 果 表 施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