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庄子秋水

合集下载

以庄子秋水为主旨写作文

以庄子秋水为主旨写作文

以庄子秋水为主旨写作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每当读到庄子中的这几句,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想起那次让我深有感触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去爬山。

这座山不算太高,但对于久未运动的我们来说,也颇具挑战。

一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步伐轻快,仿佛这山不过是小菜一碟。

我冲在前面,心中满是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第一个到达山顶。

山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一切都那么美好。

然而,随着路程的推进,我的脚步渐渐沉重起来。

汗水湿透了后背,呼吸也变得急促。

我抬头望去,那山顶似乎还遥不可及。

此时,原本被我甩在身后的朋友们一个个超过了我,我的心里开始有些着急。

“哎呀,我怎么这么差劲!”我在心里暗自抱怨。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路边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石缝间还钻出了几株顽强的小草。

我走过去,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大口喘着粗气。

“这山怎么这么难爬呀!”我嘟囔着。

这时,一只小蚂蚁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正沿着石头的边缘努力地往上爬,可每次快要爬到顶的时候,又会不小心滑落下来。

但它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

我静静地看着这只小蚂蚁,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羞愧。

“连一只小蚂蚁都能如此坚持不懈,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呢?”我咬咬牙,站起身来,继续向山顶攀登。

每走一步,我都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终于,我登上了山顶。

那一刻,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

连绵起伏的山峦、蜿蜒流淌的河流、错落有致的村庄,一切都尽收眼底。

那广阔的天地仿佛在向我展示着它无尽的魅力,而我之前的疲惫和抱怨瞬间烟消云散。

我想起了庄子中的河伯,当他看到大海的辽阔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狭隘。

而我,在这次爬山的过程中,不也像那河伯一样吗?一开始,我自认为能够轻松登顶,却在遇到困难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抱怨。

然而,当我坚持下来,突破了自己的局限,才看到了更美的风景。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觉得自己无法前行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次爬山的经历。

庄子秋水的道理和启发

庄子秋水的道理和启发

庄子秋水的道理和启发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兼有哲学和文学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造力。

其中,庄子的“秋水”思想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启示,它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知和理解。

“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河水,庄子用它来比喻人生和天道的关系。

秋水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乱流弯曲、无序混杂的,但在和天道共存的过程中却可以实现平衡和和谐。

人生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充满挫折和不可控的,但在和天道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最真实的本质,实现人生的自由、自我和和谐。

庄子的“秋水”思想还可以启示人们如何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庄子认为,人生就像一条充满坎坷的河流,随着时间流逝,人们需要遇到各种事情来磨练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如果我们像秋水一样抱着平静和适应的心态来面对挑战,那么就能在起伏的人生路上寻找到平衡和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可以让我们坚韧不拔地面对困难,还能让我们从容地享受人生的美好和快乐。

庄子还通过秋水的比喻启示人们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格,所以我们的生活路径和方式也是独特的。

即使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方式。

因此,庄子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在遇到困境时要保持谦虚和淡定,秉持正确的生活态度,去欣赏和感受人生中的美好和宝藏。

总之,庄子的“秋水”思想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哲学启示,它让我们从自然和人生的角度来深刻思考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在“秋水”精神的指引下,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读《庄子外篇秋水》的感想

读《庄子外篇秋水》的感想

读《庄子外篇秋水》的感想《庄子外篇秋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深意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秋水的特点和变化,传达了庄子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然的认识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以下是我对《庄子外篇秋水》的一些感想,希望能够与您分享。

首先,我被文中对秋水的描绘所打动。

庄子在文中写道:“秋水共长天一色,水落石出,不可得而观也。

”这一描述让我联想到秋天的湖泊或河流,在静谧的秋天,湖面上泛起的涟漪在阳光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秋水的变化和流动性使人产生了一种无限遐想的空灵感觉,同时也让我思考到人生的无常性和流动性。

人生就像秋水一样,无法预料和掌控,我们需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

其次,我对庄子对于自然的思考和认识深感敬佩。

他通过描绘秋水的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融入的态度。

庄子认为人应当像水一样,以自然的方式生活,顺应自然的变化。

秋水在流动中没有固定的形态,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却能保持自己的本真。

这启示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本性,不被外界的喧嚣和扰乱所动摇。

同时,庄子还强调了自然的无为而治的原则,认为我们应该学会顺其自然,不要过度干涉和控制,而是要接纳和适应自然的变化。

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下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另外,我在阅读《庄子外篇秋水》时也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庄子在文中多次提到了“无用之用”,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虚无。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功利和目的性,而在于生活的过程和感受。

庄子提倡的是一种从内心出发的自由和宽容,不受外界的束缚和规范。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追求功利和物质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提醒。

我们应该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内心的满足。

最后,我认为《庄子外篇秋水》给予了我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思考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功利和目标,处于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容易忽略内心的平静和感悟。

《秋水》与庄子的智慧作文

《秋水》与庄子的智慧作文

《秋水》与庄子的智慧作文范文一:大家好,我今天想写一篇关于《秋水》和庄子智慧的作文。

咱们先来说说《秋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十分优美,像是描述着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到无比清新和惬意。

台阶边,绿水滋生,而横竹影里的秋水,又让人不禁想起了庄子对自然观的诠释。

庄子倡导自然,重视人的心灵与自然之间的融合。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应该去追求名利财富。

他的智慧让人们思考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秋水》这首诗则是对庄子深邃思想的一种阐释。

在诗中,作者所描绘的秋水就像是庄子中提到的“天地之无极,而万物之生也”。

水是自然之中的一种自然元素,可以随着自然季节发生变化,有时候飘忽明灭,有时候却是波涛滚滚,宛若有生命一般。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水所拥有的这些特征当作对庄子自然观的体现。

从用词上看,《秋水》和庄子的智慧都强调自然之美。

诗中所描绘的秋水从清新的水色,到婉约的竹影,都展现出作者的美感。

而庄子的智慧也对自然美的表达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究,让人深入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深邃并体悟到生命的内涵。

总的来说,庄子的智慧让人们认识到了自然与人之间复杂而却又深邃的关系,而《秋水》这首诗则是通过一个美妙的意象,让人们对庄子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杆,去感悟庄子智慧,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范文二:大家好,我今天写一篇关于《秋水》和庄子智慧的作文。

《秋水》是一篇描述秋日水景的佳作,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吟唱着池塘旁的秋水,描绘了一个美妙的画卷。

通过描写,不仅让读者感触到水的美丽,也启发读者思考庄子的自然观。

庄子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实价值。

庄子的思想与《秋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升华。

同时从用词上分析,《秋水》与庄子智慧也在用语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秋水》中,“绿水流莺语间绿萍处,碧浪琼瑶迎骑来”的描写,同样体现出自然之中的温柔和美好。

庄子秋水的作文600字

庄子秋水的作文600字

庄子秋水的作文600字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在河边闲逛,正巧碰上了庄子。

他老人家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眼睛盯着那秋水发呆。

我们几个好奇,就凑了过去。

“庄子先生,您在这儿看什么呢?”我问。

庄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笑了笑,“看这秋水啊,你们看,这水清澈见底,连水底的石头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跟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河水清澈得像是透明的玻璃。

“这水有什么好看的?”一个朋友不解地问。

庄子摇了摇头,“你们不懂,这水虽然清澈,却也变化无常。

你看,那边的鱼儿游来游去,水波荡漾,每一刻的水面都是不同的。

”我听得入迷,不由自主地问:“那这水对您有什么启示吗?”庄子笑着说:“当然有。

这秋水告诉我,世间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这水一样,看似平静,其实每一刻都在变化。

我们人也应该学会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我们几个听得连连点头。

这时,另一个朋友突然说:“庄子先生,您看这水这么清澈,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心灵呢?”庄子点了点头,“说得好。

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像这秋水一样清澈,那么他的思想就会纯净,不受外界的干扰。

”我们正聊得兴起,突然一阵风吹来,河面上的水波更加汹涌了。

庄子指着水面说:“看,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风一吹,水就动,这就是顺应自然。

”我看着庄子那深邃的眼睛,突然觉得他就像这秋水一样,深不可测,却又清澈透亮。

“庄子先生,您真是个智者。

”我由衷地说。

庄子摆了摆手,“我不过是个爱思考的普通人罢了。

你们年轻人,要多观察自然,多思考,自然会有所领悟。

”我们几个听了,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那天,我们在河边坐了很久,庄子的话像那秋水一样,清澈而又深远,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雨季时,黄河河道变宽,水势浩大,于是河种很得意,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水势最大的。

河神随黄河水流到了大海,看见大海无边无际,这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对海神说:“以前我不相信有人比孔仲尼还知识丰富,有人比伯夷还道义崇高,现在看见你,我相信了。

惭愧惭愧!”以上材料在认识自己、认知世界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自知与认知——从黄河到大海的启示在《庄子·秋水》的故事里,黄河河神因见到大海的辽阔而感到自身的渺小。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认知自己和了解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人要有自知之明,同时要开阔视野,不断求知。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她滋养了大地,孕育了文明。

黄河河道宽阔,水势浩大,使河神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然而,当河神见到大海的壮丽景象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谦虚,认清自己的位置。

我们要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永远有人比我们更优秀,更有才华。

因此,我们要在自信的基础上,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河神见到大海后,感叹自己原先的自满无知。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人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世界如此广阔,而我们个人的认知却如此有限。

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从黄河到大海,河神经历了从自满到谦虚、从无知到求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同时,我们要敢于追求真理,勇于突破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借鉴河神的经历,不断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以庄子秋水为中心写作文

以庄子秋水为中心写作文

以庄子秋水为中心写作文
秋天的风,面带一缕凉意,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

我靠坐在阳台上,捧着《庄子》,望着“盈盈秋水”篇,心里泛出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河边,一位老伯伯正优哉游哉地钓鱼。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专注地望向水面,仿佛半个世界都静止了。

老伯伯的头发花白了,脸上爬满了皱纹,却精神焕发。

他像一个智者,静静地寻思着人生的真谛。

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条清澈的河水中,和庄子一起,乘着观光车欣赏着那茫茫无际的秋水。

河水清澈半透明,粼粼波光,映照着蓝天白云,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我仿佛看见了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窜,看见了白鹭在岸边悠闲地闲步,看见了远处的小船在河面上漂浮。

秋水,真是美吗?也许是,美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包容万物、无私的奉献精神。

如同老伯伯,虽然年老,却依然身体硬朗,看起来像秋水,虽然古井无波,却孕育着盎然生机。

我合上书,陷入了思考。

我想,庄子写“秋水”时,一定是怀着满腹喜悦的心情吧!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盈盈秋水的美丽,也表达了他的感悟。

秋天的风,始终轻轻地吹着,我的心,也变得古井无波而安然。

我仿佛听到了泠泠的声音,它在轻轻地告诉我:人生如水,随其自然,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庄子秋水启示作文

庄子秋水启示作文

庄子秋水启示作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每当读到中的这段话,我的思绪总会飘向那遥远而又神秘的古代,仿佛能看到那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奔腾而来。

这篇文章中,河伯一开始自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直到见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

这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的经历一样,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然而当我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广阔,自己所知道的、所拥有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旅行经历。

那是一次去海边的旅行,出发前,我满心期待,想象着那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和温暖的阳光。

当我终于抵达目的地,看到那辽阔的大海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站在沙滩上,远远望去,大海无边无际,与天空连成一线,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力量。

那白色的浪花拍打着沙滩,溅起无数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如同钻石般的光芒。

我兴奋地脱下鞋子,冲向大海。

当我的脚接触到海水的那一刻,一股凉意瞬间传遍全身,让我感到无比的舒畅。

我试探着往前走,海水渐渐地没过了我的膝盖。

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冲过来,我努力地保持着平衡,感受着大海的拥抱。

在海里游泳的感觉更是奇妙。

我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海水中穿梭。

海水的浮力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变得轻盈无比,每一次划动手臂,每一次踢动双腿,都能感受到海水的阻力和推动。

我游向深处,周围是一片蓝色的世界,安静而神秘。

偶尔有几条小鱼从身边游过,它们灵活自如,让我好生羡慕。

当我游累了,回到沙滩上,躺在温暖的沙子上,仰望着天空。

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悠闲地变换着形状。

海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海水的咸味和一丝凉意。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在海边的那几天,我每天都会早早地起来看日出。

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把整个海面都染成了金黄色。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秋水》读书笔记_2000字
正文: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

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

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

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

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

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

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

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

“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

”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

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

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

”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

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
才。

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

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我看庄子的绝对自由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博大精深、难以尽述。

而公认的对此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以及其他的一些小的学派,这些思想的不断变化和融合,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的艺术思想。

这些学派除了禅宗几乎都是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轴心时代,在那时表现为百家争鸣的诸子学派。

在这里我想谈谈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思想和影响。

我们学的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秋水》。

老实说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很清楚的,因为它的内容很多,涉猎得也很广,但都很高深。

随处的一些内容都可以看到庄子的精神世界,尤其是那种对绝对自由的追求,那种忘我的不惜代价的追求!作为道家的庄子崇尚“天道”自然之道,具有鲜明的超功利倾向。

鲁迅对他的评价是:汪洋,恢宏,恣睢。

“他认为能观于天地
而体道得道的理想人格,应当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与造化同流,与日月同辉,游乎四海之外。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记得台湾也有个文学家喜欢庄子,姓陈,研究的是道家,但只对庄子的自由思想大为欣赏,极其讨厌专制制度,后来被台大赶走了;虽然后来平了反,可他自己反而不在乎。

中国文人很多都是陷落在这种圈子中而不得自拔了,其实这是很可叹的。

中国现在的这种思想似乎更是膨胀到了恐怖的地步。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做到了很多以前梦想中的事情,于是对永生的自由的追求大幅度的崛起。

首先是武侠,然后是玄幻,还有现在的很多另类文学,老少皆喜的金庸,男生喜欢的黄易,女生喜欢的安妮。

这些的这些其实正在不可遏制地吞噬着很多人的思想!《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

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
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

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

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

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

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

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

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

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

今天更应提倡。

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

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

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
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

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

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

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