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与俄罗斯的崛起

合集下载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分析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分析

的必要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彼得一世进行了移植西方文明的改革。请回答8
~10题。
8.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 》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B 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A
D.增强军事力量
9.彼得一世经济改革的措施有 ( ①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②允许工厂使用农奴充当劳动力 ③实行重商主义 ④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3 、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观条件之一是
D A.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的俄国的发展
B.莫斯科,土拉等地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C.俄国在对外战争中打败了瑞典和土耳其
D.彼得一世亲自到西欧考察,积累知识,聘请人才
一、时代的要求——背景
提炼课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 向欧洲的海路。
可能性
3、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4、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
形势。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1697—1698年,彼 得一世微服出访, 随俄国“大使团” 访问了西欧的荷兰、 英国等国家。在荷 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 场认真学习造船技 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 船雕像。
4、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A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斯大林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普希金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做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别尔嘉耶夫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已不再是乞丐和贫儿,我们有了无尽的力量和光荣。

他把我们俄国改造成了什么样子,它便永远是什么样子;他为善良的人们把俄国变成了可爱的国家,它便永远是可爱的国家;他使敌人对俄国胆战心惊,敌人便永远对它胆战心惊;他在全世界赢得了光荣,光荣便永放光辉。

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民政和军事方面的变革。

——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一、改革的历史背景1、社会状况:改革前的俄国只是欧洲大陆的一个闭塞落后的封建内陆小国(1)政治上:中央集权不够强化;政治机构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

当时的俄国贵族势力十分强大,王权正处于“等级代表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过渡时期,贵族间经常发生内讧和战乱。

俄国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7世纪的衙门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中央政权机关仍不健全: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

到17世纪末,衙门制度的流弊已非常严重。

办事效率极低,因循拖延之风泛滥,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事件层出不穷。

(2)经济上: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封建农奴制占绝对统治地位;手工工场的发展极其微弱。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摇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彼得大帝改革与俄罗斯文化的近代化

彼得大帝改革与俄罗斯文化的近代化
大 意 义 在 彼 得 之前 , 国是 一 个 落 后 的 欧 洲 边 缘 国 家 历 史 上 , 俄 俄 罗 斯 的前 身 基 辅 罗 斯 曾 是 欧 洲 文 明 的 一部 分 。 在 中世 纪 早
现 代 化 的 第 一 波 发 展 ,而 且 从 此 以 后 游 离 于 欧 洲 主 流 之外 至 今。 后来 俄 国虽 然 摆 脱 了 蒙 古 的 统 治 , 但她 从 此 也 成 了一 个 同 时兼 有 欧 洲 性 格 和 亚 洲 特 征 的 国家 。 当彼 得 大 帝 承 袭 帝 统 的 前后 , 面 临 的就 是 这 样 一 种 局 势 : 欧 洲 , 其 他 国家 相 比 , 他 在 与 俄 国经 济 和 军 事 落 后 太 多 : j 欧地 区 . 典 作 为 区 域 强 权 威 在 E 瑞 胁 着 俄 国 的生 存 与 发 展 ; 方 的奥 斯 曼帝 国虽 衰 尤 大 : 东 扩 南 向 张遭 到 了 中国 的 康 熙 大帝 的强 有 力的 阻击 。 此 , 小 就有 着 因 从 远大抱负与坚强意志的彼得大帝在亲政后下决心向西欧学习
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彼 得 大帝 在 各 个 领 域 的 改革 措 施


1在 中 央 , 废 除 贵 族 杜 马 , 立 参 政 院 , 地 方 , 省 . 他 设 在 设 制 以 承 担 区 域 管 理 职 能 。 在 用 人 制 度 上 ,颁 布 “ 职 等 级 官 表 ” 将 文 武 官 员 分 成 l个 等 级 , 功 晋 升 。 一 举 措 打 破 了 , 4 按 这
期, 基辅 凭 借 其 与 君 士 坦 丁 堡 帝 国的 关 系 , 而在 黑 海 贸易 中起 过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但古 罗斯 的衰 落使 其 与 近代 俄 罗斯 之 间 出现 了断 裂 。 其 中 , 尤 以十 世 纪 蒙 古 的 征 服 对俄 罗斯 的 这 又 影 响 最 为 巨 大 . 方 面 , 帐 汗 国 的统 治 实 际 上促 使 了 以莫 斯 . 一 金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近代化是指在18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原因如下:
1.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工厂和手工业作坊,促进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

2.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彼得一世改革实行了普遍兵役制,建立了现代化的陆军和海军,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之一。

3.改革推动了俄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体系,创办了许多学校和科学院,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

4.改革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彼得一世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建立了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俄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为俄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京:俄罗斯21世纪的“彼得大帝”

普京:俄罗斯21世纪的“彼得大帝”

普京:俄罗斯21世纪的“彼得大帝”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15年第08期普京,俄罗斯第2、4任总统,无论处理内政和外交,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强势,尤其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更是毫不退缩、坚硬如铁。

“领土争端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俄罗斯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为此他不仅赢得了俄罗斯民众的拥戴,其硬汉形象也被媒体称为“铁腕总统”。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

他行事雷厉风行,令出如山,在政坛的影响力超群,超凡的自信与独特的个人魅力更是掀起了个人崇拜主义热潮。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作为独立自主国家的最初10年间,陷入了经济政治危机。

前苏联共和国的其他联盟国,甚至原俄罗斯帝国的部分地区都不再受莫斯科的控制,可见俄罗斯当时是怎样一种窘困状态。

此后十年,俄罗斯始终在纷扰的党派斗争中找寻“自己的体制”,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右翼激进浪潮,以及纷扰的地方分权,一直没有扭转颓势。

普京,这位前克格勃特工,在2000年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

在他领导下,俄罗斯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俄罗斯的经济每年平均上升7%,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他恢复了俄罗斯稳定的局面,重新唤起了民众的自豪感。

在他最初任职的8年,俄罗斯从一个“正濒临衰败”的国家重新回到了世界强国的行列,他用“铁腕”重新树立起克里姆林宫至高无上的权力,将颓败不堪的经济带入正轨,重塑了俄罗斯的强大地位。

或许在俄罗斯人心中,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所谓的民主体制,而是一个能带来安全感和恢复往日强大帝国的“强人”。

似乎这种强人政治带来的稳定与强大足以弥补民主和自由的缺失,但强人政治终究不是民主政治,然而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更需要强人政治还是民主政治,也许以后的历史来评判。

历史浅谈:俄罗斯的神话彼得大帝的成长史

历史浅谈:俄罗斯的神话彼得大帝的成长史

历史浅谈:俄罗斯的神话彼得大帝的成长史Лишившисьв1676 отца, ПетрдодесятилетвоспитывалсяподприсмотромстаршегобратацаряФедораАлексеевича, которыйвыбралдлянегоучителяобучавшегомальчикаграмоте. Когдав1682 Федорумер, престолдолженбылнаследовать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 но, посколькуонотличалсяслабымздоровьем, сторонникипровозгласилицаремПетра. ОднакоМилославские, родственникипервойженыАлексеяМихайловича, сэтимнесмирилисьиспровоцировалистрелецкийбунт, вовремякоторогодесятилетнийПетрсталсвидетелемжестокойрасправынадблизкимиемулюдьми.在1676年的时候彼得失去了父亲,彼得十岁以前的教育是在皇室兄长监督下完成的。

ФедораАлексеевича为彼得选了一为老师教男孩子识字。

在1682年的时候Федор去世了,王位应该由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继承,但由于他的体质很差,一些拥护者就号召彼得能继承王位。

然而第一夫人АлексеяМихайловича的亲戚并没有服从,教唆特种装备的士兵发起暴动。

在那个年代,那个十岁的少年成为了残酷压迫他亲人的见证者。

Этисобытияоставиливпамятимальчиканеизгладимыйслед, отразившисьинаегопсихическомздоровье, инамировоззрении. Результатомбунтабылполитическийкомпромисс: натронбыливозведенывместеИваниПетр。

俄罗斯的沙皇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悲惨历史

俄罗斯的沙皇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悲惨历史

俄罗斯的沙皇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悲惨历史俄罗斯的沙皇政治制度,是曾经存在的一种封建专制政体,它从古至今持续了近千年。

沙皇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极端集权的政治结构。

这种政治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斯拉夫人,但真正得以确立并逐渐完善,始于1547年伊凡四世成为沙皇,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该政体。

沙皇政治制度的起源起初,据学术研究,斯拉夫人的政治组织和部落社会关系,是以“定居点”为主体,通过部落长老的领导和协商来取得合作。

拥有更多财富和权力的人,可以拥有更高的等级和更高的地位。

斯拉夫人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种族平等性”,而一些贵族、沙皇和成员化的人物,则拥有更多荣誉、声望和财富。

随着罗斯王国的兴起和发展,由于战争、征服和土地的增加,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有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百年战争和土地的兼并,使原本等级相对较少的罗斯王国变成了大国,贵族和权力得到了更多的扩张空间。

同时,随着东正教的传入和弘化,一些地区的势力更为显著,权力和地位的竞争也加剧了整个罗斯王国的社会结构。

沙皇制度与东正教教会沙皇政治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与东正教教会的关系。

虽然东正教教会是罗斯王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是沙皇政治制度的重要规定者和执行者之一。

在俄罗斯古代,教士阶层具有重要的政治权力,将其与沙皇的集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格局和政治衰退。

沙皇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所不同。

古代的罗斯公国和莫斯科公国,虽然有一些类似的政治结构,但它们的单一王国和国王的依赖依然缺乏。

在伊凡四世与彼得大帝这两个时期,沙皇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一个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政治制度。

这一时期的改变与现代化、欧洲化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沙皇政治制度的构成沙皇政治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四个层次:沙皇、贵族、官僚、平民。

沙皇是这个政治制度的核心,人称“上帝代表”,被普遍认为拥有神权。

他是全国国土的双重主人,拥有极高的权威和权力,他的命令和行为几近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沙皇俄国的改革

沙皇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1.莫斯科大公伊凡称沙皇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

近代沙皇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①背景: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极端落后,而落后的根源是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虽然17世纪俄国也开始出现了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农奴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这样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强国,逐渐掌握实权的年轻富于理想的沙皇彼得一世从1689年起开始推行改革。

简介彼得一世:彼得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和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文化影响。

他羡慕西欧的技术,曾前往英、荷等国家实地考察和学习。

他远见卓识,做事果断。

为了实现改革,他毅然处死了反对改革的皇太子。

彼得一世改革能够推行是和他具有坚强的改革意志和巨大魄力分不开的。

②改革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从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和改变社会习俗五个方面掌握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

选拔和任用官员唯才是举,使一些无能的贵族丢了官,这就削弱了大贵族势力。

军事方面:积极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保护工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兴办手工工场,允许他们在购买土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也一起买走,使工场主能拥有一批劳动者。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大力推行学校教育。

当时规定,对10—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等。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还强迫俄国人剪掉长胡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大帝与俄罗斯的崛起
导读:本文彼得大帝与俄罗斯的崛起,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彼得大帝与俄罗斯的崛起
作者/李慧
俄罗斯是东欧文明的中心,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在俄罗斯历史上,彼得一世被认为是最杰出的皇帝,他为俄罗斯帝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彼得一世的父亲是阿列克谢沙皇,在他不到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围绕着王位的继承问题,阿列克谢沙皇的十几个同父异母的孩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残酷的宫廷政变中,彼得和他的母亲一度被驱逐出宫外,寄居在莫斯科郊外一个偏僻的乡村。

一开始,是彼得的姐姐索菲亚公主掌握了政权,但是由于许多反对派的反对,几年后索菲亚公主被迫交出了政权,贵族们迎回了当时已经17岁的彼得,拥立他为新一任的沙皇。

彼得长得高大魁梧、仪表非凡,但是脾气暴躁,尤其是饮酒过度时,经常大发雷霆。

彼得即位时的俄国,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举国上下,识字的人不超过百分之五。

彼得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1697年,25岁的彼得到西欧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这次旅行对他此后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伪装成一个普通的士兵,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英
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还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会议。

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考察尚未结束,国内传来了索菲亚公主发动政变的消息,彼得不得不提前赶回俄国,镇压了政变,将索菲亚放逐到莫斯科近郊的新圣母修道院当修女。

随后,彼得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全面改革,主张学习西方。

彼得的改革,首先是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开始的。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剪胡子,他下令全国城乡的男人都不许留胡子。

本来,胡子在俄罗斯人的观念里是“上帝赐予的装饰品”,又宽又密的胡子和肥肥胖胖的身子一样,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

后来因为阻力太大,彼得也作了些让步,要求不愿意剪胡子的人,必须出钱购买留须权。

一个富商每年要缴100卢布。

就算缴了钱,事情也还没有完,还要把政府发的、上面刻着“钱收讫”的小铜牌挂在脖子上,以便随时查验。

很多人觉得太麻烦,干脆还是剪了。

彼得做的第二件事情,是革除传统的宽袖长袍。

他认为这种服装华而无当,有碍工作,必须禁止。

他在宴会上自己动手,把客人的大袖袍剪个干干净净,一边剪还一边说:“大袖子太碍事,到处惹祸;不是把玻璃杯拂下来,就是弄洒汤汤水水,洒人一身。

剪下来这一段,你还可以拿去做一双靴子。

”他还下令:“莫斯科及各城市居民所着衣服……其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衣。

”于是,
新的服装很快就问世了。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发展工商业,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论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成绩晋升。

彼得的改革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使彼得头痛的是以皇太子阿列克塞为中心的一伙旧贵族结成的所谓“太子帮”,他们暗中还得到皇后的支持,破坏改革。

掌握了大量的“太子帮”阴谋活动的证据后,这位46岁、身体健壮、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沙皇,决定以严厉的手段对付他的不肖之子和“太子帮”一伙。

他下令逮捕皇太子及其同谋犯,要求法庭严惩“太子帮”,即使是自己儿子也不宽恕。

法庭最后判处皇太子阿列克塞死刑,其余的人按罪行分别判处死刑、监禁等。

此后,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彼得大帝继续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本人,也被视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