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辽宁新一轮振兴拟获选征文名单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4.21•【字号】辽教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普通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部署要求,深化制度创新,推进普通高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校所、校地、校企合作,着力提升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创新力、贡献力、影响力,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教育大会、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和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重点,以深度协同和全面合作为抓手,推动高校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以制度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实现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全省普通高校全面深化制度创新,推进开放办学,省内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际合作取得重要突破,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合作交流等工作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支持相关高校组建高校合作联盟20个左右、跨学科专业联盟100个左右;联合共建校地校企研究院100个左右,申报重大科研平台20个左右、重大科研项目100个左右;支持高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10个左右,联合与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建立高层次教育合作项目30个左右。
组织1000名左右高水平教师在全省高校开展互聘任教活动,20万名左右大学生跨校修读2000门左右精品课程。
浅谈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

浅谈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作者:佟曾孙作青王洪明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2年第02期[摘要]当前,辽宁省已经进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
因此,优化配置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实现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辽宁省一、当前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高等教育资源学科体系配置合理性有待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学科配置方面也走在了国内前列。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学科的整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尚未完全到位,未完全满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学科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辅助及引导作用不强,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不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等未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
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的论证依据及考核体系不完善,对高校专业设置及评估缺乏详细可行的量化指标;部分专业规模过大,水平较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品牌、特色专业不多,高水平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要相脱节辽宁省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滞后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基于惯性培养模式及传统办学思维的影响,缺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人才、县域经济建设需求人才、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人才、高加工度原材料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及建筑业顶尖人才和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人才等培养力度不够,经常出现高校毕业生难就业而又缺乏以上行业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尴尬现象。
(三)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困难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根据微观主体的需求来审核,造成教育资源的区域和区际使用障碍因素过多,使用效率下降。
对大型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等的购置和配置使用,没有从区域同类高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共同需求、发展来全面综合考虑,而是单独配置给具体高校,从而导致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东北振兴中的金融开放——以辽宁省为例的分析

较 ,服务业发展滞后 ,效率较低 ,成为制约我国 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 因素。加入 WT O后 ,服务 业正在成为我 国继续较大 规模 吸引外 资的新热 点 ,加快对外开放将推动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和
发展不利 ,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会给长期的经济 增长带来 良好 的影 响。赵志华 、贺光 明、杨海
性 。Lv e Zro 19 ) 的研究进一步证 实 ei 和 e s(9 8 n v
收稿 日期 :20 - -0 0 60 2 6 基 金项 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 目 (0 2 13 2296 ) 作者简介 :路 妍 (9 4 ,女 ,辽 宁丹东人 ,教授 ,主要从事 国际金 融理论 与实务 、货币金融等 方面的研究 。 16 一)
维普资讯
第9 ( 期 总第24 7 期) 20 06年9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i a ca d Ee n mi s u s s a c n F n n il n a , o cIs e o
N m e9 ( eeaSrl o24 u br Gnr ea N.7 ) l i
jn 和 Zn a s 9 8 e ie oya 和 B c a igl ,1 9 ;L v ,L az e n e—
献综述
影响经济增长 的因素很 多,其 中金融发展与 对外开放是影响一 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家长期 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17 、 Si i (1 8 、 K n 和 9 3) t lz gt 9 5) ig Lv e ei n
我国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不仅 仅在国家层 面上 ,而且深入 到 区域层面 进行研 究。张军洲 (9 5 19 )和殷德生、 肖顺喜 (00 20 ) 以区域金融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和 发展战略。胡鞍 钢 、周立 (0 2 20 )通 过对 经济 发展差距和金融发展差距 的计算得 出结论 ,经济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作者:孟月明赵思维秦郅益来源:《辽宁经济》2023年第09期〔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梳理了辽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和有利条件,指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开放发展对于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益处。
最后,从扩大开放范围、拓展开放领域、探索深层次开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开放;辽宁振兴;东北振兴注: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RCEP生效背景下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研究”(项目编号:L22AGJ002)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这是赋予东北、辽宁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重大机遇和路径选择。
辽宁开放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具備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载体等有利条件,需及时抢抓我国扩大向北开放、RCEP全面实施等重大契机,聚焦重点、强化举措,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辽宁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一、牢牢把握辽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和有利条件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越开放就越发展,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的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历史进程,将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东北“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重要论述,为辽宁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浅议新常态下辽宁对外开放的几点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首先表现在减缓的增长速度即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其次表现在略有改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即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再次不断转变的经济结构即增量扩张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最后势头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即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兴增长点。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辽宁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辽宁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1.进出口比例不够合理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以来,整体增长虽有所减缓,当仍保持着上升的发展趋势。
2013年,辽宁省一般贸易出口达365.1亿美元,增长23.5%;加工贸易出口227.8亿美元,下降1.3%,但相比2010年,增长了10.05%。
自2008年至2012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只有2009年略有下滑;出口总额明显高于同年进口总额,进出口差额呈下降趋势,2012年略有回升。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势态下,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顺差状态,然而常年的顺差导致进口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出口,致使进出口所占比例不是十分合理。
2.外贸出口结构性问题凸现一是出口商品结构仍然不够完善,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商品比重较高。
当前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已发生变化,但辽宁省的主要出口商品仍然是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鞋、服装、大豆、水产等出口产品占据了出口总额的70%以上。
总体来看,辽宁省仍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仍比较低。
二是加工贸易进出口呈现负增长,这是影响辽宁省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工贸易仍然占据对外贸易较大比重,近几年来,辽宁省的加工贸易显现出一定的弊端,比如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外,由于出口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导致抗波动能力较弱。
3.利用外资的产业、国别和分布不够协调一是外资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辽宁利用外资主要流向第二产业,而一、三产业利用外资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14]61号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14]61号](https://img.taocdn.com/s3/m/5463b5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2.png)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14〕61号)省内有关高校:根据《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教育部关于取消重点学科审批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进一步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工作要求,为继续加强辽宁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建设教育强省和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厅决定将“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的部分立项学科,整合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的整合原则。
按照进一步促进立项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并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贡献作用的原则,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以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一级学科开展评估工作的实际做法,在“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巩固、提升、特色”109个立项学科中,按一级学科遴选确定三个新的建设层次并安排不同资助强度。
其中,“培育”项目立项学科将保留省级重点学科资格,不再安排专项资助经费。
2.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三个层次的具体构成。
第一层次(16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进入前30%的博士学科和由院士领军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并能够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学科;第二层次(37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进入前31%至50%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代表辽宁高校优势特色并紧密服务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内一流学科;第三层次(24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在50%以外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支撑辽宁高校特色化发展并满足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
厉妲 “祖国在我心中” 辽宁省征文二等奖

想说的话
鲁亚平
大连交通大学
10
我和我的祖国
饶无疆
大连交通大学
11
我与祖国共同成长
金路
大连交通大学
序号
征文题目
姓名
学校名称
12
我以我血荐轩辕
张佳盈
大连交通大学
13
心中的祖国
林勇
大连交通大学
14
我的祖国
胡阳
大连交通大学
15
祖国,我为你骄傲
张雨溪
大连交通大学
16
我和我的祖国
孙梦迪
大连理工大学
17
心中的歌
18
我与我的祖国
李洪业
大连理工大学
19
携手青春的你我
吴付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
擎天
张雨
大连水产学院
21
我爱我的祖国
丁梅
大连医科大学
22
我和我的祖国
范宁
大连医科大学
23
我和我的祖国
金晶
大连医科大学
24
鱼水谣
刘杨
大连医科大学
25
五星红旗闪耀世界
马艳
东北大学
26
中国神话,神话中国
崔雯
东北大学
27
家的变身
陈陆淼
杨欢
辽宁大学
15
我与我的祖国
张金雷
辽宁大学
16
我和我的祖国---从家乡巨变看祖国辉煌发展
段琼
辽宁大学
17
我的祖国:你走过了三十年,又三十年
王悦
辽宁大学
18
60载的赞歌
刘梅
辽宁大学
19
我与我的祖国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的通知-辽教发〔2021〕45号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的通知
正文:
---------------------------------------------------------------------------------------------------------------------------------------------------- 辽教发〔2021〕45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的通知
省内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校际合作,我厅组织了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申报工作,经研究,确定673个项目为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立项项目(见附件)。
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开放办学、加强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认真组织做好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将建立督查考核和通报制度,定期对开放办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附件:
1.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本科生联合培养)
2.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研究生联合培养)
3.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教师互聘)
4.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资源共享)
5.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国际交流)
6.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汇总表(协同创新)
辽宁省教育厅
2021年6月29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渤海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作者 陈德权
报送单位 东北大学
获选层次 第一层次
20
唐彦林、于鑫洋
辽宁大学
第二层次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周春男、赵俊爱 张喜林 王珏 李静 邹明明 张凤华 付思、朱玉华 王振来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霍春光、周科良 张铁志 谷艳丰 徐姜、李潇、董 天文 吴沙沙 吴奕璇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序号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论文题目 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区域的双边教育合 作研究 中华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高校语言人才 培养 精准对接 多个层次 多种方式开展国 际交流与合作 辽宁省省属高校教师国际化建设的对 策研究——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 “一带一路” 战略和辽宁来华留学 发展的关系
作者
报送单位 辽东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水利职业学 院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获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李君实 王威 秦华 蒋开萍 邹丽媛 郝晓亮 兰月 穆雪 郭力铭、孙迪、 邰东梅、刘景峰 关岫一 马特 于富业 高路 傅缨捷、辛永明 王英春 田雪飞、邹学家 张立恒 任慧 李晨光
序号 79 80 81 82 83 84 85
论文题目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 外开放 助推辽宁新一轮振兴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模 式探索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来华留学生医学 人文教育的思考 “一带一路” 教育行动下职业教育与沿 线国家教育合作浅析 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交流, 深化职业教 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走出去” 发展 战略探析 “一带一路” 教育对接高校留学生教育 研究 基于 “一带一路” 背景思考高等艺术教 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新一轮 振兴的研究 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 用和使命探究 “一带一路 ”背景下高职院校“走出 去”现状及思考 职业教育国际化推动辽宁经济振兴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辽宁省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合作 办学 发挥教育合作与交流在 “一带一路” 建 设中的关键作用分析 逐步振兴的老东北 逐步振兴的涉外高 职教育——辽宁高职涉外联合办学侧 记 对外开放视阈下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合 作探究 中华文化氛围下外国留学生的日常培 养与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对外开放的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短期来华交流生项目的 探索、意义及建议 对外开放视域下辽宁高职教育国际化 工作的长效路径 教育合作交流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共建 作用研究 许驰 许娜
获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孙宏亮 张楠、郑革 杨晶洁 杨韬 崔瑛
86
曹阳
第三层次
87 88 89 90 91
王姗姗 王维思 孙晓楠、严峰 金龙 黄富勇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92
王芳
第三层次
93 94 95 96 97 98
作者
报送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中 山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营口职业技术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民族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大连科技学院 铁岭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 大连职业技术学 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 院 辽宁金融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职业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省交通高等 专科学校 辽宁金融职业学 院 辽宁特殊教育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29
倪菲
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二层次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杨超、尹涵 廖江慧、孟倩 鄢月 周丹 武紫微 许宝丹、王胜 侯丽、王景双 师娜、王颖、赵 胜岩 石云
辽宁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金融职业学 院 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作者 赫兰兰
报送单位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 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铁道职业技 术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 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城 市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获选层次 第二层次
40
刘新颜、华菊翠
第二层次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尚伟红 吕翠玲 高玉旭 张宁 姜海 王蕴 孙延娜、朱爱松 张萌 夏晓晨 王凌超 王胜 耿继原、宋玉梁 杨艳庆 徐其怀 邹宇翔 刘霞、武靖娜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序号 39
论文题目 辽宁省高职院校协同 “一带一路” 发展 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 倡议下高校国际化高铁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大连交通 大学为例 辽宁省高校国际化发展与 “双一流” 建 设的探究 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角色研究 “一带一路” 背景下辽宁高校教育对外 开放的路径探析 “一带一路” 战略下辽宁省职业教育对 外开放的思路架构 教育智库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决策咨 询路径研究 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问 题初探 论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中的使命与任务 “一带一路” 倡议下辽宁省来华留学教 育发展策略研究 语言文化在辽宁省新一轮振兴中的机 遇与挑战 文化交流视角下中国留学生的媒介作 用研究 基于校际交流的辽宁省高职院校国际 化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 背景下辽西北高校创新创 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的渗 透——以辽宁为例 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和任 务研究 辽宁高校日本留学生学习生活障碍及 解决对策探讨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出国留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 “双一流” 背景下高校构建来华留学专 业化服务体系初探——从品牌专业和 品牌课程建设着眼 基于 “互联网+OBE” 的高等教育工程类 国际化人才模式研究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15
第一层次
16 17 18
王强 孙桂岩 刘爱君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序号 19
论文题目 加强留学生在学管理 促进辽宁教育品 牌化发展 “一带一路” 倡议下深化开展高等教育 对外援助——以大连海事大学斯里兰 卡校区为例 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 务研究 教育国际化促进辽宁新一轮振兴研究 一流大学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下的对 外合作办学研究 挖掘“共同体”内涵 促进留学生文化 教学“一体化”建设 以来华医学留学生为窗口 加强中外人 文交流 新时代医学教育对外开放的探索与实 践——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 先进制造背景下辽宁工科院校中外合 作现状与分析 新时代我省外国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 展策略研究 基于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制定战略的 辽宁高等中医教育对外开放质量保障 研究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辽宁高等教育国 际化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问题表征与 路径探析 浅议高校如何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 背景下辽宁高职教育国际 化发展之路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加强高校学 生党建工作 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外部机 制研究 “一带一路” 战略下辽宁省教育资源与 沿线国家人才需求的对接 “一带一路” 背景下辽宁省高等教育对 外开放策略研究 从中华文化在日韩历史中的作用谈高 校在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
作者 姜泓列 李宏岩、李鹰 郑美英 蔡璐 王晓雁 于瀚翔
报送单位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大学 辽宁工程职业学 院 辽宁金融职业学 院 辽东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建筑职业学 院 辽宁大学 大连艺术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大连广播电视大 学 沈阳体育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 院 大连广播电视大 学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金融职业学 院 沈阳音乐学院
附件: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辽宁新一轮振兴拟获选征文名单
序号 1 2 3 4 5 论文题目 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 务研究 孔子学院与欧洲主要语言传播机构布 局方略的比较研究 中外教育资源整合下的国际化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辽宁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分析 辽宁省行业特色高校境外办学的对策 和建议 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研究领域的发展态 势与评价——基于(1985—2018 年) CNKI 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中医院校留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模 式探索 提升辽宁省教育开放水平与留学品牌 建设 “一带一路” 倡议下辽宁高职教育对外 开放的新思路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对实现辽 宁省教育振兴的作用探析——以米兰 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一带一路” 视域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助益辽宁全面振兴的路径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辽宁省来华 留学教育“精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探究 以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助推高等学校 内涵式发展 一带一路” 背景下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 发展战略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 院为例 试论辽宁高校来华留学内涵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策略研究 日本来华留学生对华意识调查研究 作者 马晓君 刘晶晶、关英明 刘秀玲、肖杨、 牟岚、蔡莉 孟丽菊、张丽丽 吕晓燕 吴子靖、方园、 杨清琳 孙迪、郭力铭、 邰东梅、刘景峰 孙涛 徐丹 报送单位 辽宁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获选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